《傷寒雜病論(宋本)》~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第六(31-127) (10)

回本書目錄

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第六(31-127) (10)

1. 抵當丸 (126)

傷寒有熱,少腹滿,應小便不利,今反利者,為有血也,當下之,不可餘藥,宜抵當丸。

抵當丸方

水蛭二十個,熬,虻蟲二十個,去翅足,熬,桃仁二十五個,去皮尖,大黃三兩

右四味,搗分四丸,以水一升煮一丸,取七合服之。晬時當下血,若不下者,更服。

白話文:

抵當丸 (126)

傷寒患者出現發熱、小腹脹滿的症狀,通常應有小便不暢的情況,但如今小便反而通利,這表示體內有瘀血,應當用瀉下法治療,不可使用其他藥物,適合服用抵當丸。

抵當丸配方

水蛭二十隻(炒過)、虻蟲二十隻(去除翅膀和腳,炒過)、桃仁二十五顆(去皮尖)、大黃三兩。

將以上四味藥材搗碎,分成四丸,每次取一丸,用一升水煮至剩七合,服用。服藥後一晝夜內應會排出瘀血,若未排出,可再服用。

2. 小便利、少之症 (127)

太陽病,小便利者,以飲水多,必心下悸;小便少者,必苦裡急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(外感熱病)患者,如果小便通暢,是因為喝水過多,會導致心窩部悸動不適;如果小便量少,則會出現下腹部脹急難受的症狀。

3.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第七 (128~17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