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仲景

《傷寒雜病論(宋本)》~ 辨霍亂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(382~391) (3)

回本書目錄

辨霍亂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(382~391) (3)

1. 霍亂 (382)

問曰:病有霍亂者何?答曰:嘔吐而利,此名霍亂。

白話文:

問:什麼是霍亂這種病呢? 答:當病人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的情況時,這就稱為霍亂。

2. 霍亂 (383)

問曰:病發熱、頭痛、身疼、惡寒、吐利者,此屬何病?答曰:此名霍亂。霍亂自吐下,又利止,復更發熱也。

白話文:

問:如果病症表現為發燒、頭痛、全身痠痛、畏寒、以及嘔吐和腹瀉,這屬於什麼病呢? 答:這種情況被稱為霍亂。霍亂特徵是會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,並且在嘔吐腹瀉停止後,可能會再次出現發燒的狀況。

3. 霍亂變證 (384)

傷寒,其脈微濇者,本是霍亂,今是傷寒,卻四、五日至陰經上,轉入陰必利,本嘔下利者,不可治也。欲似大便而反失氣,仍不利者,此屬陽明也,便心硬,十三日愈,所以然者,經盡故者。

下利後,當便硬,硬則能食者愈。今反不能食,到後經中,頗能食,復過一經能食,過之一日當愈。不愈者,不屬陽明也。

白話文:

患了傷寒,如果脈象呈現微弱且不流暢的特點,這原本可能是霍亂的症狀,但現在確診為傷寒。接下來的四五天裡,病邪會逐漸影響到人體的陰經,一旦病邪轉入陰經,就會引起腹瀉。如果患者一開始就伴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,那麼這種情況較難治療。

假設病人感覺像要大便,結果卻只是排氣,而且腹瀉的狀況沒有改善,這時問題可能出在陽明經上。遇到這種情況,通常在發病後的第十三天會自然痊癒。這樣預期的原因是因為疾病已經走完了一個完整的經絡循環。

如果在腹瀉之後,能夠正常排便,並且開始有食慾、能進食,這通常是病情好轉的跡象。但如果相反,患者依然沒有食慾,然後到了疾病的下一個階段,逐漸可以吃一些東西,再經過另一個經絡循環的時間(約一天),應該會完全康復。如果到了這個時候還沒有好轉,那就表示問題並不在於陽明經。

4. 四逆加人參湯 (385)

惡寒,脈微而復利,利止,亡血也,四逆加人參湯主之。

四逆加人參湯方

甘草二兩,炙附子一枚,生,去皮,破八片乾薑一兩半人參一兩右四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溫再服。

白話文:

病人感到極度寒冷,脈搏微弱並且反覆出現腹瀉,當腹瀉停止時,表示有嚴重的血液流失,這種情況下,建議使用「四逆加人參湯」來治療。

四逆加人參湯的配方如下:

甘草六克(需要用火炙烤) 生附子一枚(約30克,需保留完整並去除外皮,然後切為八片) 乾薑四克半 人參六克

將上述四種藥材,加入三升水中煎煮,煮至剩餘約360毫升的液體,過濾掉藥渣,將藥湯分作兩次溫熱服用。

5. 五苓散 (385)

霍亂,頭痛,發熱,身疼痛,熱多欲飲水者,五苓散主之;寒多不用水者,理中丸主之。

五苓散方

豬苓去皮白朮茯苓各十八銖桂枝半兩,去皮澤瀉一兩六銖右五味,為散,更治之,白飲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多飲暖水,汗出愈。理中丸方人參乾薑甘草炙白朮各三兩右四味,搗篩,蜜和為丸,如雞子黃許大。以沸湯數合,和一丸,研碎,溫服之,日三四、夜二服;腹中未熱,益至三四丸,然不及湯。湯法:以四物依兩數切,用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若臍上築者,腎氣動也,去朮加桂四兩;吐多者,去朮加生薑三兩;下多者還用朮;悸者,加茯苓二兩;渴欲得水者,加朮,足前成四兩半;腹中痛者,加人參,足前成四兩半;寒者,加乾薑,足前成四兩半;腹滿者,去朮,加附子一枚。服湯後,如食頃,飲熱粥一升許,微自溫,勿發揭衣被。

白話文:

霍亂症狀出現時,如果伴有頭痛、發熱、全身痠痛,並且因為體內熱多而渴望喝水的,可以使用五苓散作為主要治療方劑;相反,如果寒多且不願意喝水的,則應使用理中丸進行治療。

五苓散的配方為:去掉皮的豬苓、白朮、茯苓各十八銖,去皮的桂枝半兩,以及澤瀉一兩六銖。將這五種藥材磨成細散,混合均勻後,每次取約方寸匕(約等於現在的一小勺)的量,用白開水調和服用,一天三次。同時要多喝溫熱的水,促進出汗,有助於病情好轉。

理中丸的配方包括:人參、乾薑、炙甘草、白朮各三兩。將這四味藥材搗碎後,加入蜂蜜拌和成丸,每粒丸的大小約像雞蛋黃。服用時,可用幾合沸水融化一粒丸(約等於現在的幾百毫升),攪碎後溫服,每日三到四次,夜晚服用兩次。如果腹部仍未感到溫熱,可逐漸增加藥丸數量至三四丸。但這種情況下,直接服用湯藥的效果更佳。

湯藥的制備方法是:將上述四味藥材按照各自的分量切好,加入八升水煎煮,直至剩餘三升,濾去藥渣,每日分三次溫服,每次一升。如果感到肚臍上方有跳動感,這是腎氣活躍的表現,應去掉白朮並加入桂枝四兩;若嘔吐頻繁,去掉白朮並加入生薑三兩;若腹瀉嚴重,應繼續使用白朮;若心悸,可增加茯苓二兩;若口渴想喝水,增加白朮至總計四兩半;腹部疼痛,增加人參至總計四兩半;感覺寒冷,增加乾薑至總計四兩半;腹部脹滿,去掉白朮並加入附子一枚。

服用湯藥之後,大約一個用餐時間後,可以飲用一碗左右的熱粥,讓身體稍微保持溫暖,避免猛然掀開衣服或被子,以免受涼。

6. 四逆湯 (388)

吐利汗出,發熱惡寒,四肢拘急,手足厥冷者,四逆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當出現嘔吐、腹瀉、出汗,同時伴有發燒、畏寒,四肢感到緊繃不適,手腳冰冷的症狀時,可以使用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

7. 四逆湯 (389)

既吐且利,小便復利而大汗出,下利清穀,內寒外熱,脈微欲絕者,四逆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的情況,並且在小便之後又大量出汗,排泄物呈現為清澈的未消化穀物樣態,身體內部感到寒冷而外表發熱,脈搏細弱近乎無法觸摸,這樣的病情可以用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

8.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(390)

吐已下斷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不解,脈微欲絕者,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。

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方

甘草二兩,炙乾薑三兩,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,生,去皮,破八片豬膽汁右四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;內豬膽汁,分溫再服,其脈即來。無豬膽,以羊膽代之。

白話文:

病人已經吐了,之後停下來,出汗並且昏厥,四肢僵硬無法舒展,脈搏微弱快要斷絕,這種情況可以使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治療。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的藥方是:甘草兩錢,乾薑三錢(體質強壯的人可以加到四錢),附子(大的)一個,生附子,去皮,切成八片,豬膽汁。以上四味藥材,用三碗水煮成一碗二合(約300毫升),去渣,再加入豬膽汁,分開溫熱服用兩次,脈搏就會恢復正常。如果沒有豬膽,可以用羊膽代替。

9. 新虛不勝穀氣 (391)

吐、利、發汗,脈平,小煩者,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嘔吐、腹瀉、出汗的症狀,而脈象平和,偶有輕微煩躁感,這是因為病後身體尚虛弱,無法充分消化吸收食物所導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