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仲景

《傷寒雜病論(宋本)》~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一 (281~325)

回本書目錄

辨少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一 (281~325)

1. 少陰之為病 (281)

少陰之為病,脈微細,但欲寐也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特徵是,脈象細微而弱,病人常常感到只想睡覺。

2. 少陰病形 (282)

少陰病,欲吐不吐,心煩但欲寐,五六日自利而渴者,屬少陰也,虛故引水自救。若小便色白者,少陰病形悉具。小便白者,以下焦虛有寒,不能制水,故令色白也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是,想嘔吐卻又吐不出來,心中煩躁只想睡覺。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第五、六天,並且出現腹瀉和口渴的症狀,這就屬於少陰病的範疇,這是因為體內虛弱,所以身體本能地想要喝水來自救。

假設病人的小便顏色呈現清澈或淡白,那就表示少陰病的所有典型特徵都已齊全。小便顏色偏白,主要是因為下焦(人體下部,包括腎和膀胱等)機能衰退,伴有寒性狀態,無法有效控制水分的代謝,因此尿液才會呈現白色。

3. 少陰病脈症 (283)

病人脈陰陽俱緊,反汗出者,亡陽也,此屬少陰,法當咽痛而復吐、利。

白話文:

病人的脈象顯示陰陽兩方都緊繃,但卻出現不尋常的出汗狀況,這是陽氣耗盡的跡象,此病症屬於少陰類型。按照病理特點,病人應該會有咽喉疼痛,並且伴隨著嘔吐和腹瀉的症狀。

4. 強責少陰汗之見症 (284)

少陰病,咳而下利、譫語者,被火氣劫故也,小便必難,以強責少陰汗也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表現為咳嗽加上腹瀉,並且有說胡話的情況,這是因為體內的火氣過旺所引起的。此外,病人通常會有小便困難的情形,這是因為治療時過度強求通過發汗來解決少陰病的問題所導致的。

5. 不可發汗之禁 (285)

少陰病,脈細沉數,病為在裡,不可發汗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是指中醫中的某種病症,當病人的脈象呈現細微、沉穩且快速的特點時,這表明病情已經影響到身體的深層部位(裡)。在這種情況下,治療時不宜使用發汗的方法來處理。

6. 少陰病不可汗、下之禁 (286)

少陰病,脈微,不可發汗,亡陽故也,陽已虛。尺脈弱澀者,復不可下之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中,如果脈象呈現微弱,不應該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,這是因為人體的陽氣已經衰弱所導致的。倘若患者的脈象在尺部(手腕靠近肘部的位置)表現出弱而遲滯的特徵,那麼更不應該使用瀉下的治療手段。

7. 少陰病自癒之徵 (287)

少陰病,脈緊,至七八日自下利,脈暴微,手足反溫,脈緊反去者,為欲解也,雖煩、下利,必自愈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情況下,如果脈象呈現緊繃狀態,並且到了第七天或第八天時,病人開始自然地腹瀉,這時脈搏突然變得非常微弱,但手腳反而回溫,原本緊繃的脈象也消失了,這些變化表明病情正在好轉,即將康復的徵兆。即使病人感到煩躁或是持續有腹瀉的情況,最終也能自行痊癒。

8. 少陰病可治之徵 (288)

少陰病,下利,若利自止,惡寒而踡臥,手足溫者,可治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症狀中,如果出現腹瀉,然後腹瀉自行停止,同時感到怕冷而蜷縮著躺臥,但手腳是溫暖的,這樣的情況下,病情是可以治療的。

9. 少陰病可治之徵 (289)

少陰病,惡寒而踡,時自煩,欲去衣被者,可治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症狀是病人會感到嚴重生寒而身體蜷曲,時不時會自己感到焦躁不安,並且想要脫去衣物和被子。如果出現這種情況,那麼這病症還是有治療的可能。

10. 少陰中風 (290)

少陰中風,脈陽微陰浮者,為欲愈。

白話文:

少陰經受到風邪侵襲時,如果脈象呈現陽部微弱而陰部浮動的特徵,這表示病情正在好轉。

11. 少陰病欲解時 (291)

少陰病欲解時,從子至寅上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緩解的時機,大約是在子時到寅時之間。

子至寅時段,即晚上11時至清晨5時,大部分時間發生在午夜(0時)之後。在這一時段中,陽氣開始萌生並逐漸增長。雖然陽氣尚未旺盛,但生機已開始活躍。少陰病表現為心腎陽氣衰弱,體內陰寒過盛的症狀。

在這個時段,陰氣得到陽氣的輔助,有利於強化元陽並驅除陰寒,因此這是少陰病有望痊癒的時刻。治療應專注於增強陽氣,以助於恢復身體的熱能和減輕寒冷症狀。

12. 少陰病不死可灸之候 (292)

少陰病,吐、利,手足不逆冷,反發熱者,不死。脈不至者,灸少陰七壯。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情況下,如果出現嘔吐、腹瀉,但是手腳沒有冰冷的現象,反而有發燒的情形,這表示病情並不是致命的。如果病人的脈搏弱到幾乎摸不到(脈不至),可以使用艾灸少陰穴位七次來治療。

13. 一身手足盡熱 (293)

少陰病,八九日,一身手足盡熱者,以熱在膀胱,必便血也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,在大約第八、九天時,如果全身包括手腳都感到發熱,這是因為熱邪已經滲入膀胱所導致。遇到這種情況,病人往往會出現排尿帶血的症狀。

14. 下厥上竭 (294)

少陰病,但厥,無汗,而強發之,必動其血。未知從何道出,或從口鼻,或從目出者,是名下厥上竭,為難治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情況下,如果病人只是手足逆冷(厥),沒有出汗,而勉強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,必定會導致血脈受擾動。這時,無法預知血液會從哪個部位外溢,可能從口鼻流出,或是從眼睛冒出。這種情況被稱為下部厥冷而上部氣血衰竭,是屬於難以治療的病情。

15. 少陰病不治之證 (295)

少陰病,惡寒,身踡而利,手足逆冷者,不治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是指中醫六經辨證中的一類病症,當患者出現特別畏寒、身體蜷曲不舒並伴有腹瀉,以及手腳冰冷的情況時,這表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,按照古文所述,這種情況是比較難以治療的。

16. 少陰病死證 (296)

少陰病,吐、利,躁煩,四逆者,死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是指中醫六經辨證中的一類病情,當患者出現嘔吐、腹瀉、心神不寧、煩躁不安,並且四肢冰冷無力(四逆)的症狀時,這表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,有生命危險。

17. 少陰病死證 (297)

少陰病,下利止而頭眩,時時自冒者,死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中,若腹瀉停止但出現頭暈,並且經常感到頭重腳輕、眩暈不已的情況,這通常是病情危重的徵兆,可能有生命危險。

18. 少陰病死證 (298)

少陰病,四逆,惡寒而身踡,脈不至,不煩而躁者,死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中,如果出現四肢冰冷、極度畏寒且身體蜷縮,脈搏微弱難以觸摸到,同時病人並未感到焦慮但表現出心神不寧的情況,這通常是病情危重的徵兆,可能預後不良。

19. 少陰病死證 (299)

少陰病,六七日,息高者,死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,在病發六七天之後,如果呼吸變得急促而費力,這通常是病情危重的徵兆,可能預後不良。

20. 少陰病死證 (300)

少陰病,脈微細沉,但欲臥,汗出不煩,自欲吐,至五六日,自利,復煩躁、不得臥寐者,死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情況下,如果脈象微弱、細小且沉伏,病人只想躺著,雖然出汗卻不感到煩躁,同時自己有想吐的感覺。到了第五、六天時,開始出現腹瀉,之後又變得煩躁不安,無法安睡,這樣的狀況預示著病情危重,可能有生命危險。

21. 麻黃細辛附子湯 (301)

少陰病始得之,反發熱、脈沉者,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。

麻黃細辛附子湯方

麻黃二兩,去節細辛二兩附子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右三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黃,減二升,去上沫;內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初發時,如果出現反而發熱、脈象沉緩的情況,建議使用麻黃細辛附子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

麻黃細辛附子湯的配方如下:

需要準備麻黃二兩(去除節部)、細辛二兩以及附子一枚(經過炮製,去掉外皮,並且敲碎成八片)。將這三種藥材準備好後,

具體煎煮方法是:使用一斗(約2000毫升)的水,首先放入麻黃煮沸,待水分減至大約剩餘1600毫升時,撇去表面浮沫;接著加入細辛和附子,繼續熬煮,直至總體積縮至約600毫升。之後,濾去藥渣,得到的藥液分為三次服用,每日溫熱服用一次,每次大約200毫升。

22. 麻黃附子甘草湯 (302)

少陰病,得之二三日,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。以二三日無裡證,故微發汗也。

麻黃附子甘草湯方

麻黃二兩,去節甘草二兩,炙附子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右三味,以水七升,先煮麻黃一兩沸,去上沫;內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,在病發後的第二或第三天時,如果症狀顯示沒有明顯的內臟問題,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甘草湯來輕微促進出汗以緩解病情。這是因為在病發的頭兩三天內,如果沒有出現其他內部病徵,適度發汗是一個合適的治療策略。

以下是麻黃附子甘草湯的配方:

需要準備:

  • 麻黃二兩,需去掉中間的節部
  • 甘草二兩,需要炙烤過
  • 附子一枚,先用火炮製過,去掉外皮,然後切開成八片

製作方法: 將上述三種藥材放入七升水中,首先只煮麻黃,待水沸騰後去除表面上的泡沫。接著,將其餘的藥材加入,繼續熬煮,直至剩餘三升液體。之後,濾去藥渣,讓病人在一天內分三次溫熱服用,每次服用一升。

23. 黃連阿膠湯 (303)

少陰病,得之二三日以上,心中煩,不得臥,黃連阿膠湯主之。

黃連阿膠湯方

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(一云三挺),三兩右五味,以水六升,先煮三物,取二升,去滓,內膠烊盡,小冷,內雞子黃,攪令相得,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症狀,如果已經持續了兩三天以上,病人感到心中煩躁不安,無法安睡的話,建議使用黃連阿膠湯來治療。

黃連阿膠湯的配方如下:

  • 黃連:四兩
  • 黃芩:二兩
  • 芍藥:二兩
  • 雞蛋黃:兩個
  • 阿膠(有時標記為三塊):三兩

製作方法是這樣的:將上述五味藥材準備好,先用六升水來煎煮前三味藥(黃連、黃芩、芍藥),煮到剩下大約二升的液體時,把藥渣濾掉。接著,將阿膠加入熱藥液中使其完全溶解,稍微冷卻後,再拌入雞蛋黃,並輕輕攪拌使它們充分混合。最後,病人應該在藥液溫熱的時候服用七合(約等於現在的350毫升),每天分三次服用。

24. 附子湯 (304)

少陰病,得之一二日,口中和,其背惡寒者,當灸之,附子湯主之。

附子湯方

附子二枚,炮,去皮,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右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,在患病的一兩天內,如果口中的感覺正常,但背部有強烈的寒冷感,應該使用灸療法進行治療,並且以附子湯作為主要的藥物處方。以下是附子湯的配方:

附子湯配方:

  • 附子二枚,需要先經過烘烤處理,去除外皮,再切成八片。
  • 茯苓三兩
  • 人參二兩
  • 白朮四兩
  • 芍藥三兩

將上述五種藥材,加入八升水中煎煮,煮至剩下三升的藥液,去掉藥渣後,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,每日服用總量為一升。

簡單來說,這段話意思是:如果患了少陰病,在初期症狀表現為口氣正常、背部特別怕冷時,建議使用灸法配合服用由附子、茯苓、人參、白朮、芍藥組成的附子湯來治療,具體用法是將這些藥材煎煮後分次溫服。

25. 附子湯 (305)

少陰病,身體痛,手足寒,骨節痛,脈沉者,附子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是指中醫理論中與腎和心相關的一類病情。當出現全身痠痛、手腳發冷、骨頭和關節部位疼痛,並且脈象沉伏的情況時,可以使用「附子湯」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簡單來說,就是當病人有這些症狀:身體感到疼痛、手和腳冰涼、關節痛,加上脈搏跳動深沈不明顯,就適合用「附子湯」來治療。

26. 桃花湯 (306)

少陰病,下利便膿血者,桃花湯主之。

桃花湯方

赤石脂一斤,一半全用,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右三味,以水七升,煮米令熟,去滓。溫服七合,內赤石脂末,方寸匕,日三服。若一服愈,餘勿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中,如果出現腹瀉並伴有黏液血便的情況,可以使用桃花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以下是桃花湯的配方:

桃花湯配方:

  • 赤石脂 一斤,其中一半保持原狀,另一半磨成細末
  • 乾薑 一兩
  • 粳米 一升

準備方式: 將上述三味藥材與七升水一同熬煮,直至粳米熟透,然後濾去藥渣。趁熱服用七合(約1.4升)的藥湯,並且在每次服用時加入赤石脂細末約一方寸匕(大約為1.5到2.5克),每天分三次服用。如果服用一次後症狀即見好轉,則無需再繼續服用剩餘的藥物。

27. 桃花湯 (307)

少陰病,二三日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下利不止,便膿血者,桃花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狀,大約在病發後第二至第三天到第四至第五天之間,如果出現腹部疼痛、小便不順暢以及持續性的腹瀉,並且糞便中夾帶有膿血的情況,這時建議使用「桃花湯」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

28. 少陰病可刺之候 (308)

少陰病,下利、便膿血者,可刺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是指中醫六經辨證中的一類病情,當患者出現腹瀉、大便中帶有黏液或血的情況時,可以考慮使用針刺療法進行治療。

29. 吳茱萸湯 (309)

少陰病,吐、利,手足逆冷,煩躁欲死者,吳茱萸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表現為嘔吐、腹瀉,手腳冰冷,心神煩躁不安甚至有生命危險感時,可以使用吳茱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

30. 豬膚湯 (310)

少陰病,下利,咽痛,胸滿,心煩,豬膚湯主之。

方九。豬膚湯方

豬膚一斤右一味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去滓,加白蜜一升,白粉五合,熬香,和令相得,溫,分六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表現為腹瀉、咽喉疼痛、胸部憋悶、心情煩躁時,可以使用「豬膚湯」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以下是該方的具體製備方法:

取豬皮一斤,

將這唯一的材料放入鍋中,加入十公升的水,

用文火慢燉,直至煮縮至五公升的液體,

接著過濾掉殘渣,

再向湯液中加入純正白蜜一升以及白米粉約二百五十克(五合),

繼續熬煮至散發出香味,

調和均勻,確保各種成分能協同作用,

最後,讓藥湯保持溫熱狀態,分六次服用。

這樣就完成了「豬膚湯」的製作與用法說明。

31. 甘草湯 (311)

少陰病,二三日,咽痛者,可與甘草湯;不差,與桔梗湯。

甘草湯方

甘草二兩右一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溫服七合,日二服。桔梗湯方桔梗一兩甘草二兩右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溫分再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狀若持續二至三天,並伴有咽喉疼痛的情況,可以給予甘草湯進行治療;如果服用後症狀未見好轉,則應改用桔梗湯。

甘草湯的配方如下:取甘草二兩,將其加入三升水中,煎煮至剩下一升半的液體,之後去除藥渣,待湯液溫熱後,每次飲用七合(約現代量175毫升),一天分二次服用。

桔梗湯的配方為:桔梗一兩、甘草二兩,將這兩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,縮減至剩下一升藥液,去除沉澱物,將溫熱的藥湯分做兩次服用。

32. 苦酒湯 (312)

少陰病,咽中傷,生瘡,不能語言,聲不出者,苦酒湯主之。

苦酒湯方

半夏十四枚,洗,破如棗核雞子一枚,去黃,內上苦酒,著雞子殼中右二味,內半夏,著苦酒中,以雞子殼置刀環中,安火上,令三沸,去滓,少少含咽之;不差,更作三劑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情況下,如果咽喉受損,長了瘡瘡,導致無法說話,聲音發不出來,可以使用苦酒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苦酒湯的配方如下:

半夏十四枚,需要先清洗乾淨,然後破開形狀像棗核那樣。 一顆雞蛋,去掉蛋黃, 把上述的苦酒(醋)倒入去掉蛋黃的雞蛋殼裡。

接下來,將處理過的半夏放入苦酒之中,然後把這個雞蛋殼放置在刀環上,點燃火源,在小火上加熱至沸騰三次,之後去掉沉澱物。患者需要少量、緩慢地含著並吞嚥這個藥液。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可以再製作並服用三劑。

33. 半夏散及湯 (313)

少陰病,咽中痛,半夏散及湯主之。

半夏散及湯方

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右三味,等分,各別搗篩已,合治之,白飲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若不能散服者,以水一升,煎七沸,內散兩方寸匕,更煮三沸,下火令小冷,少少咽之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之中,如果出現咽喉疼痛的情況,建議使用半夏散及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

半夏散及湯的配方如下:

所需材料包括清洗過的半夏、去除外皮的桂枝以及炙烤過的甘草,這三種藥材應當等量準備。首先,分別將它們搗碎並篩過,然後混合在一起調配。服用時,取一方寸匕(約等於現代的1.5到3克)的藥粉,用白開水調和後服用,每日需服用三次。

倘若病人不適宜直接吞服藥粉,可以改用煎煮的方式:取一升水加熱至沸騰後,再加入兩方寸匕的藥粉,繼續煮沸三次。接著,將火源移除,稍微冷卻一下,然後慢慢地、少量地咽喉部吞嚥藥液。

34. 白通湯 (314)

少陰病,下利,白通湯主之。

白通湯方

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,生,去皮,破八片右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溫再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症狀表現為腹瀉,可以使用白通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白通湯的配方包括:蔥白四根、乾薑一兩以及附子一枚(需選用生附子,並且去除外皮後切分成八片)。具體煎煮方法為:將這三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,煮至剩下一升藥液,過濾掉藥渣,然後將藥液分做兩次服用,每次服用前需加溫。

35. 白通湯 (315)

少陰病,下利,脈微者,與白通湯;利不止,厥逆無脈,乾嘔,煩者,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。服湯,脈暴出者死;微續者生。

白通加豬膽汁湯

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,生,去皮,破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右五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內膽汁、人尿,和令相得,分溫再服。若無膽,亦可用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情況下,如果出現腹瀉並且脈搏微弱,可以給患者服用白通湯。但如果腹瀉不止,手腳冰冷、脈搏幾乎摸不到,同時伴有乾嘔和心煩不安的症狀,就應該使用白通加豬膽汁湯來治療。喝了這個湯後,如果脈搏突然強烈跳動,是危險的徵兆,可能預示著死亡;如果脈搏慢慢恢復持續而微弱的狀態,則表示病情好轉,有生存的可能。

白通加豬膽汁湯的配方如下:蔥白四根,乾薑一兩,生附子一顆(去除外皮,切為八片),人尿五合,豬膽汁一合。將這五種材料加入三升水中煎煮,煮至剩下一升的液體,去掉藥渣,再加入膽汁和人尿,調和均勻,分作兩次溫服。如果沒有豬膽汁,也可以不用,只用其他藥物煎湯。

36. 真武湯 (316)

少陰病,二三日不已,至四五日,腹痛、小便不利,四肢沉重疼痛,自下利者,此為有水氣。其人或咳,或小便利,或下利,或嘔者,真武湯主之。

真武湯方

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朮二兩生薑切,三兩附子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右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。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若咳者,加五味子半升,細辛一兩,乾薑一兩;若小便利者,去茯苓;若下利者,去芍藥,加乾薑二兩;若嘔者,去附子,加生薑,足前為半斤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如果在二三天內沒有好轉,持續到第四、五天時,出現腹部疼痛、小便不順暢,四肢感到沉重且疼痛,甚至有自發性腹瀉的情況,這表示體內可能有水氣停留。病人可能還會出現咳嗽、小便稍微暢通、腹瀉或者嘔吐等不同症狀,對於這樣的狀況,可以使用真武湯來治療。

真武湯的配方如下: 茯苓三兩、芍藥三兩、白朮二兩、生薑切三兩、炮附子一枚(去皮後切為八片)。

將上述五味藥材,加入八升水中煎煮,煮至剩下三升的藥液,濾去藥渣。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,每次大約七合(約現今的350毫升)。根據具體症狀調整藥方如下:

  • 如果伴有咳嗽,可增加五味子半升、細辛一兩、乾薑一兩;
  • 如果小便已經較為暢通,則去掉茯苓;
  • 若腹瀉情形存在,去除芍藥,並加入乾薑二兩;
  • 如有嘔吐情況,則去掉附子,生薑的用量增加至總計半斤(約現今的87.5克),以補足之前的份量。

以上就是根據不同症狀調整後的真武湯用法與劑量。

37. 通脈四逆湯 (317)

少陰病,下利清穀,裡寒外熱,手足厥逆,脈微欲絕,身反不惡寒,其人面色赤;或腹痛,或乾嘔,或咽痛,或利止脈不出者,通脈四逆湯主之。

通脈四逆湯方

甘草二兩,炙附子大者一枚,生用,去皮,破八片乾薑三兩,強人可四兩右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溫再服,其脈即出者愈。面色赤者,加蔥九莖;腹中痛者,去蔥,加芍藥二兩;嘔者,加生薑二兩;咽痛者,去芍藥,加桔梗一兩;利止脈不出者,去桔梗,加人參二兩。病皆與方相應者,乃服之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症狀包括腹瀉且排泄物像米泔水般清澈、體內寒而外表有發熱現象、手腳冰冷、脈搏微弱接近無法察覺,但病人反而不畏寒,且面色泛紅;有的人可能伴有腹痛、乾嘔、咽喉疼痛,或是腹瀉停止但脈搏變得難以觸摸等情況,這些症狀適用於「通脈四逆湯」來治療。

通脈四逆湯的配方如下:甘草二兩(經過炙烤處理),大的生附子一枚(不去皮,切為八片),乾薑三兩(身體壯實者可增加至四兩)。將這三種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,煮至剩下一升二合(約600毫升),濾掉藥渣後,分為兩次溫服。如果服用後脈搏恢復正常,則表示病情好轉。

針對不同具體症狀,藥方可以做以下調整:如果面色紅潤,可加入九根蔥;若腹痛,去掉蔥並加入芍藥二兩;若有嘔吐情形,則添加生薑二兩;咽喉痛時,去掉芍藥並加入桔梗一兩;假如腹瀉停止但脈搏微弱不明顯,則去掉桔梗並加入人參二兩。只有當病人的具體症狀與上述藥方對應時,才應使用此方進行治療。

38. 四逆散 (318)

少陰病,四逆,其人或咳、或悸、或小便不利、或腹中痛、或泄利下重者,四逆散主之。

四逆散方

甘草炙枳實破,水漬,炙乾柴胡芍藥右四味,各十分,搗篩,白飲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咳者,加五味子、乾薑各五分,并主下利;悸者,加桂枝五分;小便不利者,加茯苓五分;腹中痛者,加附子一枚,炮令坼;泄利下重者,先以水五升,煮薤白三升,煮取三升,去滓,以散三方寸匕,內湯中,煮取一升半,分溫再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情況下,如果出現四肢厥冷,病人可能伴有咳嗽、心悸、小便不暢、腹痛或腹瀉且排便時有沉重感等症狀,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「四逆散」作為主要治療方劑。四逆散的配方包括:經過炙烤的甘草、破碎並用水浸過後再烤乾的枳實、炙烤過的柴胡以及芍藥。這四種藥材各自取用等量的十分之一份,搗碎後過篩,再用白開水調和服用,每次服用的劑量約為方寸匕(約等於現在的1.5到3克),每天分三次服用。

針對不同症狀,可進行如下調整:

  • 若伴有咳嗽,可增加五味子和乾薑各五分的用量,此增補同時也能治療腹瀉;
  • 若有心悸問題,則在原方中加入桂枝五分;
  • 小便不順利時,應添加茯苓五分;
  • 遇到腹部疼痛,則需加入一枚經過炮製裂開的附子;
  • 若腹瀉且排便時感到特別沉重,首先要準備五升水,加入三升薤白煎煮至剩下三升,濾掉藥渣後,再將上述調配好的四逆散方寸匕三份之一量放入煮好的薤白湯中,繼續煎煮至剩下一升半,分兩次溫熱服用。

以上就是根據不同症狀對四逆散基礎方的具體應用和調整方法。

39. 豬苓湯 (319)

少陰病,下利,六七日,咳而嘔、渴,心煩,不得眠者,豬苓湯主之。

豬苓湯方

豬苓去皮茯苓阿膠澤瀉滑石各一兩右五味,以水四升,先煮四物,取二升,去滓,內阿膠烊盡,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出現後,若持續有腹瀉情形大約六、七天,並且伴隨著咳嗽、嘔吐、口渴、心緒不寧及無法安睡的狀況,這時建議使用「豬苓湯」作為治療方劑。

「豬苓湯」的配方如下:豬苓(需去除外皮)、茯苓、阿膠、澤瀉、滑石,各取一兩(備註:此爲古時劑量,現代用藥需遵醫囑調整)。製作過程為,先將這四味藥材(除阿膠外)用四升水煎煮,煮至剩下二升的藥液,之後濾去藥渣。接著,再將阿膠加入熱藥液中使其溶解。最後,每次溫熱服用七合(約爲現代用量的140-210毫升),一天分三次服用。

40. 大承氣湯 (320)

少陰病,得之二三日,口燥咽乾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氣湯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指的是中醫上的一種病症,當患者得了這種病兩三天左右,如果出現口腔乾燥、咽喉也感到乾渴的情況,應該要迅速採用通下的治療方法,最適合使用的方劑是大承氣湯。

41. 大承氣湯 (321)

少陰病,自利清水,色純青,心下必痛,口乾燥者,可下之,宜大承氣湯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情況下,如果病人自己排泄出清澈如水的糞便,且糞便顏色完全是青色的,同時感到心口下方疼痛,口腔又非常乾燥,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,適合開立大承氣湯作為藥方。

42. 大承氣湯 (322)

少陰病,六七日,腹脹、不大便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氣湯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狀持續六七天後,如果出現腹部脹滿且無法排便的情況,應當迅速使用瀉下治療,適宜的方劑是大承氣湯。

43. 四逆湯 (323)

少陰病,脈沉者,急溫之,宜四逆湯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出現時,如果脈象沉緩,應該迅速進行溫補治療,適合使用四逆湯作為方劑。

44. 四逆湯 (324)

少陰病,飲食入口則吐,心中溫溫欲吐,復不能吐,始得之,手足寒、脈弦遲者,此胸中實,不可下也,當吐之。若隔上有寒飲,乾嘔者,不可吐也,當溫之,宜四逆湯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情況是,當病人進食後立即嘔吐,並且感到心口一陣溫熱想吐,但又無法真正吐出東西,這種症狀在疾病初期出現時,如果伴有手腳發冷、脈搏細弱且緩慢,這表示胸口部位有積滯的狀況,治療上不宜使用下法(如瀉下),而應該採用催吐的方式處理。

然而,如果病人的上腹部有寒痰阻滯,表現為乾嘔(即沒有食物吐出,只有乾嘔的動作)的情形,這時就不適合使用催吐的方法,而應該採取溫煦的治療策略,此時適用的方劑是四逆湯。

45. 少陰病灸法 (325)

少陰病,下利,脈微澀,嘔而汗出,必數更衣,反少者,當溫其上,灸之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狀出現時,如果伴有腹瀉、脈搏細弱且不流暢、嘔吐加出汗的情況,病人可能會頻繁地更換衣服(大便的意思),但即便如此,體溫反而感覺降低。這種情況下,應該要保暖身體上半部,並使用灸療的方法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