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宜真

《仙傳外科集驗方》~ 用敷貼溫藥第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用敷貼溫藥第三 (1)

1. 沖和仙膏

(一名黃云膏,又名仙膏。)冷熱不明者用之,茶酒隨證治之。

紫荊皮(五兩重,炒。又名紅肉,又曰內消),獨活(三兩重,炒,不用節),赤芍藥(二兩重,炒),白芷(一兩重,不見火。),木臘(又名望見消、陽春雪,隨加減妙,即石菖蒲

白話文:

川紫荊皮(五兩重,炒過。又名紅肉,又叫內消),獨活(三兩重,炒過,不用節),赤芍藥(二兩重,炒過),白芷(一兩重,沒有經過火氣。),木臘(又名望見消、陽春雪,隨意增減都很妙,即石菖蒲)

上五件,併為細末,用法詳見於後。

夫癰疽流注雜病,莫非氣血凝滯所成,遇溫即生,遇涼即死。生則散,死則凝。此藥是溫平,紫荊皮木之精,能破氣、逐血、消腫;獨活土之精,能止風、動血、引氣、拔骨中毒,去痹濕氣,更能與木臘破石腫堅硬;赤芍藥火之精,微能生血、住痛、去風;木臘水之精,能生血、住痛、消腫、破風、散血;白芷金之精,能去風、生肌、止痛。

白話文:

瘡癰、毒瘡、腫痛等各種疾病,沒有一種不是由氣血凝滯而造成的。遇熱則生長,遇冷則死亡。生長時,氣血則會分散,死亡時,氣血則會凝滯。此藥性溫平,紫荊皮的本質是木精,能疏散氣、活血、消腫。獨活的本質是土精,能止風、活血、引氣、拔除骨中毒,消除痺濕之氣,還能與木臘一起破除石腫堅硬之物。赤芍藥的本質是火精,能生血、止痛、祛風。木臘的本質是水精,能生血、止痛、消腫、祛風、散血。白芷的本質是金精,能祛風、生肌、止痛。

蓋血生則不死,血動則流通,肌生則不爛,痛止則不掀作,風去則血自散,氣破則硬可消,毒自散,五者交攻,病安有不愈乎。

白話文:

血液生長就會旺盛,血液循環就會通暢,肌肉生長就會健康,疼痛停止就會不惡化,風邪消除,血液自然就會散開,氣血暢通,硬塊就會消散,毒素自然就會散開,這五個方面同時發生作用,疾病怎會不痊癒呢?

一、凡病有三證,治有三法。如病極熱,則此方中可倍加紫荊皮、木臘,少用三品,亦能消散之,但功少遲耳。如病極冷,則此方微加赤芍藥、獨活,亦能活血而消散之,功亦稍遲,而不壞病。

白話文:

  1. 所有的病症都有三個證據,治療有三個方法。如果病情極度燥熱,那麼這個方子可以加倍紫荊皮、木臘,少用三味藥,也能夠消散,只是效果慢一點。如果病情極度寒冷,那麼這個方子稍微加點赤芍藥、獨活,也可以活血消散,效果也慢一點,但不會拖延病情。

一、如病熱勢大盛,切不可用酒調,但可用蔥泡湯,調此藥熱敷上,蔥亦能散氣故也。血得熱則行,故熱敷也。如病稍減,又須用酒調。酒能生血,遇熱則血愈生;酒又能行血,遇溫則血愈行矣。

白話文:

  1. 若患者的病情熱勢非常旺盛,千萬不可用酒來調和藥物,但可以使用蔥泡湯來調和此藥,然後熱敷在患處,因為蔥也能散發氣血。血得到熱量就會運行,所以要熱敷。如果病情稍微好轉,就需要用酒來調和藥物。酒能生血,遇到熱量血就會越生越多;酒又能行血,遇到溫熱血就會越運行越順暢。

一、瘡面有血泡成小瘡,不可用木臘,恐性黏起藥時生受,宜用四味先敷,後用木臘,蓋在上面,覆過四圍,以截助攻之血路。凡敷藥皆須熱敷,干則又以元湯濕透之,使藥性濕蒸而行,病自退矣。

白話文:

  1. 瘡口上有血泡形成小瘡時,不可直接使用木蠟,以免其黏性在藥物移除時造成撕裂傷。應先使用四味藥敷上,再使用木蠟,覆蓋在傷口周圍,以阻斷促進血流的血路。所有的藥物敷用都必須熱敷,若藥物變乾,則應再以元湯徹底浸濕藥物,讓藥物的藥性在濕潤的環境中蒸發發揮作用,病情自然就能退去。

一、如用正方,四面黑暈不退,瘡口皆無血色者,是人曾用冷藥大過,不可便用玉龍,蓋肌未死也。恐藥力緊,添痛苦。宜於此方加肉桂當歸,以喚起死血,自然黑暈退,見功效。血回即除加藥,只以正方取效。

白話文:

  1. 如果使用[正方],四面黑暈不退,瘡口完全沒有血色的,就是這個人曾經用過太多寒涼的藥物,不能夠直接使用玉龍膏,因為肌肉還沒壞死。擔心藥效太強,反而會增加痛苦。應該在這[正方]中加入肉桂、當歸,以喚醒已經壞死的血,自然黑暈會退,就能夠看到效果。血色一恢復,就停止加入這些額外的藥物,只使用[正方]來完成療效。

一、如用正方痛不住,可取酒化乳香沒藥,於火上使熔,然後將此酒調藥熱塗痛止。

白話文:

  • 如果採用正方藥物疼痛無法緩解,可取酒將乳香、沒藥化開,放在火上使藥物融化,然後將此藥酒調勻,熱敷疼痛處即可止痛。

一、流注筋不伸者,可於此方加乳香敷之。其性能伸筋故也。

一、如瘡口有赤肉突出者,其證有三:一是著水,二著風,三是刀破後,刀口翻突。宜以此方加少南星以去風,用薑汁酒調。其不消者,必是庸醫以手按出膿核大重,又以涼藥涼了皮,以致如此。若投以熱藥,則愈糜爛。此又有口訣焉。宜用白礬枯朴硝二味為末敷之,次用硫黃掞之外,服榮衛加對金飲,外貼沖和。

白話文:

一、若瘡口上有赤肉突出,這種情況有三種原因:一是碰到水,二是碰到風,三是刀傷後,刀口翻出。應該用這個方劑再加入少量的南星來去除風,用薑汁酒調和。如果沒有消退,那一定是庸醫用手把膿核按出來變大變重,又用涼藥讓皮膚變涼,才會變成這樣。如果再用熱藥,就會更加糜爛。這裡還有一個口訣。應該用白礬、枯樸硝二味研成細末敷上,再用硫黃敷在外面,服用榮衛加對金飲,外敷沖和膏。

一、若病勢熱盛者,不可便用涼藥。熱盛則氣血壅會必多,大涼則血退不徹,返凝於涼,故宜溫冷相半用之。血得溫則動,挾涼則散。可用此方加對停洪寶丹,用蔥湯調塗貼之。

白話文:

  1. 如果病勢熱度高漲,不能馬上使用寒涼藥品。熱度高會導致氣血壅積,過度寒涼會使血液無法運行,反而會凝滯於涼中,所以應該溫與涼的藥方各半。血液得到溫暖就會流動,有涼協助就會擴散。可用這種方法加上對停洪寶丹,用蔥湯調和後塗敷。

一、此方乃發背流注之第一藥也。學者當通變妙用,表裡相應,則病在掌握之中。但發背甚者,死生所繫,惟此藥功最穩重,終始可恃,決無變壞。若發之輕者,草醫亦能取效,然有變證流弊之患。此無他,發於陰則非草醫之可治矣。豈如是劑兼陰陽而並治,奪造化之神功哉。

白話文:

一、這個方子是治療發背流注的最佳藥方,學醫者應該靈活運用,表裡配合,這樣才能將疾病牢牢控制在手中。但對於病情嚴重的發背,生與死的關鍵,只有這個藥最為穩定可靠,始終可以依賴,絕不會出現意外。如果病情較輕的發背,即使是普通醫生也能夠治癒,但是有可能會出現變證和弊端。這是因為,發背屬於陰證,不是普通醫生能夠治癒的。哪能像這個方劑一樣,陰陽並治,奪回造化之功呢?

至如流注一疾,雖不能死人,而十有九為廢疾。廢疾流連,死亦隨之。縱有醫之能愈者,亦必半年周歲之後,方見其效。此乃百中之一,然終為殘弱之身矣。惟吾此派仙方,藥奇效速,萬不失一,端有起死回生之效,非言所能盡述。夫流注乃傷寒之餘毒也。故有表未盡者,餘毒客於經絡,氣血不勻,則為熱流注。

白話文:

正如流注這個疾病,雖然不能直接致人於死地,但是十個人中就有九個人會變成廢疾。廢疾纏身,死亡也隨之而來。即使有醫生能治好這種疾病,也必須在半年或一年之後,才能看到效果。這在一百個病人中只能有一個,而且最終還是會成為殘弱之身。只有我派的仙方,藥物奇特,療效迅速,萬無一失,確實有起死回生的效果,不是言語所能全部形容的。流注是傷寒留下的餘毒。因此,如果有表證沒有完全消除,餘毒停滯在經絡中,氣血不協調,就會變成熱流注。

所謂醫之能愈者熱也。熱病少見,有表散大過氣血衰者。餘毒流入腠理,腠理或疏或密為冷流注,所謂醫之難愈者冷也。冷病常多,故傷寒表未盡者,非特為熱證而已。其餘毒亦多為冷證,皆原於腎虛,故作骨疽。冷則氣愈滯而血愈積,故但能為腫而不能為膿。若醫者投之以涼劑,則所謂冷其所冷,而陰死於陰,惟有壞爛肉腐,毒氣著骨而為骨癰,流為廢疾。故曰:骨癰者,流注之敗證也。

白話文:

所謂醫生能治癒的疾病是熱病。熱病少見,有的表散過度,氣血衰弱。餘毒流入腠理,腠理或疏或密,形成冷流注,所謂醫生難以治癒的疾病是冷病。冷病很常見,所以傷寒表證沒有痊癒的,不只是熱證而已。其餘毒也多為冷證,都因腎虛而導致骨疽。冷則氣血更容易凝滯沉積,所以只能形成腫塊而不能化膿。若醫生用涼性藥物治療,那就所謂「冷上加冷」,陰死於陰,只能使肌肉壞死潰爛,毒氣侵蝕骨頭形成骨癰,最後成為無法治癒的疾病。所以說:骨癰,是流注的敗證。

又曰:骨癰非流注之罪,乃醫者涼劑之過也。流者動也,注者住也。氣流而滯,則血注而凝。氣為陽,血為陰。陽動則陰隨,氣運則血行。吾所以能移流注於他處而散之者,取其能動故也。動則可移,陽既移而動矣。陰豈能獨住而不隨之者乎。是故以獨活引之者,以其性能動盪氣血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骨癰的形成,並非是流注的過錯,而是醫師使用寒涼的藥劑造成的。所謂流,就是指氣血的流動;所謂注,就是是指氣血的停滯。氣在體內運行而停滯,則血就會聚集而凝結。氣屬陽,運行不停;血屬陰,凝滯不動。陽氣運動,則陰血隨之;氣血運行,則血脈暢通。所以我能夠將流注轉移到其他部位並將其分散,就是因為利用了氣血能夠流動的特性。氣血能夠流動,就可以轉移;陽氣既被轉移而運動,陰血怎能獨自行滯而不隨之而動呢?因此用獨活來引導它們,是因為獨活具有能讓氣血流動的特性。

引之一動,則陰陽調和,不能為膿,而散之於所移之處,勢必然矣。

一、流注在背膊腰腿緊要處,當用此方,厚敷患處。卻單用一味獨活末,酒調熱塗一路,其盡處以玉龍誘之,此移法也。使血氣趨於他所,聚於無緊要處作膿,又或消之。若以成膿,則引不下,急將此藥拔之出毒氣,免作骨疽。如庸醫用了涼藥,犯了針刀,使成骨癰,非藥所愈。

白話文:

  1. 如果疼痛流注在背部、肩膀、腰部和腿部的重要部位,可以使用這個藥方,把藥物厚厚的敷在患處。也可以只用獨活末,用酒調和加熱後塗抹在患處,最後再用玉龍誘導藥物。這種方法可以讓血氣流向其他地方,使膿液聚集在無關緊要的地方,然後消散。

  2. 如果膿液已經形成,就不能再往下引導了,要趕快用這個藥物把毒氣拔出來,防止形成骨疽。如果庸醫使用了涼藥,或者使用了針灸刀,就會使膿瘡變成骨癰,那樣就無法用藥物治癒了。

又待其碎骨出盡方愈。若怯用針刀取之,則用玉龍。治法在後。若正骨出無治法,副骨出可安。

一方用白芷、紫荊皮酒調,以內消初生癰腫,名一勝膏。又方只用赤芍藥、木臘、紫荊皮作箍藥,名三勝膏。

白話文:

一個是用白芷、紫荊皮用酒調和,用來從體內消散初生的癰腫,叫做一勝膏。另一個方子只用赤芍藥、木臘、紫荊皮做成環狀的藥膏,叫做三勝膏。

一方治大人小兒偶含刀在口,割斷舌頭,已垂落而未斷,用雞白軟皮袋了舌頭,用破血丹蜜調塗舌根斷血,卻以蜜調和蠟,稀稠得所,調此正方敷在雞子皮上,取性軟薄,能透藥性故也。如在口溶散,勤勤添敷,三日舌接住,方可去雞子白皮。只用蜜蠟調藥,勤勤敷上,七日全安。

白話文:

這個偏方適用於大人、小孩在偶然間咬刀在口中時,割斷舌頭,已經垂掛下來但是還沒斷掉,用雞蛋清的薄皮包著舌頭,然後破血丹以蜂蜜調成藥膏塗抹在舌頭的斷端止血,再用蜂蜜和蠟調和成膏狀,讓它稠度適中,再調配此效方塗抹在雞蛋薄皮上,因為雞蛋薄皮柔軟、薄透,藥效容易滲透進去。如果藥膏在口中溶解散掉,要勤奮地添加藥膏塗抹,大約三天就能讓舌頭黏合起來,之後就可以把雞蛋薄皮拿掉。只要用蜂蜜和蠟調配藥膏,勤奮地塗抹,七天就可以痊癒。

學者觀此,則知通變活法,妙用不在師傅之功。如無速效,以金瘡藥參錯治之,尤妙,尤妙。

一、治癰腫未成膿,不可使用洪寶丹敷貼頭上,恐為冷藥一冰,血凝不消,不能成膿,反能爛肉。只用此方敷貼。如不消,欲其成膿,卻以玉龍貼癰頭以燥之。次用此正方在玉龍之下,四圍用洪寶丹箍住,以截新潮之血。又若病未甚冰於涼藥者,玉龍之下,不必用此方。只以洪寶丹圍之。

白話文:

一、治療癰瘡腫而不成膿,不可用洪寶丹敷貼在頭上,恐怕因其具有清涼性質而使血液凝固不散,無法形成膿液,反而會使肉爛掉。只用此方的藥物敷貼。假如腫瘡沒有消散,想要它變成膿液,就用玉龍膏敷貼在癰瘡頭上以燥熱的方式治療。然後用此方的正方藥物敷貼在玉龍膏下面,周圍用洪寶丹箍住,以阻斷新的血液流入。如果病情還沒有因涼藥而變得非常寒涼,那麼在玉龍膏下面,就不必用此方藥物。只用洪寶丹圍住它。

一、如救壞病,未見可用玉龍,只用此方自然穩當,免病人苦。

一、發背初生未成,單用紫荊皮末酒調箍住,自然撮細不開,服藥只用柞木飲子,乃救貧良劑也。

一、此方加南星、草烏二味三分之二,熱酒調敷,諸癰可以潰膿不痛。若單玉龍,要洪寶丹箍住,實此法妙。

一、猘犬咬人,單用紫交沙糖調塗留口,金丹退腫,嚼杏仁置口中去毒。一法加南星、草烏二味,與此方各一半,熱酒調敷,可治久損,至妙至妙。

白話文:

  1. 被猘犬咬傷,單獨使用紫交沙糖調勻塗在傷口上,金丹能消腫,嚼碎杏仁含在口中以去除毒素。

  2. 另一種方法是加入南星、草烏兩種藥材,與紫交沙糖各取一半,用熱酒調和後敷在傷口上,可以治療長期的咬傷,非常有效。

一、小兒軟節,用此方加軍姜酒調敷。若初發,只用此方酒調敷,成膿而止。若初發之時,用紫荊皮、木臘酒調敷,可以必消,切不用洪寶丹。

白話文:

  1. 小兒患軟節病,可以用這個方子,加上軍姜酒調敷。如果剛發病,只用這個方子加酒調敷,敷到化膿為止。

  2. 如果剛發病的時候,可以用紫荊皮、木臘加酒調敷,可以肯定會消散,切不可用洪寶丹。

一、熛疽,心火熱毒也。見於五心,痛不可忍,其狀如泡瘡而血赤,外形雖小,內有熱毒在心,醃者難治,在手足心者可療。然治之須早,稍遲或在心醃,則腐肉粉碎,神仙莫醫。凡有此疾,在手心則用洪寶丹,於手心環圍敷之,以截其血。卻用沖和於手心,留口收功。在腳心則用洪寶敷;在腳脛交骨四圍一二寸長,以沖和收功如前。

白話文:

熛疽,是心火熱毒引起的。出現在五心,疼痛難忍,症狀像有水泡的瘡而且血色發紅,雖然外表小,但是體內心臟有熱毒,蔓延者很難治癒,在手腳心的是可以治療的。但是必須儘早治療,稍微延遲或蔓延到心臟,那麼腐肉粉碎,神仙也無法治療。凡是有這種疾病,在手心就要用洪寶丹,在手心周圍敷上,以阻止流血。再用沖和敷在手心,留個口來收治。在腳心就用洪寶敷;在腳脛交骨周圍一兩寸長,用沖和收治方法同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