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仙傳外科集驗方》~ 敘論癰疽發背第一
敘論癰疽發背第一
1. 敘論癰疽發背第一
外科冠癰疽於雜病之先者,變故生於頃刻,性命懸於毫髮故也。夫癰疽之名,雖有二十餘證,而其要有二。何則?陰陽二證而已。發於陽者,為癰、為熱、為實;發於陰者,為疽、為冷、為虛。故陽發,則皮薄、色赤、腫高,多有椒眼數十而痛。陰發,則皮厚、色淡、腫硬,狀如牛頸之皮而不痛。
又有陽中之陰,似熱而非熱,雖腫而實虛,若赤而不燥,欲痛而無膿,既浮而復消,外盛而內腐。陰中之陽,似冷而非冷,不腫而實,赤微而燥,有膿而痛,外雖不盛,而內實煩悶。陽中之陰,其人多肥,肉緊而內虛。陰中之陽,其人多瘦,肉緩而內實。而又有陽變而為陰者,草醫涼劑之過也。
陰變而為陽者,大方熱藥之驟也。然陽變陰者,其證多,猶可返於陽,故多生。陰變而陽者,其證少,不復能為陽矣,故多死。然間有生者,此醫偶合於法,百中得一耳。所謂發者,積於中而發於外也。大抵人之一身,皆本於五臟;五臟之氣,皆稟於胃氣。胃為五臟之根本,故胃受谷,脾化之以生氣。
脾生肌肉,胃氣傳五臟而行血脈,以經絡一身,而晝夜一周。雖癰疽有虛實寒熱,皆由氣鬱而成。其因有三:內因,外因,不內外因。內因候於人迎。人迎者,左手關前一分也。外因候於氣口,氣口者,右手關前一分也。人迎氣口之脈和平,則為不內外因也。其原有五:一天行時氣;二七情內郁;三體虛外感;四身熱搏於風冷;五食炙爆、飲法酒、服丹石等熱毒。
以此五者為邪氣鬱於胃中,胃氣盛而體實,則邪氣相搏而流注於經絡,澀於所滯,血脈會聚,壅結而成癰。胃氣弱而體虛,則邪氣盛而宿於經絡,凝澀流積,血脈不潮,內腐而成疽。故曰:外形如粟,中可容谷;外貌如錢,里可著拳;惡毒膿管,寸長深滿;膿血交黏,用藥可痊;臭穢無絲,血敗氣衰;陽絕陰盛,神仙難醫。
醫之用藥,當量人虛實,察病冷熱,推其所因,究其所原,而後治之,使內外相應,不可一概而論。如病發於陽而極熱,則當有順其氣,勻其血。氣順則陽氣宣通而不滯,血勻則血脈流動而自散。蓋氣為陽,血為陰,陰陽調和,病者自安。外則用涼藥而蠲之,熱盛則血得涼而易散,不散,則熱已痿而血凝於涼。
此陽變為陰之漸,乃壞爛之根也。急歸溫涼以治之,解其外攻四圍之血路,出其中間已成之膿毒,然後依法以收其功也。如病發於陰而極冷,則內用平補之藥,以宣其氣,滋其血,助其元陽,從其脾胃,待其飲食進,精神回,然後順氣勻血如常法。外因熱藥,以潮會一身之氣血,回死肌,拔毒氣,然後用溫藥以散之。
其極冷者,而又為涼藥所誤者,不得已於三建而回陽,則病必不出,再作,方為佳。此陰變為陽之候,更生之兆也。若內陽不回,外證不見,是為獨陽絕陰,不可為矣。蓋陽者氣也,陰者血也;陽動則陰隨,氣運則血行;氣不運而血死,血死則肌死,肌死則病死矣。冷證則用熱藥者,不過行其氣血也。
蓋血氣遇熱則行,遇涼則止也。雖然,冷熱之藥用之固妙,尤當先乳香、豆粉救其心,護其膜。蓋心為一身之主宰,膜為五臟之囊橐。病之初發,毒必上攻心胞絡,故先嘔逆而後癰疽,或先癰疽而後嘔逆者,胞絡根於心也。苟治之不早,則心主受毒。神無所舍,元氣昏瞑矣。
病之初發,毒必旁腑肌肉,苟治之不早,則毒氣透膜。膜透則元氣泄,臟腑失養,精神枯槁,脈壞絕矣。故病至盛而生者,內見五臟而膜完全者也。亦有至微而死者,肌肉未潰,而膜先透者也,此救心護膜所以為第一義歟。是方乃遇神仙秘授神聖工巧,不可具述,非尋常草醫,一草一木、一針一刀之比,得其要者,寶之寶之。
白話文:
外科之所以把癰疽放在各種疾病之前來探討,是因為這種病變化快速,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危及生命。癰疽雖然有二十多種不同的表現,但歸根究柢只有陰陽兩種性質。長在身體陽面的,稱為癰,通常是熱性的、實證;長在陰面的,則稱為疽,通常是寒性的、虛證。陽性的癰,皮膚會比較薄、顏色紅、腫脹隆起,可能出現數十個像胡椒粒一樣的小膿點,而且會疼痛。陰性的疽,皮膚會比較厚、顏色淡、腫脹堅硬,像牛頸部的皮膚一樣,通常不會疼痛。
另外,還有陽證中帶陰的狀況,看起來像熱卻不是真的熱,雖然腫脹但其實是虛的,顏色紅但不會乾燥,好像要痛卻沒有膿,剛浮起來又消下去,外表看起來很嚴重但內部已經腐爛。也有陰證中帶陽的狀況,看起來像冷卻不是真的冷,不會腫脹但實際上是實證,顏色稍微紅但很乾燥,有膿而且會疼痛,外表看起來不嚴重但內部卻感到煩悶。陽證中帶陰的人,通常比較肥胖,肌肉緊實但內部虛弱。陰證中帶陽的人,通常比較瘦弱,肌肉鬆弛但內部強實。
還有,原本是陽證的病變成了陰證,通常是因為庸醫濫用寒涼藥物所導致的。原本是陰證的病變成了陽證,通常是因為過度使用溫熱藥物所導致的。但是,陽證轉為陰證的情況比較常見,雖然病情比較複雜,但通常還有機會轉回陽證,所以比較容易存活。陰證轉為陽證的情況比較少見,一旦轉為陽證就難以恢復,所以大多會死亡。當然,偶爾也有存活的,這只是醫生偶然對症下藥,百中才得其一的僥倖。
所謂的「發」,指的是病邪積聚在體內,然後從皮膚表面發出來。人體的一切都根源於五臟,而五臟的氣又都來自於胃氣。胃是五臟的根本,胃接受食物,脾將食物轉化成氣。脾產生的肌肉,胃氣傳送到五臟,並運行於血脈中,經由經絡遍布全身,日夜循環。癰疽雖然有虛實寒熱之分,但都是因為氣鬱造成的。造成氣鬱的原因有三種:內因、外因、以及不屬於內外的其他原因。內因要看左手關前一分的「人迎脈」,外因要看右手關前一分的「氣口脈」。如果人迎脈和氣口脈平和,就表示是其他非內外的因素造成的。
造成癰疽的原本原因有五種:一是環境中流行的疾病,二是情緒上的內鬱,三是身體虛弱又感受外邪,四是身體發熱時又吹到風或受寒,五是吃了燒烤、喝烈酒、服用丹藥等熱毒食物。這五種原因會使邪氣鬱積在胃中,如果胃氣強盛、體質健壯,邪氣就會與正氣搏鬥,並流竄到經絡中,在阻塞的地方停滯,造成血脈匯聚,壅塞結聚而形成癰。如果胃氣虛弱、體質虛弱,邪氣就會盤踞在經絡中,凝結阻塞、氣血不暢,使內部腐爛而形成疽。所以說,癰「外形如粟米,中間可容納穀粒」,疽「外觀像銅錢,裡面可握拳頭」,毒性強烈的膿管「長達一寸,內部充滿膿液」,膿血黏稠,如果用藥得當還能治癒。如果膿液「臭穢不堪,沒有絲狀物」,就表示氣血敗壞,陽氣衰竭,陰氣極盛,神仙也難以救治了。
醫生用藥時,應該衡量病人的虛實,觀察病情的寒熱,推究病因,找出病源,然後再對症下藥,使內外協調,不能一概而論。如果病發於陽面而且病情極熱,就應該順應陽氣,調勻氣血。氣順則陽氣宣通而不滯礙,血勻則血脈流動而自然消散。氣屬於陽,血屬於陰,陰陽調和,病自然就會痊癒。在外用藥方面,則使用寒涼藥物來消除熱邪,熱邪盛的時候,血液遇到寒涼就容易消散,如果沒有消散,就表示熱邪已經衰退,而血液凝結在寒涼之中。這就是陽證逐漸轉變為陰證的開端,也是病情腐爛的根源。應該趕快改用溫涼的藥物來治療,疏通外圍阻塞的血管,排出中間已經形成的膿毒,然後再依據方法來達到治療效果。
如果病發於陰面而且病情極冷,就應該內服平補的藥物,來宣暢氣機,滋養血液,扶助元陽,從脾胃調理,等到飲食正常、精神恢復後,再依照常規的方法來順氣調血。外用藥方面,則使用溫熱的藥物,來活絡全身的氣血,使壞死的肌肉復生,拔除毒氣,然後再用溫性藥物來散邪。對於病情極冷,又被寒涼藥物所誤治的病人,不得已必須用「三建」來回陽,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反而再次發作,才是比較好的現象。這就是陰證轉變為陽證的跡象,也是病情轉好的徵兆。如果體內的陽氣沒有恢復,外在症狀也沒有改善,就表示是「獨陽絕陰」,無法救治了。因為陽指的是氣,陰指的是血;陽氣運行,則陰血跟隨,氣運行則血運行;氣不運行則血就會停止,血停止則肌肉就會壞死,肌肉壞死則生命也就結束了。寒證之所以要使用熱性藥物,不過是為了運行氣血而已。氣血遇到熱就會運行,遇到寒涼就會停止。
雖然如此,寒熱藥物的運用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要先用乳香、豆粉來保護心臟和心包膜。心臟是一身的主宰,心包膜是五臟的囊袋。疾病剛開始發作的時候,毒邪必定會向上侵犯心包絡,所以通常會先嘔吐然後才出現癰疽,或者先出現癰疽然後才嘔吐,因為心包絡的根源在心臟。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心臟就會受到毒邪侵犯,導致神志不清,元氣昏昧。疾病剛開始發作的時候,毒邪必定會侵犯周圍的肌肉,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毒氣就會穿透心包膜。心包膜被穿透,元氣就會洩露,導致臟腑失去滋養,精神枯槁,脈象壞絕。所以說,病情嚴重但能存活的,是因為體內五臟還好,而且心包膜完整。也有病情輕微卻死亡的,是因為肌肉還沒潰爛,心包膜就先被穿透了。因此,保護心臟和心包膜才是最重要的。這個方法是遇到神仙秘傳的精髓,無法詳細描述,不是一般庸醫所能比擬,也不是用一些草藥、針灸、刀具就可以解決的。得到這個方法的人,一定要好好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