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科綱要》~ 卷上 (4)
卷上 (4)
1. 第八節·論膿之色澤形質
瘍患成膿,汙穢之質,惡臭之氣,好潔者望望然去之,惟恐或浼,似不必形諸楮墨,辨其色相矣。雖然察色辨證,四診之要,惟膿與水,皆血肉所蘊釀,可以驗體質之盛衰,決病情之夷險。閱歷有得,一望可知,又安能置之弗談,顢頇從事。故以膿之形質言之,則宜稠不宜清。
稠厚者,其人之元氣必充;淡薄者,其人之本真必弱。惟膿成於內,日久不泄,攻孔深巨,蘊釀多時,則其質多不稠厚。決而去之,如水直流,色澤不晦,氣臭不惡,尚是正宗,未為敗象。其孔深膿多者,中必間以腐肉,累累如豬脂之筋膜,如腐渣之成團,則即其肌肉間之血絡筋膜,腐化不盡,隨流而去也。
凡大證潰決之後,二三日間,必常流清淡之膿,甚者亦間有腐肉自出(如腐肉形巨,塞住決口,則膿水不暢,而腫不消,痛不減,必當設法鉗出,其膿自暢。)更三、四日,膿盡而滋水自流,則四圍堅腫隨以漸消。再閱數日而水亦盡,潰口又見稠膿,則腫勢全消,內孔已滿,新肌已充,而全功就緒矣(此為調治得法之順證言之,攻孔雖巨,成膿雖多,決潰之餘,痛除毒泄。胃旺能食者,往往不旬日而收全績。
其經旬累日而不愈者,多是失治之壞證,未必皆其證之不易治也。)如其乍潰之時,膿本無多,而竟清澈如水,或濁膩晦黯,如黑豆汁,如汙泥漿,則必氣血久衰,正氣不敵,無力化膿。參之其人形色,無不形容枯槁,色脫肉消,脈細而微。如其胃氣尚佳,可投滋補,或能冀其轉敗為功。
抑或有邪未清,或胃納亦憊,礙難補益,則雖有盧扁,亦難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矣。以膿之色澤言之,宜明淨不宜汙濁。色白質稠而清華朗潤者,正氣之充,最是佳境;黃濁稠厚,而色澤鮮明者,氣火有餘,宜投清理。即或膿質不稠,色白或黃,純淨瑩潔者,亦必順證。若膿色如青如綠,稀薄不濃者,則蘊之多日,蒸釀而質薄者也。
其有膿中兼以瘀血,色紫成塊,則血絡亦腐,血自絡出。積而成瘀也。有膿中雜見鮮血者,即絡中之血與膿俱泄也。若膿血不分,形色不純者,已有正虛邪盛之慮。若膿血不稠,色雜不一,或淡白如粉漿,或汙濁如穢水,則正氣不充,不能托毒透泄之象。日久遷延,多有變幻。
而甚者則紫黯晦滯,如降香之磨汁,雜以汙泥;如腐敗之豬肝,捶為爛醬;或且氣則腥穢惡臭,色則黑白難名,如井底之淤泥,如溝中之積汙,是膿是血,是水是漿,不可方物者,則正氣不存,血肉之質,已為異物,皆不治之證也。
白話文:
關於膿的顏色和性狀,一般來說,傷口化膿是污穢的東西,氣味又難聞,愛乾淨的人看到都會想躲得遠遠的,深怕沾染到,好像沒有必要寫下來細細描述它。但是,觀察膿的顏色和性狀是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,因為膿和水都是身體裡的血肉所產生,可以藉此判斷身體的強弱,以及病情的輕重。有經驗的醫生一看就知道,怎麼可以隨便忽略呢?所以,我還是要說一說膿的性狀:膿的質地應該是濃稠的,不應該是稀薄的。
濃稠的膿表示這個人元氣充足,稀薄的膿表示這個人體質虛弱。但是,如果膿在體內形成很久,沒有排出,膿瘡的開口又深又大,膿累積很久,那膿的質地就不會太濃稠。如果膿排出來時像水一樣流出來,顏色不暗沉,氣味也不難聞,那還算正常,還沒有變壞。如果膿瘡的開口很深,膿很多,裡面夾雜著腐爛的肉,像豬油上的筋膜一樣,或是像腐爛的渣滓結成一團,那就是肌肉中的血管和筋膜腐爛不完全,隨著膿一起流出來。
一般來說,大病潰破之後,兩三天內常常會流出清淡的膿,嚴重的還會夾雜著腐肉流出來。(如果腐肉太大,塞住傷口,膿水就排不出來,腫脹不會消退,疼痛也不會減輕,必須想辦法用鉗子夾出來,膿水才能順利排出。)再過三四天,膿排乾淨了,就會流出清澈的水,周圍的腫脹也會慢慢消退。再過幾天,水也排乾淨了,傷口又開始流出濃稠的膿,這表示腫脹完全消退,內部的空洞也填滿了,新的肌肉也長出來了,病就快好了(這是指治療方法正確的情況,就算傷口很大,膿很多,潰破之後,疼痛消除,毒素排出,而且胃口很好的話,常常不到十天就能完全康復。
如果過了很久都沒好,大多是治療不當的壞情況,不一定是因為這種病不好治。)如果傷口剛破的時候,膿就很少,而且像水一樣清澈,或是混濁暗沉,像黑豆汁或泥漿一樣,那一定是氣血衰弱很久了,正氣不足,無法化膿。再看看這個人的氣色,一定是形容憔悴,臉色不好,肌肉消瘦,脈象細弱。如果胃氣還不錯,可以吃一些滋補的藥物,或許可以轉危為安。
如果邪氣還沒清除,或者胃口也很差,難以進補,那就算有再厲害的醫生,也沒辦法讓元氣恢復。從膿的顏色來看,應該是明亮乾淨的,不應該是污濁的。膿的顏色潔白,質地濃稠,而且光澤透亮,表示正氣充足,這是最好的情況。膿的顏色黃濁濃稠,而且光澤鮮明,表示體內氣火旺盛,應該用清熱的藥物治療。就算膿的質地不濃稠,但顏色是白色或黃色,而且純淨透亮,也表示病情順利。如果膿的顏色像青色或綠色,而且稀薄不濃稠,那就是因為膿累積很多天,發酵後才變稀薄的。
如果膿裡面夾雜著瘀血,顏色是紫色而且結成塊狀,那就表示血管也腐爛了,血從血管流出來,累積成瘀血。如果膿裡面夾雜著新鮮的血,那就是血管裡的血和膿一起排出來。如果膿和血混在一起,顏色不純,那就要擔心是正氣虛弱、邪氣旺盛的情況。如果膿和血都不濃稠,顏色混雜不一,有的像粉漿一樣淡白,有的像污水一樣污濁,那就表示正氣不足,無法把毒素排出來。時間拖久了,很容易產生變化。
更嚴重的,膿的顏色是紫黑色而且暗沉,像降香磨成的汁,混著泥漿;或是像腐爛的豬肝,搗成爛醬;而且氣味腥臭難聞,顏色黑白混雜,像井底的淤泥,像溝裡的積水一樣,不知道是膿還是血,是水還是漿,無法形容。這就表示正氣已經耗盡,血肉已經變成異物,都是無法醫治的病症。
2. 第九節·論潰瘍之水
潰瘍流水,凡皮膚之病,皆濕盛也。如疥瘡、天泡瘡、黃水瘡之屬,奇癢異常,皆有水無膿,皆濕熱之淫溢於肌腠者也。其水黃濁而黏,其毒甚熾,最易浸淫四竄,不獨一人之身沾染此水,隨即發粒癢搔,即他人沾之,亦易傳染。而濕盛之人,感觸其氣,亦即同病,此濕疥、天泡瘡等證,所以為流行病之一類。
世俗之人,望而卻步,誠非無因,是為瘍瘡水毒之滋蔓者。此外如遊風濕注,濕臁濕癬,旋耳瘡、燕窩瘡、陰䘌瘡、腎囊風、坐板瘡諸證,雖不致傳染他人,而濕癢腐化,為患略等。此瘍科流水之一大類也。若尋常癰疽既潰之後,膿毒已泄,余腫未消,亦必化水外溢,而後腫勢漸退,則其水不黏,或作淡黃色,或竟清沏如泉,漸漸從瘡口溢出。必俟水盡復見稠膿,而始痊愈。
則凡形勢較巨,內攻較深者,無不有此一候。然為日無幾,至多不過四、五日,而新肌漸滿。是潰瘍順境,流水之必不為害者。若潰已有日,其膿清澈不稠,或僅見黃水,或竟流清水,綿延漸久,是其人正氣不充,滋養力薄,必以養胃健脾,助其生化之源,庶乎水盡見膿,肌肉漸能填滿。否則水愈多而正愈傷,殊非佳境。
凡普通瘍患,恆以潰膿為順,流水為逆,職是故也。別有足部之瘍,積濕蘊熱,忽發紅腫,形勢堅巨,浮紅光亮,按之隨指陷下,一時不能即起。此證濕火若盛,化腐最易,即是陽發大毒,俗名水疔。宜於未腐之先,以鈹針於光亮之處,刺八、九針或十數針(針入一二分,不可太深,亦不可太淺,形巨腫盛者即二三十針,亦不為害。
)必有淡黃水自針孔直流,甚者盈杯盈盆,則熱毒濕邪俱泄,可免化膿大腐,最是避重就輕之捷訣。此濕盛熱盛之證,臂臑手背,亦間有之,惟發於足跗兩脛者最多,故俗有手發背、腳發背之名。而素有濕腳氣者,又不時頻發,皆宜針之(此病吾吳俗名流火,濕熱俱盛,每易腐爛,即所謂流水結毒也。)此則有水未泄,而針以泄之之一法也。
又有鶴膝一證,多屬寒濕,治之不早,必為痼疾,綿延數月,其膝獨腫,按之甚軟,知其有水,亦以鈹針之較大者,針而決之。為日未久,水色淡黃,日久則為深黃,為青綠,黏稠異常,有如雞卵之白。此水流盡,調治較易。此內潰成水之又一種也。若夫疔毒不聚,有水無膿,及腦疽、背疽,化膿不成,僅有黃水隱隱,則腫必大堅,毒易內陷,是為險證。苟非調治有方,使大毒化膿透達,頗有大命之厄。
余如瘰癧頑瘡,時而有膿,時而流水,則亦以見膿為順,見水為逆。流膿可冀成功,流水必難收效。而石疽、失榮、乳癖、乳岩脹裂之後,時而有水,時而有血,以及壞證之敗漿,血水汙濁,色晦臭腥者,則皆百無一治。此又瘍患流水者之最惡候也。
白話文:
皮膚潰瘍流出的水,凡是皮膚病,大多是體內濕氣過盛引起的。像是疥瘡、天皰瘡、黃水瘡等,奇癢無比,都只有水沒有膿,這是因為濕熱之氣過多,在皮膚肌肉間溢出來的緣故。這種水呈現黃濁黏稠狀,毒性很強,很容易蔓延擴散,不只患者自身會因沾染到這些水而長出疹子、發癢,其他人碰到也容易被傳染。而體內濕氣重的人,接觸到這種氣息,也會跟著生病,這就是濕疥瘡、天皰瘡等會成為流行病的原因。
一般人看到這種情況都會害怕躲避,這並非沒有原因,因為這是皮膚潰瘍水毒蔓延的表現。此外,像是遊走性風濕引起的濕疹、濕性腿部潰瘍、濕性癬、耳部濕疹、燕窩瘡、陰囊濕疹、腎囊風、久坐引起的瘡等病症,雖然不會傳染給他人,但它們所造成的濕癢、腐爛等問題,危害程度也差不多。這些都屬於皮膚科潰瘍流水的一大類。如果是一般的癰疽,在潰爛後,膿毒已經排出,但剩餘的腫脹還沒消退,這時也會有水流出來,等水流出後,腫脹才會逐漸消退,這種水通常不黏稠,呈現淡黃色,甚至清澈如泉水般,慢慢從傷口流出。必須等到水流盡,重新出現濃稠的膿液,傷口才會痊癒。
通常,病勢較大、侵入較深的潰瘍,都會經歷這個過程。但這種情況通常不會持續太久,最多四、五天,新的肌肉就會長出來。這屬於潰瘍的好轉跡象,流出的水沒有危害。如果潰瘍已經發生一段時間,流出的膿液清澈不濃稠,或者只有黃水,甚至只是清水,而且持續很久,這代表患者的身體正氣不足,滋養能力薄弱,必須透過調理脾胃,增強身體的生化能力,才能讓水流盡並出現膿液,肌肉才能逐漸長滿。否則,水流越多,正氣就越受損,情況就不好了。
一般來說,皮膚科的疾病,都認為潰爛流膿是好轉的跡象,而流水則是壞的跡象。但也有例外,例如足部的潰瘍,因體內積聚濕氣和熱氣,突然出現紅腫,腫脹部位堅硬、表面發亮,按下去會凹陷,且不容易彈回來。這種情況,如果體內的濕火過盛,就很容易腐爛,這就是陽毒爆發的現象,俗稱水疔。應該在尚未腐爛之前,用鈹針在發亮的部位刺八、九針或十幾針(針刺入一、二分深,不可太深,也不可太淺,如果腫脹很大,刺二、三十針也無妨)。一定會有淡黃色的水從針孔流出,嚴重的話,甚至可以流滿一杯一盆,這樣就能把熱毒濕邪都排出,避免化膿腐爛,這是避重就輕的好方法。這種濕熱過盛的情況,手臂和手背偶爾也會發生,但以腳背和小腿最常見,所以俗稱手發背、腳發背。而本身有腳氣的人,又常常反覆發作,這些情況都適合用針刺的方法來治療(這種病在我們吳地俗稱流火,濕熱都很嚴重,很容易腐爛,就是所謂的流水結毒)。這就是還沒出現流水,就用針刺來排出的一種方法。
還有一種叫做鶴膝風的病,多因寒濕引起,如果沒有及早治療,就會變成慢性病,持續數個月。它的特徵是膝蓋獨自腫脹,按下去很軟,這表示膝蓋內有積水,也需要用較大的鈹針刺破排出。剛開始,流出的水是淡黃色的,時間久了會變成深黃色、青綠色,非常黏稠,像雞蛋清一樣。等水流盡,就比較容易治療了。這又是一種體內潰爛形成積水的情況。至於疔瘡毒素不聚集,只有水而沒有膿,以及腦疽、背疽等化膿不成,只有隱隱約約的黃水,這些情況通常腫脹會變得又大又硬,毒素很容易侵入體內,這都是很危險的病症。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方法,使毒素化膿透出來,可能會危及性命。
其他像是瘰癧、頑固性瘡瘍等疾病,時而流膿、時而流水,也都是以流膿為好轉的跡象,而流水則是不好的跡象。流膿表示有機會痊癒,而流水則很難治好。至於像石疽、失榮、乳癖、乳岩脹裂後,時而有水、時而有血,以及壞疽流出的腐敗液體,呈現血水混濁、顏色暗淡、腥臭難聞的,這些都是沒辦法治好的。這也是皮膚潰瘍流水中最惡劣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