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科綱要》~ 卷上 (1)
卷上 (1)
1. 卷上
2. 第一章·外瘍總論
3. 第一節·論陰證陽證
瘍科辨證,首重陰陽。然陰陽二字,所包者廣,不僅以熱證為陽、寒證為陰,紅腫焮起為陽、平塌堅硬為陰也。王洪緒《外科證治全生集》儼儼然以癰疽二字判分陰陽,謂高突紅腫者為癰,為陽證;堅塊不紅者為疽,為陰證。世之治外科者多宗之。雖曰藉此字面以示區別尚無不可,然顧其名必思其義。
一字之確詁,必須切合訓詁本旨,而後名正言順,可為後學法守。其亦知癰疽二字之本義乎。癰者壅也,疽者沮也,阻也,皆為氣血壅閉,遏止不行之意。本是外瘍籠統之名詞,無所軒輕於其間,何嘗有一陰一陽之辨別。豈可自我作古,強為分析,而謂古人制字,當如吾意,獨具見解。
此土豪劣紳,武斷鄉曲之故智,大不可也。《醫宗金鑑·外科心法》不問陰陽,統稱癰疽,最是通論。凡古書之外瘍名詞,或稱某癰,或稱某疽,皆當認為籠統之辭,斷不可誤信王氏之說,而執癰疽二字妄為分別。惟陰陽二證雖無代表之字面,而未嘗無界限之可言,但取義亦非一端,必須融會貫通,悟徹至理,而後見微知著,直決無疑。
有可以經絡之部位分陰陽者,如頭面為陽、背後為陰,股外為陽、股內為陰之類是也。有可以人體之向背分陰陽者,如面前及腦腹之部多陽證,腦後及腰背之部多陰證是也。古者聖人南面而立,向陽而治。故面前屬於陽,背後屬於陰,確有至理。
有可以病因之寒熱虛實分陰陽者。如熱病皆陽證,寒病皆陰證;實病多陽證,虛病多陰證是也。有可以病勢之遲速分陰陽者。其來也疾,三日五日而其形已巨者,皆陽證;其來也緩,旬日匝月而無甚變遷者,多陰證是也。有可以病形之淺深分陽陰者。發於膚表之間,不著筋骨而肢體之運動自如者,皆陽證;發於肌肉之理,推筋著骨,而身軀之動作不便者,皆陰證是也。有可以腫勢之堅軟分陰陽者。
如其腫堅凝,按之如石者,多陰證;其腫雖巨,按之軟和者,多陽證是也。有可以痛勢之緩急分陰陽者。如暴戾迅速,掣痛猛烈者多陽證;頑木不仁,痛反和緩,或但覺酸楚牽強,意不作痛者,多陰證是也。乃或者必以焮赤高腫為陽,漫腫不紅為陰,但就表面言之,似亦未嘗不確。
不知瘍患皮膚殷紅者,其病最淺,僅在腠理之間,所以膚表易於變色。如暑月熱癤痱疹癬疥之類,皆非外瘍重要之病。或則肌肉柔軟之部,如臑內、腋下、股陰、膕中諸處,乃其人之骨小肉脆,肌膚柔白者,生瘍往往發紅。此則陽證雖多紅腫之候,究之紅腫一端,未可定為陽證之代表。
且亦有明是陰證,而皮膚必發紅腫者。如腦疽、背疽,病在太陽寒水之經,脈多細小,舌必白膩,均是陰證之確候,而外形亦或高突發紅。則以此病初起,必先發見黍米一粒,頭白根堅,病即在於肌膚之間,故能皮膚變色。此紅腫不足以概陽證之確據也。若夫瘍發於肌肉之裡,去皮毛尚遠,則內縱成膿,而膚表必不改色。
白話文:
外科疾病的辨證,首先要重視陰陽。然而,陰陽二字包含的範圍很廣,不能單純地認為熱證是陽,寒證是陰;紅腫發熱是陽,平塌堅硬是陰。王洪緒在《外科證治全生集》中,用癰和疽來區分陰陽,認為高突紅腫的是癰,屬於陽證;堅硬不紅的是疽,屬於陰證。許多研究外科的人都遵循這種說法。雖然用這種字面上的區別來做簡單分類,尚可接受,但考慮到名稱,必須深入思考其含義。
對於一個字的確切解釋,必須符合訓詁的本意,才能名正言順,成為後學者學習的準則。他們是否知道癰和疽這兩個字的本義呢?癰的意思是壅塞,疽的意思是沮喪、阻礙,都表示氣血壅閉,無法運行。它們本來是外傷疾病的統稱,並沒有輕重之分,又怎麼會有一陰一陽的區別呢?怎麼能擅自改變古人的用法,強行分析,認為古人造字,應該符合我的意思,獨具見解呢?
這種做法就像地主惡霸,武斷地對鄉里發號施令,非常不可取。《醫宗金鑑·外科心法》不論陰陽,都統稱為癰疽,這是最通用的說法。凡是古書中的外科疾病名稱,無論稱作某癰還是某疽,都應該認為是籠統的說法,絕對不能錯誤地相信王氏的說法,而執著於癰和疽這兩個字來妄加區分。雖然陰陽兩證沒有代表性的字面區分,但並非沒有界限可言,只是理解陰陽的含義不能只從單一角度出發,必須融會貫通,徹底領悟其道理,才能從細微處觀察到本質,做出準確的判斷。
有的可以從經絡部位來區分陰陽,例如頭面屬於陽,背後屬於陰;大腿外側屬於陽,大腿內側屬於陰等等。有的可以從人體的朝向來區分陰陽,例如前面和胸腹部位多為陽證,腦後和腰背部位多為陰證。古時候的聖人面朝南方而站立,向著陽光治理天下。因此,前面屬於陽,後面屬於陰,確實有其道理。
有的可以從病因的寒熱虛實來區分陰陽,例如熱病都屬於陽證,寒病都屬於陰證;實證多屬於陽證,虛證多屬於陰證。有的可以從病勢的緩急來區分陰陽,發病急,三五天就腫大明顯的,都屬於陽證;發病慢,十天半個月都沒什麼變化的,多屬於陰證。有的可以從病變的深淺來區分陰陽,病變發生在皮膚表面,不影響筋骨,肢體活動自如的,都屬於陽證;病變發生在肌肉深處,牽連到筋骨,身體活動不便的,都屬於陰證。有的可以從腫脹的堅硬程度來區分陰陽。
如果腫脹堅硬,按下去像石頭一樣的,多屬於陰證;腫脹雖然很大,但按下去柔軟和緩的,多屬於陽證。有的可以從疼痛的急緩來區分陰陽,例如疼痛劇烈迅速,像被拉扯一樣猛烈的,多屬於陽證;疼痛麻木不仁,反倒和緩,或者只是覺得酸楚牽扯,沒有明顯痛感的,多屬於陰證。有的人一定要認為紅腫高起的是陽,不紅腫的是陰,單從表面現象來說,好像也沒錯。
要知道皮膚紅色的瘡瘍,病情最淺,僅僅在皮膚紋理之間,所以皮膚表面容易變色。例如夏天長的熱癤、痱子、癬疥之類的,都不是重要的外科疾病。或者肌肉柔軟的部位,如上臂內側、腋下、大腿內側、膝蓋後側等處,以及那些骨骼小、肌肉薄、皮膚白嫩的人,生瘡往往會發紅。這些陽證雖然多有紅腫的表現,但僅憑紅腫這一點,不能斷定為陽證的代表。
而且也有明明是陰證,但皮膚一定會發紅腫的情況。例如腦疽、背疽,病變發生在太陽寒水經脈,脈象多細小,舌苔一定白膩,都是陰證的確鑿證據,但外形也可能高突發紅。這是因為這些病剛開始時,往往先出現像小米粒一樣大小的白頭,病變就在肌膚之間,所以能使皮膚變色。這種紅腫不足以作為判斷陽證的依據。至於病變發生在肌肉深處,遠離皮膚毛孔,即使裡面化膿了,皮膚表面也不一定會變色。
或者肩背肌膚緻密的地方,以及那些皮膚蒼老的人,即使瘡瘍很淺,顏色也不一定會改變。又怎麼能因為不紅腫,就概括地說成是陰證呢?總之,觀察病情,分析陰陽,務必仔細審查患者的體質強弱以及病變的深淺,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。通過觀察臉色、辨別脈象、同時檢查舌苔,能從整體上考慮問題,那麼判斷是陰是陽,屬虛屬實,就很容易了。如果僅僅根據患病部位來判斷,就不是通達事理的看法。
而如果只拘泥於眼前一點點的顏色和形狀,只能說明目光短淺,對於病情的發展和病理的研究,都毫無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