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可久

《增訂十藥神書》~ 癸字補髓丹 (1)

回本書目錄

癸字補髓丹 (1)

1. 癸字補髓丹

久癆虛憊,髓干精竭,血枯氣少,服煎藥愈後,服此藥。

豬脊膂(一條),羊脊膂(一條),團魚(一枚),烏雞(一隻)

四味制淨,去骨存肉,用酒一大碗,於沙甕內煮熟擂細,再用後藥。

大山藥(五條),蓮肉(半斤),京棗(一百枚),霜柿(十個)

四味修制淨,用井花水一大瓶,於沙甕內煮熟擂細,於前熟肉一處,用慢火熬之,卻下。

明膠(四兩),黃蠟(三兩)

上二味逐漸下,與前八味和一處,研成膏子,和平胃散末,四君子湯末,並知母黃柏末各一兩,共一十兩,搜和成劑,如十分堅硬,入白蜜同熬,取起放青石上,用水捶打如泥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不拘時候,棗湯下。

豬羊脊膂雞團魚,煮擂宜當去骨需。霜柿十枚京棗百,建蓮八兩五條薯。熟和前味熬文火,黃蠟明膠漸入諸。知柏四君平胃末,各和一兩制丸茹。

陳修園按:久癆虛憊,髓干精竭等症,服煎藥愈後,服此藥二十字,是為虛癆既愈症,籌一善後之計,實為虛癆窮極症,覓一回春之路也。虛癆至六極之候,凡和解溫涼補瀉之藥,無不歷試。初服間或少效,久之無不增劇,名醫俱束手無策。然藥以治病,食以養人,二語參透,大有妙議。

蓋得病日久,日在藥中,禾黍之腸,改充雜草,腸胃之所惡者藥也,若更以藥投之,是重困之而不能堪矣。先生用山藥、蓮肉、京棗、霜柿,取日食之果菜,以悅脾胃之性情,用豬髓、羊髓、團魚、烏雞、牛膠,日用之肉食,以充脾胃之虛餒,即扁鵲所謂損其脾者,調其飲食。《內經》所謂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是也。

惟方中黃蠟一味,俗醫見之,無不驚駭。《本草備要》謂服此物,著於腸胃,令人瀉利不止,而不知此物性澀,豈能作瀉?威喜丸用此熔化為丸。王晉三注云:黃蠟性味緩澀,有續絕補髓之功,專調斫喪之陽,分理潰亂之精,故為元陽虛憊,遺濁帶下之神品。俗傳本草之害人,往往如此,況此丹盡屬骨肉有情之品,溫養吾身之氣血,與無情之草木懸殊。葉天士用人乳粉、秋石霜、血餘灰之類,引人身之膏脂,以為繼續之計,亦由此方中悟出。

若紫河車汙穢有毒,服之無不發熱減食,豈非惑於以人補人之說,忍心害理,適以自凊也耶?又按:明膠是取嫩肥黃牛皮,以河水製造為之,或用牛肉煎法去滓,再熬成膏,每斤入薑製半夏末二兩,名為霞天膏,治癆傷久嗽。乾隆丁未,余肄業鰲峰書院,孟瓶庵師言其督學四川時,患嗽數月,同寅制饋,因素不食牛,拜受而不敢嘗。

署中閱卷張友,患痰症二十餘載,喜而嘗之,膠痰成塊,吐出甚多,半月全愈,身體立見壯健,附志之以廣其傳。

王節齋云:人若色欲過度,傷損精血,必生陰虛火動之病,睡中盜汗,午夜發熱,哈哈咳嗽,倦怠無力,飲食少進,甚則痰涎泄血,咯吐出血,或咳血、吐血、衄血,身熱脈沉數,肌肉消瘦,此名癆瘵,最重難治。輕者用藥數十服,重者期以歲年,然必須病人惜命,堅心定志,絕房室,息妄想,戒惱怒,節飲食,以自培其根,此謂內外交治,可獲全功。

白話文:

標題: [癸字補髓丹]

內容: 對於長期癆病虛弱、精髓枯竭、氣血兩虧的情況,在服用煎藥治療後,接下來應服用這劑藥。

豬脊髓(一條)、羊脊髓(一條)、鱉魚(一隻)、烏雞(一隻)

將上述四味材料洗淨去骨留肉,加入一大碗酒,在砂鍋內煮熟搗碎,接着再使用以下藥材。

山藥(五條)、蓮子肉(半斤)、紅棗(一百顆)、柿餅(十個)

將以上四種材料處理乾淨,使用一大瓶井水,在砂鍋內煮熟搗碎,與之前煮熟的肉類混合一處,用慢火熬煮,然後加入以下成分。

明膠(四兩)、黃蠟(三兩)

以上兩種材料逐漸加入,與前面的八種材料混合,研磨成膏狀,再加入平胃散末、四君子湯末、以及知母黃柏末各一兩,共計十兩,揉合成劑。如果藥劑過於堅硬,可以加入蜂蜜一同熬煮,取出後放置於青石上,用水捶打成泥狀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一百粒,無特定時間限制,用紅棗湯送服。

豬羊脊髓雞鱉魚,去骨煮熟需搗細。柿餅十顆紅棗百,蓮子八兩五條薯。與前藥熟慢火熬,黃蠟明膠漸加入。知柏四君平胃末,各和一兩制丸藥。

陳修園認爲:長期癆病虛弱、精髓枯竭等症狀,在服用煎藥治癒後,再服用這劑藥,是爲了預防復發,實際上是在極度虛弱的癆病症狀下尋找恢復健康的方法。在癆病達到極限時,各種和解溫涼補瀉的藥物都已嘗試過。起初服用可能會有些許效果,但長久以來,沒有不加劇病情的,即使是名醫也會束手無策。然而,藥物用於治病,食物用於養身,深入理解這兩點,便能發現其中的妙處。

疾病久而不愈,患者每天都在用藥中度過,原本消化穀物的腸胃,現在卻充斥着雜草般的藥物。腸胃厭惡的是藥物,如果繼續給予藥物,只會加重負擔而無法承受。這裏採用山藥、蓮子肉、紅棗、柿餅,這些日常食用的水果蔬菜,以滿足脾胃的喜好,同時使用豬髓、羊髓、鱉魚、烏雞、牛膠等肉類,以補充脾胃的虛弱。正如扁鵲所說,損傷脾臟的人,應調整飲食。《內經》也提到,精氣不足的人,應該通過食物來補充。

唯獨方中的黃蠟,一般醫生見到都會感到驚訝。《本草備要》中提到,服用這種物質,會黏附在腸胃,導致持續腹瀉,但實際上,黃蠟的性質澀滯,怎麼可能引起腹瀉呢?威喜丸就使用黃蠟熔化爲丸。王晉三註釋說,黃蠟的性味緩和澀滯,具有續斷補髓的功效,專門調養受損的陽氣,調理混亂的精氣,因此是治療元陽虛弱、遺精帶下的良藥。傳統本草的錯誤觀念往往如此,何況這劑丹藥都是骨肉有情的食材,溫養身體的氣血,與無情的草木截然不同。葉天士使用人乳粉、秋石霜、血餘灰等,借鑑人體自身的油脂,作爲延續生命的方式,也是從這個方子中領悟出來的。

至於紫河車,污穢有毒,服用後無不發熱減食,這難道不是被以人補人的說法迷惑,殘忍地損害道理,適得其反嗎?又,明膠是由嫩肥黃牛皮製成,或使用牛肉煎煮去渣,再熬成膏狀,每斤加入姜制半夏末二兩,名爲霞天膏,用於治療癆傷久咳。乾隆丁未年間,我在鰲峯書院學習,孟瓶庵老師提到他在擔任四川督學時,患有咳嗽數月,同事贈送的藥膳,因爲他平時不吃牛肉,所以接受了但不敢品嚐。

官署中閱卷的張友,患有痰症二十多年,嚐了霞天膏後,膠痰成塊,大量吐出,半個月後完全痊癒,身體明顯變得壯健,特此記錄下來以廣傳。

王節齋說:如果過度縱慾,損傷精血,必然會引發陰虛火動的病症,如睡中盜汗、午夜發熱、咳嗽無力、飲食減少,嚴重時會出現痰血、咯血、吐血、鼻血等症狀,身體發熱、脈象沉數、肌肉消瘦,這就是癆病,非常難治。輕症者需要數十劑藥,重症者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治療,但必須患者珍惜生命,堅定意志,禁慾、消除妄想、戒除惱怒、節制飲食,自我培養根基,這就是內外兼治,才能獲得全面療效。

潘按:古人所說的虛勞,都是純虛無陽的症狀,與近期的陰虛火旺、吐血咳嗽恰好相反,誤用必然致命。近期的吐血咳嗽病症,雖然類似虛勞,但實際上並非虛勞。應當遵循本書,仔細分析原理,依次治療,以免造成傷害。

周氏總注:我閱讀這十種藥方,全都超出了人們的預期,其中的順序緩急,可以作爲後世的法則,即使不必全部使用,也不會超出其範圍。一個方子中,只要抓住關鍵,即使不必完全使用方中的藥物,也可以仔細推理其原理。然而,當今治療血癥的人,經常使用六味地黃湯增減,期望取得療效,都是從《醫貫》入手,而未曾真正體會《神書》的精髓。

他們的腎水衰弱(足少陰),則火炎成爲問題,增強水的主人,可以鎮壓陽光,但人們患病時,陰虛(腎)固然常見,但其他原因同樣不少。例如,勞累飢餓引起的,傷害在於足太陰(脾);憂患引起的,傷害在於手少陰(心);飲酒過度引起的,傷害在於手太陰(肺);憤怒引起的,傷害在於足厥陰(肝)。這些都會導致吐血、咳血、咯血等症狀,豈是一味增強水就可以解決的?總之,人體的血液是隨氣運行的。

一旦某個臟器受傷,氣血必定失調,血液就會溢出體外。因此,逆流則向上,墜落則向下,停滯則疼痛,寒冷則凝固,炎熱則擴散,這是自然的規律。後來的醫生,在診斷時,詢問病史後,是否能準確判斷病因?如果能夠着眼於此,判斷疾病的根源在哪一臟器?脈象的異常在哪一部位?發病的時間在哪個季節?這樣就能思考過半了。曾經治療一位咯血的患者,平時極勞,每次咯出紫黑色小塊,但只有飽食時纔會增多,少吃時則減少,不吃或少吃時幾乎沒有。我使用韭菜汁和童便調製大黃治療,兩劑後病情穩定,之後用補中益氣湯加血藥治癒。有人認爲這是奇怪的療法,我認爲極其普通,因爲我是從《神書》中深入研究,將《醫貫》視爲閒聊話題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