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可久

《增訂十藥神書》~ 跋

回本書目錄

1.

吾吳天士葉先生,凡治吐血症,皆祖葛可久《十藥神書》,更參以人之性情,病之淺深,隨宜應變,無過不及,治無不愈。然亦治之於初病之時,與夫病之未經深入者。若至五臟遍傳,雖盧扁亦莫可如何矣。家藏此書有年,幾獲脈望,故亟付梓。然書中僅列十方,世皆以方少忽之,不知十方中錯綜變化有幾千百方。

故復採周氏之說,使人粗曉,業是者,更察虛損二字,分自上而下,自下而上,自不致概以六味開手矣。古吳瘦樵程永培識。

此葉天士家藏秘書也,前此流傳,皆為贗本。余歸田後,始得原書,重為訂注,附於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之後,蓋以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為萬古不易之準繩,而此書則奇以取勝也。然奇而不離於正,故可取焉。閩長樂陳念祖識。

姑蘇葛可久先生,精通方術,與丹溪朱彥修齊名。所著《十藥神書》,專治虛損。雖編中僅列十方,而用藥之次第,逐一條陳。吳航陳修園謂其奇而不離於正,誠哉是言也。顧前此流傳,皆為贗本。修園解組後,始得原書,重加註解,將刊附於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之後而未果。

乙卯歲,萱從舊書坊中,得一鈔本,於今三年矣。遍詢方家,俱無是書,不敢私自秘藏,因並作湯方俚歌,亟謀付梓,以廣其傳,庶不負先生壽世壽人之意云爾。

咸豐歲次疆圉大荒落季冬後學林壽萱謹跋

白話文:

我的同鄉吳地的名醫葉先生,凡是治療吐血的病症,都是以葛可久的《十藥神書》為基礎,再根據每個人的個性和情緒,以及病情的輕重深淺,適當地調整藥方,使得藥效不會過強也不會不足,所以治療沒有不見效的。然而,這也適用於剛發病時,或是病情還沒有深入的情況。如果病症已經傳遍五臟六腑,即使是像扁鵲這樣的名醫也束手無策了。我家裡收藏這本書已經很多年了,幾乎快要忘記它的存在,所以急著把它付梓出版。然而,書中只列出十個藥方,世人大多因為藥方太少而忽略它,卻不知道這十個藥方中錯綜複雜的變化,可以演變成成千上百個不同的藥方。

因此,我再參考周氏的說法,讓讀者能稍微了解其中奧妙。從事醫業的人,更應該仔細分辨虛損二字,從上往下看、從下往上看,這樣才不會一開始就只知道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。古吳的瘦樵程永培題識。

這是葉天士家裡珍藏的秘書,之前流傳的版本都是偽造的。我退休回家後,才得到這本書的原稿,重新校訂並加以註解,把它附在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之後,因為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是永遠不變的準則,而這本書則是以出奇制勝見長。然而,它的奇特之處又不偏離正道,所以值得學習。閩地的長樂陳念祖題識。

姑蘇的葛可久先生,精通醫術,與丹溪的朱彥修齊名。他所著的《十藥神書》,專門治療虛損病症。雖然書中只列出十個藥方,但是用藥的先後順序,都詳細地逐條說明。吳航的陳修園認為這本書出奇而不離正道,實在說得太好了。但是之前流傳的版本都是偽造的。陳修園退休後,才得到這本書的原稿,重新加以註解,本來打算刊印在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之後,但是沒有成功。

乙卯年,我從舊書店裡,得到一個手抄本,到現在已經三年了。我到處詢問醫家,都沒有人聽過這本書,我不敢私自珍藏,於是就把書中的湯藥方劑編成口訣歌謠,急著把它付梓出版,廣為流傳,希望不辜負葛可久先生濟世救人的心意。

咸豐年間,歲次為疆圉大荒落的冬季,後學林壽萱謹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