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可久

《增訂十藥神書》~ 丁字保和湯

回本書目錄

丁字保和湯

1. 丁字保和湯

久嗽肺痿。

知母,貝母,天門冬,款冬花(各三錢),天花粉,薏苡仁,杏仁,五味子(各二錢),甘草,兜鈴,紫菀,百合,桔梗,阿膠,當歸,地黃,紫蘇,薄荷,百部(各一錢五分)

上以水二盞,生薑三片,煎一盞,入飴糖一匙調服,日三,食後各進一盅,與保真湯相間服。

血盛,加炒蒲黃、茜根、藕節、大薊、小薊、茅花、當歸。

痰盛,加南星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枳實、枳殼。

喘盛,加桑白皮、陳皮、蘿蔔子、葶藶子、蘇子。

熱甚,加山梔子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連翹、大黃、款冬花。

風甚,加荊芥、防風、菊花、細辛、香附子、旋覆花。

寒甚,加人參、桂枝、臘片、芍藥。

知貝款天冬各三,二錢杏薏味天花,錢半二百阿歸地,紫菀兜蘇薄桔甘。

潘按:與太平丸藥品有十味同,既有寧嗽金丹,不必再服此湯。薏苡仁以及桔梗、貝母,見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,治肺痿,甘草、乾薑,《金匱》治肺冷之方。

紫菀、款冬、五味、百部、地黃、阿膠、兜鈴、杏仁、甘草,亦從《外臺》止嗽生津各方採來,所謂複方是也。肺症生薑不可輕用。

白話文:

丁字保和湯

長期咳嗽導致肺部虛弱衰竭。

藥材:知母、貝母、天門冬、款冬花(各三錢),天花粉、薏苡仁、杏仁、五味子(各二錢),甘草、兜鈴、紫菀、百合、桔梗、阿膠、當歸、地黃、紫蘇、薄荷、百部(各一錢五分)

用法: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和三片生薑,煎煮成一碗,加入一匙麥芽糖調勻服用,每天三次,飯後各喝一盅,與保真湯交替服用。

若血熱旺盛,加入炒蒲黃、茜根、藕節、大薊、小薊、茅花、當歸。

若痰多,加入南星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枳實、枳殼。

若喘氣嚴重,加入桑白皮、陳皮、蘿蔔子、葶藶子、蘇子。

若發熱嚴重,加入山梔子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連翹、大黃、款冬花。

若風邪嚴重,加入荊芥、防風、菊花、細辛、香附子、旋覆花。

若寒邪嚴重,加入人參、桂枝、臘片、芍藥。

[藥方歌訣]知母、貝母、款冬花、天門冬各三錢,杏仁、薏苡仁、五味子、天花粉各二錢,阿膠、當歸、地黃各一錢五分,紫菀、兜鈴、紫蘇、薄荷、桔梗、甘草。

潘氏按:此方與太平丸的藥物有十味相同,既然已有寧嗽金丹,就不必再服用此湯。薏苡仁、桔梗、貝母,在《千金方》和《外臺秘要》中記載可治療肺痿;甘草、乾薑,是《金匱要略》中治療肺部虛寒的藥方。

紫菀、款冬、五味子、百部、地黃、阿膠、兜鈴、杏仁、甘草,也是從《外臺秘要》中多種止咳生津的藥方中選用而來,是所謂的複方。肺部疾病,生薑不宜輕易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