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增訂十藥神書》~ 加減歌 (1)
加減歌 (1)
1. 加減歌
歸茅大小薊蒲黃,藕節茜根血盛當,痰盛南星陳半入,茯苓枳實殼須將。喘加桑白陳皮等,蘿蔔葶蘇三子詳,熱甚芩連梔柏款,連翹合併大黃吞。風加香附荊防細,旋覆菊花六件良,寒甚加參兼牡桂,芍加蠟片不須言。
陳修園按:此方治久嗽,不過類集順氣化痰,清火解鬱之品,以多為貴,絕無把柄。抑又思之,先生有道之士也,其方又得之神人,何以庸陋至此?且蘇葉、桔梗、薄荷辛散,非久嗽所宜,百部、款冬苦溫,非血後所宜,兜鈴、花粉、杏仁亦為中虛所忌,知母、貝母、天門冬、地黃、阿膠、百合性寒而滯,力亦輕微,其去市肆中之問症立方,搖鈴輩之籠統配合以零賣者幾希耶!然此方屢見於大家之書,如明季龔太醫各刻,及《萬病回春》、《壽世葆元》等本亦載之,但方名間有不同,藥品偶有增減,村醫用之,往往見效。余向以病人壽算未終,總不歸功於此方,亦隨見而隨忘之耳。
今得此書,始知禮失而求諸野,霑體塗足中大有人焉!轉悔從前之肉眼也,究於此方未得其旨,大抵奇之弗去而偶之,一方不去而復之,如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,且其輕重,大有法度。加生薑之辛溫以潤肺,飴糖之甘,培土以生金,卓然大家,可知仙方非凡人所能窺測也。但喘盛加蘿蔔子,與地黃相反,臨時自當去取。
白話文:
加減歌
用當歸、茅根、大小薊、蒲黃,以及藕節和茜草根,是用於治療出血症狀。痰多的情況,則加入南星、陳皮、半夏,再加上茯苓、枳實、枳殼。若有喘的情況,則加入桑白皮、陳皮等藥,以及蘿蔔子、葶藶子、蘇子等藥材來詳細處理。發熱嚴重時,選用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黃柏,並加上連翹和大黃。若為風邪引起,則加上香附、荊芥、防風等藥材,以及旋覆花、菊花等。寒氣過盛的情況,則加入人參,並加上牡桂,而芍藥與蠟片則不需多言。
陳修園的說明
這個方子是治療久咳的,但它其實只是把順氣化痰、清熱解鬱的藥物集合在一起,用多種藥材來達到效果,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重點。但轉念一想,這位寫方子的先生是有道之士,而且這個方子還是從神人那裡得來的,怎麼會如此普通呢?況且,蘇葉、桔梗、薄荷等藥材性味辛散,不適合久咳病人,而百部、款冬性味苦溫,不適合出血後的病人,兜鈴、花粉、杏仁等藥材對於中氣虛弱的人也是禁忌,知母、貝母、天門冬、地黃、阿膠、百合等藥材性寒而滯,藥力也很輕微。這和市面上那些江湖郎中隨便問診、隨意配藥,然後零賣的藥方,有什麼區別呢?
然而,這個方子卻常常被收錄在大家的著作中,像是明朝的龔太醫所刻的書,以及《萬病回春》、《壽世葆元》等書都有記載,只是方子的名稱有些不同,藥材有時會增減。鄉下的醫生使用這個方子,也常常看到效果。我以前都認為病人的壽命還沒到盡頭,所以並不把功勞歸於這個方子,也隨看隨忘。
現在得到這本書,才知道原來一些失傳的知識,在民間還是可以找到的,那些看似普通的人中,也大有人在!我後悔之前用肉眼看事情,並沒有深入了解這個方子的精髓。這個方子大概就像是韓信帶兵,多多益善,而且藥材的輕重搭配,也是有一定規律的。加上生薑的辛溫來潤肺,用麥芽糖的甘甜來培養脾土,以助肺金的生發,真的是高手所為,可見神仙的方子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。但是,喘得厲害時加入蘿蔔子,和地黃的藥性相反,使用時必須自行斟酌取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