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劉涓子鬼遺方》~ 卷一 (3)
卷一 (3)
1. 序論
黑疽發腫居背大骨上,八日可㓨,過時不㓨為骨疽。
骨疽膿出不可止,壯熱碎骨,六十日死。脅少陽有癰腫在頸,八日死。發膿血者十日死。
瘡疽發身癢後痛,此故傷寒氣入臟,篤發為瘡疽。九日可㓨之,不㓨九十日死。腰太陽脈有腫,交脈屬於陽明在頸,十日死。發腫七十日死。
尻太陽脈有膿腫,癰在足心少陽,八日死。發膿血六十日死或八十日死。
頭陽明脈有腫癰在尻,六日死。發膿血六十日死。
股太陰有腫癰在足太陽,十七日死。發膿血百日死。
肩太陽脈有腫癰在頸,八日死。發膿血百日死。
足少陽脈有腫癰在脅,八日死,發膿血六百日死。
手陽明脈有腫癰在淵腋,一歲死,發膿三歲死。
黑疽發淵腋死。
黑疽發耳中如米大,此疽不治死。
黑疽發肩死,黑疽發缺盆中名曰伏疽,不治死。
赤疽發於脾,半夜可治,出歲死。
黑疽發肘上下,不死可治。
髀解除指本黑頭赤死。
黑疽發掌中,不死可治。
赤疽發陰股,軟可治,堅死。
赤疽發肥腸死。
黑疽發脿臏,軟可治,堅不可治。
赤疽發掌中,不可治。
黑疽發跗上,堅死。
足下發久腫癰,色赤,死。
癰高而光者不大熱,用薄雍其肉平平無異而紫色者,不須治,但以黃耆並淡竹葉湯申其氣耳。癰平而痛,用八物黃耆薄。大癰七日,小癰五日,其自有堅強色診寧生破發背及乳岩,熱手近不得者,令人之熱熟,先服王不留行散,外散外摩發背大黃膏。若背生破無毒在乳者,熟之候,手按之,若隨手起,便是熟,針法要膿看,以意消息之。
胸背不可過一寸針。良久不得膿,即以食肉膏散,差甕頭肉癰口中人體熱氣,歇服木瓜散。五日後癰欲瘥者,排膿內寒散。
凡破癰之後,病人便連綿欲死,內寒熱腫,自有似癰而非者,當以手按腫上無所連,是風毒耳。勿針,可服升麻湯,外摩膏破癰口當合流下三分,近一分針,唯今極熱,便不痛。破癰後敗壞不瘥者,作豬蹄湯洗之,日再,下湯二日,故可用。冬六七日,湯半劑亦可用,胸中斷氣。
斷氣者,當入暗中以手按左眼,視右眼見光者,胸中結癰,若不見光者,瘭疽內發,針傷脈,血不出住實不寫,留成癰。腎脈來者大漸小陰結,若肌肉痹癰為發寸口,如此來大,如未漸小矣。
有黑色者,是石留黃毒。有赤色者,是丹砂毒。有青色者,是硇砂毒。有似鹽顆者,是鍾乳毒。有黃水者,是杏桃人毒。有白水者,是附子、乾薑毒。有膿者,熱肉面等毒砂發,白雄鴨頂上血一合,已來取黑鉛湯一茶碗,調服之解鍾乳發。雄雞肘上血一合,將針粉湯一茶碗調服之,解附子發。
取附子皮三升,豉半升,相和,以水一升,煎約一茶碗,服之解丹砂發。取黑鉛、黃耆、防風、伏龍肝各半兩,水一升,煎半茶碗,去滓服之解。
白話文:
[序論]
背部脊椎骨上長出的黑色腫塊,如果能在八天內切開排膿,就能治癒;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才處理,就會變成骨疽。
骨疽如果化膿,膿液無法停止流出,而且會發高燒,骨頭也會碎裂,病人會在六十天內死亡。頸部少陽經脈長出的癰腫,會在八天內使人死亡。如果癰腫化膿流血,會在十天內死亡。
身上長瘡癤,先癢後痛,這是因為寒氣侵入臟腑,病重時會變成瘡疽。這種情況在九天內可以切開排膿治療,如果沒有及時處理,會在九十天內死亡。腰部太陽經脈出現腫塊,此脈與陽明經脈相交於頸部,會在十天內使人死亡。如果只是腫脹沒有化膿,會在七十天內死亡。
臀部太陽經脈出現膿腫,或足心少陽經脈出現癰腫,會在八天內使人死亡。如果化膿流血,會在六十天或八十天內死亡。
頭部陽明經脈出現腫塊或臀部出現癰腫,會在六天內使人死亡。如果化膿流血,會在六十天內死亡。
大腿內側太陰經脈出現腫塊,或足部太陽經脈出現癰腫,會在十七天內使人死亡。如果化膿流血,會在一百天內死亡。
肩部太陽經脈出現腫塊或頸部出現癰腫,會在八天內使人死亡。如果化膿流血,會在一百天內死亡。
足部少陽經脈出現腫塊或脅肋部位出現癰腫,會在八天內使人死亡。如果化膿流血,會在六百天內死亡。
手部陽明經脈出現腫塊或腋下淵腋穴出現癰腫,會在一年內死亡。如果化膿,會在三年內死亡。
黑色腫塊長在淵腋穴部位,會使人死亡。
黑色腫塊長在耳中,大小像米粒一樣,這種癰疽是無法治癒的,會使人死亡。
黑色腫塊長在肩部會使人死亡。黑色腫塊長在鎖骨凹陷處,稱為伏疽,是無法治癒的,會使人死亡。
紅色腫塊長在脾臟部位,如果在半夜可以治療,就能活到來年。
黑色腫塊長在肘關節上下部位,可以治療並且不會死亡。
大腿內側與手指根部出現黑頭紅色的腫塊,會使人死亡。
黑色腫塊長在手掌中,可以治療並且不會死亡。
紅色腫塊長在陰股部位,如果柔軟則可以治療,如果堅硬則會死亡。
紅色腫塊長在腸子部位,會使人死亡。
黑色腫塊長在膝蓋骨附近,如果柔軟則可以治療,如果堅硬則無法治療。
紅色腫塊長在手掌中,是無法治療的。
黑色腫塊長在足背上,如果堅硬則會死亡。
腳底長出久腫不消的癰腫,而且顏色發紅,會使人死亡。
癰腫高聳且表面光滑,但發熱程度不高,可以用薄布覆蓋,讓肉的表面平坦,如果癰腫呈紫色且沒有異樣,就不需要治療,只需用黃耆搭配淡竹葉湯來調理氣血。如果癰腫平坦但疼痛,可以用八味黃耆湯外敷。大的癰腫約七天,小的癰腫約五天會痊癒。如果癰腫本身堅硬、顏色異常,像是背部或乳房的腫塊,而且熱得無法用手靠近,這就表示癰腫已經成熟,要先服用王不留行散,然後外敷大黃膏。如果背部腫塊破裂,且毒性沒有進入乳房,就要觀察是否成熟,用手按壓,如果感覺腫塊會隨手指浮起,就表示成熟,可以使用針刺放膿。具體的放膿方式,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。
胸背部的針刺深度不要超過一寸。如果針刺後很長時間都無法放出膿液,可以用食肉膏散,將腫塊傷口附近的熱氣吸出。之後可以服用木瓜散。五天後,如果癰腫將要痊癒,可以敷用排膿內寒散。
凡是癰腫破裂後,病人如果感到身體虛弱將死,出現內寒熱腫,而且有類似癰腫但又不是的情況,應該用手按壓腫塊,如果感覺腫塊下方沒有連帶組織,那麼應該是風毒引起的,不要針刺,可以服用升麻湯,外敷藥膏。癰腫的傷口應該由上往下流出三分膿液,接近一分時就可以針刺,這樣即使非常熱也不會感到疼痛。如果癰腫破裂後傷口潰爛無法癒合,可以用豬蹄湯清洗,一天兩次,清洗兩天後可再用。冬天六七天,可以用半劑量的湯清洗,胸腔會停止呼吸。
如果呼吸停止,應該將病人置於黑暗處,用手按住左眼,觀察右眼是否能看到光線,如果能看到光線,表示胸腔內部有癰腫;如果看不到光線,表示是內發的癰疽。針刺傷到血管,導致血流不出,滯留形成癰腫。如果腎脈搏動由大漸小,表示陰氣聚結;如果肌肉出現麻痺的癰腫,表示病發在寸口,如果脈搏由大變小,表示病情沒有加重。
如果出現黑色的毒液,表示是石硫黃毒;如果出現紅色的毒液,表示是丹砂毒;如果出現青色的毒液,表示是硇砂毒;如果出現像鹽粒狀的毒液,表示是鍾乳毒;如果出現黃色的水液,表示是杏桃仁毒;如果出現白色的水液,表示是附子、乾薑毒;如果出現膿液,表示是熱肉毒或其他毒砂發作。取白雄鴨頭頂上的血一合,再用黑鉛湯一茶碗調和服用,可以解鍾乳毒。取雄雞肘部的血一合,用針粉湯一茶碗調和服用,可以解附子毒。
取附子皮三升,豆豉半升,加水一升煎煮至剩約一茶碗,服用可以解丹砂毒。取黑鉛、黃耆、防風、伏龍肝各半兩,加水一升煎煮至剩半茶碗,去渣服用可以解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