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之問

《解圍元藪》~ 卷四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1)

1. 卷四

治癘瘡法,二百另四,洗方

威靈仙,首烏,菖蒲,甘草,防風,荊芥,劉寄奴,苦參(各一兩三錢)

上銼碎入甕,滿水煎濃汁,清晨令病人飲食略飽,將藥湯放缸內,病人坐於缸上,架子安穩,令湯氣熏之,如冷以燒火大磚投下,使熱氣衝上如此三四次,方入湯中洗澡,須在小密室不通風處方好,早晨浴至午間方止,即以擦藥五錢,半於兩手心擦摩,半於兩足心擦摩,以右摩左,以左摩右,手足頻易摩之。午間浴罷,摩至申酉時,手心足底如火熱,用紙條捆縛兩手足底心緊包,以免散氣。

即吃煎藥一大碗,如此縛定三日,不許解開,亦不吃鹽醬,不可見風,如見風則久不肯變色,亦不肯退斑痕,止吃煎藥一碗,第四日以生雞湯開腥守戒,七日全愈。

擦方,二百另五

水銀(一錢七分),膽礬,明礬(各八分半)

和研不見星,用麻油調厚,再久擂之,如泥。

煎方,二百另六

防風,荊芥,山梔,羌活,獨活,連翹,前胡,川芎,當歸,木瓜,花粉,黃連,風藤白芷,皂刺,冷飯糰(各等分)

薑棗水煎服,三服,分三日服之。

雙根沙皮飲,二百另七,治初癘瘡,又治結毒下疳蛀斡。

荊芥根(二兩),麻黃根(二兩五錢),晚蠶沙(五錢),白蘚皮,五加皮(各三兩),防風,當歸,大黃(各一兩),牙皂(九斤),天花粉,連翹(各一兩五錢),羌活,獨活(各七錢),土茯苓(一斤)

上均作五帖,水煎,加酒一半,溫服,先服十帖。

丸方,二百另八

金銀花,荊芥穗,防風(各四兩),舊琉璃灰(二兩)

共為末,熟地四兩,酒煮搗爛,再加冷飯糰十兩,搗成糊方加藥末為丸,桐子大。以煎藥送下五十丸,其冷飯糰取白肉為妙。

煎方,二百另九

當歸,防風,風藤,生地,熟地,荊芥,木通,甘草,天麻,米仁,蜂房(燒黃香),桑寄生,赤芍,皂刺,金銀花,白蘚皮

大劑每帖加冷飯糰一兩,水煎,送丸藥下。如頭面,多加川芎;身上,多加升麻,藁本;手臂,多加五加皮;腳腿,多加牛膝、木瓜。

七聖散,二百十

金銀花(四兩),杏仁(十四粒),皂角子(七粒),牙皂(七片),殭蠶(十四條),蟬蛻(二錢),土茯苓(一斤)

水四碗煎二碗,作二三次服,輕二帖,重三四帖,愈。

白通湯,二百十一

白朮,木通,木瓜,前胡,柴胡,羌活,獨活,花粉,金銀花,風藤,牛膝,甘草,陳皮,角針,蒺藜,薄荷,米仁,蒼耳子,皂角子(各等分)

每帖加土茯苓一兩,薑棗水煎服。

荊神飲,二百十二,治癘瘡初起。

荊芥穗四兩,水五六碗,煎去三之二,濾清服。又以一斤煎湯先熏後洗,不過三四次即愈。無毒不發。

白話文:

[卷四]

治療癘瘡的方法,第二百零四,洗劑配方

威靈仙、何首烏、菖蒲、甘草、防風、荊芥、劉寄奴、苦參(各一兩三錢)

將上述藥材切碎放入甕中,加滿水煎煮成濃汁。清晨讓病人稍微吃飽,將藥湯倒入缸內,讓病人坐在缸上,用架子固定好,讓藥湯的熱氣蒸熏。如果藥湯冷了,就將燒紅的磚塊投入,使熱氣再次衝上。如此重複三四次,然後讓病人進入藥湯中洗澡。必須在不通風的小密室中進行,從早晨洗到中午結束。洗完後,立即取擦藥五錢,一半塗抹於兩手心搓揉,一半塗抹於兩腳心搓揉,用右手搓左手,左手搓右手,手腳頻繁交替搓揉。中午洗完澡後,繼續搓揉至申酉時(下午三點至七點),等到手心和腳底感覺發熱,用紙條將兩手心和腳底心緊緊包住,以免熱氣散失。

接著服用煎藥一大碗。如此包紮固定三天,不許解開,也不要吃鹽和醬油,不能吹到風。如果吹到風,皮膚的顏色就難以改變,斑痕也難以消退。只能吃煎藥一碗。第四天用雞湯開葷,要遵守禁忌,七天就能痊癒。

擦劑配方,第二百零五

水銀(一錢七分)、膽礬、明礬(各八分半)

將上述藥材一同研磨至看不見顆粒,用麻油調成濃稠狀,再持續搗磨,直到像泥漿一樣。

煎劑配方,第二百零六

防風、荊芥、山梔、羌活、獨活、連翹、前胡、川芎、當歸、木瓜、花粉、黃連、風藤、白芷、皂刺、冷飯糰(各等份)

加生薑、紅棗用水煎煮服用,服用三次,分三天服用。

雙根沙皮飲,第二百零七,治療初期癘瘡,也治療結毒、下疳、蛀斡等症狀。

荊芥根(二兩)、麻黃根(二兩五錢)、晚蠶沙(五錢)、白蘚皮、五加皮(各三兩)、防風、當歸、大黃(各一兩)、牙皂(九斤)、天花粉、連翹(各一兩五錢)、羌活、獨活(各七錢)、土茯苓(一斤)

將上述藥材分成五份,用水煎煮,加入一半的酒,溫服。先服用十帖。

丸劑配方,第二百零八

金銀花、荊芥穗、防風(各四兩)、舊琉璃灰(二兩)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取熟地四兩,用酒煮爛搗成泥,再加入冷飯糰十兩,搗成糊狀,再加入藥末製成丸,大小如桐子。用煎藥送服五十丸。冷飯糰取用白米飯為佳。

煎劑配方,第二百零九

當歸、防風、風藤、生地、熟地、荊芥、木通、甘草、天麻、薏仁、蜂房(燒黃香)、桑寄生、赤芍、皂刺、金銀花、白蘚皮

大劑量每帖加入冷飯糰一兩,用水煎煮,送服丸藥。如果是頭面部病症,多加川芎;如果是身體病症,多加升麻、藁本;如果是手臂病症,多加五加皮;如果是腳腿病症,多加牛膝、木瓜。

七聖散,第二百一十

金銀花(四兩)、杏仁(十四粒)、皂角子(七粒)、牙皂(七片)、殭蠶(十四條)、蟬蛻(二錢)、土茯苓(一斤)

用水四碗煎煮成二碗,分兩三次服用。輕微的服用兩帖,嚴重的服用三四帖,即可痊癒。

白通湯,第二百一十一

白朮、木通、木瓜、前胡、柴胡、羌活、獨活、花粉、金銀花、風藤、牛膝、甘草、陳皮、角針、蒺藜、薄荷、薏仁、蒼耳子、皂角子(各等份)

每帖加入土茯苓一兩,加生薑、紅棗用水煎煮服用。

荊神飲,第二百一十二,治療癘瘡初期。

荊芥穗四兩,用水五六碗,煎煮至剩三分之一,濾去藥渣服用。再用一斤荊芥穗煎湯,先熏後洗,不超過三四次即可痊癒。沒有毒性也不會發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