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解圍元藪》~ 卷一 (15)
卷一 (15)
1. 疹風
此症初生癮疹形如麻豆疥癬之狀,或痛或癢乃暴勇之時,或微醉之際,乘風露臥,或浴後肌膚疏暢,即被風邪所犯。復有邪毒不正之氣並寒濕相乘,注於肌中,則邪熱之氣結於腠理,逢陰雨即凶,睛暖少緩,屢瘥屢發,久則連片穿爛,使肺毒並心戕賊氣血,以大消風散、小棗丹、玉樞丹等方治之。
又有一種面上風癬,初起㾦癗,似疥非瘡似癬,非癬多感於春秋之時,或癢或痛,或作寒熱,漸成細瘡,黃膿腥穢,滋水滴流,黏處即變成瘡,延蔓倏息,名曰吹花瘡,又曰吹花癬。婦女多生之,此乃肺受火炎,蘊積風熱毒穢之氣,陽邪上升,故發於面部。如在眉頭間起者凶,但飄逸俏俐愛潔者。
偏生之,或暴妄偏執驕傲者,或陰毒固感戚者,或醉臥乘風御濕者,或恣食糕果油膩炙爆者,皆患之。倘又使陽火賊風沖激,則勢愈盛,若不速治,被風火濕邪襲之,妄為癘風,延入發內,則不能治矣。急以清心順氣,散肺火祛風解熱,而止淫邪,方可除根,否則雖愈必發。
白話文:
這種病症剛開始時,皮膚會出現像麻子、豆子或疥癬一樣的疹子,有時會痛,有時會癢,通常是在身體突然發熱的時候,或是在稍微喝醉的時候,因為吹到風、淋到露水、躺在外面,或是洗完澡後皮膚毛孔張開時,就容易被風邪侵入。
另外,也可能是因為不正的邪毒之氣,加上寒濕一同侵入,聚集在肌肉之中,使邪熱之氣凝結在皮膚的紋理之間,遇到陰雨天就會加重,天氣晴朗溫暖時會稍微好轉,常常反覆發作。如果拖久了,疹子會連成一片,甚至潰爛,導致肺部的毒素和心臟受損,影響氣血運行。可以用大消風散、小棗丹、玉樞丹等藥方來治療。
還有一種長在臉上的風癬,剛開始會出現像疥瘡又不像疥瘡、像癬又不像癬的疙瘩,大多在春天或秋天發作,可能會癢、痛或發冷發熱,慢慢地變成細小的瘡,流出黃色的膿液,有腥臭味,流到哪裡就會在那裡長瘡,擴散速度很快,這種稱為吹花瘡,也叫吹花癬。婦女比較容易長這種病,這是因為肺部受熱,累積了風熱毒穢之氣,陽邪向上升發,所以長在臉上。如果長在眉毛中間就比較嚴重,但通常是愛漂亮又愛乾淨的人容易長。
此外,個性比較衝動、偏激、固執、驕傲,或是內心陰險、充滿怨恨的人,或是醉酒後吹風淋雨,或是貪吃糕餅、油膩、燒烤食物的人,也都容易得這種病。如果又讓陽火和風邪相互衝擊,病情就會更加嚴重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被風、火、濕邪侵襲,可能會變成癩病,蔓延到頭髮裡面,就無法治癒了。必須趕快清心順氣,散肺火、祛風解熱,才能根治,否則即使治好了,也一定會再復發。
2. 啞風
此症音啞無聲,肺氣者音聲,五臟清明之氣皆貫於竅而為五音,若溫融和潤則陽氣調勻,真聲通暢,若風濕陰邪摶於陽分,凝滯津液,使氣道不調,清聲閉塞。會厭是音聲之門戶,懸壅為發音聲之關節,若風邪觸於關戶,橐鑰閉塞,激動痰火,輕則聲嘶而喉破,重則語啞而失音,五火皆動,肺金傷敗。以救苦回生丹、奪命還真丹,兼以涼血生津,降火祛邪,養氣和肺之藥服之則可。
其冷麻、漏蹄蝦蟆、核桃、風水風、熱風發於腎經。
白話文:
這種病症會導致聲音嘶啞,無法發出聲音。肺氣主導聲音,五臟清明的氣息都會匯聚到孔竅而產生五音。如果身體溫和潤澤,陽氣調和均勻,真實的聲音就會通暢。但如果風濕陰邪侵入陽氣所主導的部位,凝結阻滯津液,使得氣道不順暢,清亮的聲音就會被阻塞。會厭是聲音發出的門戶,懸壅垂是發音的關鍵部位,如果風邪侵襲這些關竅,使得它們閉塞,並激發痰火,輕微的會聲音嘶啞、喉嚨破損,嚴重的會說不出話、失去聲音,導致五臟之火都被擾動,肺金受到損傷。可以使用救苦回生丹、奪命還真丹,同時搭配涼血生津、降火祛邪、養氣和肺的藥物來治療。
另外,像是冷麻(一種肢體麻木)、漏蹄蝦蟆(一種青蛙)、核桃、風水風(可能指涉水腫或某些風病)、熱風等疾病,都與腎經有關。
3. 冷麻風
此症初時麻木,久漸堅頑,剜切不知,或冷痛,或節骱痠痛,怕見霜露,不能入水汗液不出,或遇秋冬愈覺抽掣不能動履,血閉不流則生水疱穿爛成瘡,手足軟曲,肌膚弛緩,筋骨懈惰。由酒色過度,腎水枯竭,或勞怒之時不避寒濕,風邪中深,內氣不固,毒從外寇,病極則癱瘓,痿敗憔悴而死。以奇效丹、二八濟陽丹、六神輔聖丹等方選治,再以收濕補血之劑佐之。
白話文:
這種病剛開始的時候會感到麻木,時間久了會變得堅硬頑固,就算用刀割也不覺得痛,有時會感到寒冷疼痛,有時關節會痠痛,很怕接觸到霜露,不能碰到水,而且不會流汗。如果遇到秋冬季節,會更覺得肌肉抽搐,難以行動,血液循環不順暢,就可能長出水泡,水泡破掉後會變成瘡,手腳會變得軟弱彎曲,皮膚鬆弛,筋骨也變得懈怠無力。這種病是因為縱慾過度、腎臟精氣虧損,或是勞累生氣時沒有避開寒冷潮濕的環境,導致風邪侵入體內深處,體內的正氣無法固守,毒素從外侵入。病情嚴重時會導致癱瘓,身體衰弱憔悴而死亡。可以用奇效丹、二八濟陽丹、六神輔聖丹等藥方來治療,再搭配收濕補血的藥劑來輔助。
4. 漏蹄風
此症於當腳底中央踏不著實處,乃是湧泉穴內生小水窠,淫癢搔破則流黃水,疑是水窠疥瘡,視為微疾,久漸成瘡,內生蠹蝕,爛穢不斂,漸至對腳背上穿爛流膿,一身之氣直注下流,無所關阻。
津液氣血下敗不收,俗名穿心腳底風,死者多,而活者少,因初不速治之咎也,由勞役太過,風濕乘襲;色欲太盛,腎水耗竭,憊傷心主,妄想縱肆,貪淫無厭,憂思克念,氣血難聚之故,以苦參丸、奇效丹、火龍散等方選治之。
白話文:
這種病症是腳底中央踩地時感覺不踏實,是因為湧泉穴裡面產生小水泡,搔抓破皮後會流出黃色液體,會懷疑是水泡疥瘡,把它當成小毛病,久了會漸漸變成瘡,裡面長出像蟲蛀一樣的東西,潰爛惡臭且不容易癒合,逐漸擴大到腳背上穿破流膿,全身的氣都往下流,沒有任何阻擋。
這是因為體內的津液、氣血都向下流失無法收斂,民間俗稱「穿心腳底風」,死的人很多,活下來的人很少,這是因為一開始沒有及時治療的過錯。這種病的原因是由於過度勞累、風濕侵襲;性慾太過旺盛、腎水耗損;疲憊損傷心臟功能、妄想太多、貪圖淫樂沒有節制、憂愁思慮過多等,導致氣血難以凝聚。可以選用苦參丸、奇效丹、火龍散等藥方來治療。
5. 蛤蟆風
此症身生瘰塊大者如拳,慄小者如彈丸,凸起高低,麻冷疼痛,肘後酸勁,或癬癩小瘡,紫黑腫脹,形似蛤蟆之狀,俗名癩麻風,穿即成瘡,流膿臭穢,由酒色荒淫無度,傷敗腎水,又遇水濕寒邪聚損脾絡,周身敗壞。
以班龍八帥丹、奪命還真丹、神效追風丸擇而治之,生疰云名曰糾風,使心脅轉痛,體疼移易,牽掣沖激心脅,目赤吐逆,眉發毻脫,身生毒瘡,皮黑㾦瘰,形如癩蛤蟆之狀,南方呼為癘廝蟆也。另有一種頭面遍身肉內發起腫塊,如蛇盤之狀,名曰盤核,用雨濕磚上青苔藥細末,水調塗之。
白話文:
這個病症的特徵是身上長出疙瘩,大的像拳頭,小的像彈丸,高低不平地凸起,觸摸時會有麻木、冰冷和疼痛感,手肘後方會感到痠痛無力。有時會出現像癬或癩的皮膚小瘡,呈現紫黑色腫脹,形狀像蛤蟆一樣,民間俗稱癩蛤蟆風。如果弄破,就會變成潰爛的瘡,流出膿液,散發出惡臭。
這種病主要是因為縱慾過度,損傷腎臟的精氣,又加上遇到水濕寒邪侵襲,導致脾經絡受損,使得全身機能衰敗。
治療方面,可以選擇使用班龍八帥丹、奪命還真丹或神效追風丸來治療。
還有一種叫「生疰」的病,也叫做「糾風」,會導致心胸脅肋轉移疼痛,身體各處也輪流疼痛,疼痛會像牽扯或衝撞心胸脅肋一樣。患者會眼睛發紅、嘔吐、眉毛頭髮脫落、身上長出毒瘡、皮膚變黑且有疙瘩,形狀像癩蛤蟆。南方地區稱這種病為「癘廝蟆」。
另外有一種病,會在頭部和臉部、甚至全身肌肉內長出腫塊,形狀像蛇盤繞一樣,稱為「盤核」。可以將雨水打濕的磚頭上的青苔磨成細末,用水調和後塗抹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