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韞兮

《脈確》~ 診法

回本書目錄

診法

1. 診法

經診以平旦者,陰氣未動,陽氣未散,飲食未進,經脈未盛,絡脈調均,氣血未亂,故乃可診有過之脈。

經人一呼脈自動,一吸脈自動,呼吸定息,脈五動,閏以太息,命曰平人。按一呼一吸為一息,脈四動,然呼吸之間,必有一息長者,謂之太息,猶歲月之有閏,故脈五動。四動五動,平脈也。若三動則為不及,六動則為太過,皆病脈也。《難經》曰:「呼出心與肺,吸入腎與肝。」

按呼吸之氣,系衛氣。吸非吸入,乃吸起也。蓋衛氣出下焦,而主之於肺。肺自下焦吸起,而呼出於鼻。一呼一吸,衛氣流行,晝夜循環,周而復始。故氣譬則火,火之氣,不通則不發;人之氣,不通則病。呼之氣,猶火之氣出而不入者也。《難經》「呼出心與肺,吸入腎與肝」之說似誤。

崔紫虛《四言脈訣》:脈有七診,曰浮中沉、上下左右,消息求尋。按初持脈輕手於皮毛間,候其表,曰浮;次稍重手於肌肉間,候其半表半裡,曰中;次重手按至筋骨間,候其裡曰沉。上謂上部,下謂下部,左謂左三部,右謂右三部,合為七診。又經有七診,謂獨大、獨小、獨疾、獨遲、獨寒、獨熱、獨陷下也。

《四言脈訣》:又有九候,舉按輕重。按輕下指曰舉,重下指曰按。寸關尺,每部有浮中沉三候,合為九候。又經有九候,《脈經》曰:「九候者,每部中有天地人也。」按經所謂天地人,另指頭與手足三部之動脈,不指寸關尺也。

經持脈有道,虛靜為保。(內虛則心不紛,外靜則心不擾。)春日浮,如魚之遊在波。(浮非浮脈,乃浮起也。春日陽氣升,其脈浮起然如魚之在波,雖浮起而不甚浮也。)夏日在膚,泛泛乎萬物有餘。(夏日陽氣盛,萬物有餘,故其脈浮大在膚。)秋日下膚,蟄蟲將去。(秋日陽氣降,

蟄蟲將去,故其脈漸沉而下膚。)冬日在骨,蟄蟲周密,君子居室。(冬日陽氣伏,蟄蟲周密,君子居室,故其脈亦沉而在骨。)知內者,按而紀之。(脈合內之臟腑,其盛衰按脈而綱紀之,是謂知內。)知外者,終而始之。(四時陰陽之氣,終而復始,以脈之陰陽,合四時之陰陽,

是謂知外。)此六者,持脈之大道。

白話文:

診斷時最好在早上進行,因為那時陰氣還未活動,陽氣也未消散,還沒吃東西,經脈氣血尚未旺盛,絡脈也處於平衡狀態,氣血沒有紊亂,所以才能診斷出是否有異常的脈象。

正常人的脈象是一次呼吸(一呼一吸)脈搏跳動五次,中間會出現一次較長的間歇,就像一年有閏月一樣,這叫做「平人」的脈象。一般來說,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四次,但呼吸之間必定有一次脈搏跳動的時間較長,這就是所謂的「太息」,就像歲月有閏月一樣,所以脈搏會跳動五次。脈搏跳動四次或五次都是正常的脈象。如果脈搏跳動三次,就表示不足,跳動六次就表示太過,這些都是病態的脈象。《難經》裡說:「呼氣時心和肺在作用,吸氣時腎和肝在作用。」

根據呼吸的氣來說,是衛氣的作用。吸氣並不是將氣吸進去,而是指將氣吸上來。因為衛氣從下焦出發,由肺來主導。肺將下焦的衛氣吸上來,然後從鼻子呼出去。一呼一吸之間,衛氣在體內運行,晝夜循環,周而復始。所以,氣就像火一樣,火氣不流通就無法燃燒,人的氣不流通就會生病。呼出的氣,就像火冒出來而不再進入一樣。《難經》裡說的「呼氣時心和肺在作用,吸氣時腎和肝在作用」的說法似乎是錯誤的。

崔紫虛的《四言脈訣》說,診脈有七個方法,分別是浮、中、沉、上、下、左、右,要仔細地去探尋。首先用輕的手指按在皮膚表面,觀察脈象的表層,這叫做「浮」;然後稍微加重手指按在肌肉之間,觀察脈象的半表半裡,這叫做「中」;最後用重的手指按到筋骨之間,觀察脈象的深層,這叫做「沉」。上指的是上部,下指的是下部,左指的是左手的寸、關、尺三部,右指的是右手的寸、關、尺三部,加起來就是七診。還有另一種七診,指的是脈象的獨大、獨小、獨疾、獨遲、獨寒、獨熱、獨陷下。

《四言脈訣》還說,診脈有九候,分為輕按和重按。輕按指的就是用手指輕輕的接觸皮膚,重按指的就是用手指加力按壓。在寸、關、尺這三個部位,每一部都有浮、中、沉三候,加起來就是九候。還有另一種九候,《脈經》說:「九候指的是每一部都有天、地、人。」這裡說的天、地、人,指的是頭部和手足三個部位的動脈,不是指寸、關、尺。

診脈要遵循一定的方法,要保持虛靜的心態。(內心虛靜就不會胡思亂想,外在安靜就不會心神煩亂。)春天時脈象浮起,就像魚在水中游動一樣。(這裡的浮不是指浮脈,而是指脈氣浮起。春天陽氣上升,脈氣也跟著浮起,就像魚在水中游動一樣,雖然浮起但不會太過。)夏天時脈象浮在皮膚表面,呈現出萬物豐盛的狀態。(夏天陽氣旺盛,萬物都生長茂盛,所以脈象也浮大在皮膚表面。)秋天時脈象逐漸下沉,到皮膚之下,就像蟄伏的蟲子將要離去一樣。(秋天陽氣逐漸下降,蟄伏的蟲子將要離去,所以脈象也逐漸沉到皮膚之下。)冬天時脈象沉在骨頭之間,就像蟲子蟄伏一樣,君子也待在室內。(冬天陽氣伏藏,蟲子都蟄伏起來,君子也待在室內,所以脈象也沉在骨頭之間。)了解身體內部的情況,要通過按脈來記錄。(脈象與內在的臟腑相關聯,通過按脈來了解臟腑的盛衰,這就是所謂的了解內在情況。)了解外部的情況,要將始末都考慮到。(四季的陰陽之氣,終而復始,要將脈象的陰陽與四季的陰陽相結合,這就是所謂的了解外部情況。)以上這六點,是診脈的重要原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