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韞兮

《脈確》~ 寸關尺臟腑部位 (1)

回本書目錄

寸關尺臟腑部位 (1)

1. 寸關尺臟腑部位

經。尺內兩旁。則季脅也。(肋骨盡處名季脅)尺外以候腎。尺內以候腹。中附上。(越人謂之關)左外以候肝。內以候膈。右外以候胃。內以候脾。上附上。(越人謂之寸口)右外以候肺。內以候胸中。左外以候心。內以候膻中。(膻中在兩乳之間)前以候前。後以候後。

白話文:

經脈在尺骨內側兩旁,那就是季脅(肋骨盡頭的地方)。尺骨外側用來觀察腎臟,尺骨內側用來觀察腹部。中附上。(越人稱之為關)左邊外側用來觀察肝臟,內側用來觀察膈肌。右邊外側用來觀察胃,內側用來觀察脾臟。上附上。(越人稱之為寸口)右邊外側用來觀察肺,內側用來觀察胸中。左邊外側用來觀察心臟,內側用來觀察膻中(膻中在兩乳之間)。前面用來觀察前面,後面用來觀察後面。

上竟上者。(關以上)胸喉中事也。下竟下者。(關以下)少腹腰股。膝脛足中事也。推而外之。內而不外。(外浮也內沉也)心腹疾也。推而內之。外而不內。身有熱也。推而上之。上而不下。腰足清也。推而下之。下而不上。頸項痛也。按之至骨。脈氣少者。腰脊痛而有痹也。

白話文:

「上竟上者」是指關元以上部位,即胸喉一帶的問題。

「下竟下者」是指關元以下部位,即小腹、腰、股、膝、脛、足等部位的問題。

「推而外之。內而不外」是指脈象浮而沉,屬於內臟疾病。

「推而內之。外而不內」是指脈象沉而浮,屬於體表疾病,可能有發熱的現象。

「推而上之。上而不下」是指脈象浮而不沉,屬於上半身的問題,如腰痛、足清。

「推而下之。下而不上」是指脈象沉而不浮,屬於下半身的問題,如頸項疼痛。

「按之至骨。脈氣少者。腰脊痛而有痹也。」是指按壓到骨頭,脈搏微弱,屬於腰脊疼痛、痹症。

脈經。從魚際至高骨。卻行一寸。其中名曰寸口。從寸至尺。名曰尺澤。故曰尺寸。寸後尺前。名曰關。陽出陰入。以關為界。陽出三分。陰入三分。故曰三陽三陰。陽生於尺。動於寸。陰生於寸。動於尺。寸主上焦。頭及皮毛竟手。關主中焦。腹及腰。尺主下焦。少腹即足。

白話文:

脈經:

從「魚際」到「高骨」,橫向移動一寸的距離,叫做「寸口」。從「寸口」到「尺澤」,叫做「尺澤」。所以叫做「尺寸」。「寸口」之後,「尺澤」之前,叫做「關脈」。陽氣從「關脈」流出,陰氣從「關脈」流入,以「關脈」作為分界。陽氣流出三分,陰氣流入三分,所以叫做「三陽三陰」。「尺脈」生於「尺澤」,流動於「寸口」;「寸脈」生於「寸口」,流動於「尺澤」。「寸脈」主導上焦,包括頭、皮毛,以及整隻手。「關脈」主導中焦,包括腹部和腰。「尺脈」主導下焦,包括小腹和腳。

經於寸關尺分部以候五臟。而六腑止及腎者。蓋五臟先天之氣。賴後天水穀之氣以養之也。余腑不及者。統於臟也。蓋腎開竅於二陰。小腸膀胱屬前陰。大腸屬後陰。則腎統乎大腸小腸膀胱也。膽附於肝。則肝統乎膽也。三焦不統於臟。故於寸內候胸中。關內候膈。尺內候腹。

白話文:

經絡分佈在寸、關、尺三部,以診察五臟的氣血。而六腑中只有腎臟與經絡相通。這是因為五臟是先天之氣,需要後天水穀之氣來滋養。其他的腑臟,都屬於臟。腎臟的竅道開在二陰,小腸和膀胱屬於前陰,大腸屬於後陰。所以腎臟統管大腸、小腸和膀胱。膽附屬於肝臟,所以肝臟統管膽。三焦不屬於臟,所以尺部候診胸中,關部候診橫膈幕,寸部候診腹部。

胸中上焦也。膈中焦也。腹下焦也。且五臟者。身之主也。外則耳目鼻口。四肢皮毛肌肉。內則筋骨脈絡。氣血精神魂魄。皆其所司也。故人之一身皆可病。而病入臟者死。見真臟脈者死。此所以經之論脈。惟詳五臟也。四時之脈。有胃氣者生。無胃氣者死。此所以經之論脈。

而六腑止及胃也。

白話文:

胸部是上焦,隔膜是中焦,腹部是下焦。五臟是人體的中心,四肢皮毛肌肉是外在的,筋骨脈絡、氣血精神魂魄是內在的,這些都是五臟的職責。因此,人體的疾病都可能涉及臟腑,而疾病進入臟腑則會危及生命。辨別真臟脈象的人是死症,所以《內經》論脈,只詳述五臟的脈象。四時的脈象,有胃氣的就能生,沒有胃氣的就會死。所以《內經》論脈,以五臟的脈象為重。

經論脈。不以六腑配五臟。而王叔和脈經。以心與小腸。候在左寸。肺與大腸。候在右寸。肝膽候在左關。脾胃候在右關。腎與膀胱。候在左尺。又謂左尺屬腎。右為子戶。名曰三焦。又謂腎與命門。俱出尺部。其書前後。多自相矛盾。疑不盡出於叔和。世但闢高陽生脈訣。而不知脈訣。亦實本於脈經也。至右尺主三焦命門之誤。李瀕湖辨之詳矣。

白話文:

在經典著作中討論了脈象。並沒有將六腑與五臟相互對應。而王叔和的《脈經》卻認為心與小腸的脈搏在左手寸口,肺和大腸的脈搏在右手寸口,肝膽的脈搏在左手關口,脾胃的脈搏在右手關口,腎與膀胱的脈搏在左手尺口。同時,又認為左手尺口屬於腎,右手尺口屬於子戶,也就是三焦。同時還說腎與命門都在尺部體現。他的書前後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,懷疑這本書並不是全部出自王叔和之手。世人只是駁斥高陽生的《脈訣》,卻不知道《脈訣》實際上也是本於《脈經》的。至於右尺主三焦命門的錯誤,李瀕湖已經辨析得很詳細了。

經論脈不及腑。腑病何以候之耶。曰。腑病辨之於症。而以臟脈。候內外之因。假如頭角耳前後痛。往來寒熱。此膽經之病症也。而肝脈浮緊。則膽經之風寒。肝脈弦數。則膽經之痰火也。假如胸中脹悶。上焦之病症也。而肺脈滑數。則上焦之痰火。肺脈沉遲。則上焦之寒氣也。

白話文:

中醫經典著作中說:「脈象不能反映腑的病變。那麼,腑的病變該如何診斷呢?」回答是:「腑的病變可以通過症狀來診斷。同時,還可以根據臟腑的脈象,來推斷內外病因。」比如,如果出現頭痛、耳後痛、寒熱往來等症狀,這就是膽經的病症。而如果肝脈浮緊,則表明膽經有風寒;如果肝脈弦數,則表明膽經有痰火。再比如,如果出現胸悶、脹悶等症狀,這就是上焦的病症。而如果肺脈滑數,則表明上焦有痰火;如果肺脈沉遲,則表明上焦有寒氣。

寸關尺。經有外候內候之說。王太僕曰。外謂外側。內謂內側。李士材曰。外謂前半部。內謂後半部。二說皆有可議者。試即尺論之。外以候腎。內以候腹。假令腎病腹不痛。而其脈外側見病脈。內側見平脈乎。前半部見病脈。後半部見平脈乎。即使如此。而一指舉按之間。

白話文:

寸、關、尺。中醫經典有「外候內候」之說。王太僕說:「外,指的是外側。內,指的是內側。」李士材說:「外,指的是前半段。內,指的是後半段。」這兩種說法都有可商榷之處。試以尺脈為例來說明。外側主候腎,內側主候腹。假設腎臟有病,而腹部卻沒有疼痛。那麼,尺脈的外側是否會出現病脈,而內側是否會出現和平脈呢?尺脈的前半段是否會出現病脈,而後半段是否會出現和平脈呢?即使如此,在一指舉按之間。

所謂外側內側。前半後半之界。能劃然清乎。今據經曰。推而外之。內而不外。有心腹積也。推而內之。外而不內。身有熱也。外指浮。內指沉。沉而不浮。故有心腹積。浮而不沉。故身有熱。由是觀之。則所謂外候內候。指沉浮而言也明矣。蓋五臟六腑之氣。朝於脈口。而各有所辨於寸關尺之間。

白話文:

所謂外側內側,就是前半後半的界限,能夠劃分得非常清楚嗎?現在根據經書上說:推出去而變成外在,內在卻不能外在,表示有心腹積。推進去而變成內在,外在卻不能內在,表示身體有熱。外在是指浮脈,內在是指沉脈。沉脈而不浮脈,所以有心腹積。浮脈而不沉脈,所以身體有熱。由此可見,所謂的外候、內候,是指沉脈和浮脈而言,這是很明顯的道理。

五臟六腑之氣,會彙集到脈口上,而各臟腑之氣在寸關尺脈之間,都可以辨別出來。

此天地生人神化莫測之妙。聖人知其故。而於寸關尺浮沉以候之。浮陽也。沉陰也。以臟腑論。則臟陰而腑陽。以臟腑之氣論。則臟氣清而腑氣濁。清氣上升。濁氣下降。脈之見於寸關尺者。五臟六腑之氣。臟氣清。故浮候之。腑氣濁。故沉候之也。胃亦腑。何為又浮以候之乎。

白話文:

這個世界上的生物,其奧妙變化,沒有什麼能比神更妙了。聖人知道其中原因,所以從寸關尺的浮沉來等待,浮的是陽脈,沉的是陰脈。從臟腑來論,則臟是陰而腑是陽。從臟腑之氣來論,則臟氣清而腑氣濁。清氣上升,濁氣下降,脈見於寸關尺的,是五臟六腑之氣。臟氣清,所以浮脈來等待它。腑氣濁,所以沉脈來等待它。胃也是屬腑,為什麼又用浮脈來等待它呢?

曰。五臟皆稟氣於胃者也。五臟之脈。有胃氣者則平。是五臟之清氣。皆胃氣之所散布也。脾受胃之清氣。則胃為脾之主也。故浮候胃。而沉候脾也。

白話文:

中醫理論認為,五臟都從胃部接收氣血。如果胃氣充足,五臟的脈搏就會平和。五臟的清氣,都是由胃氣散佈的。脾臟能得到胃部的清氣,所以胃是脾的主人。因此,表層脈象可以診查胃,深層脈象可以診查脾。

趙繼宗曰。心肺居上。為陽為浮。肝腎居下。為陰為沉。脾居中州。半陰半陽。半浮半沉。當以左寸為心。右寸為肺。左尺為肝。右尺為腎。兩關為脾。按趙氏之說。可謂妄矣。夫寸關尺之部位。皆手太陰肺經之動脈也。聖人於此分候臟腑。此其故。惟聖人知之。而其所以然之故。

白話文:

趙繼宗說,心和肺位於上面,屬陽,屬浮。肝和腎位於下面,屬陰,屬沉。脾位於中間,半陰半陽,半浮半沉。所以應當以左寸脈代表心,右寸脈代表肺,左尺脈代表肝,右尺脈代表腎,兩關脈代表脾。依照趙氏的說法,可說是荒謬。寸、關、尺的部位,都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。聖人在這裡分候臟腑,這是其中的緣故。只有聖人才知道,而其中的道理,只有聖人知道。

聖人終不得明言之也。趙氏不自知其量。而創論欲異於聖人。抑何妄乎。至褚澄謂女人之脈。當以左寸為命門。左關為脾。左尺為肺。右寸為腎。右關為肝。右尺為心。則其妄更甚矣。

白話文:

聖人終其一生也說不出這樣明確的話。趙氏不禁不自量力地想創立一個與聖人不同的理論。這能不荒誕嗎?至於褚澄說女人脈象以左手寸脈為命門,左手關脈為脾,左手尺脈為肺;右手寸脈為腎,右手關脈為肝,右手尺脈為心,則他的荒誕就更甚了。

脈經。心肺俱浮。然浮而大散者心也。浮而短澀者肺也。肝腎俱沉。然牢而長者肝也。按之耎。舉指採實者腎也。脾者中洲。故其脈在中。按此。皆論心肺肝腎與脾之脈體。非論寸關尺。而凡浮者為心肺脈。沉者為肝腎脈也。王宗正不察。為之說曰。診脈之法。當從心肺俱浮。

白話文:

脈經:心和肺的脈搏都浮現於表層,如果浮而大且散緩,這是心的脈搏;如果浮而短且澀滯,這是肺的脈搏。肝和腎的脈搏都沉降於深處,如果沉而牢固且長,這是肝的脈搏;如果按之空虛,舉起手指就有實感,這是腎的脈搏。脾居於中央,所以它的脈搏在中央。這些都是論述心、肺、肝、腎與脾的脈象,不是論述寸、關、尺三部。凡是浮現於表層的脈搏,都是心和肺的脈搏;沉降於深處的脈搏,都是肝和腎的脈搏。王宗正沒有察覺到這一點,為此他說:診脈的方法,應該從心和肺的脈象開始。

肝腎俱沉。脾在中州之說。王叔和獨守寸關尺。分部位以測五臟六腑之脈。非也。按宗正。以叔和獨守寸關尺為非。不知執心肺俱浮。肝腎俱沉之說。亦非也。今即守寸關尺論之。假如氣虛痰鬱。而兩寸俱沉之脈。豈以其沉。而遂謂肝腎之乘心肺乎。失血傷精。而關尺俱浮之脈。

白話文:

把肝和腎都沈下去,脾在中州的說法,王叔和獨自遵守寸關尺脈,人的部位,用來測量五臟六腑的脈象,不是這樣,根據宗正所說的,王叔和獨守寸關尺脈是不對的。但不知道堅持心肺都有浮脈,肝腎都有沉脈的說法,也是錯誤的。現在即刻根據寸關尺把脈來論述。假設出現氣虛痰鬱,而兩寸都有沉脈,難道因為沈脈,就說肝腎侵犯了心肺嗎?失血傷精,但關尺都有浮脈。

豈以其浮。而遂謂心肺之乘肝腎乎。若使不守寸關尺。將不論何部浮。而皆以為心肺病乎。不論何部沉。而皆以為肝腎病乎。況同一浮也。心病肺不病。不論部位。其何以辨乎。同一沉也。肝病腎不病。不論部位。其何以辨乎。且使心肺俱以浮候。肝腎俱以沉候。經何為又分心肺肝腎。

白話文:

難道可以因爲浮脈而就說心肺受到肝腎的影響嗎?如果不考慮寸關尺的部位,那不管哪個部位的浮脈,是不是都要認爲是心肺病呢?不管哪個部位的沉脈,是不是都要認爲是肝腎病呢?何況浮脈是一樣的,心病肺卻不病,不考慮部位,該如何分辨呢?沉脈也是一樣的,肝病腎卻不病,不考慮部位,該如何分辨呢?而且,如果心肺都有浮脈,肝腎都有沉脈,那麼經典爲什麼還要區分心肺與肝腎呢?

與脾胃之部乎。夫脈以候病也。守寸關尺以候之。尚不能洞悉其精微。若不守寸關尺。則茫然而無據矣。經曰。脈者血氣之先。血氣者陰陽也。故脈有三部俱浮者。陽盛也。非三部之浮。皆心肺脈也。三部俱沉意。陰盛也。非三部之沉。皆肝腎脈也。當以部位辨之。又以脈之本體辨之。

假如浮。必浮洪來盛去衰者。心也。假如沉。必沉而弦長者。肝也。

白話文:

與脾胃有關係的脈象。脈象用來診察疾病,守寸關尺來診察脈象,尚且不能徹底洞悉其精微奧妙的變化,如果不守寸關尺,就會茫然無所根據了。經典說:「脈是血氣的先兆,血氣是陰陽。」因此,脈有浮、沉兩大類。三部脈象都浮的,是陽盛,但不是三部脈都浮都是心肺脈,三部脈都沉的,是陰盛,但不是三部脈都沉都是肝腎脈。應根據部位來辨別,還應根據脈象的本質來辨別。

經但言。尺外以候腎。尺內以候腹。而叔和則以兩尺兼候膀胱。吳寫皋。李士材輩。則以左尺兼候小腸與膀胱。其意皆欲補經之所不及。不知經之論脈。惟詳五臟者。蓋以五臟能繞乎六腑也。即如傷寒。頭痛腰痛項強。此膀胱經之病症也。而其脈不候於左尺。而候於左寸。愚故曰。

白話文:

用症狀來辨別腑病。而用臟腑的脈象來辨別內外之因。由此來看,用左手的尺脈來診斷腎臟、小腸和膀胱的經絡,可以作為補充。現在已經沒有必要了。而且一部脈象,可以診斷出兩條經絡,還可以通過浮沉和陰陽來辨別。如果用一部脈象來診斷腎臟、小腸和膀胱的至脈,那麼如何能夠準確地辨別出哪一條經絡的脈象呢?

腑病辨之以症。而以臟脈。辨內外之因也。由是觀之。則以左尺候腎。兼小腸與膀胱。以為補經之所不及。可以不必矣。且一部候兩脈。猶有浮沉陰陽之可辨。至一部。候腎與小腸陽膀胱至脈。試問何以確辨其為腎脈。為小腸脈。為膀胱脈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