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脈確》~ 緩
緩
1. 緩
緩脈均均來四至。貴無偏勝耎而和。(緩主脾胃。又主風濕在四季之月。不大不小。浮沉同等。耎而和者。手也。若三部不齊。則為偏勝。或又兼他脈者。病脈也。不在四季之月。他脈中帶緩者。胃氣也。若獨見極者病脈也。)肌肉不仁緩在寸。(風氣之傷人。多在上。寸部。
心肺也。心主血脈。肺主皮毛。風邪入皮毛。客血脈。故肌肉之間。不知痛癢。曰不仁。)關知脾胃食難磨。(風氣通肝。肝氣移之於脾胃。脾胃實。故不欲食。實者邪實也。)尺為腳弱下身腫。(濕氣之傷人。多在下。濕濡筋。故腳弱。濕滲肌膚。故下膻。)小便難而餘瀝多。
(濕積下焦。蘊而淺熱。濕熱壅滯。則膀胱之氣不化。故小便難。有餘瀝也。)浮緩為風沉緩濕。若逢緩滑熱為疴。(經以緩而滑。為熱中、李士材以緩滑。為濕痰誤。)緩澀管虛緩細痹。(風寒濕三氣。皆能為痹。風勝為行痹。寒勝為痛痹。濕勝為澀痹。脈緩細者。主風濕痹。
)推詳三部自無訛。
白話文:
緩脈的脈象是均勻地跳動,一息之間約四至(指脈搏跳動的次數)。重要的特點是不偏盛、柔軟而平和。(緩脈主要對應脾胃,也主風濕,可能發生在四季月份。脈象不大不小,浮脈和沉脈的感覺相同。柔軟而平和的脈象,主要是手部可以感覺到。如果寸關尺三部脈象不一致,就屬於偏盛。或者又兼有其他脈象,就屬於病脈。不在四季月份出現,而在其他脈象中帶有緩象的,表示胃氣尚存。如果單獨出現極端的緩脈,就屬於病脈。)
肌肉麻木不仁,緩脈主要出現在寸部。(風邪侵襲人體,多在上部,也就是寸部,對應心肺。心主血脈,肺主皮毛。風邪入侵皮毛,停留在血脈之間,所以肌肉之間,不知痛癢,稱為不仁。)
關部出現緩脈,表示脾胃功能受影響,食物難以消化。(風邪會影響肝,肝氣轉移到脾胃,導致脾胃過於充實,所以不想吃東西。這種充實是邪氣所致。)
尺部出現緩脈,表示腳部虛弱、下半身腫脹。(濕氣侵襲人體,多在下部。濕氣會浸潤筋脈,所以腳部虛弱。濕氣會滲入肌膚,所以下半身腫脹。)
小便困難且有餘瀝。(濕氣積聚在下焦,蘊藏並產生輕微的熱。濕熱壅滯,導致膀胱之氣無法正常運行,所以小便困難,而且會有餘瀝。)
浮脈的緩脈表示風邪,沉脈的緩脈表示濕邪。如果脈象出現緩且滑,則表示有熱病。(有經書認為緩而滑是熱症,李士材認為緩而滑是濕痰的誤解。)
緩而澀的脈象表示身體虛弱,緩而細的脈象表示痹症。(風、寒、濕三氣都可能引起痹症。風邪偏盛為行痹,寒邪偏盛為痛痹,濕邪偏盛為澀痹。脈象緩而細,主要表示風濕痹。)
詳細推斷寸關尺三部的脈象,就不會出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