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韞兮

《脈確》~ 遲

回本書目錄

1.

一息三至。號之曰遲。浮遲寒在表。沉遲作里醫。有力無力皆寒症。抑陰扶陽不用疑。寸遲心痛吐酸水。(寒氣攻心。故痛。胃虛而寒氣客之。則水入於胃。不輸於脾。停於胃脘。水得寒氣熏蒸變而為酸。此為寒症。故脈經治以附子湯。茱萸湯。然此症亦有熱者。肝移熱於胃。

土受木製。不能勝水。水得木味。蘊而淺酸。經所謂諸嘔吐酸。屬於熱是也。當清熱燥濕。此以脈之滑數辨之。)關尺寒疼厥可知。(陰氣盛。則從足五指至膝上寒。謂之寒厥。)遲澀癥結。(遲澀則血虛寒。血虛寒則凝滯不行。結成癥結。)遲滑脹宜。(滑。主氣虛。主食積。

氣虛則寒。寒則氣收。故脹、寒飲食積於腸胃。亦作脹。)

白話文:

脈搏一息之間跳動三次,這種脈象稱為「遲」。脈浮而遲,表示寒邪在體表;脈沉而遲,表示寒邪在體內。無論脈搏有沒有力,都屬於寒症,應該抑制陰氣,扶助陽氣,這點是無庸置疑的。

寸脈呈現遲脈,表示心痛而且會吐酸水。(這是因為寒氣侵襲心臟,所以會疼痛;胃部虛弱又受到寒氣侵入,導致水進入胃部,無法經由脾臟運化,停留在胃脘,水受到寒氣的蒸騰作用而變成酸水。這屬於寒症,所以《脈經》用附子湯、茱萸湯來治療。然而,這種症狀也有屬於熱性的,是因為肝臟的熱氣轉移到胃部,使土(脾胃)受到木(肝)的制約,無法克制水,水因為受到木的影響而產生淺酸的味道。如同經書所說「各種嘔吐酸水的症狀,都屬於熱症」,應該用清熱燥濕的方法來治療。這部分要根據脈象的滑數來辨別。)

關脈和尺脈呈現遲脈,可以知道下半身(關脈以下的部位)寒冷疼痛,導致手腳冰冷。(這是因為陰氣過盛,導致從腳趾到膝蓋以上都感到寒冷,稱為寒厥。)脈象遲而澀,表示有癥瘕積聚。(遲澀表示血虛寒,血虛寒會使血液凝滯不暢,形成癥瘕積聚。)脈象遲而滑,表示會有腹脹的狀況。(滑脈主要表示氣虛和食積。氣虛容易產生寒氣,寒氣則會使氣機收斂,因此容易腹脹;寒氣和飲食積滯在腸胃,也會導致腹脹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