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韞兮

《脈確》~ 實

回本書目錄

1.

實脈大而長。浮沉皆者力。風熱蘊蓄深。譫語發狂疾。(邪氣盛則實。浮有力。表實也。沉有力。理實也。所以然者。由風邪深入。鬱而發熱。熱甚。則喪其神守。故譫語、更甚、則發狂。所謂重腸者,狂也。左手脈實者,宜發之。右手脈實腹滿者。宜下之。)寸實嘔吐頻。心胸苦氣逆。積聚腹疼候在關。大便不通候在尺。

瀕湖曰。脈訣言尺實。小便不禁。與脈經尺實。小腹痛。小便癰之說何反。潔古不知其謬。藥用姜附。愈謬矣。愚按脈訣所言。亦出脈經。脈經云。尺脈實。小腹痛小便不禁。宜服當歸湯加大黃一兩。據用大黃。則脈經以尺實為熱明矣。潔古用姜附可謂大誤。但虛寒不足之症。

火不能攝水。則小便不禁。此係實熱。而脈經何以亦有小便不禁之言。意者熱渴飲多。大便閉塞。水獨歸膀胱。則小便數。小便數。則不及溺之。即自出。亦謂為小便不禁耶。

脈以至數辨者曰遲。一息三至曰緩。一息四至曰數。一息六至曰結。緩時一止曰促。數時一至曰代。止有常數。遲入尺中。良久方來。凡六脈。

白話文:

實脈的脈象是脈搏寬大且長。無論是輕按或重按都能感覺到脈搏強勁有力。這表示體內有風熱之邪深藏積蓄。可能會出現胡言亂語、甚至精神失常的疾病。(邪氣旺盛就會表現出實證。輕按有力,代表表證為實。重按有力,代表裡證為實。之所以會這樣,是因為風邪深入體內,鬱積而發熱,熱邪嚴重就會使人神志不清,所以會胡言亂語,更嚴重則會發狂。所謂的重腸,指的就是狂證。左手脈象強實,應該用發散的方法治療。右手脈象強實且腹部脹滿,應該用攻下的方法治療。)

寸脈強實,容易出現嘔吐頻繁的症狀,也會感到心胸煩悶、氣往上衝的感覺。如果脈象在關部強實,代表腹部有積聚或疼痛。如果脈象在尺部強實,代表大便不通。

李時珍說,《脈訣》說尺脈強實,會小便失禁,而《脈經》說尺脈強實,會小腹痛,甚至有小便癰,這兩種說法為何相反?張元素不了解其中的錯誤,還用薑附來治療,實在是錯上加錯。我認為《脈訣》的說法也是出自《脈經》,《脈經》說尺脈強實,小腹疼痛且小便失禁,應該服用當歸湯加上大黃一兩。從使用大黃來看,《脈經》認為尺脈強實是屬於熱證,非常明顯。張元素用薑附溫補是大大地錯誤。但如果病症屬於虛寒不足,則另當別論。

火熱無法固攝住體內的水分,就會導致小便失禁,這屬於實熱證。但是《脈經》為何也有小便失禁的說法呢?我的意思是,可能是因為熱渴導致飲水過多,加上大便不通,導致水分都跑到膀胱,所以小便次數才會增多。小便次數增多,就會來不及上廁所,就自己排出來了,因此被認為是小便失禁吧。

脈搏次數的快慢可以用來分辨病症。脈搏一息(一呼一吸)之間跳動三次稱為「遲」,一息跳動四次稱為「緩」,一息跳動六次稱為「數」,一息跳動六次且脈搏不規律則稱為「結」。脈搏緩慢時突然停止一下稱為「促」,脈搏快速時突然停止一下稱為「代」。脈搏停止是有一定次數的。遲脈出現在尺部,要經過很久脈搏才會來一下。總共有六種不同的脈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