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韞兮

《脈確》~ 洪

回本書目錄

1.

(內經謂之鉤。又謂之大。)

應指雖浮大。來盛去衰便曰洪。(洪。夏脈也。春秋冬見之。則病脈也。然就夏來盛去衰如鉤。則為平脈。若來盛去亦盛。此為太過。來不盛。去反盛。此為不及。亦病脈也。如鉤者。浮候之來盛下垂。由如鉤狀。去衰。則又柔和矣。故為平脈。)真陰不足。邪氣相攻。(人之正氣。

陰陽相配者也。陰陽和。則無病。陰不足。則陽盛。陽盛則生火。火者。偏勝之氣也。偏勝之氣。為邪氣。邪氣即邪火。)寸洪身熱兼膚痛。咳唾煩心亦可窮。(陽盛。故身熱。火不得淺。故膚痛。火瀉肺。故咳嘔。心惡熱。故煩。)嘔與脹。察闕中。(胃喜清涼而惡熱。嘔者。

火上炎也。火鬱而不散也。)尺虛宜壯水。泄痢不宜逢。(尺脈洪、相火旺也。宜壯水以制陽光。若泄痢尺脈洪者。難治。)

李瀕湖、謂洪脈非夏升陽散火宜。愚按新病身強。及洪見寸關者。升陽數火可也。若久病身弱。及洪見兩尺者。又宜以滋陰降火為是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稱之為「鉤」脈,又稱作「大」脈。

「洪」脈的特徵是,雖然脈象浮取而脈體寬大,但如果來勢強盛、去勢衰弱,就稱之為「洪」脈。(洪脈是夏季正常的脈象,如果在春、秋、冬季出現,就屬於病脈。然而,就夏季而言,來勢強盛、去勢衰弱,如同鉤子般的脈象,就屬於正常的脈象。如果來勢強盛、去勢也強盛,就屬於太過;如果來勢不強盛、去勢反而強盛,就屬於不及,這都屬於病脈。如同鉤子的脈象,浮取時來勢強盛向下垂落,就像鉤子的形狀,去勢衰弱,則又變得柔和,所以是正常的脈象。)這是因為身體的陰氣不足,導致邪氣侵襲。(人的正氣,是陰陽互相配合的。陰陽調和,就不會生病。陰氣不足,陽氣就會過盛;陽氣過盛,就會產生火。火,是偏勝的氣。偏勝的氣,就是邪氣,也就是邪火。)

如果寸脈呈現洪脈,身體就會發熱,並且伴隨皮膚疼痛。還會咳嗽、吐痰,內心煩躁不安,甚至可能病情嚴重。(這是因為陽氣過盛,所以身體發熱;火氣不能發散到體表,所以皮膚疼痛;火氣瀉於肺部,所以咳嗽、吐痰;心臟厭惡熱,所以煩躁。)如果出現嘔吐和腹脹,要仔細觀察「闕中」(也就是中脘穴附近的部位)。(胃喜歡清涼而厭惡熱,嘔吐是因為火氣上炎,也是因為火氣鬱結而不散。)如果尺脈呈現虛弱,則應該滋養腎水來制約陽氣,如果同時出現泄瀉和痢疾,就不容易治療。(尺脈呈現洪脈,表示相火旺盛,應該滋養腎水來制約過旺的陽氣。如果泄瀉痢疾時尺脈呈現洪脈,就難以治療。)

李瀕湖認為,洪脈並非夏季陽氣升發、散火的正常表現。我認為,如果是新發的疾病,身體強壯,而且洪脈出現在寸脈或關脈,可以用升陽散火的方法。如果久病身體虛弱,而且洪脈出現在兩尺脈,則應該以滋養陰氣、降伏火氣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