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秘傳外科方》~ 總論十八條 (1)
總論十八條 (1)
1. 總論十八條
夫醫官用藥,如將帥之用兵。諺云:千軍易得,一將難求。決勝者,良將也;決效者,良醫也。知兵之勝敗,出於良將之權;知人之死生,出於良醫之診視。雖有三軍無良將,則兵不能自勝;雖有千萬無良醫,則藥不能自效。盡良將必得兵而用之,良醫必得藥而用之。良將之威,以能用奇兵而勝敵;良醫之功,以能用奇藥而愈疾。
用兵用藥,當先求其良將良醫而用之。苟非其人,則兵藥無成功矣。治身之不疾,當從其良醫之美論。
《聖惠方》經云:夫癰疽何以別之善。然五臟不調則致癰。久患消渴之證,亦多發癰疽之疾。飲食不節,喜怒不常,陰氣不足,陽氣有餘,榮衛不和,則血澀不行;血澀不行,則衛氣不通,而熱相搏,乃發為癰疽,故生大熱,甚則肉腐為膿。然不能陷肌膚於骨髓,骨髓不為焦枯,五臟不為傷損,下陷肌膚,骨髓焦枯,內連五臟,血氣枯竭,當其病下陷筋骨良肉無餘。癰疽之生,有內有外;內則生於胸腹臟腑之間,外則生於膚肉肌骨之表。
凡此二毒,發無定處,而有常名。夫癰之本者,始於血老不作汗,內陳不脫垢,蒸氣不能外達,留積遂成,熱所為也。
夫癰疽疔生膿水之成,非天降,非地出,蓋積之所成也。夫保全性命者,竭醫於無傷,防萌於未形,理之於未成,是謂朝覺而夕理。然而發有多端,感動不一,為瘡、為癤、為疔、為癰、為疽,初覺小異,須懷大怖,時人輕之,誤死者眾。
夫癰疽初生,其狀至微,人多不以為然,宜速療。熱發於皮膚之間,是以浮腫根小,至大不過一二寸為癤也。六腑積熱,騰出於外內之間,其發暴盛,腫皮光軟,侵展廣大為癰疽。有虛有實,虛則補之,實則瀉之。有實熱者易療,虛寒邪熱者難療。腫起堅硬膿稠者為實,腫下軟慢膿稀者為虛。蓋病多為方法,而無次序,臨時倉惶,何能辨此疾之淺深,是以斃也。
夫療癰疽者,同夫暴蹶之疾,有是傷必為患。然而發癰疽有急治:發於喉舌頭面腦項之間,肩背上、胸膈里、乳奶之間,若生險處,此為大節,朝覺夕理,或可獲痊;或不遇良醫,自復不明比喻,縱使常醫治之,得痊者幸矣。人多不以為急,此實惟宜急療。不速療之,病成難救,以此傷生者不一也。
凡療斯疾,如救火拯溺,追奔逐賊之類也。若不速療,必為大禍矣。然癰疽所發有三等:腫高而軟者,發於血脈;腫下而堅者,發於骨肉;皮色不變者,發於骨髓。淺瘡者,欲在薄處;深瘡者,欲在厚處也。
夫癰疽腫,大按乃痛者膿深,小按便痛者膿淺。所按之處不復者無膿,必是水也;按之即復者有膿也。發腫都軟者血瘤也,非癰也。發腫日漸增長,而不太熱,時時牽痛者,氣瘤也。謂氣結為腫,久久而不消,後亦成癰疽、疔毒,此是寒氣所為也。留積經久,極陰生陽,寒化為熱,所以潰者也。
白話文:
總論十八條
醫生用藥,就像將領用兵一樣。俗話說:千軍萬馬容易得到,一位良將卻難求。能取得勝利的,是優秀的將領;能治癒疾病的,是優秀的醫生。戰爭的勝負,取決於優秀將領的指揮;人的生死,取決於優秀醫生的診斷。即使有千軍萬馬,卻沒有優秀的將領,則軍隊不能取勝;即使有再多的藥物,卻沒有優秀的醫生,則藥物也不能發揮療效。優秀的將領必定能運用兵力,優秀的醫生必定能運用藥物。優秀將領的威名,在於善於使用奇兵而戰勝敵人;優秀醫生的功績,在於善於使用奇藥而治癒疾病。
用兵和用藥,都應該首先尋找優秀的將領和醫生來執行。如果不是適當的人選,那麼用兵和用藥就都無法成功。治療身體的疾病,應該遵循優秀醫生的正確論斷。
《聖惠方》記載:癰疽如何區分好壞呢?這是因為五臟不調會導致癰疽。長期患有消渴症的人,也容易發生癰疽。飲食不節制,喜怒無常,陰氣不足,陽氣過盛,榮衛失調,就會導致血液瘀滯不通;血液瘀滯不通,則衛氣不通,熱邪相互搏結,就會發作癰疽,因此會出現高熱,嚴重者會肌肉腐爛化膿。但如果沒有侵犯到肌膚骨髓,骨髓沒有焦枯,五臟沒有受損,只是下陷皮膚,骨髓焦枯,內部連結五臟,氣血枯竭,則疾病下陷筋骨肌肉,沒有殘餘部分。癰疽的發生,有內有外;內則生於胸腹臟腑之間,外則生於皮膚肌肉骨骼表面。
這兩種毒症,發病部位不定,卻有固定的名稱。癰的根本原因,始於血液瘀滯不流汗,體內污垢不能排出,蒸騰之氣不能外達,積聚而成,是熱邪引起的。
癰疽疔瘡化膿,並非天降地出,而是積聚所致。保全性命的方法,是盡力做到不造成傷害,在疾病萌發之前預防,在疾病未成形之前治療,這就叫做早上發現,晚上就治療。然而疾病的表現形式很多,致病原因也不盡相同,有的成為瘡,有的成為癤,有的成為疔,有的成為癰,有的成為疽,初期感覺略有不同,都應該高度重視,但很多人輕視它,因此誤死的人很多。
癰疽初起,症狀很輕微,很多人不以為意,應該及時治療。熱邪發於皮膚之間,因此腫脹根部較小,最大不會超過一兩寸,這就是癤。六腑積熱,向上衝出於體表與內臟之間,其發病迅速,腫脹部位皮膚光滑柔軟,範圍擴大,這就是癰疽。癰疽有虛實之分,虛者則補之,實者則瀉之。實熱者容易治療,虛寒夾雜熱邪者則難以治療。腫起堅硬,膿液粘稠者為實證,腫脹部位柔軟,膿液稀薄者為虛證。大多數疾病的治療方法缺乏次序,臨時慌亂,怎麼能辨別疾病的輕重緩急呢?因此常常造成死亡。
治療癰疽,如同救火、救人溺水、追捕逃犯一樣緊急。如果不迅速治療,必定會造成大禍。癰疽的發生有三個等級:腫脹高而柔軟的,是發於血脈;腫脹低而堅硬的,是發於骨肉;皮膚顏色沒有變化的,是發於骨髓。淺表的瘡,應該在較薄的部位切開;深部的瘡,應該在較厚的部位切開。
癰疽腫脹按壓疼痛的,膿液較深;輕輕按壓就疼痛的,膿液較淺。按壓的地方不恢復原狀的,沒有膿液,是水腫;按壓後立即恢復原狀的,是有膿液。腫脹部位全部柔軟的,是血瘤,不是癰疽。腫脹日漸增長,但不怎麼發熱,時常牽拉疼痛的,是氣瘤。所謂氣結而形成腫塊,久久不消,後來也會變成癰疽、疔瘡,這是寒邪引起的。積聚很久,陰極生陽,寒邪化為熱邪,所以會潰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