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三 (6)
卷三 (6)
1. 濕熱腹脹
【濕熱腹脹之症】面目黃腫,小便赤澀,大便或結,或泄黃糜,或日晡潮熱,煩渴口苦,口甘口淡,腹脹脅痛,此濕熱腹脹之症也。
【濕熱腹脹之因】濕熱之邪,感入腸胃,不得外泄,濕淫太過,痞塞不通,則腹脹之症作矣。
【濕熱腹脹之脈】脈浮而濡,趺陽反數,或見浮大,或見沉滑,或見促結,甚則反伏。
【濕熱腹脹之治】面黃目黃,脅痛口苦,肝膽有火,龍膽瀉肝湯。小便赤澀,木通六一散。二便皆澀,八正散。大便黃糜,家秘瀉黃散。日晡潮熱,大柴胡湯。煩渴口淡,乾葛石膏湯。口苦清膽火,口甘清脾火,口淡清胃火,口齒清腎火。身熱脈浮,應汗者,宜辛涼散表,荊芥湯汗之。
龍膽瀉肝湯,見前脾熱腫。
六一散,木通湯沖服。
八正散
瞿麥,萹蓄,滑石,甘草,山梔,車前子,木通,大黃
家秘瀉黃散
蒼朮,厚朴,廣皮,甘草,枳殼,川黃連
酒客加乾葛,腹痛加大黃,小水赤加木通、滑石,陽明熱加乾葛,寒熱加柴胡,虛加人參。
大柴胡湯
即小柴胡去人參加大黃。
乾葛石膏湯
乾葛,知母,石膏,甘草
腹皮熱加地骨皮、川黃連。
荊芥湯,治表有濕熱,腹脹身大。
荊芥,防風,薄荷,地膚子
白話文:
濕熱腹脹,症狀表現為臉色發黃腫脹,小便顏色深且排尿困難,大便可能便秘,也可能腹瀉排出黃色黏液狀糞便,午後經常發熱,感到煩躁口渴,可能有口苦、口甜或口淡等情況,腹部脹痛,脅肋部也疼痛。
造成濕熱腹脹的原因是濕熱之邪侵入腸胃,無法排出體外,濕邪過盛,導致腸胃阻塞不通,因而引起腹脹。
濕熱腹脹的脈象表現為脈搏浮而濡弱,足陽明胃經的脈搏跳動頻率加快,或者脈搏浮大、沉滑、促數,嚴重時脈搏隱伏。
治療濕熱腹脹的方法:如果出現臉黃、眼黃、脅痛、口苦等症狀,表示肝膽有火,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;如果小便赤澀,可以使用木通六一散;如果大小便都排泄困難,可以使用八正散;如果大便呈黃色黏液狀,可以使用家秘瀉黃散;如果午後發熱,可以使用大柴胡湯;如果感到煩渴口淡,可以使用乾葛石膏湯;口苦則清瀉膽火,口甘則清瀉脾火,口淡則清瀉胃火,口齒不利則清瀉腎火。如果身體發熱、脈象浮,且適合發汗治療,則可以使用辛涼解表的中藥,例如荊芥湯來發汗。
藥方組成:龍膽瀉肝湯(詳見前文脾熱腫脹篇);六一散(以木通湯沖服);八正散(瞿麥、萹蓄、滑石、甘草、山梔、車前子、木通、大黃);家秘瀉黃散(蒼朮、厚朴、廣皮、甘草、枳殼、川黃連);大柴胡湯(小柴胡湯去人參加 大黃);乾葛石膏湯(乾葛、知母、石膏、甘草);荊芥湯(荊芥、防風、薄荷、地膚子)。 根據病情不同,可在上述藥方中加減藥物:例如飲酒者加乾葛,腹痛者加大黃,小便赤澀者加木通、滑石,陽明熱者加乾葛,寒熱夾雜者加柴胡,體虛者加人參。 荊芥湯也可用於治療表證兼有濕熱,並伴有腹脹、身體腫大的情況。
2. 寒濕腹脹
【寒濕腹脹之症】身重不溫,手足厥冷,腹脹無汗,此寒濕腹脹之症也。
【寒濕腹脹之因】春時應溫而反寒,夏時應熱而反涼,兼之天冷陰雨,或坐臥卑濕,寒濕襲於腠理,壅閉脈絡,而腹為之脹矣。
【寒濕腹脹之脈】寸脈沉遲,沉則為水,遲則為寒;若見弦緊,弦則善脹,緊則惡寒。
【寒濕腹脹之治】身重身冷無汗,甘草麻桂湯、麻桂術甘湯。下身重多汗,防己茯苓湯。寒濕內伏,朮附湯。中氣弱,理中湯,溫中氣而散寒濕。
甘草麻桂湯
甘草,麻黃,桂枝
麻桂術甘湯
麻黃,桂枝,白朮,甘草
家秘白朮易蒼朮。
防己茯苓湯,治里水,腰下重。
防己,黃耆,桂枝,茯苓,甘草
朮附湯,溫經散濕,此方獨勝。
白朮,熟附子
理中湯,見前脾虛腫。
白話文:
寒濕腹脹
症狀:身體沉重、不溫暖,手腳冰冷,肚子脹,沒有汗,這就是寒濕腹脹。
病因:春天應該溫暖卻反而寒冷,夏天應該炎熱卻反而涼爽,加上天氣寒冷陰雨,或者久坐臥於潮濕的地方,寒濕之邪侵入肌膚,阻塞經絡,導致腹部脹滿。
脈象:寸脈沉而遲,沉代表水濕,遲代表寒邪;如果脈象弦緊,弦代表容易脹滿,緊代表怕冷。
治療:
- 身體沉重、冰冷、無汗:用甘草麻桂湯或麻桂術甘湯。
- 身體沉重但多汗:用防己茯苓湯。
- 寒濕內在潛伏:用朮附湯。
- 中氣虛弱:用理中湯,溫暖中焦之氣,同時散寒濕。
藥方:
- 甘草麻桂湯:甘草、麻黃、桂枝
- 麻桂術甘湯:麻黃、桂枝、白朮、甘草 (家中秘方用白朮易蒼朮)
- 防己茯苓湯:防己、黃耆、桂枝、茯苓、甘草 (治療水腫,腰部沉重)
- 朮附湯:白朮、熟附子 (溫經散寒濕,此方療效獨特)
- 理中湯:(之前脾虛腫脹的方子,這裡不再贅述)
3. 內傷腹脹
4. 氣結腹脹
【氣結腹脹之症】胸腹凝結作脹,脹而不休,或胸前飽悶,或小腹脹急,此氣結作脹之症也。
【氣結腹脹之因】或因惱怒傷肝,肝氣怫鬱,或因思慮傷脾,脾氣鬱結,鬱怒思慮,則氣血凝結,而腹脹之症作矣。
【氣結腹脹之脈】多見沉澀,或見沉弦,或見沉伏,《脈經》云,下手脈沉,便知是氣。
【氣結腹脹之治】攻衝刺痛,四七湯。寒凝結脹,厚朴湯。胸前飽悶,枳桔平胃散。小腹脹急,青皮散。小便澀滯,木通飲。
四七湯,治七情氣結。
半夏,蘇葉,厚朴,白茯苓
加生薑、紅棗。
厚朴湯
厚朴,陳皮,甘草,乾薑,白茯苓
枳桔平胃散
枳殼,桔梗,蒼朮,廣皮,甘草,厚朴
青皮散
青皮,大腹皮
二味同煎。
木通飲,治脅肋刺痛臌脹。
木通,陳皮,蘇梗,甘草
加生薑、紅棗。
白話文:
氣結腹脹症狀表現為胸腹部感到緊繃脹滿,脹痛持續不斷,或者胸部感覺飽悶,或者小腹部脹痛急促,這些都是氣結導致脹滿的症狀。
氣結腹脹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惱怒傷肝,導致肝氣鬱結,或是因過度思慮傷脾,導致脾氣鬱結。總之,鬱怒和思慮過度都會使氣血凝滯,從而引起腹脹。
氣結腹脹的脈象多表現為脈沉而澀,或者脈沉而弦,或者脈沉而隱伏。《脈經》中記載,如果觸摸到的脈象很沉,就知道是氣的病症。
氣結腹脹的治療方法:如果伴隨有脹痛劇烈,可以使用四七湯;如果是寒邪凝滯導致的脹滿,則用厚朴湯;如果是胸部飽悶,則用枳桔平胃散;如果是小腹部脹痛急促,則用青皮散;如果小便不暢,則用木通飲。
四七湯:治療七情(喜怒憂思悲恐驚)導致的氣結。藥物組成:半夏、蘇葉、厚朴、白茯苓,並加入生薑、紅棗。
厚朴湯:藥物組成:厚朴、陳皮、甘草、乾薑、白茯苓。
枳桔平胃散:藥物組成:枳殼、桔梗、蒼朮、廣皮、甘草、厚朴。
青皮散:藥物組成:青皮、大腹皮,兩味藥一起煎煮。
木通飲:治療脅肋部刺痛脹滿。藥物組成:木通、陳皮、蘇梗、甘草,並加入生薑、紅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