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
《症因脈治》~ 卷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3)

1. 黃汗身腫

水寒之邪,內結脈沉,當同傷寒例。太陽發熱多汗之桂枝症,用辛溫解肌,使其邪散身涼;不可同熱病門,熱邪伏內,汗出熱不退之症,用清裡退熱者比。

白話文:

這是因為水寒之邪侵入體內,導致脈象沉伏,這狀況應該和傷寒的例子一樣處理。太陽經的發熱且多汗的桂枝證,應該用辛溫的藥物來解肌,讓邪氣散去、身體涼爽。不能把它當成熱病門中,熱邪伏於體內,雖然汗出但熱度不退的症狀,用清熱退火的藥物來治療。

2. 內傷腫症

3. 肺虛身腫

【肺虛身腫之症】瀉利喘咳,面色慘白,或腫或退,小便清利,或氣化不及,小便時閉,大便時溏,即《金匱》脈沉自喘之正水,此肺虛腫症也。

【肺虛身腫之因】勞役過度,肺氣久虛,清肅之令不行,下降之權失職,衛氣壅遏,營氣不從,則腫症作矣。

【肺虛身腫之脈】寸口細數,肺液干少;右關虛軟,土不生金;尺脈細數,腎水不足。

【肺虛身腫之治】肺燥者,生脈散。土不能生金者,四君子加杏仁、貝母。腎水不足,人參固本丸。肺氣不能收攝,都氣丸。

生肺散

人參,揀麥冬,北五味

氣逆加橘紅,有痰加貝母,嗽多喘滿加桑白皮,小便不利加杏仁。

四君子湯,治肺氣不足。
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甘草

氣逆加橘紅。

人參固本丸

生地,熟地,天冬,麥冬,人參

痰加貝母。

都氣丸,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。

凡治虛證,當明陰陽,如陰虛當養陰,陽虛當養陽。如面色慘白,二便清利,氣怯神離,肺之真陽虛也,當用四君子湯。若喘咳骨蒸,痰火上逆,痰中帶血,此肺之真陰虛也,又當用固本丸。

白話文:

肺虛身腫是一種疾病,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咳嗽、面色蒼白、身體腫脹(時腫時消)、小便清澈或小便閉結、大便稀溏。這與《金匱要略》中所述的脈象沉細、自感呼吸困難、水腫的症狀相符,屬於肺氣虛弱導致的水腫。

這種疾病的成因是過度勞累,導致肺氣長期虛弱,肺臟的清肅功能失調,下降之氣不足,衛氣和營氣運行受阻,最終導致水腫。

此症的脈象表現為寸口脈細數,代表肺液不足;右關脈虛弱,說明脾土不能生金;尺脈細數,表明腎水不足。

治療方面,肺燥者用生脈散;脾土不能生金者,用四君子湯加杏仁、貝母;腎水不足者,用人參固本丸;肺氣不能收攝者,用都氣丸。

生脈散的組成包括人參、麥冬、五味子,若伴隨氣逆則加橘紅,有痰則加貝母,咳嗽氣喘則加桑白皮,小便不利則加杏仁。

四君子湯用於治療肺氣不足,其組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,氣逆則加橘紅。

人參固本丸的組成包括生地黃、熟地黃、天冬、麥冬、人參,痰多則加貝母。

都氣丸是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。

治療虛證需辨別陰陽,陰虛需滋陰,陽虛需益陽。例如,如果患者面色蒼白,大小便清利,氣虛神疲,這是肺臟真陽虛弱,應服用四君子湯。如果患者有喘咳、骨蒸(低熱)、痰火上逆、痰中帶血等症狀,這是肺臟真陰虛弱,應服用人參固本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