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首 (4)
卷首 (4)
1. 論《內經》《金匱》陰虛陽虛症因各別治法不同
虛勞症,有虛而無火者,名虛寒;虛而有火者,名虛火。同一言虛,而虛寒、虛火,實分天壤。治虛寒之症,宜溫補,忌滋陰;治虛火之症,宜滋陰,忌溫補。然虛勞之症,後天有形致病者,易治;先天無形水火不足致病者,難治。治先天不足之症,要分別真陽虛、真陰虛。
白話文:
虛勞症,有虛寒和虛火之分。
虛寒是指虛弱而沒有火,其症狀為畏寒肢冷,面色蒼白,舌淡苔白,脈沉遲。治虛寒之症,宜溫補,忌滋陰。
虛火是指虛弱而有火,其症狀為顴紅潮熱,口乾咽痛,煩躁不安,舌紅苔黃,脈細數。治虛火之症,宜滋陰,忌溫補。
但是,虛勞症的病因既有後天有形致病的,也有先天無形水火不足致病的。後天有形致病的虛勞症,比較容易治療;先天無形水火不足致病的虛勞症,則難以治療。
治療先天不足之症,要分別真陽虛和真陰虛。真陽虛是指先天陽氣不足,其症狀為畏寒肢冷,面色蒼白,舌淡苔白,脈沉遲。治真陽虛之症,宜溫補陽氣。真陰虛是指先天陰精不足,其症狀為顴紅潮熱,口乾咽痛,煩躁不安,舌紅苔黃,脈細數。治真陰虛之症,宜滋補陰精。
真陽不足者,陽虛無火也,當補陽,桂附八味丸、鹿角膠是也。真陰不足者,陰虛火旺也,當補陰,知柏八味丸、玄武膠是也。補先天不足,仲景但立桂附八味丸補陽,未立知柏八味丸心補陰。良以既立先天補火之法,則先天補水之法,便可一例而推,錢仲陽微露機關,而以八味腎氣丸減去桂附,惟以六味丸平補腎水,以為滋陰治法。
白話文:
真陽不足的人,陽虛沒有火,應該補陽,桂附八味丸、鹿角膠就是這樣的藥方。真陰不足的人,陰虛火旺,應該補陰,知柏八味丸、玄武膠就是這樣的藥方。補先天不足,仲景只建立了桂附八味丸補陽的方子,沒有建立知柏八味丸來補陰。這是因為既然確立了先天的補火方法,那麼先天的補水方法就可以依照同樣的道理推斷出來,錢仲陽稍微透露了一點竅門,把八味腎氣丸中的桂附去除,只用六味丸來平補腎水,作為滋陰的治療方法。
至丹溪則比例仲景之旨,而以黃柏、知母加入六味丸中,直與桂附八味丸旗鼓相對,補陽旺陰虧,腎水不足,得全仲景補陰制火之未備。夫人身陰陽水火,平等則生,偏旺則病,偏極則死。夫陽虛則陰偏旺,陰偏旺則陽愈虛,陽至絕,則獨陰亦隨之而絕矣。陰虛則陽偏旺,陽偏旺則陰愈虛,陰至絕,則孤陽亦隨之而絕矣。
白話文:
到了丹溪,便比較了仲景的主張,將黃柏、知母加入六味丸中,直接與桂附八味丸相抗衡,補充了被陽氣所抑制的陰液,腎水不足,得到全面補陰制火的部分。人體的陰陽和水火,平均則生,偏旺則病,偏極則死。陽虛則陰偏旺,陰偏旺則陽愈虛,陽氣極度衰絕,則獨陰也會隨之而消亡。陰虛則陽偏旺,陽偏旺則陰愈虛,陰極度衰絕,則孤陽也會隨之而消亡。
然虛勞之症,到底陰虛者多,陽虛者少,故丹溪發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之論。而加意於滋陰大補丸主治,王節齋亦有誤服參耆必死之說,此言真陰不足,陰虛火旺,勞瘵喘咳之症,非言真陽不足虛寒無火之症也。若是虛寒之症,則黃柏、知母,豈能大補?服參耆豈有必死之理?今有真陰不足,虛火之症,服滋陰則變虛寒,服溫補又變虛火者;此陰水既竭,陽火亦虛,不耐滋陰之死症也。
白話文:
但是虛勞的疾病,總體來說陰虛的人多,陽虛的人少,因此丹溪發出“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”的論斷。並且非常注重《滋陰大補丸》的主治,王節齋也有誤服人參、黃耆必死的說法。這些話是針對真陰不足、陰虛火旺,導致勞瘵喘咳的疾病,並不是針對真陽不足、虛寒無火的疾病。如果是虛寒的疾病,那麼黃柏、知母,怎麼能大補?服用人參、黃耆怎麼會出現必死的道理?現在有真陰不足、虛火旺盛的疾病,服用滋陰藥物就會變成虛寒,服用溫補藥物又會變成虛火旺盛;這是因為陰水已經枯竭,陽火也虛弱,不能耐受滋陰的死症。
有真陽不足,虛寒之症,用溫補則變虛火,服滋陰又變虛寒者;此陽火既竭,陰水亦虧,不耐溫補死症也。有虛寒之症,服溫補之藥,不變虛火,到底虛寒而死者,此言陰無陽,獨陰不長之死症也。又有虛火症,用滋陰到底,不變虛寒而死者,此獨陽無陰,孤陽不生死症也。
白話文:
- 若有真陽不足,虛寒症狀,用溫補之藥治療,則會轉變成虛火症狀;服用滋陰藥物治療,又會轉變成虛寒症狀,這種情況是陽火已經耗竭,陰水也虧損,無法承受溫補之藥的刺激,屬於不治之症。
- 若有虛寒症狀,服用溫補之藥,卻沒有轉變成虛火症狀,最終虛寒而死,這種情況是陰無陽,單獨的陰無法生存,屬於死症。
- 若有虛火症狀,用滋陰藥物治療,卻沒有轉變成虛寒症狀而死,這種情況是獨陽無陰,孤獨的陽無法生存,屬於死症。
白話文:
如果有人有虛寒的症状,服用溫補的藥物,但卻沒有轉變成虛火,最終因虛寒而死,這是陰氣過盛,陽氣不足,單純的陰氣無法生存,屬於無救的病症。同樣地,如果有人有虛火的症状,用滋陰的藥物治療,但卻沒有轉變成虛寒,最終因虛火而死,這是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,孤獨的陽氣無法生存,也屬於無救的病症。
以上,言先天陰陽不足,水火偏勝之虛勞也。至後天損傷勞傷之症,則有臟腑諸條,精血氣三者不同。然究其實,亦惟虛寒、虛火兩條為要。虛而無火者,當用溫補;虛而有火者,又當補虛清熱。例如氣虛無火,當用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;若是氣虛有火,立齋加梔子、牡丹皮。
白話文:
以上所說的是先天陰陽不足,水火偏盛所引起的虛勞症候。至於後天耗損或損傷所導致的症狀,則是有不同的臟腑部位,以及精、血、氣三者的差異。然而歸根究柢,仍然以虛寒、虛火兩條症候為主要。虛弱而沒有火熱症狀者,應選用溫補的處方;虛弱又有火熱症狀者,應同時補虛和清熱。例如氣虛而無火熱的,應選用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;若是氣虛且有火熱的,則宜選用六味地黃丸加上梔子、牡丹皮。
血虛無火,當用四物湯、當歸補血湯;若是血虛有火,立齋加山梔、牡丹皮。故凡虛勞之症,既明氣虛,又要細詳氣虛之有火無火;既明血虛,又要細詳血虛之有火無火。血虛有火,人人知之矣;氣虛有火,人都忽之也。故治氣虛無火者,當溫補其氣;若氣虛有火,則補氣藥中,要加清涼。
白話文:
如果血虛沒有火氣,宜用四物湯、當歸補血湯來調理;如果是血虛有火氣,就要加上山梔子、牡丹皮來治療。因此,在治療虛勞症狀時,既要弄清楚氣虛,還要仔細辨別氣虛中有火還是無火;既要弄清楚血虛,還要仔細辨別血虛中有火還是無火。血虛有火,一般人容易分辨出來;氣虛有火,一般人容易忽略它。治療氣虛無火的,應該溫補元氣;如果氣虛有火的話,就要在補氣的藥物中加入清熱涼血的藥物。
若血虛無火者,當補其血;若血虛有火者,則滋陰藥中,又要清火。立兩法加減,則精血氣三者,調補平和之理盡矣。夫知柏天地煎,治精虛有火者;知柏歸芍丸,治血虛有火者。古人用地骨皮散,治勞瘵骨蒸,亦因氣虛有火耳,即《內經》云:陰虛生內熱,治當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。非言虛火是虛寒,可用溫補者。
白話文:
如果你血虛沒有火,就應該補血;如果你血虛又有火,就在滋陰藥中再加入清火藥。確立兩種方法加減使用,精血氣三者調補和平的道理就完整了。像知柏天地煎,是治療精虛有火的;知柏歸芍丸,是治療血虛有火的。古人用地骨皮散,治療勞瘵骨蒸,也是因為氣虛有火。就像《內經》說:陰虛生內熱,治療時應該壯大水的力量,以制約陽光的勢力。不能說虛火是虛寒,可以用溫補的方法治療。
東垣云:虛火可補,參耆之屬。此言後天飲食勞倦虛陽發熱之火,非言先天腎虛水少煎熬真陰之火也。《原病式》云:腎虛者,水虛也。水虛,則火旺而煎熬真水,反用溫補消津爍肺,則喘嗽聲啞,自汗骨蒸而死矣。世人誤認溫熱為補者,皆因錯解《內經》「勞者溫之」,「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」,誤認溫之二字為熱之。
白話文:
東垣說:虛火可以滋補,用人參、黃耆之類的藥物。這是說後天飲食勞倦而造成的虛陽發熱之火,不是說先天腎虛水少煎熬真陰之火。《原病式》說:腎虛的人,是水虛的。水虛,則火旺而煎熬真水,如果反而用溫補的藥物,就會耗散津液,灼傷肺臟,出現喘嗽、聲音嘶啞、自汗、骨蒸而死的症狀。世人誤認溫熱為滋補,都是因為錯誤地理解《內經》中「勞者溫之」,「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」,誤把「溫之」二字理解為「熱之」。
不知《內經》原文,言「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」,但言溫潤和養,以培元氣,非言用溫熱之藥。「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」,言用滋陰補其陰精,非言葷腥厚味也。至論失血之症,方書云:氣有生血之功,補血不如補氣。此言陰絡傷,血內溢,血虛無火之症,非言陽絡傷,血外溢,血虛有火症。
白話文:
對於《內經》這部古代醫學典籍的原文,其中提到「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」,這裡並不是在說使用溫熱的藥物,而是指通過溫潤和養的方式來培養和增強體內的元氣,以補充體力和改善身體的機能。
另外,「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」,這句話是在說明通過滋陰的方法來補充體內的陰精,而非讓人食用肥甘厚膩的食物。這表明瞭在補充能量時,應選擇對身體有益的滋養方式,而非只是單純地填飽肚子。
當討論到出血的症狀時,醫書中提到「氣有生血之功,補血不如補氣」,這是針對陰絡受到損傷,導致血液自行溢出的情況而言,指的是血液虛弱而沒有熱性的症狀。這與陽絡受損、血液外溢且血液虛弱伴隨熱性的症狀有所區別。這兩種情況需要不同的治療策略,前者主要通過調理氣血來進行治療,後者則可能需要考慮清熱解毒等方法。
夫曰「陰絡傷,血內溢」,言下泄下脫之血也;「陽絡傷,血外溢」,上衝咳血、吐血、鼻衄、牙衄之血也。夫陰絡所傷之血,陰分之血也,血去則火亦去,故血虛無火者也。陽絡所傷之血,陽分之血也,血去則火愈旺,此血虛有火者也。故血脫益氣之法,但可施之於陰絡所傷無火之血,難施之於陽絡所傷,血去火旺,勞瘵骨蒸,脈數內熱之人也。此等關頭,從來差誤,惟立齋曾有陽絡傷,血上衝,陰絡傷,血下脫之發明。
白話文:
古人說:「陰絡受傷,血液向內溢出」,指的是下泄、下脫的出血;「陽絡受傷,血液向外溢出」,指的是上衝咳血、吐血、鼻出血、牙齦出血。陰絡受傷的出血,是陰分之血,血去則火亦去,所以是血虛無火;陽絡受傷的出血,是陽分之血,血去則火愈旺,所以是血虛有火。因此,補血益氣的方法,只能用於陰絡受傷、無火的血虛,不能用於陽絡受傷,血去火旺、勞瘵骨蒸、脈數內熱的人。這種情況,古來診斷常有錯誤,只有立齋先生曾有陽絡傷血上衝、陰絡傷血下脫的精闢見解。
然後人未曾思精而熟得,若進思血之陰絡陽絡,但當分別有火無火,亦不必拘於上溢下脫。例如咳血吐血,上溢之血也,《金匱》有面色白,脈沉遲,內無熱,陽虛不能攝血,古人用血脫益氣,胃藥收功者。又陽明大腸有火,而發腸紅便血,下脫之血也,然有陽絡之血,古人用黃柏、槐米以治者。
白話文:
後來人沒有認真地考慮並熟練地理解,若考慮血的陰絡、陽絡,應該分別有火、無火,不必拘泥於上溢下脫的說法。例如咳血、吐血是上溢之血,《金匱》上提到,面色白、脈沉遲、沒有內熱、陽虛不能約束血液,古人用血脫益氣,胃藥來治療。還有陽明大腸有火而引發腸道紅、便血,是下脫之血,然有陽絡之血,古人用黃柏、槐米來治療。
總之,無論上溢下泄,惟以臨症時,細審血去有火者,即為陽絡所傷之血,但宜涼血養血;血去無火者,即為陰絡所傷之血,仍可血脫益氣。例如肝主藏血,又主施泄,肝經下血,同是陰經,又有分別,肝虛不能攝血,則用補肝斂肝之藥;若怒動肝火,血得熱而妄行下泄,則用涼血清火之藥,明此兩條,萬無差誤。
白話文:
總之,無論吐血或下血,都應該仔細觀察病情。如果出血同時伴有發熱,則為陽經受損所致,應以清熱涼血養血為治法;如果出血不伴有發熱,則為陰經受損所致,可採用補氣益血的方法。例如,肝臟具有儲藏血液和疏泄功能,肝經出血,同屬陰經,但也有所區別。如果肝虛不能攝血,就應使用補肝斂肝的藥物;如果是由於憤怒而導致肝火旺盛,血熱妄行下泄,則應使用涼血清火藥物。清楚掌握這兩種情況,就能避免誤診誤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