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首 (4)
卷首 (4)
1. 論《內經》《金匱》陰虛陽虛症因各別治法不同
虛勞症,有虛而無火者,名虛寒;虛而有火者,名虛火。同一言虛,而虛寒、虛火,實分天壤。治虛寒之症,宜溫補,忌滋陰;治虛火之症,宜滋陰,忌溫補。然虛勞之症,後天有形致病者,易治;先天無形水火不足致病者,難治。治先天不足之症,要分別真陽虛、真陰虛。
真陽不足者,陽虛無火也,當補陽,桂附八味丸、鹿角膠是也。真陰不足者,陰虛火旺也,當補陰,知柏八味丸、玄武膠是也。補先天不足,仲景但立桂附八味丸補陽,未立知柏八味丸心補陰。良以既立先天補火之法,則先天補水之法,便可一例而推,錢仲陽微露機關,而以八味腎氣丸減去桂附,惟以六味丸平補腎水,以為滋陰治法。
至丹溪則比例仲景之旨,而以黃柏、知母加入六味丸中,直與桂附八味丸旗鼓相對,補陽旺陰虧,腎水不足,得全仲景補陰制火之未備。夫人身陰陽水火,平等則生,偏旺則病,偏極則死。夫陽虛則陰偏旺,陰偏旺則陽愈虛,陽至絕,則獨陰亦隨之而絕矣。陰虛則陽偏旺,陽偏旺則陰愈虛,陰至絕,則孤陽亦隨之而絕矣。
然虛勞之症,到底陰虛者多,陽虛者少,故丹溪發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之論。而加意於滋陰大補丸主治,王節齋亦有誤服參耆必死之說,此言真陰不足,陰虛火旺,勞瘵喘咳之症,非言真陽不足虛寒無火之症也。若是虛寒之症,則黃柏、知母,豈能大補?服參耆豈有必死之理?今有真陰不足,虛火之症,服滋陰則變虛寒,服溫補又變虛火者;此陰水既竭,陽火亦虛,不耐滋陰之死症也。
有真陽不足,虛寒之症,用溫補則變虛火,服滋陰又變虛寒者;此陽火既竭,陰水亦虧,不耐溫補死症也。有虛寒之症,服溫補之藥,不變虛火,到底虛寒而死者,此言陰無陽,獨陰不長之死症也。又有虛火症,用滋陰到底,不變虛寒而死者,此獨陽無陰,孤陽不生死症也。
以上,言先天陰陽不足,水火偏勝之虛勞也。至後天損傷勞傷之症,則有臟腑諸條,精血氣三者不同。然究其實,亦惟虛寒、虛火兩條為要。虛而無火者,當用溫補;虛而有火者,又當補虛清熱。例如氣虛無火,當用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;若是氣虛有火,立齋加梔子、牡丹皮。
血虛無火,當用四物湯、當歸補血湯;若是血虛有火,立齋加山梔、牡丹皮。故凡虛勞之症,既明氣虛,又要細詳氣虛之有火無火;既明血虛,又要細詳血虛之有火無火。血虛有火,人人知之矣;氣虛有火,人都忽之也。故治氣虛無火者,當溫補其氣;若氣虛有火,則補氣藥中,要加清涼。
若血虛無火者,當補其血;若血虛有火者,則滋陰藥中,又要清火。立兩法加減,則精血氣三者,調補平和之理盡矣。夫知柏天地煎,治精虛有火者;知柏歸芍丸,治血虛有火者。古人用地骨皮散,治勞瘵骨蒸,亦因氣虛有火耳,即《內經》云:陰虛生內熱,治當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。非言虛火是虛寒,可用溫補者。
東垣云:虛火可補,參耆之屬。此言後天飲食勞倦虛陽發熱之火,非言先天腎虛水少煎熬真陰之火也。《原病式》云:腎虛者,水虛也。水虛,則火旺而煎熬真水,反用溫補消津爍肺,則喘嗽聲啞,自汗骨蒸而死矣。世人誤認溫熱為補者,皆因錯解《內經》「勞者溫之」,「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」,誤認溫之二字為熱之。
不知《內經》原文,言「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」,但言溫潤和養,以培元氣,非言用溫熱之藥。「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」,言用滋陰補其陰精,非言葷腥厚味也。至論失血之症,方書云:氣有生血之功,補血不如補氣。此言陰絡傷,血內溢,血虛無火之症,非言陽絡傷,血外溢,血虛有火症。
夫曰「陰絡傷,血內溢」,言下泄下脫之血也;「陽絡傷,血外溢」,上衝咳血、吐血、鼻衄、牙衄之血也。夫陰絡所傷之血,陰分之血也,血去則火亦去,故血虛無火者也。陽絡所傷之血,陽分之血也,血去則火愈旺,此血虛有火者也。故血脫益氣之法,但可施之於陰絡所傷無火之血,難施之於陽絡所傷,血去火旺,勞瘵骨蒸,脈數內熱之人也。此等關頭,從來差誤,惟立齋曾有陽絡傷,血上衝,陰絡傷,血下脫之發明。
然後人未曾思精而熟得,若進思血之陰絡陽絡,但當分別有火無火,亦不必拘於上溢下脫。例如咳血吐血,上溢之血也,《金匱》有面色白,脈沉遲,內無熱,陽虛不能攝血,古人用血脫益氣,胃藥收功者。又陽明大腸有火,而發腸紅便血,下脫之血也,然有陽絡之血,古人用黃柏、槐米以治者。
總之,無論上溢下泄,惟以臨症時,細審血去有火者,即為陽絡所傷之血,但宜涼血養血;血去無火者,即為陰絡所傷之血,仍可血脫益氣。例如肝主藏血,又主施泄,肝經下血,同是陰經,又有分別,肝虛不能攝血,則用補肝斂肝之藥;若怒動肝火,血得熱而妄行下泄,則用涼血清火之藥,明此兩條,萬無差誤。
白話文:
在討論《內經》與《金匱》中關於陰虛與陽虛的不同治療方法,首先我們必須瞭解虛勞病的定義。如果一個人身體虛弱但沒有火熱的症狀,我們稱之為虛寒;反之,若身體虛弱且伴隨火熱的現象,則被命名為虛火。雖然同樣都稱為虛弱,但虛寒和虛火的差異卻如同天壤之別。對於虛寒的病症,應採取溫補的方式進行治療,同時避免滋陰的療法;而虛火的病情,則應滋陰,避免使用溫補的藥物。
然而,虛勞的疾病,由後天因素如不良的生活習慣或環境影響導致的,通常較易治療;但若是由先天性因素,如水火不足(陰陽失衡)導致的,治療起來就困難許多。在治療先天性不足的情況下,我們需要區分真陽虛與真陰虛。
真陽不足,指的是陽虛無火的狀態,應該補充陽氣,如使用桂附八味丸或鹿角膠等藥物。真陰不足,是指陰虛火旺的狀況,應該滋補陰氣,如使用知柏八味丸或玄武膠等藥物。在補充先天性不足的問題上,張仲景只建立了使用桂附八味丸補陽的方法,並未建立使用知柏八味丸補陰的療法。然而,一旦確立了先天性補火的原則,先天性補水的原則也可以由此推導出來。錢仲陽暗示了這個觀念,他以八味腎氣丸減去桂附,僅使用六味丸來平補腎水,以此作為滋陰的治療方式。
到了丹溪,他根據張仲景的理論,將黃柏、知母加入到六味丸中,這使得其與桂附八味丸形成對比,補充了張仲景補陰制火理論的不足。人體的陰陽水火,當它們平衡時,生命得以維持;當其中一個過度旺盛時,疾病就會發生;當一個達到極點時,生命就會終結。陽虛會導致陰氣過剩,陰氣過剩又會使陽氣更為虛弱,直到陽氣完全消失,單純的陰也會隨之消失。同樣地,陰虛會導致陽氣過剩,陽氣過剩又會使陰氣更為虛弱,直到陰氣完全消失,單純的陽也會隨之消失。
然而,虛勞的疾病,大多數情況下是陰虛,而非陽虛,因此丹溪提出了陽氣常有餘,陰氣常不足的理論。他特別強調滋陰大補丸的使用,而王節齋也有服用人參等補藥可能會致命的警告。這裡提到的真陰不足,指的是陰虛火旺的勞疾、喘息、咳嗽等症狀,而不是指真陽不足的虛寒無火的疾病。如果是虛寒的病情,黃柏、知母等藥物如何能提供大補呢?服用人參等補藥又怎麼會有致命的風險呢?
對於真陰不足,虛火的病情,使用滋陰藥物可能轉變成虛寒,而使用溫補藥物又可能轉化為虛火;這是因為陰水已經枯竭,陽火也變得虛弱,無法承受滋陰治療的嚴重情況。
對於真陽不足,虛寒的病情,使用溫補藥物可能轉化為虛火,使用滋陰藥物又可能轉化為虛寒;這是因為陽火已經耗盡,陰水也受到損失,無法承受溫補治療的嚴重情況。
對於虛寒的病情,即使使用溫補藥物,最終仍以虛寒的狀態死亡,這表示陰缺乏陽的支持,單純的陰無法獨立成長的嚴重情況。
對於虛火的病情,即使一直使用滋陰藥物,最終仍以虛寒的狀態死亡,這表示單純的陽缺乏陰的支持,無法獨立生存的嚴重情況。
以上所述的是先天性陰陽不足,水火失衡所導致的虛勞。至於後天因素導致的勞損或傷害,則涉及到臟腑的不同部位,以及精、血、氣三個不同的層面。然而,歸根結底,最重要的還是虛寒和虛火兩個方面。如果身體虛弱但沒有火熱的症狀,應該使用溫補的療法;如果身體虛弱且伴隨火熱的現象,則應當補虛清熱。
舉例來說,如果氣虛但無火熱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;但如果氣虛且有火熱,則應在四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中加入梔子、牡丹皮等清熱藥物。同樣地,如果血虛但無火熱,可以使用四物湯或當歸補血湯;但如果血虛且有火熱,則應在四物湯或當歸補血湯中加入山梔、牡丹皮等清熱藥物。
因此,對於所有的虛勞病情,一旦確定是氣虛,就必須進一步詳細分析是否有火熱的症狀;一旦確定是血虛,也必須進一步詳細分析是否有火熱的症狀。血虛伴有火熱的症狀,人們通常都能理解;但氣虛伴有火熱的症狀,卻常常被忽略。因此,對於氣虛但無火熱的病情,應該使用溫補的療法來補氣;但如果氣虛且有火熱,則在補氣的藥物中,應該加入清熱的成分。
對於血虛但無火熱的病情,應該使用滋補的療法來補血;但如果血虛且有火熱,則在滋陰的藥物中,應該加入清熱的成分。根據這些原則,精、血、氣三者都可以得到適當的調節和補充,達到平衡的狀態。
知柏天地煎用於治療精虛且有火熱的病情;知柏歸芍丸用於治療血虛且有火熱的病情。古人使用地骨皮散治療勞疾和骨蒸,也是因為氣虛且有火熱的原因。正如《內經》所說:陰虛會產生內熱,治療時應當滋養水液,以抑制過旺的陽氣。這並不是說虛火就是虛寒,可以使用溫補的療法。
李東垣指出:虛火可以通過補氣來治療,如使用人參、黃耆等藥物。但這裡所指的是後天飲食勞倦導致的虛陽發熱,並非先天腎虛、水少煎熬真陰所產生的火熱。《原病式》中提到:腎虛就是水虛。水虛,會導致火氣過旺,煎熬真水。如果在此情況下,使用溫補的療法,反而會消耗津液,損傷肺部,導致喘息、聲音嘶啞、自汗、骨蒸等症狀,甚至死亡。許多人錯誤地認為溫熱就是補,這是因為誤解了《內經》中的“勞者溫之”、“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”的意思。
事實上,《內經》原文中的“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”,只是說明溫潤和養護,以培養元氣,並非提倡使用溫熱的藥物。“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”,則是指使用滋陰的療法來補充陰精,而非指食用葷腥厚味的食物。對於失血的病情,《方書》中提到:“氣有生血之功,補血不如補氣。”這句話適用於陰絡受傷,血液在體內過多的情況,即血虛但無火熱的病情,而非適用於陽絡受傷,血液外溢,血虛且有火熱的情況。
“陰絡受傷,血液在體內過多”,指的是下泄或脫落的血液;“陽絡受傷,血液外溢”,指的是向上沖擊、咳嗽出血、吐血、鼻出血、牙出血等情況。陰絡受傷的血液,屬於陰分的血液,血液流失時,火氣也會跟著消失,因此血虛但無火熱。而陽絡受傷的血液,屬於陽分的血液,血液流失時,火氣反而會更加旺盛,這是血虛且有火熱的情況。因此,血脫益氣的療法,只能適用於陰絡受傷且無火熱的病情,對於陽絡受傷、血液流失、火氣旺盛、勞疾、骨蒸、脈搏加速、內熱的病情,這種療法是不適用的。這個關鍵的區別,過去常被誤解,只有立齋曾經提出過“陽絡受傷,血液上沖;陰絡受傷,血液下脫”的理論。
然而,後世的人們並未深入思考和熟練掌握這一理論。如果進一步探討血液的陰絡和陽絡,只需要區分有無火熱的症狀,而不必過於拘泥於血液是否上溢或下脫。例如,咳嗽出血或吐血,屬於上溢的血液,《金匱》中提到面色蒼白、脈搏緩慢、體內無熱,屬於陽虛無法控制血液的情況,古人使用血脫益氣的胃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另一方面,陽明大腸有火熱,導致腸道出血,屬於下脫的血液,但如果是陽絡的血液,古人使用黃柏、槐米等藥物進行治療。
總之,無論血液是上溢還是下脫,最重要的是在診斷時仔細觀察,判斷血液流失後是否有火熱的症狀。如果血液流失後有火熱的症狀,這就是陽絡受傷的血液,應該使用涼血養血的療法;如果血液流失後無火熱的症狀,這就是陰絡受傷的血液,仍然可以使用血脫益氣的療法。例如,肝臟負責儲存血液,同時也負責排泄,肝經的出血,同屬陰經,但仍有區別。如果肝臟虛弱無法控制血液,應該使用補肝斂肝的藥物;但如果肝火旺盛,血液受到熱力影響而無序地下泄,應該使用涼血清火的藥物。掌握了這兩個原則,治療上就不會出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