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《症因脈治》~ 卷首 (3)
卷首 (3)
1. 論《醫宗必讀》症因差誤治法不合
今先生不發明四公之意,開示後人,反毀四公,今後學不明,余今較正傷寒例,仍遵仲景先生之法,夏秋之痢,當分燥火濕火;四時之痢,當分外感內傷,時行疫痢,當分六氣歲氣,如雨濕之年,流衍之紀,宜用發表者,以辛涼辛溫之法治之。亢旱之年,赫曦之政,宜用攻裡者,以苦寒鹹寒之味治之,深彰先生之道,而全先生之書也。
白話文:
現在的先生們不闡明前輩四位醫家的用意,啟發後人,反而詆毀他們。這樣下去,後來的學醫之人就會不明白。我現在校正《傷寒論》的條例,仍然遵循張仲景先生的方法。夏天和秋天的痢疾,應該區分是燥火還是濕火引起的;一年四季的痢疾,應該區分是外感還是內傷引起的。至於流行性疫痢,更應該區分是六氣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或當年的氣候因素所導致。像是雨水多濕的年份,或是有流行病的時期,適合用發散的方法來治療,用辛涼或辛溫的藥物來處理。而乾旱的年份,天氣酷熱,適合用攻下的方法來治療,用苦寒或鹹寒的藥物來處理。這樣才能夠深入闡明前輩醫家的醫理,也才能完善他們所留下的醫書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