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四 (1)
卷四 (1)
1. 瘧疾總論
秦子曰:瘧疾者,先寒後熱,發作有定期,大約巳午末三時者多。若一日一作,太陽少陽也。間日而作,陽明少陽也。伸欠、惡寒、頭痛,太陽也。發熱口渴,陽明也。有寒有熱,嘔而口苦,少陽也。日中三陽得令,其病即發。日夕三陽時令退而病解,不比寒熱往來,時寒時熱,一日二三次發。
白話文:
秦子說:瘧疾,在病發作之前會先感到寒冷,接著感到發熱,發作的時間有一定的規律,大多數是在早上、正中午和下午三點左右。如果一天發作一次,是太陽和少陽經的問題。如果隔天發作一次,是陽明經和少陽經的問題。伸展打呵欠、怕冷、頭痛、是太陽經的問題。發熱、口渴,是陽明經的問題。有寒有熱、嘔吐並且口苦,是少陽經的問題。在中午三陽經氣勢旺盛的時候,這個疾病就會發作。在傍晚三陽經氣勢衰退的時候,疾病就會解除,但不比寒熱往返不定,有時寒有時熱,一天發作兩三次的情況。
亦不比暑熱之症,熱無停止。按《內經》但有巨陽、陽明二經,而不及少陽,然有寒有熱,乃是少陽所主,余故補註少陽之脈,少陽之治也。以上三陽經瘧易愈。若三日一發,名曰三陰經瘧,難愈。今分別外感八條,內傷三條,又三瘧三條,遊瘧一條。
白話文:
這也不比暑熱引起的瘧疾,患了暑熱的瘧疾,熱度不會停止。根據《內經》所說,只有巨陽經和陽明經,而沒有提到少陽經,但是有寒有熱,這是少陽經所主治的,所以我另外又補充了少陽經脈的資訊,少陽經的治療方法,上述的三個陽經瘧疾比較容易好。如果是三天發作一次,就稱之為三陰經瘧疾,這種瘧疾比較難好。現在分別說明外感的八種,內傷的三種,另外還有三種瘧疾,遊瘧一種。
2. 寒瘧
(《內經》寒營名寒瘧)
【寒瘧之症】《內經》云:先寒後熱,腰背頭項痛,脊膂強,呵欠呻吟,始則寒極而戰動,終則大熱而汗解,發在午前者,此太陽經瘧。若目痛鼻乾,寒慄鼓頷,略寒即熱,發在午後者,此陽明經瘧。以上二條,乃《內經》寒邪傷營,名寒瘧之症也。
白話文:
寒瘧的症狀:
《內經》說:在寒瘧發作時,病人會先感到寒冷,然後發熱,腰背和頭頸部疼痛,脊骨強直,哈欠連連,呻吟不止。剛開始時非常寒冷,會發抖,後來轉變為非常熱,然後出汗而病症緩解。這種症狀在上午發作的,是太陽經瘧。如果病人有眼睛疼痛、鼻子乾燥、寒戰頭頷震動、稍微感到寒冷就發熱的症狀,這種症狀在下午發作的,是陽明經瘧。以上這兩種症狀,都是《內經》中所說的寒邪傷營,稱為寒瘧的症狀。
【寒瘧之因】夏傷暑熱之氣,入於皮膚之內,腸胃之外,營氣所舍之處。又值早晚寒冷之邪,外束暑熱,至日中陽旺之時,發泄不出,後感寒邪近表,是以先寒,先感暑熱在裡,是以後熱。此先寒後熱之瘧作矣。
【寒瘧之脈】浮大而緊;太陽之邪;長大洪實,陽明之瘧;弦大之脈,少陽之診。
白話文:
【寒瘧的成因】
夏天受到暑熱之氣的傷害,暑熱之氣進入皮膚之內,腸胃之外,也就是營氣所停留的地方。
又逢早晚寒冷之邪,從外面束縛暑熱之氣,到了日中陽氣旺盛的時候,暑熱之氣發泄不出,之後受到寒邪近表,所以先感寒。此前感受到暑熱在裡,所以之後發熱。
這就是先寒後熱的瘧疾發作的緣故。
【寒瘧之治】在太陽者,桂枝羌活湯。在陽明者,桂枝葛根湯。在少陽者,桂枝柴胡湯。三經俱見症者,三方互用。
白話文:
【寒瘧的治療】
在太陽經證候羣 ,使用桂枝羌活湯。 在陽明經證候羣 ,使用桂枝葛根湯。 在少陽經證候羣 ,使用桂枝柴胡湯。
如果三條經絡同時出現症狀 ,可以交替使用這三種藥方。
桂枝羌活湯,治寒傷太陽,寒多熱少,無汗寒瘧。
白話文:
桂枝羌活湯,用來治療因寒冷造成的傷太陽,以寒證為主,熱證為輔,沒有汗而且發作時間不定的寒瘧。
桂枝,羌活,防風,甘草
白話文:
桂枝:具有溫通陽氣、助陽化氣、散寒解表、通脈止痛、調和營衛等作用。
羌活:具有祛風濕、勝濕痺、鎮痛、散寒止痛等作用。
防風:具有祛風解表、勝濕祛寒、清頭目、解肌退熱等作用。
甘草:具有補脾益氣、緩急止痛、清熱解毒、調和諸藥等作用。
吐者加半曲,夏秋口渴引飲加石膏。
桂枝葛根湯,治寒傷陽明,寒多熱少,有汗之瘧。
白話文:
如果有嘔吐的情況,則藥量增加一半;夏季和秋季如果感到口渴想喝水,則加入石膏。
桂枝葛根湯,用於治療因寒冷侵襲陽明經所引起的,以寒為主、熱為次,且伴有出汗的瘧疾。
葛根,白芍藥,桂枝,生薑,甘草
白話文:
葛根、白芍、桂枝、生薑和甘草這些藥材。
無汗加防風。頭痛加羌活。夏秋口渴消水加石膏。
桂枝柴胡湯,治寒傷少陽,寒多熱少之瘧。
桂枝,柴胡
白話文:
沒有出汗可以加上防風。頭痛可以加上羌活。夏天秋天口渴可以加上石膏。
桂枝柴胡湯,用於治療寒邪侵犯少陽經,表現為寒多熱少的瘧疾。
桂枝,柴胡。
楨按:前三方,因寒傷之瘧,寒多熱少,故皆用桂枝。原文曰:夏秋熱令,必加石膏。可見熱多寒少,脈數口渴者,切不可誤用也。
白話文:
前三種方劑,都是針對寒氣入侵導致的瘧疾,寒證較重,所以都用了桂枝。古文中提到:「夏秋季節天氣炎熱,一定要加石膏。」這說明了若熱證較重,脈象數且口渴,就絕對不能誤用這三種方劑了。
3. 風傷衛瘧
(《內經》亦名溫瘧)
【風瘧之症】《內經》云:風傷衛氣,先熱後寒。此言先後者,言多少也,言熱多寒少之瘧。是以不曰惡寒,而曰惡風、自汗、煩躁、伸欠也。不惡寒,則寒少也。發熱直至煩躁,熱多也。若頭痛背痛,發於午前者,太陽也。目痛鼻乾,發於午後者,陽明也。發於寅卯者,少陽也。
白話文:
風瘧的症狀:
《內經》中說:風邪侵襲人體的衛氣,會先熱後寒。所謂先後,是指程度不同,是指熱症多而寒症少。因此,不說惡寒,而說惡風、自汗、煩躁、伸欠。不惡寒,說明寒症少。發熱直到煩躁,說明熱症多。如果頭痛背痛,在上午發病的,是太陽經的病症。眼睛疼痛鼻子乾燥,在下午發病的,是陽明經的病症。在寅時卯時發病的,是少陽經的病症。
【風瘧之因】《內經》云:暑邪既伏,秋氣收之,汗出遇風,與衛氣並居,陰陽分爭,內外相搏,而風邪傷衛之瘧作矣。
【風瘧之脈】左脈浮緩,太陽瘧也。右脈洪長,陽明瘧也。左右皆弦,少陽瘧也。
白話文:
【風瘧的病因】《內經》雲:暑熱的邪氣退伏之後,秋天的寒氣收斂,人體出汗受到風吹,寒邪與衛氣一起存在於體表,陰氣陽氣在人體內部和外部互相爭鬥,內外相互抗衡,於是風邪傷了衛氣,瘧疾就發作了。
【風瘧之治】瘧在太陽有汗,桂枝石膏湯。在陽明,白芷石膏湯。在少陽,小柴胡湯。三陽俱見症者,《準繩》和解湯。
桂枝石膏湯
白話文:
【風瘧的治療方法】瘧疾在太陽經有汗,可以用桂枝石膏湯。在陽明經,可以用白芷石膏湯。在少陽經,可以用小柴胡湯。三陽經都出現症狀的,可以用《準繩》和解湯。
桂枝,知母,石膏,黃芩
白話文:
-
桂枝:桂枝是中藥的一種,具有發汗解表、溫經通脈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頭痛、發熱等病症。
-
知母:知母是中藥的一種,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降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病、口渴、咽喉腫痛等病症。
-
石膏:石膏是中藥的一種,具有清熱瀉火、除煩止渴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發燒、中暑、煩躁不安等病症。
-
黃芩:黃芩是中藥的一種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痢疾、黃疸、濕熱瘡癤等病症。
無汗加防風。身痛加羌活、柴胡。
白芷石膏湯,治陽明經溫瘧。
白芷,石膏,知母
白話文:
沒有出汗可以加上防風。身體疼痛可以加上羌活、柴胡。
白芷石膏湯,用於治療陽明經的溫熱型瘧疾。
成分包括:白芷,石膏,知母。
家秘以升麻、葛根,易白芷。惡寒加桂枝。無汗,加防風、柴胡。身痛,加羌活、獨活。
小柴胡湯
白話文:
家族的祕方中使用升麻、葛根,取代白芷。如果出現惡寒的症狀,則加入桂枝。如果沒有汗,則加入防風、柴胡。如果身體疼痛,則加入羌活、獨活。
柴胡,黃芩,陳皮,半夏,甘草,人參
白話文: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,清熱退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,肝鬱氣滯等症。
黃芩:具有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病傷津,濕熱痢疾等症。
陳皮:具有理氣健脾,化痰止咳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,咳嗽痰多等症。
半夏:具有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痰多嘔吐,咳嗽氣喘等症。
甘草:具有補脾益氣,清熱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,咳嗽氣喘等症。
人參:具有補氣養陰,生津止渴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氣虛乏力,口乾舌燥等症。
《準繩》和解湯,治三陽經寒熱之瘧。
柴胡,升麻,葛根,羌活,知母,石膏,黃芩,豬芩,山甲,甘草,陳皮,防風
白話文:
《準繩》和解湯,用於治療三陽經的寒熱交替的瘧疾。
成分包括:柴胡、升麻、葛根、羌活、知母、石膏、黃芩、豬苓、穿山甲、甘草、陳皮、防風。
此方用表藥五味,升散表邪,使鬱熱外發,而惡寒自已。用寒藥三味以清裡,使裡熱得清,而發熱自退,用豬苓分別陰陽,穿山甲以通經絡,陳皮、甘草二味,助胃氣,升降諸藥,真良方也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劑使用五味表藥,上行疏散表邪,使淤積的熱邪外發,而惡寒症狀自然消失。使用三味寒藥清裡熱,使裡熱得到清除,發熱症狀自然退去。使用豬苓來區分陰陽,穿山甲來疏通經絡。陳皮和甘草兩味藥,幫助胃氣,使諸藥升降作用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劑。
楨按:前二方,因熱多寒少之溫瘧,故以知母、石膏、黃芩互用。若寒多,則涼藥不可用矣。其後和解湯,乃和解三陽之瘧也。仲景治傷寒熱病,表症多者,用辛溫散表。裡熱多者,用寒涼清裡。若表裡俱見症者,用一半散表、一半清裡以雙解之。若痰凝食滯者,兼用化痰消滯之藥。可見治傷寒如是,治瘧疾外感症,皆如是也。
白話文:
楨的按語:前面兩個方劑,因為熱多寒少引起的溫瘧,所以用知母、石膏、黃芩互相配合。如果寒多,那麼涼性藥物就不可用了。其後面的和解湯,是和解三陽瘧疾的方劑。仲景治療傷寒熱病,表證多的,用辛溫藥散表。裡熱多的,用寒涼藥清裡。如果表裡都出現證狀的,用一半散表、一半清裡的方式雙管齊下。如果痰凝食滯的,兼用化痰消滯的藥物。可見治療傷寒是這種方法,治療瘧疾的外感症狀,也是這種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