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
《症因脈治》~ 卷三 (2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22)

1. 胸痹

【胸痹之症】即胃痹也。胸前滿悶,凝結不行,食入即痛,不得下咽,或時作嘔,此胸痹之症也。

【胸痹之因】飲食不節,飢飽損傷,痰凝血滯,中焦混濁,則閉食悶痛之症作矣。

【胸痹之脈】《金匱》云:陽微陰弦。又云:寸口脈沉而遲。乃言陽微也。關上小緊數。乃陰弦也。

【胸痹之治】《金匱》以喘息咳唾,胸背痛,短氣,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。加以不得臥,心痹徹背者,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。若心中痛,留氣結在胸,胸滿,兼以脅下逆搶心,枳實薤白桂枝湯。後以人參湯補氣,若甚而胸中氣塞,加以短氣,茯苓杏仁甘草湯。後以橘枳生薑湯,胸痹,肢節之筋,有緩有急,米仁附子湯。

心中痛痞逆,桂枝生薑枳實湯。以上《金匱》以寒因主治之法,若熱因諸胸痹,則梔連二陳湯、小陷胸湯、川連枳橘湯、加味二陳湯,可以選用也。

栝蔞薤白白酒湯

栝蔞實,薤白,白酒

栝蔞薤白半夏湯

栝蔞實,薤白,半夏,白酒

枳實薤白桂枝湯

枳實,薤白,桂枝,厚朴,栝蔞

人參湯

人參,白朮,乾薑,炙甘草

茯苓杏仁甘草湯

茯苓,杏仁,甘草

橘枳生薑湯

橘皮,枳實,生薑

薏苡附子湯

薏苡仁,熟附子

上二味為末,白湯調服五分。

桂枝生薑枳實湯

桂枝,生薑,枳實

以上八方,《金匱》治寒因痹。

梔連二陳湯,即二陳湯加山梔、黃連。

小陷胸湯

栝蔞實,半夏,川黃連

川連枳桔湯,即枳桔湯加川連、橘皮,名川連枳橘湯。

加味二陳湯,陶氏治痰結胸痛。

熟半夏,白茯苓,陳皮,甘草,枳實,桔梗,川黃連,栝蔞仁,杏仁

以上四方,家秘增補,以治熱因之痹。

胸痹與胃痛有別,胃痛不因飲食亦痛,胸痹不飲無恙,飲食則痛,而不能下,若論病因,同是痰飲死血,酒食損傷,憂思鬱結,究其輕重,則胸痹為重,以胃痛實症居多,實者易平,胸痹起於日久,損傷難治耳。

白話文:

胸痹是指胃部阻塞的症狀。患者胸前感到悶悶的、堵塞不通暢,吃東西就痛,吞咽困難,有時還會嘔吐,這些都是胸痹的表現。

胸痹的病因是飲食不節制,飢飽失常,導致痰液凝結、血液瘀滯,中焦部位混濁,於是出現胸悶、疼痛等症狀。

診斷胸痹,脈象方面,《金匱要略》記載:陽氣虛弱,陰氣偏盛(脈象沉遲,關上脈微緊數)。

治療胸痹,《金匱要略》中,如果患者伴隨喘息、咳嗽、咳痰、胸背疼痛、呼吸短促,則使用栝蔞薤白白酒湯;如果還有不能平臥、心痛徹背的症狀,則用栝蔞薤白半夏湯;如果心口疼痛,氣體鬱結於胸,胸部滿悶,並伴有脅下氣逆上衝心臟的症狀,則用枳實薤白桂枝湯;之後再用人參湯補益氣血;如果病情嚴重,胸中氣體阻塞,並伴有呼吸短促,則用茯苓杏仁甘草湯;之後再用橘枳生薑湯;如果胸痹伴有肢體關節疼痛,時緩時急,則用薏苡附子湯;如果心口疼痛,痞滿逆氣,則用桂枝生薑枳實湯。以上都是《金匱要略》中針對寒邪引起的胸痹的治療方法。如果是熱邪引起的胸痹,則可選用梔連二陳湯、小陷胸湯、川連枳橘湯、加味二陳湯等。

栝蔞薤白白酒湯的組成是:栝蔞實、薤白、白酒。

栝蔞薤白半夏湯的組成是:栝蔞實、薤白、半夏、白酒。

枳實薤白桂枝湯的組成是:枳實、薤白、桂枝、厚朴、栝蔞。

人參湯的組成是:人參、白朮、乾薑、炙甘草。

茯苓杏仁甘草湯的組成是:茯苓、杏仁、甘草。

橘枳生薑湯的組成是:橘皮、枳實、生薑。

薏苡附子湯的組成是:薏苡仁、熟附子(研末,用白湯調服)。

桂枝生薑枳實湯的組成是:桂枝、生薑、枳實。

以上八方,都是《金匱要略》中治療寒邪引起的胸痹的方劑。

梔連二陳湯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加山梔子、黃連。

小陷胸湯的組成是:栝蔞實、半夏、川黃連。

川連枳橘湯是在枳橘湯的基礎上加川黃連、橘皮。

加味二陳湯是陶氏家傳方劑,用於治療痰結胸痛。組成是:熟半夏、白茯苓、陳皮、甘草、枳實、桔梗、川黃連、栝蔞仁、杏仁。

以上四個方劑,是家傳秘方,用於治療熱邪引起的胸痹。

胸痹與胃痛有所不同,胃痛不論是否進食都會疼痛,而胸痹則是在飲食後才會疼痛,且食物難以下嚥。雖然兩者病因都與痰飲、瘀血、飲食損傷、憂思鬱結有關,但胸痹病情較重,胃痛多為實證,較易治療;胸痹則病程較長,損傷較大,治療較為困難。

2. 痠軟論

秦子曰:酸主乎火,軟主乎濕。內經云:疼酸驚駭,皆屬於火。又云:大筋軟短,皆因於濕。詳考何經致病,則陽明主多,故治痿獨取陽明,以其主潤宗筋、束骨而利機關也。謹按陽明經外感,有風濕,有濕溫,則令人遍身痠軟。陽明經內傷,有痰飲、有濕火,亦令人遍身痠軟。

其病發作如瘧疾之有定期,或一日,或間日而發。若發於寅卯時,乃是肝膽經火。若發於辰巳時,又是太陽經病,二者皆陽明之兼病也。

白話文:

痠軟論

秦子說:痠痛主要由火邪引起,軟弱則主要由濕邪引起。《內經》說:疼痛、痠痛、驚嚇,都屬於火邪。又說:筋脈軟弱無力,都因為濕邪。仔細研究哪條經絡導致疾病,則陽明經最多,所以治療痿證(肌肉萎縮無力)只取陽明經,因為陽明經主司滋潤宗筋、束縛骨骼,並使關節靈活。仔細分析,陽明經外感,有風濕、濕溫之邪,都會讓人全身痠軟。陽明經內傷,有痰飲、濕熱等邪氣,也會讓人全身痠軟。

這種疾病發作像瘧疾一樣有規律,有的每天發作,有的隔天發作。如果在寅卯時(凌晨3點到5點)發作,是肝膽經的火邪;如果在辰巳時(上午7點到9點)發作,是太陽經的病,這兩種情況都是陽明經兼夾其他經絡的病症。

3. 外感痠軟

4. 風濕痠軟

【風濕痠軟之症】頭痛額痛,一身盡痛,不能轉側,四肢痠軟,骨節煩疼,日晡發熱劇者,風濕痠軟之症也。

【風濕痠軟之因】或流衍之紀,風雨連綿;或衝風冒雨,陰雨襲人。或乘風露臥,陰濕之邪,傳入經絡,則遍身痠軟之症作矣。

【風濕痠軟之脈】左脈浮大,或反沉伏,太陽風濕;右脈浮大,或反沉伏,陽明風濕,六脈弦大,少陽風濕。

【風濕痠軟之治】頭痛身痛,不能轉側,症兼陽明者,羌活勝濕湯,倍加防風、乾葛。額痛目痛,鼻乾不眠,日晡劇者,陽明經症也,乾葛湯,加蒼朮、防風。發汗已,多汗,加秦艽、木瓜。若時寒時熱,少陽見症者,小柴胡湯,加防風、蒼朮。久不愈者,《聖惠方》用柴胡以治肝膽之痠軟,重用秦艽而得捷效,以痠軟無有不兼陽明者也。

羌活勝濕湯,治太陽少陽濕溫。

羌活,防風,柴胡,蒼朮,川芎,茯苓,豬苓,澤瀉,黃柏,甘草

乾葛湯,治陽明經症。

乾葛,升麻,白芍藥,甘草

小柴胡湯,見內傷痠軟。

聖惠方,治少陽陽明痠軟,神效。

柴胡(一兩),秦艽(一兩),甘草(三錢),原方。

家秘治濕勝,加蒼朮。有熱,加黃柏。有風,加防風。通加木瓜,以引經,奇驗。

白話文:

風濕痠軟

頭痛、額頭痛,全身都痛,無法翻身,四肢痠軟,骨節疼痛,下午發熱加劇的,就是風濕痠軟。

風濕痠軟的成因可能是長時間陰雨綿綿,也可能是冒雨淋風,或是在風露中睡覺,讓寒濕之邪侵入經絡,導致全身痠軟。

風濕痠軟的脈象:左脈浮大或反而沉伏,是太陽經的風濕;右脈浮大或反而沉伏,是陽明經的風濕;六脈都弦大,是少陽經的風濕。

風濕痠軟的治療:頭痛、全身疼痛,無法翻身,症狀兼見陽明經症狀的,用羌活勝濕湯,並加倍防風、葛根。額頭痛、眼睛痛、鼻子乾燥、失眠,下午症狀加劇的,是陽明經的症狀,用乾葛湯,加蒼朮、防風。已經發汗、出汗很多的,再加入秦艽、木瓜。如果時寒時熱,屬於少陽經的症狀,就用小柴胡湯,加防風、蒼朮。如果久治不癒,《聖惠方》用柴胡治療肝膽痠軟,大量使用秦艽效果很好,因為痠軟的症狀大多都兼有陽明經的症狀。

羌活勝濕湯,治療太陽經、少陽經的濕溫病。藥材包括:羌活、防風、柴胡、蒼朮、川芎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黃柏、甘草。

乾葛湯,治療陽明經的症狀。藥材包括:葛根、升麻、白芍藥、甘草。

小柴胡湯,治療內傷引起的痠軟。

聖惠方,治療少陽經、陽明經的痠軟,效果神奇。藥方:柴胡一兩、秦艽一兩、甘草三錢(原方)。家傳秘方治療濕邪過盛,加蒼朮;有發熱,加黃柏;有風邪,加防風;所有處方都加木瓜引導藥力,效果奇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