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三 (5)
卷三 (5)
1. 濕熱腹脹
【濕熱腹脹之症】面目黃腫,小便赤澀,大便或結,或泄黃糜,或日晡潮熱,煩渴口苦,口甘口淡,腹脹脅痛,此濕熱腹脹之症也。
白話文:
濕熱腹脹之症
症狀:
- 臉色發黃浮腫
- 小便發紅刺痛
- 大便有時乾燥結硬,有時腹瀉黃色水樣便
- 每天下午或傍晚感到發熱和口渴
- 口腔發苦
- 口中感到甘甜或平淡無味
- 腹部脹痛,兩側肋骨下疼痛
【濕熱腹脹之因】濕熱之邪,感入腸胃,不得外泄,濕淫太過,痞塞不通,則腹脹之症作矣。
【濕熱腹脹之脈】脈浮而濡,趺陽反數,或見浮大,或見沉滑,或見促結,甚則反伏。
白話文:
濕熱引起的腹脹,是因為濕熱的邪氣侵入腸胃,無法向外排出,濕氣過重,阻塞了正常的運行,導致腹部脹滿的症狀出現。
濕熱腹脹的脈象表現為脈搏浮而軟弱,趺陽脈反而快,或者呈現浮大,或者沈滑,或者急促不規則,嚴重時脈象反而隱伏不易觸及。
【濕熱腹脹之治】面黃目黃,脅痛口苦,肝膽有火,龍膽瀉肝湯。小便赤澀,木通六一散。二便皆澀,八正散。大便黃糜,家秘瀉黃散。日晡潮熱,大柴胡湯。煩渴口淡,乾葛石膏湯。口苦清膽火,口甘清脾火,口淡清胃火,口齒清腎火。身熱脈浮,應汗者,宜辛涼散表,荊芥湯汗之。
白話文:
【濕熱腹脹的治療】
面色和眼睛發黃,肋部疼痛、口苦,肝膽有熱,使用龍膽瀉肝湯。小便色赤且澀,使用木通六一散。若二便都感到澀滯,則用八正散。大便呈現黃糜狀,應使用家祕瀉黃散。若在午後感到潮熱,則用大柴胡湯。若感到口渴且口味淡,則使用乾葛石膏湯。若口苦則清肝火,若口甘則清脾火,若口淡則清胃火,若口齒發酸則清腎火。若身體發熱脈搏浮,且有出汗的情形,則應使用辛涼藥物發汗,如荊芥湯來出汗。
龍膽瀉肝湯,見前脾熱腫。
六一散,木通湯沖服。
八正散
白話文:
龍膽瀉肝湯,用於治療脾臟熱腫。
六一散,以木通湯送服。
八正散。
瞿麥,萹蓄,滑石,甘草,山梔,車前子,木通,大黃
家秘瀉黃散
白話文:
瞿麥:又稱「雀麥」,性味甘涼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渴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病、口渴、痢疾等症。
萹蓄:又稱「苦蕒草」,性味苦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明目退翳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、目赤腫痛等症。
滑石:性味甘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甘草:性味甘平,具有補氣和中、益氣生津的功效,常用於脾胃虛弱、氣短乏力、咳嗽等症。
山梔:又稱「黃梔子」,性味苦寒,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肝火上炎、吐血、衄血等症。
車前子:性味甘寒,具有清熱利尿、明目退翳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、小便不利、目赤腫痛等症。
木通:性味甘寒,具有清熱利尿、通淋排石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泌尿系感染、尿路結石等症。
大黃:性味苦寒,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、腸癰便祕、痢疾等症。
蒼朮,厚朴,廣皮,甘草,枳殼,川黃連
白話文:
蒼朮:具有祛濕健脾、燥濕消痰、解表散寒等功效,常與甘草、白朮等藥材配伍使用。
厚朴:具有溫中燥濕、行氣消脹、降逆止嘔等功效,常與吳茱萸、乾薑等藥材配伍使用。
廣皮:具有祛風濕、活血通經、止痛等功效,常與川芎、白芍等藥材配伍使用。
甘草:具有益氣健脾、清熱解毒、回陽救逆等功效,常與黨參、黃芪等藥材配伍使用。
枳殼:具有行氣寬中、消導積滯等功效,常與陳皮、半夏等藥材配伍使用。
川黃連:具有清熱燥濕、涼血解毒、散結消腫等功效,常與黃芩、黃連等藥材配伍使用。
酒客加乾葛,腹痛加大黃,小水赤加木通、滑石,陽明熱加乾葛,寒熱加柴胡,虛加人參。
白話文:
-
喝酒後吃乾葛,肚子痛時加大黃。
-
小便赤熱時,加入木通、滑石。
-
陽明熱症時,加入乾葛。
-
寒熱交替時,加入柴胡。
-
體虛時,加入人參。
大柴胡湯
即小柴胡去人參加大黃。
乾葛石膏湯
乾葛,知母,石膏,甘草
腹皮熱加地骨皮、川黃連。
荊芥湯,治表有濕熱,腹脹身大。
白話文:
大柴胡湯,就是小柴胡湯去掉了人參,加入了大黃。乾葛石膏湯的藥材包括乾葛、知母、石膏和甘草。如果腹部有熱,可以加地骨皮和川黃連。荊芥湯用於治療表層有濕熱,肚子脹,身體腫大的症狀。
荊芥,防風,薄荷,地膚子
白話文:
荊芥:
荊芥是一種草本植物,自古以來就被用於中醫。它具有發散風熱、解肌透疹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感冒、流感、麻疹等。
防風:
防風也是一種草本植物,具有發汗解表、祛風止痛的功效。常被用於治療感冒、頭痛、肌肉疼痛等。
薄荷:
薄荷是一種常見的香草植物,具有清熱解暑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常被用於治療感冒、咳嗽、咽喉腫痛等。
地膚子:
地膚子是一種草本植物,具有清熱利尿、明目退翳的功效。常被用於治療尿路感染、眼疾等。
2. 寒濕腹脹
【寒濕腹脹之症】身重不溫,手足厥冷,腹脹無汗,此寒濕腹脹之症也。
白話文:
身體沈重,感覺不到暖意,手腳冰冷,腹部脹滿且不出汗,這是寒濕引起腹脹的症狀。
【寒濕腹脹之因】春時應溫而反寒,夏時應熱而反涼,兼之天冷陰雨,或坐臥卑濕,寒濕襲於腠理,壅閉脈絡,而腹為之脹矣。
【寒濕腹脹之脈】寸脈沉遲,沉則為水,遲則為寒;若見弦緊,弦則善脹,緊則惡寒。
白話文:
引起寒冷潮濕導致腹脹的原因:
春天本應溫暖舒適,卻突然寒冷;夏天本應炎熱,卻突然變涼;加上天氣寒冷,陰雨綿綿,或是經常坐臥在潮濕的環境中,寒濕之邪侵襲肌膚、阻滯經絡,因此導致腹脹。
【寒濕腹脹之治】身重身冷無汗,甘草麻桂湯、麻桂術甘湯。下身重多汗,防己茯苓湯。寒濕內伏,朮附湯。中氣弱,理中湯,溫中氣而散寒濕。
白話文:
【治療寒濕腹脹】
1、身體沉重寒冷,但是沒有出汗,可以使用甘草麻桂湯、麻桂術甘湯。
2、身體下半身沉重,而且出汗多,可以使用防己茯苓湯。
3、寒濕在體內積聚,可以使用朮附湯。
4、中氣虛弱,可以使用理中湯,溫補中氣,祛散寒濕。
甘草麻桂湯
甘草,麻黃,桂枝
麻桂術甘湯
麻黃,桂枝,白朮,甘草
家秘白朮易蒼朮。
防己茯苓湯,治里水,腰下重。
防己,黃耆,桂枝,茯苓,甘草
朮附湯,溫經散濕,此方獨勝。
白朮,熟附子
理中湯,見前脾虛腫。
白話文:
甘草麻桂湯,由甘草、麻黃、桂枝組成。麻桂術甘湯則以麻黃、桂枝、白朮、甘草為藥材,其中白朮可替換為蒼朮。防己茯苓湯用於治療里水、腰下沉重,包含防己、黃耆、桂枝、茯苓、甘草。朮附湯溫經散濕,效果獨特,僅用白朮和熟附子。理中湯則用於脾虛腫脹,配方已在先前提及。
3. 氣結腹脹
【氣結腹脹之症】胸腹凝結作脹,脹而不休,或胸前飽悶,或小腹脹急,此氣結作脹之症也。
白話文:
氣滯造成腹部脹滿的症狀,胸部和腹部感到緊繃脹痛,持續不緩解,或者胸口感到沈重悶塞,或是小腹部脹痛緊急,這都是因為氣滯引起的脹痛現象。
【氣結腹脹之因】或因惱怒傷肝,肝氣怫鬱,或因思慮傷脾,脾氣鬱結,鬱怒思慮,則氣血凝結,而腹脹之症作矣。
【氣結腹脹之脈】多見沉澀,或見沉弦,或見沉伏,《脈經》云,下手脈沉,便知是氣。
白話文:
氣結腹脹的原因:或是因為惱怒傷肝,肝氣鬱結,或是因為思慮傷脾,脾氣鬱結,憂鬱思慮,則氣血凝結,腹脹症狀就會產生。
【氣結腹脹之治】攻衝刺痛,四七湯。寒凝結脹,厚朴湯。胸前飽悶,枳桔平胃散。小腹脹急,青皮散。小便澀滯,木通飲。
四七湯,治七情氣結。
白話文:
-
攻衝刺痛:使用四七湯治療。
-
寒凝結脹:使用厚朴湯治療。
-
胸前飽悶:使用枳桔平胃散治療。
-
小腹脹急:使用青皮散治療。
-
小便澀滯:使用木通飲治療。
半夏,蘇葉,厚朴,白茯苓
加生薑、紅棗。
厚朴湯
白話文:
-
半夏:半夏是一種中藥,具有化痰止咳、降逆止嘔、消暑生津等功效。
-
蘇葉:蘇葉是一種中藥,具有發汗解表、理氣和中、消暑化濕等功效。
-
厚朴:厚朴是一種中藥,具有溫中止嘔、散寒止瀉、行氣化濕等功效。
-
白茯苓:白茯苓是一種中藥,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寧心、益氣補虛等功效。
厚朴,陳皮,甘草,乾薑,白茯苓
枳桔平胃散
白話文:
-
厚朴:它是一種中藥材,味辛、苦、溫,具有祛風散寒、行氣止痛、消腫化瘀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咳嗽、胸痛、腹痛、跌打損傷等症狀。
-
陳皮:它是一種中藥材,味辛、苦、溫,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、止咳平喘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、嘔吐、腹瀉、咳嗽、哮喘等症狀。
-
甘草:它是一種中藥材,味甘、平,具有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、潤肺止咳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氣短乏力、口乾舌燥、咳嗽等症狀。
-
乾薑:它是一種中藥材,味辛、熱,具有溫中散寒、發汗解表、止嘔止瀉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發燒、頭痛、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-
白茯苓:它是一種中藥材,味甘、淡,具有健脾益氣、寧心安神、利尿消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心悸失眠、水腫等症狀。
枳殼,桔梗,蒼朮,廣皮,甘草,厚朴
白話文:
枳殼:具有理氣、化痰、止咳、寬胸等功效,常被運用於治療胸臆滿悶、咳嗽痰多等症狀。
桔梗:具有宣肺、利咽、祛痰、止咳等功效,常被運用於治療肺部疾患,如咳嗽、喘息等症狀。
蒼朮:具有祛濕、健脾、燥濕、止瀉等功效,常被運用於治療濕氣過重引起的腹瀉、嘔吐、洩瀉等症狀。
廣皮:具有健脾、化痰、止瀉、消食等功效,常被運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食少納差、腹瀉、噁心等症狀。
甘草:具有補益中氣、調和諸藥、清熱解毒等功效,常被運用於治療中氣不足、虛弱乏力、咳嗽痰多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厚朴:具有溫中、化痰、除滿、消食等功效,常被運用於治療脘腹脹滿、消化不良、噁心嘔吐等症狀。
青皮散
青皮,大腹皮
二味同煎。
木通飲,治脅肋刺痛臌脹。
木通,陳皮,蘇梗,甘草
加生薑、紅棗。
白話文:
青皮散:
青皮,大腹皮
兩種材料一同煎煮。
木通飲,用於治療脅肋刺痛及臌脹。
木通,陳皮,蘇梗,甘草
加入生薑、紅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