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
《症因脈治》~ 卷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2)

1. 燥火身腫

【燥火身腫之症】喘促氣急,兩脅刺痛,身面浮腫,煩躁不得臥,唇口乾燥,小便赤澀,即河間燥傷肺氣,節齋先喘後腫之症也。

【燥火身腫之因】時值燥令,燥火刑金,絕水之源,肺氣焦滿,清化不行,小水不利,氣道閉塞,而燥火腫症作矣。

【燥火身腫之脈】或見浮數,燥傷於表;或見沉數,燥傷於裡;或見躁疾,燥傷於血;或見洪數,燥傷於氣。

【燥火身腫之治】若時令秋燥,竹葉白虎湯。燥傷於血,清涼飲子。有咳嗽,石膏瀉白散。

竹葉石膏湯

竹葉,石膏,桔梗,木通,薄荷,甘草

咳嗽加桑白皮、地骨皮。

清涼飲子

黃芩,黃連,薄荷,玄參,當歸,芍藥,甘草,山梔,牡丹皮

石膏瀉白散

石膏,知母,桔梗,甘草,桑白皮,地骨皮

白話文:

燥火身腫是指一種身體浮腫,伴隨燥熱症狀的疾病。症狀包括呼吸急促、兩側肋骨刺痛、臉部和身體浮腫、煩躁不安無法入睡、嘴唇乾燥、小便短赤澀痛。這與燥熱傷肺,導致先咳嗽氣喘,後出現浮腫有關。

這種疾病的成因是季節乾燥,燥熱之氣傷及肺金,導致體內津液不足,肺氣鬱結,不能正常運轉水液,排尿不利,氣道阻塞,最終出現燥熱浮腫。

診斷時,脈象可能表現為浮數脈(燥熱傷及肌表)、沉數脈(燥熱傷及內臟)、疾數脈(燥熱傷及血液)、洪數脈(燥熱傷及氣血)。

治療方法根據具體情況而異:秋季乾燥引起的燥熱身腫,可服用竹葉白虎湯;燥熱傷血者,則用清涼飲子;伴有咳嗽者,則用石膏瀉白散。

竹葉石膏湯的組成藥物包括:竹葉、石膏、桔梗、木通、薄荷、甘草;若有咳嗽,則需加入桑白皮、地骨皮。

清涼飲子的組成藥物包括:黃芩、黃連、薄荷、玄參、當歸、芍藥、甘草、山梔、牡丹皮。

石膏瀉白散的組成藥物包括:石膏、知母、桔梗、甘草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。

2. 黃汗身腫

【黃汗身腫之症】身熱胸滿,四肢黃腫而渴,狀如風水,汗出沾衣,色如柏汁,久不愈,必致癰膿。又有不惡風,小便利,若上焦寒,口多涎,身冷腫痛,狀如周痹,腦中窒,不能食。又有兩脛不冷,反發熱,名歷節。食已汗出,常見盜汗,汗出不涼,反發熱,久久必甲錯,生惡瘡,身瞤瞤胸中痛,劇者不能食,身疼重煩躁,小便不利,皆黃汗腫症也。

【黃汗身腫之因】以汗出入水,水邪內侵,或汗出當風;汗與水皆寒濕之氣,內結郁久,則成熱成黃,而黃汗腫之症作矣。

【黃汗身腫之脈】其脈自沉,或多沉遲,陽症陰脈,故用桂枝。

【黃汗身腫之治】《金匱》以身腫發熱,汗出而渴,狀如風水者,用黃耆芍藥桂酒湯。

兩脛不冷,反發熱,名歷節。食已汗出,暮盜汗,汗出反發熱者,用桂枝加黃耆湯。

黃耆芍藥桂酒湯

黃耆,桂枝,白芍藥

上三味,以苦酒煮。如怕煩心,以美酒易苦酒。

桂枝加黃耆湯

桂枝,芍藥,生薑,黃耆,大棗,生甘草

楨按:《金匱》治黃汗症,一曰身體痛,發熱汗出而渴,汗出色如柏汁,脈自沉者,黃耆芍藥桂酒湯。一曰黃汗之症,兩脛自冷,假令反發熱,此風寒歷於肢節而痛,名曰歷節。又食已,胃火勞動而汗出,暮夜則營分有虛熱而盜汗,然既汗出,則宜身涼,今因水邪內結不散,故反發熱,熱久汗多,則皮膚之陰血,為熱所灼,為汗所耗,久久必甲錯,若再熱,營氣熱胕,必生惡瘡。

若身重,汗出輒輕,旋又復重,則汗雖出,發熱不減,身重不除,久久內氣必虛,肌肉瞤瞤而動。內虛中氣不得運,則胸中痛。元氣上下不貫,則腰上有汗,下無汗,腰臗弛痛,如有物在皮膚中而不和順;劇者不能食,疼痛煩躁,小便不利,桂枝加黃耆湯。按前一症,以汗出不固,水邪入營,鬱而發熱,熱甚則發黃而渴,故以桂枝和營,以苦酒引入血分,散其水寒,則熱自退,脈不沉矣。但衛虛不宜多汗,故用黃耆之力實衛耳。

後一症,即桂枝原方,加生薑、大棗、甘草,又飲熱粥以助胃得汗,其加黃耆實表固衛者何故?蓋治脈浮發熱,汗多熱不退之症,不得不用桂枝,以其多汗盜汗,又不得不用黃耆,此症因水寒之邪,盤結不散,汗雖出而熱不減,正所云汗出而邪不出者,故仲景於桂枝散表方中,重加黃耆,佐以大棗、甘草、生薑,和其胃氣,同功衛外,使其邪出而汗不出也。

仲景以黃汗列之水氣門,不入黃疸症中;宇泰又以黃汗為黃疸之首,而水腫門略注一條,此亦互相發明之意。然又有分別,汗出染衣,遍身無腫,乃黃疸中之黃汗,即《準繩》所云黃汗也。黃汗染衣,發熱脛冷,即仲景黃耆芍藥桂酒湯所治之黃汗也;黃汗染衣,若脛不冷,反發熱,即仲景桂枝加黃耆湯所治之歷節也。二症有腫不腫之分,故有水腫、黃疸之別。

水寒之邪,內結脈沉,當同傷寒例。太陽發熱多汗之桂枝症,用辛溫解肌,使其邪散身涼;不可同熱病門,熱邪伏內,汗出熱不退之症,用清裡退熱者比。

白話文:

黃汗身腫是指身體發熱、胸悶,四肢發黃腫脹且口渴,症狀類似水腫,汗液沾濕衣物,顏色像柏樹汁液,久治不愈則可能化膿。也可能不惡風,小便通暢,但上焦寒冷,口多唾液,身體冰冷腫痛,類似周痹,頭昏腦脹,無法進食。還可能小腿不冷反而發熱,稱為歷節。飯後出汗,經常盜汗,出汗後不覺涼爽反而發熱,久而久之可能指甲變形,長出惡瘡,身體抽搐胸痛,嚴重者無法進食,身體沉重煩躁,小便不利,這些都是黃汗腫症的表現。

黃汗身腫的原因是汗液出入失調,水邪入侵,或是出汗時受風;汗液和水液都是寒濕之氣,內結鬱久,就會化熱發黃,形成黃汗腫症。

黃汗身腫的脈象是脈沉,或沉而遲,陽證陰脈,因此要用桂枝。

治療黃汗身腫,《金匱要略》記載:身體腫脹發熱,出汗口渴,症狀類似水腫者,用黃耆芍藥桂酒湯。

小腿不冷反而發熱,稱為歷節;飯後出汗,晚上盜汗,出汗後反而發熱者,用桂枝加黃耆湯。

黃耆芍藥桂酒湯的組成:黃耆、桂枝、白芍藥,用苦酒煎煮。如果擔心苦味煩心,可以用美酒代替苦酒。

桂枝加黃耆湯的組成:桂枝、芍藥、生薑、黃耆、大棗、生甘草。

《金匱要略》治療黃汗症,一種是身體疼痛,發熱出汗且口渴,汗液顏色像柏樹汁液,脈象沉者,用黃耆芍藥桂酒湯;另一種是黃汗症,小腿原本應該冰冷,卻反而發熱,這是風寒侵犯肢節而疼痛,稱為歷節;還有飯後胃火活動而汗出,晚上因氣血虛熱而盜汗,但出汗後應該身體涼爽,卻因水邪內結不散而反而發熱,熱久汗多,則皮膚的陰血被熱灼傷,被汗液耗損,久而久之則指甲變形,若再加重,營氣熱盛,則必生惡瘡。

如果身體沉重,出汗後稍微輕些,旋即又復重,則雖然出汗,發熱卻不減,身體沉重也不消除,久而久之體內元氣必虛,肌肉抽搐。內虛中氣不能運轉,則胸痛。元氣不能上下貫通,則腰上有汗,下無汗,腰部酸痛弛緩,好像皮膚中有東西阻塞不通暢;嚴重者不能進食,疼痛煩躁,小便不利,則用桂枝加黃耆湯。前一種症狀,是因為汗液不固,水邪入營,鬱結而發熱,熱重則發黃口渴,所以用桂枝調和營氣,用苦酒引入血分,散去寒濕,則熱自退,脈象就不沉了。但衛氣虛弱不宜多汗,所以用黃耆來補益衛氣。

後一種症狀,即桂枝湯原方,加入生薑、大棗、甘草,並喝熱粥以幫助胃氣生髮而汗出,為何要加黃耆來補益表氣固衛呢?因為治療脈浮發熱,汗多熱不退的症狀,不得不使用桂枝;因為多汗盜汗,不得不使用黃耆。此症是因水寒之邪盤踞不散,雖然出汗但熱度不減,正如所說的“汗出而邪不出”,所以張仲景在桂枝湯(散表方)中,加重黃耆,佐以大棗、甘草、生薑,以調和胃氣,共同作用於衛外,使邪氣排出而汗液不至於過多。

張仲景將黃汗列在水氣篇,而不列入黃疸篇;宇泰則認為黃汗是黃疸的初期,而在水腫篇略加註記,這也是互相闡明的意思。但也有區別,汗液染濕衣物,全身不腫,是黃疸中的黃汗,就是《醫學正傳》中所說的黃汗;汗液染濕衣物,發熱脛冷,是張仲景黃耆芍藥桂酒湯所治療的黃汗;汗液染濕衣物,若小腿不冷反而發熱,是張仲景桂枝加黃耆湯所治療的歷節。兩種症狀有腫脹與否的區別,所以有水腫、黃疸之分。

水寒之邪內結,脈象沉,應按照傷寒的治療方法。太陽發熱多汗的桂枝證,用辛溫解肌的方法,使邪氣散去,身體涼爽;不可與熱病篇相同,熱邪伏於內,汗出熱不退的症狀,用清裡退熱的方法比較。

3. 內傷腫症

4. 肺虛身腫

【肺虛身腫之症】瀉利喘咳,面色慘白,或腫或退,小便清利,或氣化不及,小便時閉,大便時溏,即《金匱》脈沉自喘之正水,此肺虛腫症也。

【肺虛身腫之因】勞役過度,肺氣久虛,清肅之令不行,下降之權失職,衛氣壅遏,營氣不從,則腫症作矣。

【肺虛身腫之脈】寸口細數,肺液干少;右關虛軟,土不生金;尺脈細數,腎水不足。

【肺虛身腫之治】肺燥者,生脈散。土不能生金者,四君子加杏仁、貝母。腎水不足,人參固本丸。肺氣不能收攝,都氣丸。

生肺散

人參,揀麥冬,北五味

氣逆加橘紅,有痰加貝母,嗽多喘滿加桑白皮,小便不利加杏仁。

四君子湯,治肺氣不足。
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甘草

氣逆加橘紅。

人參固本丸

生地,熟地,天冬,麥冬,人參

痰加貝母。

都氣丸,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。

凡治虛證,當明陰陽,如陰虛當養陰,陽虛當養陽。如面色慘白,二便清利,氣怯神離,肺之真陽虛也,當用四君子湯。若喘咳骨蒸,痰火上逆,痰中帶血,此肺之真陰虛也,又當用固本丸。

白話文:

肺虛身腫是一種疾病,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咳嗽、面色蒼白、身體腫脹(時腫時消)、小便清澈或小便閉結、大便稀溏。這與《金匱要略》中所述的脈象沉細、自感呼吸困難、水腫的症狀相符,屬於肺氣虛弱導致的水腫。

這種疾病的成因是過度勞累,導致肺氣長期虛弱,肺臟的清肅功能失調,下降之氣不足,衛氣和營氣運行受阻,最終導致水腫。

此症的脈象表現為寸口脈細數,代表肺液不足;右關脈虛弱,說明脾土不能生金;尺脈細數,表明腎水不足。

治療方面,肺燥者用生脈散;脾土不能生金者,用四君子湯加杏仁、貝母;腎水不足者,用人參固本丸;肺氣不能收攝者,用都氣丸。

生脈散的組成包括人參、麥冬、五味子,若伴隨氣逆則加橘紅,有痰則加貝母,咳嗽氣喘則加桑白皮,小便不利則加杏仁。

四君子湯用於治療肺氣不足,其組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,氣逆則加橘紅。

人參固本丸的組成包括生地黃、熟地黃、天冬、麥冬、人參,痰多則加貝母。

都氣丸是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。

治療虛證需辨別陰陽,陰虛需滋陰,陽虛需益陽。例如,如果患者面色蒼白,大小便清利,氣虛神疲,這是肺臟真陽虛弱,應服用四君子湯。如果患者有喘咳、骨蒸(低熱)、痰火上逆、痰中帶血等症狀,這是肺臟真陰虛弱,應服用人參固本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