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三 (1)
卷三 (1)
1. 腫脹總論
秦子曰:腫症在表者多,脹症在表者少。腫症腫於遍身,現於皮膚,在外不在內。脹症脹於心腹,即《內經》所謂心腹滿,旦食不能暮食也。是以其症當分,其治當別。然經絡同者,症形治法,亦無不同。例如外感之腫,與外感之脹,二者固自各異,至內傷五臟之腫,與內傷五臟之脹,則形症治法,大抵相似。今分列前後,以備互相參考。
白話文:
秦子說:腫脹的症狀大多出現在體表,脹滿的症狀大多出現在體內。腫脹是腫脹在全身,出現在皮膚上,在外不在內。脹滿是脹滿在心腹,也就是《內經》所說的:心腹滿,早飯後不能吃晚飯。因此,腫脹和脹滿的症狀應該區分,治療方法也應該區別。然而,經絡相同的,症狀、形狀和治療方法,也沒有不同。例如,外感造成的腫脹和外感造成的脹滿,兩者自然各不相同,但如果內傷五臟造成的腫脹和內傷五臟造成的脹滿,則症狀、形狀和治療方法,大多相似。現在按前後順序分列,以便相互參考。
2. 風寒身腫
【風寒身腫之症】惡寒身熱,身首皆腫,風勝多汗,寒勝無汗,此外感風寒,即《金匱》風水、皮水,從太陽經主治之症也。
白話文:
【風寒身腫之症】怕冷、身體發熱,身體和頭都腫脹,風邪盛行則多汗,寒邪盛行則不汗,此外因風寒而引起的身體腫脹,就是《金匱要略》中所說的風水、皮水,從太陽經引起的主治症狀。
【風寒身腫之因】表氣素虛,肺氣素熱,表氣虛則外邪易入,肺氣熱則皮毛易開;寒襲於肌表,鬱而不散,則發熱身腫之症作矣。
【風寒身腫之脈】多見浮大,或見浮數,或見浮緊。浮緩為風,浮緊為寒,浮數為熱。
白話文:
【引發風邪身腫的緣由】人體的外邪之氣不足,肺氣十分熱,體表之氣虛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,肺氣太熱則皮膚毛孔容易打開,寒氣侵入肌表,鬱結而不能散去,就會出現發熱身腫的症狀。
【風寒身腫之治】浮緩散風,浮緊散寒。仲景防己黃耆湯,治風者也。甘草麻黃湯、杏子湯,散寒者也。越婢湯、桂枝芍藥湯,和榮衛者也。大腹皮散、木香丸等,和裡氣者也。若風入肺經,兼喘咳,瀉白散加防風。寒入肺經,而發熱喘咳者,瀉白散加麻黃。
白話文:
【治療風寒引起的全身水腫】浮緩的脈象是因風所致,浮緊的脈象是因寒所致。仲景所述的防己黃耆湯,是治療風症的。甘草麻黃湯、杏子湯,是治療寒症的。越婢湯、桂枝芍藥湯,是調和榮衛的。大腹皮散、木香丸等,是調和裡氣的。如果風邪侵襲肺經,同時伴有喘咳,在瀉白散中加入防風。寒邪侵襲肺經,導致發熱、喘咳,在瀉白散中加入麻黃。
防己黃耆湯
防己,黃耆,甘草,白朮
上用七錢,加薑、棗煎服,以綿被圍腰,微汗為度,潔古用此湯調五苓散。
《金匱》甘草麻黃
甘草,麻黃
《金匱》杏子湯
麻黃,杏子,甘草
越婢湯
白話文:
用防己、黃耆、甘草、白朮各七錢,加入薑、棗一起煎服,用棉被圍住腰部,微微出汗即可。過去用此湯調和五苓散。另外,《金匱》記載甘草麻黃湯和杏子湯的藥方,分別是甘草、麻黃,以及麻黃、杏子、甘草。還有越婢湯,但藥方沒寫。
麻黃,石膏,生薑,大棗,甘草
白話文:
- 麻黃:
麻黃是一種草本植物,具有宣肺平喘、發汗解表的功效。它常被用於治療感冒、支氣管炎、哮喘等疾病。
- 石膏:
石膏是一種礦物,具有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、除煩安神的功效。它常被用於治療發燒、中暑、口渴、心煩意亂等疾病。
- 生薑:
生薑是一種辛辣的根莖類植物,具有溫中散寒、發汗解表的功效。它常被用於治療感冒、胃寒嘔吐、腹瀉等疾病。
- 大棗:
大棗是一種水果,具有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、緩解虛汗的功效。它常被用於治療虛弱、貧血、失眠、多汗等疾病。
- 甘草:
甘草是一種植物的根莖,具有補中益氣、清熱解毒、調和諸藥的功效。它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疾病,如脾胃虛弱、咳嗽、咽喉疼痛、腹瀉等。
桂枝芍藥湯
桂枝,白芍藥,甘草
大腹皮散
白話文:
石膏是一種礦物,能夠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,也能夠消除煩躁、安神。它常用於治療發燒、中暑、口渴、心煩意亂等疾病。
生薑是一種辛辣的根莖類植物,具有溫中散寒、發汗解表的功效。它常用於治療感冒、胃寒嘔吐、腹瀉等疾病。
大棗是一種水果,具有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、緩解虛汗的功效。它常用於治療虛弱、貧血、失眠、多汗等疾病。
甘草是一種植物的根莖,具有補中益氣、清熱解毒、調和諸藥的功效。它常用於治療各種疾病,如脾胃虛弱、咳嗽、咽喉疼痛、腹瀉等。
桂枝、白芍和甘草是桂枝芍藥湯的組成藥物。
大腹皮散是另一種藥方。
青皮,桑皮,檳榔,川芎,羌活,大腹皮,防己
白話文:
青皮、桑皮、檳榔、川芎、羌活、大腹皮、防己。
木香丸
木香(五錢),檳榔(五錢)
二味同研,水為丸。
硃砂(五分),為衣。
瀉白散
桑白散,地骨皮,甘草
風加防風。寒加羌活、麻黃。
白話文:
用五錢木香和五錢檳榔研磨成粉,用水做成丸子。再用五分硃砂包覆丸子,這就是木香丸。治療時,可根據病情添加白散、桑白散、地骨皮和甘草等藥材,若有風邪加防風,寒邪加羌活、麻黃。
3. 寒濕身腫
【寒濕身腫之症】身重身痛,足脛冷,胸滿悶,遍身腫,此寒濕腫之症也。
白話文:
身體沈重疼痛,腳腿感到寒冷,胸口感到悶,全身浮腫,這是因寒濕引起的腫症。
【寒濕身腫之因】或時令陰雨,天氣寒冷;或居處陰濕,陰寒之氣,襲於肌表;或因汗出遇水,水寒所傷,則寒濕腫之症成矣。
【寒濕身腫之脈】脈多沉小,或見沉遲,或見沉濡。
白話文:
寒濕身腫的原因有:
-
由於時令陰雨天氣寒冷所致:天氣轉涼寒冷,身體又濕漉漉的,很容易患上寒濕身腫。
-
由於居處陰濕寒氣侵襲而致:居住在潮濕陰涼的環境中,人體長期接觸寒氣,容易導致寒濕身腫。
-
由於汗出遇水,水寒受傷所致:比如夏季大汗淋漓後,立即用冷水洗澡,或游泳後沒有及時擦乾身體,這些情況都可能導致寒濕身腫。
【寒濕身腫之治】惡寒身痛,先宜溫經散濕,冬月麻黃桂枝湯,余月羌獨敗毒散。濕氣壅滯者,勝濕湯。肺經傷濕,喘咳水腫,導水茯苓湯。
白話文:
【寒濕身腫的治療】惡寒身痛,先適合溫暖經絡、散去濕氣,冬天服用麻黃桂枝湯,其他月份服用羌獨敗毒散。濕氣凝滯的人,服用勝濕湯。肺經受寒濕所傷,出現喘咳水腫,服用導水茯苓湯。
麻黃桂枝
麻黃,桂枝,白芍藥,甘草
羌獨敗毒散,見後濕熱痿。
羌活勝濕湯,見後濕熱腫。
白話文:
麻黃、桂枝、白芍和甘草等藥材,可以治療濕熱痿症,這是在羌獨敗毒散中使用。如果出現濕熱腫,則可以使用羌活勝濕湯。
導水茯苓湯,原文治遍身腫,喘滿倚息,不能轉身,飲食不下,小便溺出如割而
少,如黑豆汁。
白話文:
導水茯苓湯,用於治療遍身浮腫,氣喘過度甚至無法呼吸,無法轉身,無法飲食,小便像被割傷般疼痛。
麥冬,澤瀉,白朮,紫蘇,陳皮,赤茯苓,柴胡,檳榔,木瓜,砂仁,木香,桑白皮,大腹皮
白話文:
-
麥冬:具有養陰潤肺、清心除煩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陰虛津虧、肺燥咳嗽、心煩失眠等症。
-
澤瀉:具有利尿消腫、清熱化濕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水腫、濕熱淋證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-
白朮: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尿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、水濕停滯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-
紫蘇:具有疏風散寒、理氣化痰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咳嗽氣喘、痰多等症。
-
陳皮: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、痰多咳嗽等症。
-
赤茯苓:具有利水滲濕、益氣健脾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水腫、濕阻脾胃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-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清熱退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、鬱熱發燒、肝膽疼痛等症。
-
檳榔:具有殺蟲止癢、行氣導滯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蛔蟲病、蟯蟲病、食積腹脹等症。
-
木瓜:具有消食導滯、潤腸通便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、便祕等症。
-
砂仁:具有溫中止瀉、行氣化濕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、泄瀉腹痛、濕阻中焦等症。
-
木香:具有理氣止痛、溫中止瀉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氣滯腹痛、泄瀉腹痛、胃寒嘔吐等症。
-
桑白皮:具有清肺化痰、止咳平喘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、痰多氣喘等症。
-
大腹皮:具有理氣化痰、行氣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胸悶氣滯、痰多咳嗽、腹痛吐瀉等症。
4. 濕熱身腫
【濕熱身腫之症】身熱目黃,小便赤澀,胸腹脹悶,四肢黃腫,口渴心煩,此濕熱作腫,即陽水腫之症也。
【濕熱身腫之因】或濕熱行令,襲人肌表,或先傷於濕,濕氣久留,鬱而成熱,則濕熱腫症作矣。
【濕熱身腫之脈】脈多洪數,或見沉滑,或見促結,或見實大,濕熱太甚,脈反沉伏。
白話文:
身體發熱、眼睛泛黃、小便顏色深紅且排尿困難,胸腹脹悶,四肢浮腫呈黃色,口渴心煩,這是濕熱導致的身體腫脹,也就是陽水腫。
這種病症的產生,可能是因為濕熱流行,侵襲皮膚表面,或者先受濕邪侵害,濕氣停留在體內,久而久之轉化為熱,就形成了濕熱導致的腫脹。
這種病症的脈象,多數為脈搏洪大而數,也可能出現沉而滑、急促而結、或實大有力等脈象,如果濕熱非常嚴重,脈象反而會沉伏不顯。
【濕熱身腫之治】宜清金利水,金清則小便利,而濕熱除,清肺飲合四苓散。二便俱閉,八正散。下部腫,二妙丸。濕熱在表者,羌活勝濕湯。
清肺飲
白話文:
【濕熱身腫的治療方法】應該清金利水,金清則小便利,而濕熱去除,清肺飲合四苓散。大、小便都不通暢,八正散。下部腫脹,二妙丸。濕熱在體表者,羌活勝濕湯。
骨皮,桔梗,甘草,黃芩,桑白皮
白話文:
骨皮:
- 來源:衛矛科植物骨皮的乾燥樹皮。
- 性味:苦、辛、微溫。
- 歸經:肺、胃經。
- 功效:祛風解表,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。
- 臨牀應用:感冒發燒,咳嗽氣喘,咽喉腫痛,牙痛,頭痛,風濕痹痛,跌打損傷等。
桔梗:
- 來源:桔梗科植物桔梗的乾燥根。
- 性味:辛、苦、微溫。
- 歸經:肺、胃經。
- 功效:宣肺止咳,祛痰利咽,消腫散結。
- 臨牀應用:咳嗽氣喘,痰多,咽喉腫痛,肺膿腫,支氣管擴張,乳腺炎,甲狀腺腫等。
甘草:
- 來源:豆科植物甘草的乾燥根莖。
- 性味:甘、平。
- 歸經:脾、肺、胃經。
- 功效:益氣補中,調和諸藥。
- 臨牀應用:虛弱乏力,氣短喘息,咳嗽氣喘,脾胃虛弱,腹痛腹瀉,消化不良,瘡瘍腫毒等。
黃芩:
- 來源:脣形科植物黃芩的乾燥根。
- 性味:苦、寒。
- 歸經:肺、大腸經。
- 功效:清熱瀉火,燥濕止瀉,涼血解毒。
- 臨牀應用:熱病發熱,口渴咽乾,痢疾腹瀉,黃疸,肝炎,濕疹,瘡瘍腫毒等。
桑白皮:
- 來源:桑科植物桑樹的乾燥樹皮。
- 性味:苦、寒。
- 歸經:肺、肝經。
- 功效:清肺止咳,平喘利咽,祛風止癢。
- 臨牀應用:咳嗽氣喘,痰多,咽喉腫痛,肺熱咳嗽,風疹瘙癢,皮膚瘙癢等。
四苓散,即五苓散去桂枝。
八正散,見後濕熱腹脹。
二妙丸,見後濕熱痿。
白話文:
四苓散,就是五苓散去掉桂枝。
八正散,詳見後面濕熱腹脹的部分。
二妙丸,詳見後面濕熱痿的部分。
羌活勝濕湯,治濕熱在表宜汗之症。
白話文:
羌活勝濕湯,用於治療濕熱在表,適合發汗的症狀。
防風,羌活,柴胡,白芷,川芎,蒼朮,黃芩
白話文:
防風:具有祛風解表、止痛、止痙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頭痛、牙痛、腹痛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
羌活:具有祛風散寒、止痛、祛瘀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頭痛、關節疼痛、跌打損傷等症狀。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升陽舉陷、退熱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、脅痛、發熱、痢疾等症狀。
白芷:具有祛風通竅、止痛、散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鼻塞、頭痛、牙痛、皮膚瘙癢等症狀。
川芎:具有活血行氣、止痛、祛風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頭痛、月經不調、閉經、產後瘀血等症狀。
蒼朮:具有健脾燥濕、益氣化濕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虛濕盛、腹瀉、水腫、腳氣等症狀。
黃芩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毒內盛、黃疸、痢疾、瘡瘍等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