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
《症因脈治》~ 卷首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首 (1)

1. 論《醫宗必讀》症因差誤治法不合

李士材先生《醫宗必讀》書,廣為流布也。先生大意,多得之王宇泰《準繩》,而立論則宗《薛氏十六種》。其論中風一症,則辨別真類;泄瀉之治,立法昭明;心胃之痛,詳加註別;咳嗽、腰痛,皆分外感內傷;腫脹之症,分別虛實寒熱,俱無遺儀者矣。但其中尚有未純之處,前此相沿成弊,如:首論傷寒傳至三陰之條,誤引直中陰經之方,混一立治。

白話文:

李士材先生寫的《醫宗必讀》這本書,廣泛流傳。先生的思想大意,多得益於王宇泰的《準繩》,而立論的宗旨則來自《薛氏十六種》。他書中討論中風這一疾病,則區分了真假;討論泄瀉的治療,制定了明確的治療原則;討論心胃的疼痛,仔細地加以註明區別;討論咳嗽、腰痛,都分為外感和內傷;討論腫脹的疾病,分清虛實寒熱,都無遺漏。但是書中還有一些不純粹的地方,以前沿襲下來的一些弊端,例如:首先討論傷寒傳到三陰的條目,誤用了治療直中陰經的方劑,混淆了治療原則。

夫先起三陽,以後傳至三陰,乃是傳經之陽證,經雖屬陰,邪則陽邪,故《傷寒》經云:先發熱後發厥,此乃是傳經之邪,非直中陰經寒證,是熱深厥深之謂也。今先生反用直中陰經陰證之方,而曰輕則理中湯,重則四逆湯;後於直中陰經條下,又云:初起不發熱,便是寒證者,名為直中陰經之寒症,亦以此二湯主之。夫傳至三陰,陽症也;直中陰經,陰症也。

白話文:

在傳經的過程中,首先出現的是三陽症,然後傳至三陰,這就是傳經的陽證。即使經絡屬陰,但是邪氣則是陽邪,所以《傷寒論》中說:先發熱後發厥,這是傳經的邪氣,不只是直中陰經的寒證,而是熱深厥深的證候。現在先生竟然用直中陰經的陰證的方子,說輕的用理中湯,重的用四逆湯;又在直中陰經條例下說:初起不發熱,便是寒證,叫做直中陰經的寒症,也用這兩種湯藥來治療。傳經到三陰是陽證;直中陰經是陰證。

一寒一熱,二症天壤,而以一法混治,豈理也哉。至論虛勞一症,於吐血條下,首列蘇子降氣湯一方,極為不可。丹溪先生曰:口鼻出血,皆是陽盛陰虛,法當補陰抑陽。又曰犀角之性,能升散一切有餘之火,若陰虛者用之,寧免飛揚之患乎。夫犀角清涼辛散,尚為陰虛者所戒,而蘇子、前胡、半夏、沉香辛溫升散之味,豈為虛勞、吐血之所宜乎。

白話文:

一寒一熱,這兩種病症完全相反,卻用同樣的方法治療,豈非不合道理嗎。至於談到虛勞這一症狀,在吐血這一條中,蘇子降氣湯列在首位,這是非常不可取的。丹溪先生說:口鼻出血,都是陽盛陰虛,應當補陰抑陽。又說犀角的特性,能升散一切有餘之火,若是陰虛的人使用,難道不擔心飛揚之患嗎。犀角清涼辛散,尚且被陰虛的人所忌諱,而蘇子、前胡、半夏、沉香辛溫升散的味道,豈是虛勞、吐血所應當的嗎。

此乃外感吐血之方,不應列入虛勞、吐血條內,先生因見《準繩》書,失於分別,是以輾轉相誤。後張三錫先生集《治法匯》,獨刪去此方,良有苦心也。至痢疾一症,有四時寒熱之不同,今先生混引《衛生寶鑑》所引經文,脾泄、腎泄、內傷痢症之說,而歸重於脾腎二經立論。不知脾傳腎,腎傳脾,乃論五臟相承內傷痢,非所論夏秋熱痢之條。

白話文:

這條是治療外感吐血的方子,不應該列入虛勞、吐血的條目裡。薛先生因為看到《醫學準繩》這本書,沒有把這條方子分開,所以輾轉相誤。後來張三錫先生編寫《治法匯編》,獨自刪去了這條方子,用心良苦啊。至於痢疾這一病症,有四時寒熱之別,現在薛先生混引《衛生寶鑑》所引用的經文,脾泄、腎泄、內傷痢症的說法,而偏重於脾腎兩經的立論,這是不妥當的。脾傳腎,腎傳脾,這是論述五臟相承內傷痢,不是在論述夏季和秋季的熱痢。

今先生論中,既曰痢起夏秋,濕蒸鬱熱,亦論夏秋之痢矣。即當從秋令燥金陽明司令立論,而歸重於腸胃二經,不宜牽入脾腎去。夏秋之先水泄,後膿血,先膿血,後水泄,乃是手足陽明腸胃之濕熱症,非脾腎相傳之微邪賊邪內傷症也。古人云:大腸受病,則氣凝注而成白痢;小腸受病,則血凝注而成赤痢;大小腸均受其病,則赤白相雜而下。胃之濕熱,下淫於大小腸者亦如此。

白話文:

當前醫生在論述中,既說痢疾發生在夏秋季節,是由濕蒸鬱熱造成的,也論述了夏秋季節的痢疾。如果遵循中醫的理論,應當從秋季乾燥金屬性陽明經司令立論,而歸根於腸胃二經,不宜牽扯到脾腎經。夏秋季節先出現水泄,後出現膿血,或先出現膿血,後出現水泄的症狀,都是手足陽明腸胃經濕熱證,不是脾腎相傳的微邪邪氣內傷證。古人說:大腸生病,則氣凝聚凝固,形成白色痢疾;小腸生病,則血凝聚凝固,形成赤色痢疾;大腸和小腸都生病,則赤白相雜而下。胃部的濕熱,侵襲到大腸和小腸,也是如此。

即按經文,曰腸澼下血,曰腸澼下白沫,曰腸澼下膿血,諸條之論,皆以腸字立言,不曰脾澼、腎澼,而曰腸澼,則知痢症當以腸字為主矣。今先生論中,脫卻腸字本題,而獨重於脾腎二臟,則夏秋之痢,先生欲補此兩臟乎,抑欲溫此兩臟也。夫脾泄腎泄,藏氣不足,內傷之虛症,藏症也。

白話文:

按照經文所說,痢疾的症狀可以分為下血、下白沫、下膿血等,諸條的論述都以「腸」字立論,不稱作「脾瀉」或「腎瀉」,而稱作「腸瀉」,這就可以知道痢疾應該以「腸」字為主。而如今先生的論述中,卻脫去「腸」字本題,而獨重於脾、腎二臟,那麼夏季、秋天的痢疾,先生是想補這兩個臟腑呢?還是想溫暖這兩個臟腑呢?脾泄、腎泄都是臟氣不足,屬於內傷的虛症,都是藏症。

夏秋之痢,腸胃受邪,外感之實症,腑症也。內傷不足,外感有餘,二者天壤,即有少陰下痢膿血一症,乃是手少陰心主為患,非足少陰脾傳腎之一症,故《保命集》以少陰痢曰小腸泄,以心與小腸為表裡,心移熱於小腸,小腸移熱於大腸,則下痢膿血,以手少陰心經主血故也。經雖屬陰,症則陽邪,如傷寒陽症傳陰經之比也。

白話文:

夏天和秋天的痢疾,是腸胃受到外邪侵犯,是外感實症,屬於腑證。內傷不足,外感有餘,兩者截然不同。即使有少陰下痢膿血這一症狀,也是手少陰心主出現問題,而不是足少陰脾經傳到腎經所致。所以《保命集》把少陰痢疾稱為小腸泄,認為心和小腸是表裡關係,心移熱於小腸,小腸移熱於大腸,就會下痢膿血,因為手少陰心經主管血液。經絡雖然屬陰,但症狀卻是陽邪,就像傷寒的陽症傳到陰經一樣。

夫夏秋之痢,先要究其致病之根,當五六月巳午丙丁行權,而庚金大腸受克於夏令之時,預傷其金水,至秋燥金行令,金被火刑,熏爍下溜,赤屬火之本來,白屬金之本色,而赤白相雜之痢作矣。即或純白無紅,雖非心火所乘,亦為素秋燥火太旺,傷其金位本身,故白色溶化而下,此為乘令而得病者也。

白話文:

在夏秋之際發生的痢疾,首先要追究其致病的根源,當五行中的子午丙丁掌權的時候,庚金大腸在夏季受到剋制,從而損傷了金水,到了秋燥金行的時期,金被火刑傷,火熱往下流注,紅色是火的基本顏色,白色是金的本色,因此紅色和白色相雜的痢疾就產生了。即便純白色沒有紅色的痢疾,雖然不是心火所引起的,也是因為秋天燥火太旺,損傷了金位的本身,所以白色溶化而洩下,這是由於順應時令而發病的。

今先生言言牽帶脾腎,妄存溫補固澀橫格胸中,致令癡人說夢,便有初起之痢,腸胃壅滯,熱鬱於內,反見外寒兼化之象,誤認虛寒,竟以古人辛溫發表方中,妄加補澀之藥,混活濕熱燥熱之痢;不知古人辛溫散表,乃治寒濕之痢也。

白話文:

如今的醫生都把病的原因牽連到脾腎上,妄自服用溫補固澀的藥物,橫格在胸中,導致病人說胡話做夢,即使是剛開始的痢疾,腸胃壅滯,熱鬱於內,也會表現出外寒兼化的假象,被誤認為虛寒,甚至使用古人辛溫發表方中的藥物,胡亂添加補澀的藥物,將濕熱燥熱之痢混為一談。殊不知,古人使用辛溫散表的方法,是為了治療寒濕之痢。

症重者為害匪輕,症輕者遷延變重,即有用溫補能愈此疾者,非前醫大用祛積,積氣已清,即寒涼直進,失加嚮導,抑遏中州,偶遇辛溫,開通鬱結,實處得辛溫散結之功,非得溫補之力也。夫濕鬱一痢,從時令寒濕之加臨,外郁表邪,內壅積滯,是以用辛溫之藥,然亦但取其辛溫散表,非取其辛溫溫補也。

白話文:

症狀嚴重的人為害不輕,症狀輕的人會延續變重,即使有用溫補能治癒此疾的,也不是前一個醫生大量使用祛除積滯的藥物後,積氣已消除,隨即直接使用寒涼藥物,沒有添加嚮導,抑制住了中州,偶爾遇到辛溫藥物,打通鬱結,實處得到了辛溫散結的作用,並不是得到了溫補的力量。濕鬱引起的一種痢疾,因為受到時令寒濕的影響,體表鬱結表邪,體內積滯淤積,所以使用辛溫的藥物,然而也是僅取其辛溫散表的功用,不是取其辛溫溫補的功用。

夫治痢過用寒涼克削,誠為不可,但起內濕火燥火,失於清利,則腸胃頃刻腐爛,補脾補腎,乃是後來調理法也。故曰視其緩急,調其氣血,表症在者,汗之散之;里症急者,清之利之。至痢症中腹痛一門,有積滯壅塞之痛,用下藥以行之;有氣鬱大腸之痛,用苦梗以開之;有氣血不和之痛,用芍藥以和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痢疾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來剋制和削弱病邪,確實是不可以的。但是,讓體內的溼火、燥火盛行,而失去清利作用,那麼腸胃就會在短時間內腐爛。所以,調理脾胃和腎臟,是後續的調理方法。因此,要根據痢疾緩急,來調整氣血。出現表症的,採用發汗和解散的方法;出現裡症緊急的,採用清利的方法。至於痢疾中腹痛這一條,有積滯壅塞引起的疼痛,使用下藥來疏通;有大腸氣鬱引起的疼痛,使用苦梗來疏通;有氣血不調和引起的疼痛,使用芍藥來調和。

今止舉氣鬱一條,曰以桔梗開之,下曰以芍藥為主,不分二味收散不同,混敘氣鬱條內,又無積滯作痛應下本條,似乎腹痛之痢,再無下行之法。又云惡寒者加乾薑,惡熱者加黃連。夫症有似陰似陽兼化之假象,宜察內症脈息,未可以惡寒惡熱為據也。後肛痛一條,上云熱流於下,用槐花、木香是矣。

白話文:

現在只舉出氣鬱一個條目,說用桔梗來疏散,下面又說以芍藥為主,沒有區分兩種藥物的收斂和宣散作用不同,混雜地寫在氣鬱條目裡,而且沒有積滯疼痛的症狀,應當放在本條目下面,似乎腹痛痢疾,再也沒有下行的治療方法了。又說惡寒的加乾薑,惡熱的加黃連。症狀有似陰似陽兼而化之的假象,應該觀察體內症狀和脈搏,不能以惡寒惡熱作為判斷依據。後面肛痛一條,上面說熱氣流到下面,用槐花、木香是對的。

又云挾寒者用理中湯,挾字下得不妥。《原病式》云:豈有寒熱夾雜於腸胃間乎。夫肛痛初起,再無寒痛之理,痢之日久,然後見痛,方為元氣下陷,然止宜用補中益氣湯以升提之,未可用理中湯以治。因肛痛皆是濕熱下流,燥火閉塞。即痢之日久者,亦止宜於補,未宜於溫。

白話文:

又說伴有寒症的用理中湯,這個「挾」字用得不好。《原病式》說:哪有寒熱夾雜在腸胃之間的道理呢?肛門疼痛剛開始發作時,絕對沒有寒症疼痛的道理,如果痢疾時間久了之後,纔出現了疼痛,那是元氣下陷引起的,這時才適合用補中益氣湯來升提元氣,不能用理中湯來治療。因為肛門疼痛都是濕熱下流,燥火閉塞造成的。即使是痢疾時間久了,也只適合用補的藥物,不適合用溫熱的藥物。

即令虛矣,寒則未必寒也。若是虛而兼寒,則肛門當不禁而無疼痛矣。又曰《局方》、復庵,例用辛熱;河間、丹溪,例用苦寒,何其執而不圓。不知夏秋之痢,與四時之痢不同。夏秋之痢,本於濕熱,但有濕淫燥淫之別,從治正治之分,有邪凝內伏之虞。是以用辛散以治寒濕之痢,此宗《內經》濕淫於內,治以苦熱,濕淫所勝,半以苦熱,而開濕淫為痢,表症居多之法門也。

白話文:

即使是虛症,也不一定會怕冷。如果是虛寒症,那麼肛門就會不禁閉,而且不會疼痛。又說《局方》、《復庵》,都用辛熱之劑;《河間》、《丹溪》,都用苦寒之劑,為什麼這麼死板而不圓通呢?不知道夏季秋天的痢疾,與四季的痢疾不同。夏季秋天的痢疾,是由於濕熱引起的,但有濕氣過多和燥氣過多的區別,從治療上來說,有邪氣凝結成塊內伏的隱患。因此,用辛散藥物來治療寒濕痢疾,這是遵從《內經》的濕氣過多於體內,用苦熱藥物來治療,濕氣過多被制服,一半用苦熱,而把濕氣過多引發的痢疾,表症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。

河間、丹溪,例用苦寒,蓋謂夏秋之痢,燥火為患,熱毒壅害腸胃,此時若效從治之法,則燥火而遇辛溫,腸胃頃刻焚爛,是以用苦寒宣利之劑,以為正治之法,此宗《內經》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,熱淫所勝,治以苦寒,而開燥熱為痢,里症居多之法門也。用溫用寒,因發表攻裡二法各別。

白話文:

河間、丹溪,他們通常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痢疾,因為夏季和秋季的痢疾是由於燥火引起的,熱毒損害腸胃。如果此時採用溫熱的治療方法,燥火會遇到辛溫的藥物,腸胃會立刻被灼傷。因此,使用苦寒的藥物來宣利腸胃,這是正治的方法。這種方法來源於《內經》中的“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,熱淫所勝,治以苦寒”。而開燥熱為痢疾,裡症居多的治療方法也是基於這個原理。使用溫熱或寒涼的藥物,是根據發表和攻裡兩種方法的不同而定的。

今先生不發明四公之意,開示後人,反毀四公,今後學不明,余今較正傷寒例,仍遵仲景先生之法,夏秋之痢,當分燥火濕火;四時之痢,當分外感內傷,時行疫痢,當分六氣歲氣,如雨濕之年,流衍之紀,宜用發表者,以辛涼辛溫之法治之。亢旱之年,赫曦之政,宜用攻裡者,以苦寒鹹寒之味治之,深彰先生之道,而全先生之書也。

白話文:

如今的學者沒有闡明四位大家的意思,啟發後學者,反而詆毀四位大家,後人就不能理解,我現在校正《傷寒論》的條例,仍然遵循張仲景先生的方法,夏秋天的痢疾,應分為燥火和濕火;四季的痢疾,應分為外感和內傷;時行疫痢,應分為六氣和歲氣,如果是雨濕之年,流衍之際,應使用發散的方法,用辛涼或辛溫的方法治療。如果是亢旱之年,炎熱之際,應使用攻裡的方法,用苦寒或鹹寒的滋味治療,深入彰顯張仲景先生的道理,完整 حفظ張仲景先生的著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