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
《症因脈治》~ 卷二 (2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6)

1. 呃逆論

秦子曰:呃逆者,胃氣不和,上衝作聲,聽聲命名,故曰呃也,《靈樞篇》謂噦。以草刺鼻作嚏,嚏已無息,而疾迎引之,立已;大驚之亦已,按:此治噦之法,即今外治呃逆之道也。是《內經》之噦,即今之呃也。諸家謂乾嘔為咳逆,或因嘔而傷胃氣以致呃,因咳而吊動胃氣以致呃方可,若以乾嘔即是呃逆,咳逆即是呃逆,大謬矣。有外感,有內傷。

白話文:

呃逆論

秦子說:呃逆是因為胃氣不協調,氣往上衝而發出聲音,根據聲音來命名,所以叫做「呃」。《靈樞篇》稱之為「噦」。用草刺激鼻子打噴嚏,噴嚏之後氣息平順,然後用針快速地刺激穴位,呃逆就能立刻停止;被嚇一大跳也能停止呃逆。按:這是治療「噦」的方法,也就是現在治療呃逆的外治法。所以《內經》裡說的「噦」,就是現在說的「呃逆」。有些醫家認為乾嘔是咳逆,或是因為嘔吐損傷胃氣而導致呃逆,或是因為咳嗽牽動胃氣而導致呃逆。如果認為乾嘔就是呃逆,咳逆就是呃逆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呃逆有外感引起的,也有內傷引起的。

2. 外感呃逆

【外感呃逆之症】身發寒熱,嘔逆作呃,此表邪傳裡之症也。內熱口渴,唇焦便赤,上衝作呃,此積熱內沖之症也。或乍發乍止,或連續不已,此痰火攻衝呃逆之症也。

【外感呃逆之因】外受風邪,邪傳半表半裡,里不受邪,抑遏少陽生升之氣,則上衝作呃。若熱邪結里,失於清理,則熱氣上衝,亦能致呃。或水飲內停,胃家痰人,諸逆上衝,則呃逆之症作矣。

【外感呃逆之脈】左脈弦大,少陽有邪。右脈沉數,胃熱裡實。右關虛澀,胃家虛熱。右脈滑大,胃中痰飲。滑大而數,乃是痰熱。

【外感呃逆之治】若表邪入里,小柴胡湯和之。胃熱失下者,承氣湯下之;胃熱便利者,瀉心湯;胃熱兼虛者,橘皮竹茹湯。若胃中兼痰飲者,橘皮半夏湯加枳、桔;兼熱者,梔連二陳湯加葛根、竹茹。

小柴胡湯,治寒熱嘔苦,呃逆不止。

人參,柴胡,黃芩,廣皮,半夏,甘草

承氣湯,見食積喘門。

瀉心湯,治火逆上衝,呃逆不止。

川黃連,半夏,生薑,甘草

橘皮竹茹湯,消痰止呃方也。

橘皮,半夏,竹茹,人參,生薑,甘草

橘皮半夏湯

半夏,橘皮

有寒加生薑。有熱加梔、連。

梔連二陳湯,家秘治痰火呃逆,加葛根、竹茹。

陳皮,半夏,白茯苓,甘草,葛根,山梔,川連,竹茹

白話文:

外感呃逆

外感呃逆的症狀表現為:身體發冷發熱,嘔吐並伴有呃逆,這是外邪入侵內裡的表現。內熱口渴,嘴唇乾燥,大便乾燥發紅,呃逆向上衝,這是體內積熱上衝的表現。呃逆有時突然發作又突然停止,有時則持續不斷,這是痰火內擾上衝導致的。

外感呃逆的原因是:外感風邪,邪氣入侵半表半裡,裡證未受邪氣影響,卻抑制了少陽升發之氣,導致氣機上逆而發生呃逆。如果熱邪積聚於內,未能及時清除,則熱氣上衝,也會導致呃逆。或者體內水液停滯,胃部痰飲凝聚,氣機逆亂上衝,也會引起呃逆。

外感呃逆的脈象表現為:左脈弦大,表示少陽經有邪氣;右脈沉數,表示胃熱裡實;右關脈虛弱澀滯,表示胃家虛熱;右脈滑大,表示胃中有痰飲;脈滑大而數,則表示痰熱。

外感呃逆的治療方法:如果表邪入裡,則服用小柴胡湯;胃熱便秘者,用承氣湯瀉下;胃熱而大便溏瀉者,用瀉心湯;胃熱兼虛者,用橘皮竹茹湯。如果胃中兼有痰飲,則在橘皮半夏湯中加入枳實、橘皮;如果兼有熱邪,則在梔子連翹二陳湯中加入葛根、竹茹。

小柴胡湯:主治寒熱往來、嘔吐、呃逆不止。藥物組成:人參、柴胡、黃芩、黃柏、半夏、甘草。

承氣湯:用於治療食積導致的喘息。

瀉心湯:主治火邪逆衝,呃逆不止。藥物組成:川黃連、半夏、生薑、甘草。

橘皮竹茹湯:具有消痰止呃的功效。藥物組成:橘皮、半夏、竹茹、人參、生薑、甘草。

橘皮半夏湯:藥物組成:半夏、橘皮。如有寒邪,加生薑;如有熱邪,加梔子、連翹。

梔子連翹二陳湯:家傳秘方,治療痰火導致的呃逆,加葛根、竹茹。藥物組成:陳皮、半夏、白茯苓、甘草、葛根、山梔子、川連翹、竹茹。

3. 內傷呃逆

【內傷呃逆之症】外無表邪入里,身無寒頭痛,惟見呃聲發作,或三四聲而即止,或呃數聲之外,或連續而不已者,此內傷呃逆之症也。

【內傷呃逆之因】或因中氣不足,或因胃氣損傷,水穀入胃,難以運化,或膏粱積熱,胃火上衝,或胃寒冷飲,水寒上逆;或脾胃不和,臟腑為病,或怒動肝火,肝氣怫逆,或肝腎陰虧,陰火上衝,此皆內傷呃逆之症也。

【內傷呃逆之脈】脈見微弱,中氣不足,或見沉數,膏粱積熱,或見促結,臟腑不和,或見弦數,肝膽有火,左尺數大,真陰不足。

【內傷呃逆之治】若中氣不足,六君子湯。痰火上衝,梔連二陳湯、半夏瀉心湯。積熱上攻,梔連平胃散,加葛根、竹茹。胃家受寒者,丁香柿蒂湯、理中湯。水停心下,二陳湯,苓桂朮甘湯,食滯中宮者,枳朮湯、枳桔、平胃散、蒼樸二陳湯。怒動肝火者,加味柴胡湯。陰血不足,陰火上衝,知柏四物湯。

陰精不足,相火上衝者,知柏地黃丸、家秘知柏天地煎加廣皮。若肝腎之精血皆不足,肝腎之陰火合而上衝者,家秘肝腎丸。

六君子湯,見前章。

梔連二陳湯,見前章。

半夏瀉心湯,治痰火沖逆。

半夏,川連,甘草,黃芩,人參,乾薑

梔連平胃散,加葛根、竹茹,家秘治熱積呃逆。

山梔,川黃連,蒼朮,厚朴,陳皮,甘草,葛根,竹茹

丁香柿蒂湯,治胃寒呃逆脈遲者。

丁香,柿蒂,人參,生薑

二陳湯,見濕痰門。

苓桂朮甘湯,見痰飲門。

枳朮湯,見食積門。

枳朮平胃散,即平胃散加枳實、桔梗。

蒼樸二陳湯,即平胃散加蒼朮、厚朴。

加味柴胡湯,治肝膽之火上衝呃逆。

柴胡,黃芩,陳皮,甘草,山梔,丹皮

知柏四物湯,即四物湯加黃柏、知母。

知柏地黃丸,見前。

家秘天地煎

黃柏,知母,天門冬,地黃,廣皮

家秘肝腎丸

天門冬,地黃,當歸,白芍藥,黃柏,知母

白話文:

內傷呃逆

內傷呃逆是指沒有外感風邪入侵,也沒有寒頭痛等症狀,只是單純出現呃逆,呃逆的發作次數和持續時間不一,有的三四聲就停止,有的則連續不斷。

內傷呃逆的成因有很多,可能是因為中氣不足,也可能是胃氣受損,導致食物在胃中難以消化吸收;或是因為飲食過於肥甘厚膩,導致胃火上炎;或者因為喝了過量的寒涼飲品,導致寒邪上逆;也可能是脾胃不和,臟腑功能失調;或者因為情緒激動,肝火上升;或是肝腎陰虛,陰火上炎,這些都可能導致內傷呃逆。

內傷呃逆的脈象表現也各有不同,中氣不足者脈象微弱,膏粱積熱者脈象沉數,臟腑不和者脈象促結,肝膽有火者脈象弦數,左尺脈數大而有力則表示真陰不足。

內傷呃逆的治療方法如下:中氣不足者,服用六君子湯;痰火上衝者,服用梔連二陳湯或半夏瀉心湯;胃熱積滯者,服用梔連平胃散加葛根、竹茹;胃寒者,服用丁香柿蒂湯或理中湯;水停心下者,服用二陳湯或苓桂朮甘湯;食積停滯者,服用枳朮湯、枳桔平胃散或蒼樸二陳湯;肝火上炎者,服用加味柴胡湯;陰血不足,陰火上炎者,服用知柏四物湯;陰精不足,相火上炎者,服用知柏地黃丸或家秘知柏天地煎加廣皮;如果肝腎精血都不足,肝腎陰火同時上炎,則服用家秘肝腎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