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二 (16)
卷二 (16)
1. 燥痰
(即火痰)
【燥痰之症】發熱唇焦,煩渴引飲,喘咳短息,時作時止,吐咯難出。此外感燥痰之症也。
白話文:
(就是火痰)
【燥痰的症狀】發燒、嘴唇乾燥,感到煩躁且非常口渴想喝水,呼吸急促、咳嗽、氣短,這些症狀時好時壞,痰液很難咳出來。這是外感燥痰的症狀。
【燥痰之因】或亢陽行役,時逢火令,燥熱之氣,干於肺家,為喘為咳;傷於腸胃,為痰為嗽。此外感燥痰作矣。
【燥痰之脈】脈必洪數。浮數傷表,沉數傷里。左脈洪數,燥傷肝膽;右脈洪數,燥傷肺胃。
白話文:
燥痰的成因:
-
由於陽氣過盛,運行失常,正值火令,燥熱之氣,侵犯肺部,而產生喘咳症狀。
-
由於腸胃受傷,導致痰多,咳嗽不止。
-
外感燥痰。
【燥痰之治】宜清熱潤燥,降火化痰,竹葉石膏湯、二母石膏湯、二母二陳湯。
竹葉石膏湯
白話文:
燥痰的治療方法應該以清熱潤燥、降火化痰為主,可以用竹葉石膏湯、二母石膏湯或二母二陳湯來治療。
石膏,麥冬,竹葉,人參,半夏,知母,甘草
白話文:
石膏:一種礦物,具有清熱、解毒、止渴的作用。
麥冬:一種植物,具有滋陰、潤肺、清心的作用。
竹葉:一種植物的葉子,具有清熱、化痰、止咳的作用。
人參:一種植物的根,具有補氣、益血、生津的作用。
半夏:一種植物的塊莖,具有化痰、止咳、降逆的作用。
知母:一種植物的根,具有清熱、滋陰、潤燥的作用。
甘草:一種植物的根,具有補氣、益血、潤肺、止咳的作用。
二母石膏湯
知母,川貝母,石膏
二母二陳湯
知母,貝母,半夏,白茯苓,陳皮,甘草
【燥痰之症】咳嗽喘逆。痰火上升,時咳時止,痰不能出,連嗽不已,面赤氣升,此內傷燥痰之症也。
白話文:
二母石膏湯
組成:
- 知母
- 川貝母
- 石膏
方劑來源:
- 二母二陳湯
組成:
- 知母
- 貝母
- 半夏
- 白茯苓
- 陳皮
- 甘草
【燥痰之因】五志之火,時動於中,或色欲過度,真水涸竭,或膏粱積熱,腸胃煎熬,熏蒸於肺,煅煉為痰,則燥痰之症作矣。
【燥痰之脈】右寸數大,肺家有熱;右關沉數,腸胃有熱;左關脈數,木火之邪;兩尺沉數,腎水燥竭。
白話文:
燥痰的原因:當五臟的情緒之火,有時在體內運行,或因情慾過度,真水枯竭,或因肥甘厚味積聚,導致腸胃煎熬,蒸騰到肺部,煅煉成痰,這就是燥痰的癥狀了。
【燥痰之治】養陰壯水,潤肺生津,則火熄燥除,而痰不生;若用燥味消痰,禍不旋踵。真水枯涸,二冬二母湯;膏粱積熱,節齋化痰丸。
二冬二母湯
白話文:
燥痰的治療方法:
-
養陰壯水,潤肺生津:滋陰壯水,潤肺生津,就能使火氣熄滅,燥熱消除,痰液不生;如果用燥味藥物消除痰液,就會禍不旋踵。
-
真水枯涸:真水枯涸,可以使用二冬二母湯治療。
-
膏粱積熱:膏粱積熱,可以使用節齋化痰丸治療。
麥冬,天門冬,知母,川貝母
白話文:
麥冬、天門冬、知母、川貝母都是常用的中藥材,具有清熱潤肺、養陰生津的功效。
腎水竭加生地、熟地;元氣虛加人參。
二母固本丸
川貝母,知母,天門冬,麥門冬,懷生地,懷熟地,人參
節齋化痰丸
白話文:
腎水不足時,可加入生地、熟地滋陰補腎;元氣虛弱時,可加入人參補氣。
天冬(一兩),黃芩(一兩),海石(一兩),橘紅(一兩),桔梗(一兩),栝蔞仁(一兩),青黛(一兩),連翹(一兩),芒硝(五錢),香附(一兩)
家秘加昆布一兩。
白話文:
-
天門冬:一兩
-
黃芩:一兩
-
海石:一兩
-
橘紅:一兩
-
桔梗:一兩
-
栝樓仁:一兩
-
青黛:一兩
-
連翹:一兩
-
芒硝:五錢
-
香附:一兩
2. 濕痰
【濕痰之症】身或熱或不熱,體重足酸,嘔而不渴,胸膈滿,時吐痰,身體軟倦,此內傷濕痰之症也。
【濕痰之因】中氣不足,胃陽不能消化,脾陽不能施布,則水穀停留,為痰為飲,而濕痰之症成矣。
【濕痰之脈】多見沉滑。滑實頑痰,滑軟虛滯,滑而不數,脾濕成痰,滑而帶數,濕熱所致。
白話文:
濕痰之症
症狀:
身體可能發熱,也可能不發熱,體重增加,足部酸痛,嘔吐但不感到口渴,胸膈飽滿,時常吐出痰液,身體軟弱無力,這些都是內傷濕痰的表現。
濕痰之因
原因:
由於中氣不足,胃陽無法正常消化食物,脾陽也無法將水谷精微運送到全身,導致水穀停留在體內,形成痰飲,進而產生濕痰的症狀。
濕痰之脈
脈象:
濕痰患者的脈象多呈現沉滑。其中,滑實為頑痰,滑軟為虛滯,滑而不數為脾濕成痰,滑而帶數為濕熱所致。
【濕痰之治】燥濕則痰自化,理脾則痰運行,二陳平胃散,或二陳羌防湯。濕鬱成熱,梔連二陳湯。虛人六君子湯。帶熱,加梔、連。帶寒,加薑、桂。
白話文:
【濕痰的治療】燥濕痰就會自行消散,調理脾胃使痰自行運化。二陳平胃散,或者二陳羌防湯;濕熱鬱積,用梔連二陳湯;體虛的用六君子湯;體虛兼有濕熱的,加梔子、連翹;體虛兼有濕寒的,加生薑、肉桂。
二陳平胃散,見前食積咳嗽。
梔連二陳湯,即二陳湯加梔、連。
二陳羌防湯
白話文:
二陳平胃散,用於治療食積咳嗽。
梔連二陳湯,就是二陳湯加上梔子和黃連。
二陳羌防湯。
半夏,白茯苓,廣皮,甘草,羌活,防風
六君子湯
白話文:
-
半夏:具有化痰止咳、降逆止嘔的作用。
-
白茯苓: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益氣的功效。
-
廣皮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-
甘草:具有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、緩急止痛的功效。
-
羌活:具有祛風濕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-
防風:具有祛風解表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,陳皮,半夏
白話文:
-
人參:補氣益血,強健身體。
-
白朮:健脾益氣,利水滲濕。
-
茯苓:健脾利濕,寧心安神。
-
甘草:補脾益氣,清熱解毒。
-
陳皮:理氣健脾,化痰止咳。
-
半夏: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。
3. 郁痰
(即結痰頑痰)
【郁痰之症】胸滿飽脹,九竅閉澀,懊憹煩悶,或咽中結核,睡臥不寧,或腸胃不爽,飲食有妨,或氣逆不利,倚肩喘息,郁痰之症也。
白話文:
鬱痰之症
胸中滿滿脹脹,就像吃飽了一樣,九竅閉塞,心煩意亂,或者咽喉中覺得有塊東西,睡覺不安穩,或者腸胃不舒暢,吃東西會不舒服,或者氣息上不來,靠在肩上喘息,這些都是痰濕阻滯的症狀。
【郁痰之因】七情所傷,易成鬱結,肺氣凝滯,脾元不運,思則氣結,悶郁成痰,皆郁痰之因也。
【郁痰之脈】多見沉澀沉遲寒鬱,沉數為熱,沉實頑痰,沉牢內結。
白話文:
【鬱痰的原因】情緒受傷容易形成鬱結,肺氣因此凝滯,脾的功能不佳無法正常運轉,思考過度會導致氣結,心情抑鬱便會產生痰,這些都是造成鬱痰的原因。
【鬱痰的脈象】通常會出現沈澀、沈遲的寒鬱脈象,如果脈象沈而數則表示有熱,沈實的脈象代表頑固的痰,沈牢的脈象則表明體內有結塊。
【郁痰之治】寒鬱辛散,香芎二陳湯。熱鬱清解,梔連二陳湯。肺經郁痰,節齋化痰丸加昆布、膽星。
香芎二陳湯,治寒痰。
白話文:
【鬱痰的治療】寒鬱痰可服用辛散之藥,例如香芎二陳湯。熱鬱痰可服用清解之藥,例如梔連二陳湯。肺經鬱痰,可服用節齋化痰丸,加上昆布、膽星。
半夏,白茯苓,廣皮,甘草,香附,撫芎,白芥子
梔連二陳湯,治熱痰。
半夏,白茯苓,廣皮,甘草,川連,山梔
節齋化痰丸,見前條。
白話文:
-
半夏:一種中藥,具有化痰散結、降逆止嘔的功效。
-
白茯苓:一種中藥,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益氣的功效。
-
廣皮:一種中藥,具有理氣疏肝、解鬱安神、鎮痛化瘀的功效。
-
甘草:一種中藥,具有補益脾胃、清熱解毒、緩急止痛的功效。
-
香附:一種中藥,具有理氣止痛、疏肝解鬱、調經止帶的功效。
-
撫芎:一種中藥,具有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、調經止帶的功效。
-
白芥子:一種中藥,具有散寒止咳、化痰通竅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