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二 (15)
卷二 (15)
1. 留飲
【留飲之症】《金匱》云:心下有飲,其人背寒冷如掌大。又云:留飲者,脅下痛,引缺盆,咳則輒已。又云,胸中有留飲,其人短氣而渴,四肢歷節痛,脈沉者,必有留飲。
【留飲之因】始因水飲停積,結成痰飲,日久不化,即曰留飲。夫留者,聚而不散之謂也。飲留於背,妨督脈上升之陽,而為背寒,少陽肝膽之脈,由缺盆過季脅,飲留於脅,阻絕肝膽生升之氣,故脅下痛引缺盆,留飲胸中,其人短氣而渴,四肢歷節痛。
【留飲之脈】脈多沉者,胸有留飲;雙弦者寒,偏弦者飲。
【留飲之治】病者脈伏,其人慾自利,利反快,雖利,心下續堅滿,此為留飲欲去故也,甘遂半夏湯主之。
甘遂半夏湯
甘遂,半夏,芍藥,炙甘草
白話文:
留飲
心下積聚水液,患者背部冰冷,冰冷範圍如同手掌大小。脅肋下疼痛,疼痛感向上牽引到鎖骨上窩,咳嗽時疼痛則減輕。胸中積聚水液,患者容易氣喘且口渴,四肢關節疼痛,脈象沉弱者,必定是水液停滯。
留飲的成因是體內水液停滯積聚,形成痰飲,日久不消散,就稱為留飲。留,是指停滯不散的意思。水液停滯在背部,阻礙督脈陽氣上升,導致背部寒冷;少陽經脈(肝膽經)從鎖骨上窩經過脅肋,水液停滯在脅肋,阻礙肝膽陽氣上升,所以脅肋下疼痛並牽引到鎖骨上窩;水液停滯在胸中,則患者氣喘口渴,四肢關節疼痛。
留飲的脈象多為沉脈,胸中有留飲者脈象必沉;脈象雙弦為寒證,單弦為飲證。
如果患者脈象隱弱,想腹瀉,腹瀉後反而感覺舒服,但腹瀉後心下仍覺堅硬飽滿,這是留飲將要排出之象,此時應該服用甘遂半夏湯。
甘遂半夏湯組成:甘遂、半夏、芍藥、炙甘草
2. 伏飲
【伏飲之症】痰滿喘咳,吐發則寒熱、背痛腰疼,目淚自出,其人振振身瞤劇,名曰伏飲之症也。
【伏飲之因】水飲不散,伏於胸中,阻其肺氣,則痰滿喘咳;阻其中氣,則吐發;伏於腰背,太陽表邪外束,則寒熱背痛;伏於上焦,阻絕清升之氣,則目淚自出;飲伏胃家,胃陽凝塞,不能四布,振振瞤劇。夫曰吐發,則寒熱背痛,可見不發即不吐,不吐即不發矣。以其有飲內伏,故外邪觸之即發也。
【伏飲之脈】左脈浮緊,寒邪束飲;寸脈沉弦,上焦阻絕;關脈沉弦,中脘凝塞;沉脈主伏,弦脈主飲,沉弦之脈,伏飲之診。
【伏飲之治】有寒熱則病在表,腰背痛則病在太陽,此內有伏飲,外表有邪,當從表裡並治,小青龍湯、木防己湯主之。蓋留飲,里症也,故用行痰逐飲之藥,今伏飲,有寒熱、背痛、吐發等表症,故從表散也。
小青龍湯,見前溢飲門。
木防己湯,見前支飲門。
楨按:以上諸條,《金匱》之論痰飲也,此以脾濕成痰,非比諸痰症,故別之曰痰飲。夫飲者,即停蓄之水飲也;蓋痰因火動而成,飲因水寒所致。
白話文:
伏飲
伏飲的症狀是痰多喘咳,嘔吐後出現寒熱、背痛腰痛,眼睛自動流淚,病人感到渾身顫抖抽搐,這就是伏飲的症狀。
伏飲的原因是水飲停留在體內不散,滯留在胸中,阻礙肺氣的運行,就會出現痰多喘咳;阻礙中焦的氣機,就會嘔吐;滯留在腰背部,加上太陽經絡的風邪束縛,就會出現寒熱、背痛;滯留在上焦,阻礙清氣上升,就會出現眼睛流淚;水飲停留在胃部,胃的陽氣凝滯不通,不能正常運行,就會出現渾身顫抖抽搐。嘔吐後出現寒熱、背痛,說明不發病就不會嘔吐,不嘔吐就不會發病。因為體內有水飲停滯,所以外邪入侵就會誘發疾病。
伏飲的脈象是左脈浮緊,說明寒邪束縛水飲;寸脈沉弦,說明上焦受阻;關脈沉弦,說明中脘部位氣機凝滯;沉脈代表伏在裡面的病邪,弦脈代表水飲,沉弦的脈象是伏飲的診斷依據。
伏飲的治療方法:如果出現寒熱,說明病邪在表;腰背痛說明病邪在太陽經絡,這是體內有水飲停滯,體表又有外邪,應該同時治療表裡,小青龍湯、木防己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劑。因為留飲是裡證,所以要用化痰逐飲的藥物治療,而伏飲有寒熱、背痛、嘔吐等表證,所以要從表散寒。
小青龍湯的用法,請參考之前的溢飲部分。
木防己湯的用法,請參考之前的支飲部分。
註記:以上內容都是摘錄自《金匱要略》關於痰飲的論述,這裡所說的痰飲,是由於脾濕化痰引起的,與其他痰症不同,所以把它單獨列出來稱為痰飲。水飲是指停滯的水液;痰是由於火熱引起的,而水飲是由於水寒引起的。
3. 痰症論
秦子曰:痰之為病,變化百出,皆內因七情,外感六氣,中宮失清化之令,熏蒸結聚而成,須分所兼之邪治之。有風痰、濕痰、燥痰、郁痰、食積五條。夫濕痰、燥痰,有外感,有內傷;郁痰、食痰,有內傷,無外感。飲主乎水,寒多熱少;痰主乎火,寒少熱多。
白話文:
痰症論
秦子說:痰引起的疾病,變化多端,都是因為內在因素七情(喜怒憂思悲恐驚)失調,外在因素六氣(風寒暑濕燥火)侵襲,以及脾胃(中宮)的清化功能失常,導致痰濁鬱結而形成的。治療痰症,必須根據痰的種類及其兼夾的邪氣來進行。痰症可分為風痰、濕痰、燥痰、鬱痰、食積五種。其中,濕痰和燥痰,既可能是外感邪氣引起,也可能是內傷所致;而鬱痰和食積,則都是內傷所導致,並非外感邪氣引起。飲邪偏於寒性,寒證多於熱證;而痰邪則偏於熱性,熱證多於寒證。
4. 外感痰症
5. 風痰
【風痰之症】頭痛身痛,發熱惡寒,吐嗽痰沫氣逆,此外感風痰症也。
【風痰之因】外感風邪,襲人肌表,束其內郁之火,不得發泄,外邪傳裡,內外熏蒸,則風痰之症作矣。
【風痰之脈】浮滑者多。浮數風熱;浮緊風寒。若見沉滑,風邪內結。洪大易治,沉細難痊。
【風痰之治】有風寒、風熱之分。外感風寒,宜辛散表邪,如三拗湯,合小半夏湯、小青龍湯,加減治之。外感風熱,宜辛涼解熱,如參蘇飲、荊防甘桔湯、荊防瀉白散選用。
三拗湯合小半夏湯,治風寒痰嗽等症。
麻黃,杏子,甘草,半夏,生薑
小青龍湯,見前溢飲門。
參蘇飲,治風痰咳嗽。
人參,紫蘇,前胡,葛根,半夏,枳殼,桔梗,廣皮,甘草
氣逆加蘇子、橘紅。痰多加半夏、南星。氣喘加蘇子、前胡。
荊防甘桔湯,治風熱痰嗽。
荊芥,防風,桔梗,甘草,薄荷
荊防瀉白散,治風熱入肺,肺風痰喘。
荊芥,防風,桑白皮,地骨皮,甘草
白話文:
風痰症狀包括頭痛、身痛、發燒、怕冷、咳嗽吐痰、氣逆等。
風痰的成因是外感風寒風邪,侵犯肌膚表面,阻塞體內鬱積的熱氣,無法發散,外邪入侵內裡,內外互相影響,就會產生風痰症。
風痰的脈象大多浮滑,浮數代表風熱,浮緊代表風寒。如果脈象沉滑,表示風邪已經深入內部。脈象洪大容易治療,脈象沉細則難以痊癒。
風痰的治療要區分風寒和風熱兩種。外感風寒,應該用辛溫解表散寒的藥物,例如三拗湯,可以配合小半夏湯、小青龍湯加減使用。外感風熱,應該用辛涼解熱的藥物,例如參蘇飲、荊防甘桔湯、荊防瀉白散等,擇一選用。
三拗湯加小半夏湯,治療風寒咳嗽痰多等症,藥材包括麻黃、杏仁、甘草、半夏、生薑。
小青龍湯(藥方內容已在其他文獻提及)。
參蘇飲,治療風痰咳嗽,藥材包括人參、紫蘇、前胡、葛根、半夏、枳殼、桔梗、廣皮、甘草。若有氣逆,可加蘇子、橘紅;痰多,可加半夏、天南星;氣喘,可加蘇子、前胡。
荊防甘桔湯,治療風熱咳嗽痰多,藥材包括荊芥、防風、桔梗、甘草、薄荷。
荊防瀉白散,治療風熱侵犯肺部,導致肺部風痰咳嗽氣喘,藥材包括荊芥、防風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。
6. 濕痰
【濕痰之症】身發寒熱,面目浮腫,惡寒頭重,身痛不能轉側,嘔吐噁心,煩滿不渴,此外感濕痰之症也。
【濕痰之因】或坐臥卑濕,或衝風冒雨,則濕氣襲人,內與身中之水液,交凝積聚,《靈樞》所云:風雨襲陰之虛,病起於上而成積;清濕襲陰之虛,病生於下而生聚。此即濕痰之因也。
【濕痰之脈】脈多浮大,浮緩兼風,浮澀主濕,浮滑濕痰,沉滑頑結。
【濕痰之治】身熱脈浮大者,宜散風除濕,羌活勝濕湯。胸滿脈滑者,宜化痰二陳湯、平胃散。
羌活勝濕湯,散表除濕,則痰自化。
羌活,獨活,防風,川芎,甘草,藁本
二陳湯,消痰利濕。
半夏,白茯苓,廣皮,甘草
平胃散,燥濕化痰。
蒼朮,厚朴,廣皮,甘草
白話文:
濕痰
濕痰的症狀表現為:身體發冷發熱,臉部浮腫,怕冷頭重,渾身疼痛無法翻身,嘔吐噁心,胸悶腹脹但不口渴,這些都是濕痰的症狀。
濕痰的成因:可能是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方或臥於潮濕之地,或是淋雨受風,導致濕氣入侵人體,與體內的水液相結合凝結堆積。《靈樞》中記載:風雨襲擊身體虛弱的部位,病症從上而下積聚;寒濕侵襲身體虛弱的部位,病症從下而上積聚。這就是濕痰的成因。
濕痰的脈象:脈象大多浮大,浮緩兼見風邪,浮澀表示有濕邪,浮滑則為濕痰,沉滑則表示痰濕頑固結聚。
濕痰的治療:如果身體發熱,脈象浮大,應該散風除濕,服用羌活勝濕湯。如果胸部滿悶,脈象滑利,則應該化痰,服用二陳湯或平胃散。
羌活勝濕湯能疏散表邪,去除濕邪,使痰液自然消散。藥物包括: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川芎、甘草、藁本。
二陳湯能消痰利濕。藥物包括:半夏、白茯苓、廣皮、甘草。
平胃散能燥濕化痰。藥物包括:蒼朮、厚朴、廣皮、甘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