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
《症因脈治》~ 卷二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6)

1. 噎膈論

秦子曰:夫噎者,飲食在喉,不得下咽,噎住喉間;隔者,飲食稍能入咽,頃刻上逆吐出。此火熱煎熬,血液衰耗,胃脘乾枯,其干在上,近喉之間,水飲可入,食物不進,名之曰噎;其干在下,在胃之中,食雖暫下,才將入胃,不能下行,反而吐出,名之曰隔。噎隔之症,純熱無寒,但有外感內傷之分,再無寒熱之異。

《內經》故曰:三陽結而為隔。不比膈氣嘔吐門,有寒有熱者也。若腸結於下,胃反於上,更為甚矣。

白話文:

噎膈論

秦子說:噎,是指食物卡在喉嚨,無法吞嚥,堵在喉嚨之間;隔,是指食物雖然能稍微吞嚥下去,但很快就會逆流吐出來。這是因為體內火熱煎熬,血液虧損,胃脘乾燥枯竭。如果乾燥的部分在上,靠近喉嚨,則水可以喝下去,但食物吃不下,稱為噎;如果乾燥的部分在下,在胃部,食物雖然暫時能咽下去,但剛到胃裡就無法繼續向下,反而吐出來,稱為隔。噎膈症都是純熱症,沒有寒症,只是有外感和內傷的區分,沒有寒熱的區別。

《內經》因此說:三陽經氣結聚就形成隔症。這和膈氣嘔吐不同,膈氣嘔吐有寒有熱。如果腸道在下部阻塞,胃部向上逆反,情況就更嚴重了。

2. 外感噎隔

【外感噎隔之症】向無飲食阻隔,忽爾內熱唇焦,飲食不得下咽,下咽噎住不通,或下咽而復吐出,煩熱引飲,此外感噎隔之症也。

【外感噎隔之因】偶逢赫曦之令,或遠行勞倦,時當大熱,燥火爍人,津液內涸,而噎隔之症作矣。

【外感噎隔之脈】右脈洪數,熱在氣;左脈洪數,熱在血;兩手洪數,氣血皆熱,兩手細數,血燥津竭。

【外感噎隔之治】宜清熱生津,三因麥門冬湯、人參白虎湯;或沖竹瀝、蘆根汁。大便閉結者,三一承氣湯選用;血不足者,四順飲;便結有寒熱者,大柴胡湯;元氣弱者,柴胡飲子。

三因麥冬湯,通治津竭液干,嘔吐隔食。

麥冬,知母,石膏,枇杷葉,葛根,山梔,黃芩,陳皮,甘草,竹茹

人參白虎湯

知母,石膏,粳米,人參,甘草,天花粉

三一承氣湯,治便閉氣壯者。

四順飲,治便閉血枯者。

當歸,白芍藥,大黃,甘草

大柴胡湯,治便閉寒熱氣壯者。

柴胡,黃芩,廣皮,半夏,甘草,大黃

柴胡飲子,治便閉寒熱氣弱者。

柴胡,黃芩,廣皮,半夏,甘草,人參,大黃

白話文:

外感噎隔

突然出現咽喉阻塞,沒有飲食阻塞的先兆,卻感到口乾舌燥、內熱,吞咽困難,食物下咽後卡住不通,或吞咽後又吐出來,伴隨煩躁口渴,這就是外感噎隔。

外感噎隔的成因,可能是遇到酷熱天氣,或長途跋涉勞累,正值盛夏酷暑,燥熱傷人,體內津液耗竭,於是導致噎隔症狀出現。

外感噎隔的脈象:右手脈洪數有力,表示氣分有熱;左手脈洪數有力,表示血分有熱;左右手脈都洪數有力,表示氣血俱熱;左右手脈都細數無力,表示血液乾燥,津液耗竭。

外感噎隔的治療方法,應以清熱生津為主,可以使用三因麥門冬湯、人參白虎湯;或者服用竹瀝、蘆根汁。如果大便不通,則選用三一承氣湯;如果血虛,則選用四順飲;如果大便不通且伴有寒熱,則選用大柴胡湯;如果元氣虛弱,則選用柴胡飲子。

三因麥冬湯:主治津液枯竭,嘔吐食滯。藥材包括麥冬、知母、石膏、枇杷葉、葛根、山梔、黃芩、陳皮、甘草、竹茹。

人參白虎湯:藥材包括知母、石膏、粳米、人參、甘草、天花粉。

三一承氣湯:治療大便不通,氣盛者。

四順飲:治療大便不通,血虛者。藥材包括當歸、白芍藥、大黃、甘草。

大柴胡湯:治療大便不通,伴有寒熱,氣盛者。藥材包括柴胡、黃芩、枳實(廣皮)、半夏、甘草、大黃。

柴胡飲子:治療大便不通,伴有寒熱,氣虛者。藥材包括柴胡、黃芩、枳實(廣皮)、半夏、甘草、人參、大黃。

3. 內傷噎隔

【內傷噎隔之症】飲食之間,漸覺難下,或下咽稍急,即噎胸前。如此旬月,日甚一日,漸至每食必噎,只食稀粥,不食乾糧,此內傷噎隔之症也。

【內傷噎隔之因】平素憂愁鬱結,五志之火皆動,日夜煎熬,津液乾涸,或膏粱厚味,辛辣炙煿,恣意不謹,積熱消陰,二者皆成噎隔反胃之因也。

【內傷噎隔之脈】多見沉澀;左寸沉澀,心血枯;左關沉澀肝血竭;尺脈沉澀腎水虛;右關沉澀脾陰絕;胃脈沉澀胃汁干;胃汁干兮腸亦結。

【內傷噎隔之治】宜生津養胃,二母二冬湯,虛者生脈散,加養血之藥;若凝窒已久,痰涎聚結於胃脘,不可用凝滯之藥,先用清痰清火,開豁化痰,《金匱》麥門冬湯,沖竹瀝、薑汁、蘆根汁,以開通中脘結痰,隨以養陰生津治本;若大腸已結者,名結腸,宜以四順飲緩緩微利幾次,如大腸結硬,略加玄明粉;津液乾枯,承氣不可用;若膏粱積熱,本元旺者,承氣湯或可選用。

二母二冬湯

知母,貝母,麥門冬,天門冬

家秘痰多,暫加青黛、海石;腸枯,暫加當歸、芍藥;氣凝痰滯,暫加半夏、香附,以行本方之滯,此不得已,暫服二三劑可也。

生脈散,見前肺嗽。

四順飲,見前肺嗽。

《金匱》麥門冬湯

麥門冬,半夏,人參,粳米,甘草,橘紅

承氣湯

枳殼,厚朴,大黃,甘草

楨按:膈氣嘔吐,噎隔嘔吐,同一嘔吐也,而其原不同,其治天壤。夫方書所謂膈氣嘔吐者,即《內經》氣為上膈之一條也;所謂噎隔嘔吐者,即《內經》三陽結為隔之一條也。膈氣嘔吐,有寒有熱者也;噎隔嘔吐,有熱無寒者也。

噎隔外感者易治,以其暫得燥熱,不過清之。內傷者難治,以其陰精內竭,一時難復。然尚有輕重,初病者,痰涎未起,可用滋陰;久病者,必強其飲食,以致吐干胃汁,若誤投燥熱,燥極反見濕象,必至痰涎上湧,熱極反見寒象,必至冷氣上衝,如是則滋陰凝滯不服,詳論首卷總論中,細玩則得之矣。

第一要飲食得法,一起忌食乾糧辛辣,竟吃酥粥牛乳,及淡腐漿等,小口慢嚥漸潤,胃管開通,然後嚥下;若吃葷腥,但可慢火煮爛,竟吃濃汁,切不可吃有形硬塊,治以養陰滋血湯等。夫醫者止論用藥,誰知治隔症,反在飲食得法,例如飲食傷胃,必要飲食小心;勞動損傷,必要咽津靜養,方可挽回也。

白話文:

內傷噎隔的症狀是:進食時逐漸感到難以下嚥,或者剛咽下去一點就覺得噎在胸口。這種情況持續十幾天甚至更久,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,最後每次吃飯都會噎住,只能吃稀粥,不能吃乾糧,這就是內傷噎隔。

內傷噎隔的原因是:平時經常憂愁鬱悶,導致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五臟的火氣都旺盛,日夜煎熬,身體津液耗損;或者嗜食肥甘厚味、辛辣炙烤的食物,飲食不節制,導致體內積熱傷陰。這兩種原因都會導致噎隔反胃。

內傷噎隔的脈象:多見脈象沉而澀;左寸脈沉澀,表示心血枯竭;左關脈沉澀,表示肝血耗盡;尺脈沉澀,表示腎陰虛;右關脈沉澀,表示脾陰虧虛;胃脈沉澀,表示胃液乾燥;胃液乾燥,腸道也會阻塞。

內傷噎隔的治療方法:應該滋陰養胃,可以使用二母二冬湯,體虛者可服用生脈散,並加入養血的藥物;如果噎膈已久,痰涎在胃脘部積聚,就不能使用容易導致凝滯的藥物,應先用清熱化痰的藥物,例如《金匱要略》中的麥門冬湯,並配合沖服竹瀝、薑汁、蘆根汁,以疏通胃脘部積聚的痰涎,然後再用養陰生津的方法治療根本病因;如果大腸已經阻塞(稱為結腸),可以用四順飲緩緩通便幾次,如果大腸阻塞嚴重,可以適量加些玄明粉;津液枯竭的病人,不能使用承氣湯;如果因為飲食肥甘厚味積熱,而身體元氣旺盛的病人,則可以考慮使用承氣湯。

二母二冬湯的藥物組成:知母、貝母、麥門冬、天門冬。

如果痰多,可以暫時加些青黛、海石;如果腸道乾燥,可以暫時加些當歸、芍藥;如果氣機凝滯,痰涎阻塞,可以暫時加些半夏、香附,以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。這些加藥的方法只是權宜之計,一般服用二三劑即可。

生脈散,詳見前文所述的肺嗽(咳嗽)治療部分。

四順飲,詳見前文所述的肺嗽治療部分。

《金匱要略》麥門冬湯的藥物組成:麥門冬、半夏、人參、粳米、甘草、橘紅。

承氣湯的藥物組成:枳殼、厚朴、大黃、甘草。

註解:膈氣嘔吐和噎隔嘔吐都屬於嘔吐,但病因不同,治療方法也大相逕庭。方書中所說的膈氣嘔吐,就是《內經》中所說的“氣為上膈”;噎隔嘔吐,就是《內經》中所說的“三陽結為隔”。膈氣嘔吐,有寒有熱;噎隔嘔吐,則只有熱而無寒。

噎隔是由外感引起的比較容易治療,因為只是暫時性的燥熱,只要清熱即可。內傷噎隔則難以治療,因為陰精已經耗竭,一時難以恢復。但是,病情也有輕重之分。早期病人,痰涎還沒有產生,可以用滋陰的藥物治療;久病的病人,因為強行進食,導致胃液吐盡,如果誤用溫熱的藥物,則會因為燥熱反而出現濕象,導致痰涎上涌;如果熱極則反見寒象,導致寒邪上衝。這樣一來,滋陰的藥物就會失去效用,詳見卷首總論部分。

最重要的就是飲食要有節制,首先要避免吃乾糧和辛辣食物,應該多吃稀粥、牛奶和淡豆漿等流質食物,少量多次慢慢吞咽,待食道暢通後再增加食量;如果要吃肉類,一定要用慢火煮爛,只吃湯汁,絕對不能吃有形狀的硬塊。治療方法主要是服用養陰滋血的湯劑。醫生只講究用藥,卻不知道治療噎膈症,關鍵在於飲食得當。例如,飲食傷了胃,就必須小心飲食;勞動損傷了身體,就必須讓身體休息,多喝水,才能恢復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