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 卷一 (15)
卷一 (15)
1. 發熱總論
秦子曰:人若發熱,則為有病,發熱不已,即蹈危機。夫人未有不病而發熱者,未有發熱不休而不死者。凡病而不發熱,雖病未重;若病而發熱,雖輕不可忽也。故余於發熱症,既詳著《傷寒大白》中,又復著於大方雜症門,今立外感二條,內傷二條,其餘門路雖多,可以比例而推也。
白話文:
發熱總論
秦子說:人如果發燒,就表示生病了,持續發燒不退,就會陷入危險。人不會無病而發燒,也不會發燒不停而不死。凡是生病而不發燒的,雖然病情不重;但如果生病還發燒,即使症狀輕微也不能忽視。因此,我關於發熱的症狀,已經在《傷寒大白》中詳細記述,又在雜症篇中再次論述,現在另外列出外感兩條,內傷兩條,其餘的病症雖然很多,可以根據這些例子推而廣之。
2. 外感發熱
(風寒、溫熱)
白話文:
外感發熱:風寒或溫熱引起的發燒。
3. 風寒發熱
【風寒發熱之症】頭痛身痛無汗惡寒,發熱拘緊,此表邪發熱也。手足多汗,口渴惡熱,此里邪發熱也。
【風寒發熱之因】或時令當寒,或非時暴寒,或早晚受寒,體虛不謹,則感冒而發熱矣。
【風寒發熱之脈】脈見浮緊,寒邪傷營;脈見浮緩,風邪傷衛。左脈浮數,病在太陽;左脈弦數,病在少陽。右脈浮數,病在陽明。六脈沉數,里有結熱。
【風寒發熱之治】寒邪傷營,無汗惡寒,羌活湯。風邪傷衛,有汗惡風,防風湯。脈弦而數,病在少陽,柴胡湯;傷寒者,加羌活、獨活;傷風者,加防風。右脈洪數,病在陽明,葛根湯,寒邪加羌活。脈沉裡熱,宜清裡。
羌活湯
羌活,獨活,柴胡,防風
防風湯
防風,荊芥,葛根
柴胡湯
柴胡,防風,荊芥
乾葛湯,見傷寒。
白話文:
風寒發熱
風寒發熱的症狀是:頭痛、全身疼痛、不出汗、怕冷,發熱且身體僵硬,這是外邪(風邪)引起的發熱。手腳多汗、口渴怕熱,這是內邪(里邪)引起的發熱。
風寒發熱的原因:可能是季節寒冷,也可能是季節以外突然受寒,或者早晚受寒,體質虛弱又沒有注意保暖,就會感冒發熱。
風寒發熱的脈象:脈搏浮而緊,表示寒邪侵犯營氣;脈搏浮而緩,表示風邪侵犯衛氣。左脈浮數,疾病在太陽經;左脈弦數,疾病在少陽經;右脈浮數,疾病在陽明經;六脈沉而數,表示裡邊有積熱。
風寒發熱的治療:寒邪侵犯營氣,不出汗怕冷,用羌活湯;風邪侵犯衛氣,出汗怕風,用防風湯。脈弦而數,疾病在少陽經,用柴胡湯;如果是傷寒,加羌活、獨活;如果是傷風,加防風。右脈洪數,疾病在陽明經,用葛根湯,寒邪加羌活。脈沉且裡邊有熱,應該清裡熱。
羌活湯:羌活、獨活、柴胡、防風
防風湯:防風、荊芥、葛根
柴胡湯:柴胡、防風、荊芥
乾葛湯:見傷寒論(此處僅提及,未列藥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