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
《症因脈治》~ 卷四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3)

1. 附錄食瀉

脾氣久虛,不受飲食者,食畢即腸鳴腹急,盡下所食之物方快,不食則無事,經年累月,此錄食瀉之症。宜快脾丸主之,五味丸亦主之。此症湯藥下咽,即時下泄,與直腸之症相似,但直腸之症,急症暴症,錄食之瀉,久病緩病。故直腸條內,則曰難治,錄食瀉,仍立方治,然皆是改常之症也。

按:食入即瀉,有寒熱虛實之別。脾胃積熱,火性急速,則食入即瀉。河間云:食入即瀉,腸胃填滿,無容物之地故也,梔連平胃散。酒入即瀉,腸胃熱甚,復得酒性之熱,則尋竅下瀉也,川連枳殼湯,加木通、乾葛,此濕熱之瀉也。快脾丸、五味丸主之。

夫脾胃虛寒而泄瀉,人人知之;脾胃實熱而瀉,有不知者,大凡著書立說,不能盡舉,有虛寒一條,即有實熱一條,故著積熱食積之脾實熱瀉,隨著脾虛脾寒之不足瀉,則虛實並著,學者可以類推矣。

白話文:

脾胃功能長期虛弱,無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的人,吃完東西後就會腸鳴腹痛,把吃下去的食物都排泄乾淨了才會舒服,不吃東西就沒事,這種情況持續好幾年,這就是「漏食瀉」的症狀。可以用「快脾丸」或「五味丸」來治療。這種病症服用湯藥後,藥物會馬上排出,跟直腸疾病的症狀相似,但直腸疾病是急性的,漏食瀉則是慢性病。因此,直腸疾病被認為很難治療,但漏食瀉仍然可以用藥方治療,不過這兩種都是比較特殊的病症。

食物吃下去就拉肚子,有寒熱虛實的區別。如果脾胃積熱,火氣旺盛,就會吃東西就拉肚子。河間先生說:吃東西就拉肚子,是因為腸胃已經塞滿了,沒有空間容納食物。可以用「梔子連翹平胃散」來治療。喝酒就拉肚子,是因為腸胃已經很熱了,再加上酒的熱性,就會很快地排出體外。可以用「川連枳殼湯」,再加入木通、葛根,這是濕熱引起的腹瀉。「快脾丸」、「五味丸」也可以治療。

脾胃虛寒導致腹瀉,大家都知道;但脾胃實熱導致腹瀉,很多人不知道。一般來說,醫書不可能面面俱到,既然記載了脾胃虛寒的腹瀉,也應該記載脾胃實熱的腹瀉。因此,這裡也記載了因積熱、食積導致的脾胃實熱型腹瀉,與脾胃虛寒型腹瀉一起說明,這樣虛實兩方面都涵蓋了,學習者可以以此類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