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脈治》~
1. 卷一
2. 中風總論
秦子曰:中風之症,卒然仆倒,昏不知人,若痰涎暫升,少頃即醒,此中之輕者。卒然倒僕,昏不知人,痰涎壅盛,口噤失音,良久不醒,漸漸沉重,此中之重者。有外感,有內傷。外感者,真中風也;內傷者,類中風也。
白話文:
中風總論
秦子說:中風的症狀,是突然倒地,昏迷不醒,如果只是痰涎一時上升,不久就醒過來了,這是比較輕微的中風。突然倒地,昏迷不醒,痰涎阻塞很多,嘴巴緊閉說不出話,很久都不醒來,病情越來越嚴重,這是比較嚴重的中風。中風有外感和內傷兩種原因。外感引起的,才是真正的中風;內傷引起的,則類似中風。
3. 外感中風症
【中風之症】卒然倒僕,身熱口噤,志亂神昏,四肢俱廢,良久不省,《內經》名曰風痱,東垣所謂中藏之重症也。若倉卒仆倒,少頃即醒,身熱痰涎,或見左癱右瘓,半身不遂,《內經》名曰偏枯;東垣所謂中腑之稍輕者;外無六經寒熱,內無便溺阻隔,無痰無喘,言語分明,惟見皮膚不仁,或麻或木,口眼喎斜,東垣所謂中血脈之最輕者。以上乃外感真中風之症也。
【中風之因】或坐臥當風,風入五內,或衣單被薄,卒遇暴風,或披星戴月,風露襲人,外邪乘虛入於諸經,而中風之症作矣。
【中風之脈】左關浮弦,病在足厥陰、少陽。左寸浮弦,病在手少陰、少陽。左尺浮大,病在足少陰、太陽。右寸浮洪,病在手太陰、陽明。右關浮大,病在足太陰、陽明。右尺浮大,病在三焦及命門。
【中風之治】初起宜祛風滌邪,有表者,小續命湯、羌活愈風湯汗之;有里者,三化湯下之;表裡俱見者,大秦艽湯、防風通聖散和之;痰涎壅盛者,竹瀝二陳湯,合膽星湯、牛黃清心丸;積熱神昏,海藏清心丸。
小續命湯,通治中風六經表症。後具河間六經加減、四時加減之法。
麻黃,人參,黃芩,白芍藥,甘草,防風,杏仁,川芎,防己
春,加防風;夏,倍加石膏;秋,加知母;冬,加桂枝。身痛,加羌活、秦艽。
河間云:凡中風,不審六經加減,雖治之不能去其邪。《內經》云,開則淅然寒,闔則熱而悶,知暴中風邪,宜以小續命湯,隨症隨經治之。
中風無汗,惡寒,脈浮緊,風中太陽經營也。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麻黃續命湯。
麻黃,防風,杏仁
宜針太陽少明,出崑崙陽蹺穴血。
中風有汗惡風,脈浮緩,風中太陽經衛也,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桂枝續命湯。
桂枝,白芍藥,杏仁
宜針風府。
中風無汗,身熱不惡寒,脈洪長,風中陽明經症也,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曰石膏續命湯。
石膏,知母,甘草
中風無汗,身熱不惡風,脈緩長,風中陽明表症也。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乾葛續命湯。
葛根,桂枝,黃芩
宜刺厲兌,瀉陽明之實清火也,針陷谷,雲陽明之邪散表也。
中風無汗身涼,風中太陰經也,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附子續命湯。
熟附子,乾薑,甘草
宜刺隱白,以去太陰之賊。
中風有汗,無熱,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桂附續命湯。
桂枝,熟附子,甘草
宜針太谿,以去少陰之邪。
中風六經混淆,指節攣痛,麻木不仁,系手少陽、厥陰,羌活連翹續命湯。
小續命,羌活,連翹
宜刺厥陰之井大敦,以通其經,灸少陽之經絕骨,以引其熱。又云,古之小續命,混淆無六經之別,今各分經治,又立針刺之法。
中風外無六經形症,內無便溺阻隔,惟舌強難以言語,手足不能運動,知血弱不能養筋,宜養血舒筋,大秦艽湯主之。
又云,中風外有六經形症,先以加減小續命諸方,隨症隨經治之。內有便溺阻隔,復以三化湯下之。楨按:以上諸症,乃西北真中風症,故立祛風散邪之法。以下內傷條內,有不因外風而因於調養失宜,例如河間之論火,丹溪之論痰,而實系類中風之症,以其相類,故同列之,然各有分別,不可混治。
羌活愈風湯,治表裡已解,服此為善後條理。
羌活,防風,防己,川芎,獨活,蔓荊子,麻黃,細辛,秦艽,柴胡,前胡,甘菊花,黃耆,枳殼,當歸,芍藥,蒼朮,黃芩,生地,半夏,白芷,知母,甘草,地骨皮,厚朴
三化湯,外無六經表症,內有便溺阻隔,以此方利之。
厚朴,大黃,枳實,羌活
虛人,加人參;痰多,加膽星、半夏。
大秦艽湯,治外無六經表症,內無便溺阻隔,惟手足言語不便者。
秦艽,石膏,甘草,川芎,當歸,白芍藥,羌活,獨活,防風,黃芩,白朮,白茯苓,生地,白芷,細辛,熟地
天寒,加生薑;心下痞,加枳實、川黃連;夏秋,加石膏、知母;冬,加桂枝。
防風通聖散,治表裡未除,以此方和解。
麻黃,石膏,桔梗,黃芩,山梔,荊芥,滑石,白朮,廣皮,甘草,川芎,當歸身,防風,大黃,芒硝,連翹,薄荷,白芍藥
竹瀝二陳湯,治中脘痰滯。
熟半夏,白茯苓,廣皮,甘草,竹瀝
寒,加生薑;熱,加山梔、黃連。
膽星湯,治痰涎壅盛。
陳膽星,廣橘紅,蘇子,鉤藤,甘草,菖蒲
裡熱甚,加山梔、黃連;肝膽熱,加青黛、海石。
牛黃清心丸,治痰迷心竅。
真牛黃,犀角,羚羊角,辰砂,陳膽星,天竺黃,麝香,薄荷,雄黃,防風,冰片
海藏清心丸,治積熱迷心。
黃柏(二兩),黃連,麥冬(各一兩),龍腦(一錢)
煉蜜為丸。
白話文:
【中風病症狀】突然倒地不起,身體發熱,口部閉合,意識混亂,精神恍惚,四肢無法活動,過了好一會兒都沒有恢復意識,根據《內經》的描述,這種情況叫做風痱,是東垣所說的中臟之重症。如果突然倒下,但很快就能清醒,身體發熱,有痰,或出現左半身或右半身癱瘓,半身不能動彈,根據《內經》的描述,這種情況叫做偏枯,是東垣所說的中腑之較輕的病況;外表看來並無六經的寒熱症狀,內部也無大小便障礙,無痰無喘,說話清晰,只是皮膚感覺麻木,或有刺痛感,口眼歪斜,是東垣所說的中血脈之最輕的病況。以上這些都是外感真中風的症狀。
【中風原因】可能是坐在風口或睡覺時受風,風進入五臟;或者穿得單薄,突然遇到強風;或者日夜操勞,風露侵襲,外來的邪氣趁虛而入各經絡,導致中風。
【中風脈象】左關脈浮弦,病在足厥陰和少陽;左寸脈浮弦,病在手少陰和少陽;左尺脈浮大,病在足少陰和太陽;右寸脈浮洪,病在手太陰和陽明;右關脈浮大,病在足太陰和陽明;右尺脈浮大,病在三焦和命門。
【中風治療】剛開始應排除風邪,清除邪氣,若有表證,可用小續命湯、羌活愈風湯發汗;若有裏證,可用三化湯瀉下;表裏都有的,可用大秦艽湯、防風通聖散調和;若痰多,可用竹瀝二陳湯,合膽星湯、牛黃清心丸;若有熱毒導致昏迷,可用海藏清心丸。以下詳述各種藥物配方及其應用。
【小續命湯】可治所有中風六經表證。後面有河間六經加減法、四季加減法。
【羌活愈風湯】治療表裏已經解除的情況,服用此方做後續調理。
【三化湯】治療外表無六經表證,內部有大小便障礙,可用此方利尿。
【大秦艽湯】治療外表無六經表證,內部無大小便障礙,只有手足語言不便。
【防風通聖散】治療表裏未完全消除,可用此方調和。
【竹瀝二陳湯】治療胃部痰滯。
【膽星湯】治療痰多。
【牛黃清心丸】治療痰迷心竅。
【海藏清心丸】治療熱毒導致的心神錯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