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
《症因脈治》~ 卷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)

1. 中風總論

秦子曰:中風之症,卒然仆倒,昏不知人,若痰涎暫升,少頃即醒,此中之輕者。卒然倒僕,昏不知人,痰涎壅盛,口噤失音,良久不醒,漸漸沉重,此中之重者。有外感,有內傷。外感者,真中風也;內傷者,類中風也。

白話文:

秦子說:中風的症狀,是突然倒地,昏迷不醒,如果痰液暫時上升,不久就會清醒,這是中風的輕症。突然倒地,昏迷不醒,痰液阻塞,口不能言,很久不醒,逐漸沉重,這是中風的重症。有外感中風,有內傷中風。外感中風,是真正の中風;內傷中風,是類中風。

2. 外感中風症

【中風之症】卒然倒僕,身熱口噤,志亂神昏,四肢俱廢,良久不省,《內經》名曰風痱,東垣所謂中藏之重症也。若倉卒仆倒,少頃即醒,身熱痰涎,或見左癱右瘓,半身不遂,《內經》名曰偏枯;東垣所謂中腑之稍輕者;外無六經寒熱,內無便溺阻隔,無痰無喘,言語分明,惟見皮膚不仁,或麻或木,口眼喎斜,東垣所謂中血脈之最輕者。以上乃外感真中風之症也。

白話文:

中風的症狀

突然倒地,身體發熱,口不能言語,精神錯亂,四肢癱瘓,長い時間昏迷不醒。在《內經》中稱之為風痱,東垣稱為中藏的重症。

如果突然倒地,過一會兒就清醒過來,身體發熱,有痰涎,或見左邊癱瘓,右邊半身不遂,在《內經》中稱之為偏枯;東垣稱為中腑的較輕的類型。

外表沒有六經的寒熱,內部沒有便溺的阻隔,沒有痰喘,言語清晰,只是皮膚麻木,或麻或木,口眼歪斜。東垣稱為中血脈的最輕的類型。

以上都是外感真中風的症狀。

【中風之因】或坐臥當風,風入五內,或衣單被薄,卒遇暴風,或披星戴月,風露襲人,外邪乘虛入於諸經,而中風之症作矣。

白話文:

中風的原因是:

  • 坐臥時吹到風,風邪進入體內。
  • 衣服單薄,被子薄,突然遇到大風。
  • 在夜間外出,風寒露水侵襲人體。

這些外邪乘虛進入經絡,導致中風症狀發作。

【中風之脈】左關浮弦,病在足厥陰、少陽。左寸浮弦,病在手少陰、少陽。左尺浮大,病在足少陰、太陽。右寸浮洪,病在手太陰、陽明。右關浮大,病在足太陰、陽明。右尺浮大,病在三焦及命門。

白話文:

【中風的脈象】

  1. 左關浮弦脈:病在足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。

  2. 左寸浮弦脈:病在手少陰心經和少陽膽經。

  3. 左尺浮大脈:病在足少陰腎經和太陽膀胱經。

  4. 右寸浮洪脈:病在手太陰肺經和陽明大腸經。

  5. 右關浮大脈:病在足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。

  6. 右尺浮大脈:病在三焦經和命門穴。

【中風之治】初起宜祛風滌邪,有表者,小續命湯羌活愈風湯汗之;有里者,三化湯下之;表裡俱見者,大秦艽湯防風通聖散和之;痰涎壅盛者,竹瀝二陳湯,合膽星湯牛黃清心丸;積熱神昏,海藏清心丸

白話文:

治療中風,在疾病初期, следует устранить ветер и очистить организм от патогенных факторов. Если присутствует синдром «表證» (ощущение холода, заложенность носа, головная боль, мышечные боли, боли в суставах, лихорадка), следует принимать отвар «Сяо сюй мин тан» или «Цян хуо юй фэн тан», чтобы вызвать потоотделение и облегчить симптомы. Если присутствует синдром «ли» (озноб, лихорадка, головная боль, тошнота, рвота, понос), следует принимать отвар «Сань хуа тан», чтобы очистить кишечник от токсинов. Если присутствует комбинация синдромов «表» и «ли», следует принимать отвар «Да цин цзяо тан» или «Фан фэн тун шэн сан», чтобы восстановить равновесие между Инь и Ян и устранить патогенные факторы. Если присутствует скопление мокроты и слюны, следует принимать отвар «Чжу ли эр чэнь тан», в сочетании с отварами «Дань син тан» и «Ню хуан цин синь ван», чтобы устранить мокроту и успокоить ум. Если присутствует скопление жара и помутнение сознания, следует принимать отвар «Хай цзан цин синь ван», чтобы очистить ум и устранить патогенный жар.

續命湯,通治中風六經表症。後具河間六經加減、四時加減之法。

白話文:

麻黃:具有發汗解表、宣肺平喘的功效。

人參:具有補氣益血、生津止渴、安神益智的功效。

黃芩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。

白芍藥:具有養血柔肝、緩中止痛、斂陰益氣的功效。

甘草:具有補中益氣、調和諸藥的功效。

防風:具有祛風解表、勝濕止痛的功效。

杏仁:具有潤肺止咳、平喘化痰的功效。

川芎:具有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的功效。

防己:具有祛風除濕、解表止痛的功效。

春,加防風;夏,倍加石膏;秋,加知母;冬,加桂枝。身痛,加羌活、秦艽

白話文:

春天,增加防風;夏天,加倍石膏;秋天,增加知母;冬天,增加桂枝。身體疼痛,增加羌活、秦艽。

河間云:凡中風,不審六經加減,雖治之不能去其邪。《內經》云,開則淅然寒,闔則熱而悶,知暴中風邪,宜以小續命湯,隨症隨經治之。

白話文:

河間名醫說:凡是中風疾病,不分清楚六經病的寒熱虛實,輕重緩急,即使治療也不能去除邪氣。《內經》說,風寒之邪侵襲人體,毛孔開時會感到瑟瑟發抖,毛孔閉時會感到悶熱;知道是暴然中風,應該用小續命湯,隨證隨經治療。

中風無汗,惡寒,脈浮緊,風中太陽經營也。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麻黃續命湯

白話文:

中風無汗,惡寒,脈浮緊,這是風中太陽經絡傳導不暢造成的。可用續命湯加入後三味,各增加一倍的劑量,稱此為麻黃續命湯。

麻黃,防風,杏仁

宜針太陽少明,出崑崙陽蹺穴血。

中風有汗惡風,脈浮緩,風中太陽經衛也,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桂枝續命湯

白話文:

中風病人發汗卻怕風,脈搏浮緩無力,這是風邪侵犯了太陽經的衛氣,可以服用加倍後的續命湯,取名為「桂枝續命湯」。

桂枝,白芍藥,杏仁

宜針風府。

中風無汗,身熱不惡寒,脈洪長,風中陽明經症也,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曰石膏續命湯。

石膏,知母,甘草

中風無汗,身熱不惡風,脈緩長,風中陽明表症也。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乾葛續命湯

白話文:

中風沒有汗,身體發熱但不畏怕冷風,脈搏緩慢且長,這是風中導致陽明表證的病症。用續命湯加上後三味,各增加一倍的分量,取名為乾葛續命湯。

葛根,桂枝,黃芩

宜刺厲兌,瀉陽明之實清火也,針陷谷,雲陽明之邪散表也。

中風無汗身涼,風中太陰經也,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附子續命湯

白話文:

中風病人沒有汗,身體冰冷,這是風寒侵襲太陰經所致,可以用續命湯再加倍參、附、薑各一倍,成為附子續命湯。

附子乾薑,甘草

宜刺隱白,以去太陰之賊。

中風有汗,無熱,以續命湯加後三味各一倍,名桂附續命湯。

桂枝,熟附子,甘草

宜針太谿,以去少陰之邪。

中風六經混淆,指節攣痛,麻木不仁,系手少陽、厥陰,羌活連翹續命湯

白話文:

中風導致六經脈絡混淆不清,手指關節攣縮疼痛,麻木不仁,這是由手少陽經和厥陰經受邪所致,可以用羌活連翹續命湯治療。

小續命,羌活,連翹

宜刺厥陰之井大敦,以通其經,灸少陽之經絕骨,以引其熱。又云,古之小續命,混淆無六經之別,今各分經治,又立針刺之法。

白話文:

應該針刺厥陰經的井穴大敦,來疏通經絡;灸刺少陽經的絕骨穴,來引出熱氣。古時候方劑的配伍,並沒有六經的區分,現在根據不同的經絡來治療,還創立了針灸的方法。

中風外無六經形症,內無便溺阻隔,惟舌強難以言語,手足不能運動,知血弱不能養筋,宜養血舒筋,大秦艽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中風患者的外表沒有六經的形體症狀,也沒有大小便不利的情況,只是舌頭僵硬,難以言語,手腳不能活動,這是因為血氣虛弱,不能濡養筋脈,因此應該以養血舒筋的藥物治療,大秦艽湯是治風的代表方劑。

又云,中風外有六經形症,先以加減小續命諸方,隨症隨經治之。內有便溺阻隔,復以三化湯下之。楨按:以上諸症,乃西北真中風症,故立祛風散邪之法。以下內傷條內,有不因外風而因於調養失宜,例如河間之論火,丹溪之論痰,而實系類中風之症,以其相類,故同列之,然各有分別,不可混治。

白話文:

另外又說,中風在外面有六經的形成症狀,先用加減小續命等方,依照症狀和經絡來治療。若是體內有大小便不通的症狀,再用三化湯來治療。楨按:以上諸種症狀,是西北地區真正中風的症狀,因此建立了祛風散邪的方法。下面內傷條目中,有不因外風,而是因為調養不當而得病的,例如河間的火症理論,丹溪的痰症理論,而實際上屬於中風的症狀,因為它們比較類似,所以一同列出,但各有不同,不可混淆治療。

羌活愈風湯,治表裡已解,服此為善後條理。

羌活,防風,防己,川芎,獨活蔓荊子,麻黃,細辛,秦艽,柴胡前胡甘菊花,黃耆枳殼當歸,芍藥,蒼朮,黃芩,生地,半夏白芷,知母,甘草,地骨皮厚朴

白話文:

羌活:一種中藥,具有祛風除濕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
防風:一種中藥,具有祛風解表、清熱透疹的功效。

防己:一種中藥,具有祛風濕、利水消腫的功效。

川芎:一種中藥,具有活血化瘀、祛風止痛的功效。

獨活:一種中藥,具有祛風濕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
蔓荊子: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的功效。

麻黃:一種中藥,具有發汗解表、宣肺平喘的功效。

細辛:一種中藥,具有祛風通竅、溫中散寒的功效。

秦艽:一種中藥,具有祛風除濕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
柴胡:一種中藥,具有疏肝解鬱、清熱退燒的功效。

前胡:一種中藥,具有祛風止咳、化痰平喘的功效。

甘菊花: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明目退翳的功效。

黃耆:一種中藥,具有補氣健脾、升陽舉陷的功效。

枳殼:一種中藥,具有消積導滯、行氣止痛的功效。

當歸:一種中藥,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。

芍藥:一種中藥,具有養血柔肝、緩急止痛的功效。

蒼朮:一種中藥,具有燥濕健脾、化痰止瀉的功效。

黃芩: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。

生地: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潤燥的功效。

半夏:一種中藥,具有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的功效。

白芷:一種中藥,具有祛風散寒、通竅止痛的功效。

知母: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潤燥、養陰瀉火的功效。

甘草:一種中藥,具有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、調和諸藥的功效。

地骨皮: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潤燥的功效。

厚朴:一種中藥,具有燥濕健脾、溫中止瀉的功效。

三化湯,外無六經表症,內有便溺阻隔,以此方利之。

厚朴,大黃枳實,羌活

虛人,加人參;痰多,加膽星、半夏。

大秦艽湯,治外無六經表症,內無便溺阻隔,惟手足言語不便者。

秦艽,石膏,甘草,川芎,當歸,白芍藥,羌活,獨活,防風,黃芩,白朮,白茯苓,生地,白芷,細辛,熟地

白話文:

秦艽:有助於疏風、解熱、清肝明目

石膏:可清熱、解暑、除煩止渴

甘草:能補氣、益中、清熱、解毒

川芎:可活血、行氣、止痛

當歸:可補血、活血、調經止痛

白芍藥:能養血、柔肝、止痛

羌活:可祛風濕、活血通絡

獨活:可祛風濕、通經活絡

防風:可祛風、解表、止痛

黃芩:能清熱、燥濕、瀉火

白朮:可補脾、益氣、健胃

白茯苓:可利水、滲濕、健脾

生地:可補血、涼血、清熱

白芷:可祛風、散寒、止痛

細辛:可發汗、解表、止痛

熟地:可補血、益精、烏髮

天寒,加生薑;心下痞,加枳實、川黃連;夏秋,加石膏、知母;冬,加桂枝。

白話文:

天氣寒冷的話,加生薑;心臟下部痞滿的話,加枳實、川黃連;夏季和秋季,加石膏、知母;冬季的話,加桂枝。

防風通聖散,治表裡未除,以此方和解。

麻黃,石膏,桔梗,黃芩,山梔,荊芥滑石,白朮,廣皮,甘草,川芎,當歸身,防風,大黃,芒硝,連翹,薄荷,白芍藥

白話文:

  • 麻黃:治療感冒、發熱、咳嗽等症狀。

  • 石膏:治療暑熱、煩渴、中暑等症狀。

  • 桔梗:治療咳嗽、氣喘、痰多等症狀。

  • 黃芩:治療黃疸、痢疾、腸炎等症狀。

  • 山梔:治療黃疸、肝炎、痢疾等症狀。

  • 荊芥:治療感冒、發熱、咳嗽等症狀。

  • 滑石:治療暑熱、煩渴、中暑等症狀。

  • 白朮:治療脾虛、腹瀉、嘔吐等症狀。

  • 廣皮:治療皮膚瘙癢、濕疹、蕁麻疹等症狀。

  • 甘草:治療咳嗽、氣喘、痰多等症狀。

  • 川芎:治療頭痛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狀。

  • 當歸身:治療血虛、貧血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

  • 防風:治療感冒、發熱、咳嗽等症狀。

  • 大黃:治療便祕、腹瀉、痢疾等症狀。

  • 芒硝:治療便祕、腹瀉、痢疾等症狀。

  • 連翹:治療感冒、發熱、咳嗽等症狀。

  • 薄荷:治療感冒、發熱、咳嗽等症狀。

  • 白芍藥:治療月經不調、痛經、血虛等症狀。

竹瀝二陳湯,治中脘痰滯。

熟半夏,白茯苓,廣皮,甘草,竹瀝

寒,加生薑;熱,加山梔、黃連。

膽星湯,治痰涎壅盛。

陳膽星,廣橘紅蘇子,鉤藤,甘草,菖蒲

裡熱甚,加山梔、黃連;肝膽熱,加青黛、海石。

牛黃清心丸,治痰迷心竅。

真牛黃,犀角羚羊角,辰砂,陳膽星,天竺黃,麝香,薄荷,雄黃,防風,冰片

白話文:

  • 真牛黃:牛黃中最純淨、品質最好的,來自黃牛。

  • 犀角:犀牛角。

  • 羚羊角:羚羊角。

  • 辰砂:硃砂,一種礦物,主要成分是硫化汞。

  • 陳膽星:烏賊的膽汁,乾燥後製成的藥材。

  • 天竺黃:一種礦物,主要成分是砷化銅。

  • 麝香:麝鹿的分泌物。

  • 薄荷:薄荷葉,一種芳香植物。

  • 雄黃:一種礦物,主要成分是硫化砷。

  • 防風:防風草,一種中藥材。

  • 冰片:冰片樹的分泌物。

海藏清心丸,治積熱迷心。

黃柏(二兩),黃連,麥冬(各一兩),龍腦(一錢)

煉蜜為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