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景明

《症因脈治》~ 卷首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首 (6)

1. 論《內經》膈氣嘔吐噎隔嘔吐症因各別治法不同

方書所謂膈氣嘔吐者,此即《內經》氣為上膈之一條也。所謂噎隔嘔吐者,即《內經》三陽結為隔之一條也。仲景《金匱》書,以生薑半夏湯治痰嘔,此治膈氣方也;又以甘草大黃湯治嘔吐便結者,此治噎隔方也。潔古《家珍》以嘔吐分上中下三條,而以氣積寒主治;東垣以辛香溫胃立法。

此乃膈氣嘔吐方書,非噎隔嘔吐之症也。河間以《內經》諸逆衝上,諸嘔吐酸,諸痿喘嘔,正合三陽結熱之義,發明氣鬱不利,胃火上炎,故嘔湧溢食不下,而以三乙承氣等方為治。

丹溪亦謂噎隔之症,火熱上炎,多升少降,更發內傷真陰不足,津液枯涸,而以四物湯中多加竹瀝、荊瀝、牛羊乳等為治;又著《局方發揮》,力辨《和劑》之非,此噎隔嘔吐方書,非膈氣嘔吐胃寒之症也。《內經》明明各是一條,前賢亦各開一面,今因二者症名相似,膈隔易訛,嘔吐難別,遂至輾轉差誤。不知同一嘔吐也,而有熱吐寒吐之分;同一痰涎也,而有濕痰燥痰之別。

考之方書,同是治隔也,而有膈氣噎隔二條之分。按之《內經》,同有似論也。而有氣為上膈,三陽結為隔之異。夫膈氣嘔吐者,言飲食之時,並無阻礙,但食後時或作脹,時或氣逆,時或嘔吐,然亦時作時止,不比噎隔之症,飲食之際,即有拒隔不下之患,下咽之後,少頃直湧而上也。《內經》云:三陽結為隔。

注曰:三陽者,大小腸、膀胱也。結者,結熱也。小腸結熱則血脈燥,大腸結熱則後不通,膀胱結熱則津液乾涸。三陽下結,食必上潮,此陽火上逆,推而不下也。楨細玩之,曰三陽則與陰經無與,曰結熱,則非陰寒可知。夫《千金》諸方,治反胃噎隔而用薑桂,因氣滯清道,用大黃、芒硝、石膏、竹瀝、蘆根、生地黃汁等一派苦寒,略用薑桂以為嚮導,非因胃寒而用也。

又按方約之《附余心法》曰:噎隔之症,因火而成,病源不一,有因思慮過度而動脾火者;有因忿怒過度而動肝火者;有因飲食太過而生胃火者;有因淫欲過度而起腎火者。蓋火氣火上,熏蒸結聚,津液乾燥,飲食不得流利,為噎為隔,久則胃脘結斷,飲食雖進,停滯隔間,反而上逆,為嘔為吐,此症切不可用香燥之藥,若服之必死,夫證屬熱燥,又用香燥之藥,散氣消陰,則助火而爍津矣。

又考王宇泰《準繩》書,謂溢食一症,或傷於酒,或傷於食,或胃風而吐,或胃熱而吐,醫者不察,火里燒姜,湯中煮桂,沉香未已,豆蔻繼之,砂仁未已,胡椒繼之,竟將熱藥妄施。素熱之人,三陽既結,食必上潮。倉公治用下劑。劉河間治嘔吐噎食,遵仲景嘔吐門甘草大黃湯,及三乙承氣等,獨超近代,但用藥之時,累累加服,慎勿頓攻。若咽喉痰阻,微用若酸,輕輕湧出,因而治下。

設或不行,蜜鹽下道,始終勾引,兩道相通,結散陽消,飲食自順。余今分別發明曰,膈氣嘔吐,與噎隔嘔吐,各是一條。膈氣嘔吐,有寒有熱,有痰有氣,有燥有濕;噎隔嘔吐,則但熱無寒,但燥無濕,惟是三陽結熱。《金匱》、《千金》、潔古、東垣之方,治膈氣嘔吐者,不可治噎隔症;河間、丹溪之方,治噎隔法也,不可治胃寒膈氣。

仲景小半夏湯,治濕痰嘔吐者也;大黃甘草湯,治大便燥結,食已即吐者也;其小柴胡湯,治運氣外來,少陽所勝之嘔吐也;後潔古加青黛治嘔苦,亦同是義。東垣之丁香茱萸湯,治胃寒嘔吐者也;《三因方》麥門冬湯內用竹茹、蘆根汁,治燥熱漏氣嘔吐也;河間用承氣等下藥,治熱淫所勝,膏粱積熱,外感有餘之噎隔也;丹溪以四物湯加羊牛乳等滋陰,治津竭血燥,內傷不足之噎隔也;趙氏書獨主滋陰而重地黃丸,此治精竭陰耗,腎經真水不足,內傷噎隔之法也。至於東垣所論噎塞,又有不同。

夫曰堵塞喉嚨,陽氣不得出曰塞,陰氣不得降曰噎。夫氣逆咽喉,諸經不行,口開目瞪,氣欲絕,當用氣味俱陽之藥,引胃氣以治其本。楨細玩之,詞中並不言及拒格飲食等語,下文反言食消服之,更以美食壓之。夫噎塞直至口開氣絕,尚能待食消,更以美食壓之乎?此之噎塞,又言膈氣不通,陰寒氣窒之症,另是氣噎一門之症,非言噎隔溢食,格食不下,三陽結熱之噎矣。

余讀《準繩》書,見以膈氣嘔吐敘於噎隔嘔吐之上,另立一門,又以噎塞之症,敘於噎隔之下,亦另立一門,則知古人原有分別也。是以一症之中,亦要分析寒熱燥濕諸條。即如《內經》諸嘔吐酸,同言熱嘔也,而為濕熱之嘔,諸痿喘嘔。同言熱嘔也,而為燥熱之嘔,二熱同源,濕與燥又分天壤。

方書以食久而吐屬寒,名曰翻胃;以食入即吐為熱,名曰反胃,不知反與翻同,皆是形容嘔吐之義,未可以食入即吐、食久而吐,以定寒熱。王太僕雖有此論,亦言其理之常,難必其症之變也。余常見暴吐多熱,即久吐中亦有熱者。脾胃濕熱,食久不化,熏蒸結聚,痰涎裹住不消,亦令上逆而吐,如夏月人感濕熱,則食不消化而吐是也。

是以噎隔之症,千無一寒,萬無一寒,從古到今,亦無一寒也;嘔吐之症,亦止寒熱各半耳。余今以下噎食不下,隔食嘔吐之症,直以有熱無寒施治,以嘔吐之症,不論食久食已,惟以酸不酸,臭不臭,分別寒熱。嘔而酸餿,夏熱之化,主火;嘔而不酸不臭,冬寒之象,主寒。

如造酒者然,熱者主酸主臭,冷者不腐不臭是也。

白話文:

書中所謂的膈氣嘔吐,實際上就是《內經》中提到的氣爲上膈的一種情況。而噎嗝嘔吐,則對應於《內經》中描述的三陽結爲隔的情況。張仲景在《金匱》中使用生薑半夏湯來治療由痰引起的嘔吐,這是針對膈氣的療法;而甘草大黃湯則用來治療嘔吐伴隨便祕的症狀,這適用於噎嗝的治療。

張潔古在其著作《家珍》中將嘔吐分爲上、中、下三個階段,並認爲氣積和寒主導致嘔吐;李東垣則主張使用辛香溫胃的方法立法治療。然而,這些方法是針對膈氣嘔吐的,而非噎嗝嘔吐。

劉完素(河間)依據《內經》中關於“諸逆衝上”、“諸嘔吐酸”、“諸痿喘嘔”的論述,認爲這些症狀符合三陽結熱的意義,表明氣鬱不利,胃火上升,從而導致食物無法順利下嚥,他推薦使用三乙承氣等方劑進行治療。

朱丹溪也指出噎嗝病症是由於火熱上炎,升多降少,再加上內傷真陰不足,津液乾涸,因此建議使用四物湯加入大量竹瀝、荊瀝、牛羊乳等成分來治療。他還撰寫了《局方發揮》,強烈反駁《和劑》的觀點,強調這是針對噎嗝嘔吐的治療方法,而非膈氣嘔吐或胃寒的情況。

《內經》明確區分了膈氣嘔吐與噎嗝嘔吐,前人醫家們也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見解。但由於兩種病症名稱相似,容易混淆,導致診斷與治療出現偏差。實際上,同樣是嘔吐,卻有熱吐與寒吐的區別;同樣是痰涎,也有溼痰與燥痰的差異。

在醫書中,雖然都是治療“隔”,但卻有膈氣與噎嗝兩種不同的病症。根據《內經》的描述,雖然都有關於氣的論述,但“氣爲上膈”與“三陽結爲隔”存在明顯的區別。膈氣嘔吐指的是在飲食過程中沒有阻礙,但在飯後可能會感到脹滿、氣逆或嘔吐,但這些症狀時有時無,與噎嗝不同。噎嗝患者在進食時就會遇到食物難以通過的困擾,吞嚥後不久,食物會直接湧回。

《內經》中提到:“三陽結爲隔”。註解解釋說,三陽是指小腸、大腸和膀胱。這裏的“結”指的是熱結。小腸熱結會使血脈乾燥,大腸熱結會導致排便困難,膀胱熱結會使津液乾涸。當三陽部位發生熱結,食物必定會上湧,這是因爲陽火上升,向下推動無力。仔細理解後,可以看出三陽與陰經無關,熱結顯然不是陰寒所致。

《千金》中的多種方劑用於治療反胃噎嗝,使用生薑和肉桂,是因爲氣滯於清道。而大黃、芒硝、石膏、竹瀝、蘆根、生地黃汁等苦寒藥物的使用,少量配以生薑和肉桂作爲引導,並非因爲胃寒。方約之在《附餘心法》中指出,噎嗝病症源於火氣,病因多樣,包括過度思考引發脾火、過度憤怒引發肝火、飲食過量引起胃火、過度性行爲引起腎火。火氣上炎,燻蒸體內,導致津液乾燥,食物流通不暢,形成噎和隔,長期發展會使胃脘部硬化,即使進食,食物也會停滯於隔間,反向向上,導致嘔吐。這種病症絕對不能使用香燥藥物,否則將致命。如果病症屬於熱燥,再使用香燥藥物,會消耗陰氣,助長火勢,損傷津液。

參考王宇泰的《準繩》一書,提到了溢食症,可能是由於飲酒過量、飲食過飽、胃風引起的嘔吐,或是胃熱導致的嘔吐。醫生如果不加以分辨,盲目使用熱藥,如在火中燒姜,在湯中煮桂,連續使用沉香、豆蔻、砂仁、胡椒等熱性藥物,將熱藥隨意使用。對於體質偏熱的人,三陽已經熱結,食物必定上湧。在這種情況下,應該使用下劑治療。劉河間在治療嘔吐、噎食時,遵循張仲景《金匱》中的甘草大黃湯和三乙承氣湯等方劑,超越了近世醫家。但在用藥時,應逐漸增加劑量,避免突然大量攻擊。如果咽喉被痰阻塞,可適量使用酸性藥物,輕輕誘導其湧出,然後治療下部。如果這種方法無效,可以使用蜂蜜鹽水灌腸,持續引導,使上下兩道暢通,熱結散去,陽氣下降,飲食自然順暢。

現在,我分別闡明膈氣嘔吐與噎嗝嘔吐是兩種不同的病症。膈氣嘔吐可能有寒有熱,有痰有氣,有燥有溼;而噎嗝嘔吐只表現爲熱,沒有寒,只有燥,沒有溼,僅限於三陽熱結。《金匱》、《千金》、張潔古、李東垣的方劑,適用於治療膈氣嘔吐,不能用於噎嗝症;劉河間、朱丹溪的方劑,適用於治療噎嗝,不能用於胃寒膈氣。

張仲景的小半夏湯用於治療溼痰引起的嘔吐;大黃甘草湯用於治療大便乾燥、進食後立即嘔吐的情況;小柴胡湯用於治療外邪侵襲引起的少陽經脈勝邪所致的嘔吐;張潔古在小柴胡湯中加入青黛治療苦味嘔吐,也是基於同樣的原理。李東垣的丁香茱萸湯用於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;《三因方》中的麥門冬湯含有竹茹和蘆根汁,用於治療燥熱引起的嘔吐;劉河間使用承氣類下藥治療熱盛所致的噎嗝;朱丹溪在四物湯中加入羊牛乳等成分滋陰,用於治療津液枯竭、血燥引起的內傷不足型噎嗝;趙氏書中特別強調滋陰,重視地黃丸的使用,這是治療精虧陰損、腎經真水不足引起的內傷型噎嗝的方法。至於李東垣討論的噎塞,又有不同之處。

噎塞指的是喉嚨堵塞,陽氣無法外出稱爲塞,陰氣無法下降稱爲噎。氣逆於咽喉,諸經不通,口開目瞪,氣息微弱,此時應使用氣味俱陽的藥物,引導胃氣,從根本上治療。我仔細研究了這個描述,其中並未提及食物受阻等詞彙,下文反而提到食物消化後再服用藥物,甚至用美味的食物壓下去。如果噎塞到口開氣絕的地步,還能等待食物消化,再用美味的食物壓下去嗎?這種噎塞,實際上指的是膈氣不通、陰寒氣閉的病症,屬於另一種氣噎類型的疾病,而不是指噎嗝、食物堵塞、三陽熱結的噎嗝。

我在閱讀《準繩》一書時,發現它將膈氣嘔吐列在噎嗝嘔吐之前,單獨設立一門;同時將噎塞病症放在噎嗝之後,也單獨設立一門,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原本就對這些病症有所區分。因此,在一個病症中,也需要分析寒熱燥溼等多種情況。例如,《內經》中提到的“諸嘔吐酸”,雖然都表示熱性嘔吐,但有的是由溼熱引起的嘔吐,有的則是由燥熱引起的嘔吐,兩種熱性雖源自同一根源,但溼與燥之間有着本質的區別。

醫書中認爲,長時間後嘔吐屬於寒性,被稱爲“翻胃”;而進食後立即嘔吐則屬於熱性,被稱爲“反胃”。但實際上,“反”與“翻”含義相同,都是描述嘔吐的方式,不能簡單地根據進食後立即嘔吐還是長時間後嘔吐來判斷寒熱。王太僕雖然提出了這種觀點,但也承認這是常理上的推測,難以確定病症的實際變化。我經常看到急性嘔吐多屬熱性,即使長時間嘔吐中也可能存在熱性。脾胃溼熱,食物長時間不消化,溼熱燻蒸,痰涎包裹不易消散,也會導致食物反流並嘔吐,就像夏季人們感受溼熱時,食物不易消化並引起嘔吐一樣。

因此,噎嗝病症幾乎不存在寒性,從古至今也沒有發現一例寒性的噎嗝;而對於嘔吐病症,也只是寒熱各佔一半。現在,對於食物下嚥困難、隔食嘔吐的病症,我直接採用熱性治療,對於嘔吐病症,不論食物是在進食後立即還是長時間後嘔吐,只需根據嘔吐物是否酸臭來區分寒熱。如果嘔吐物酸臭,代表夏季熱化的特徵,主火;如果嘔吐物既不酸也不臭,代表冬季寒冷的跡象,主寒。就像釀酒過程,熱性條件下,酒會變得酸臭,而在冷性條件下,酒不會腐敗也不會發出臭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