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訂正太素脈秘訣》~ 卷下 (8)
卷下 (8)
1. 神鏡玉櫃金經樞要
洪大兼之滑利。其氣正中如矩之象也。 太過者,不和氣也。過於本位,洪大益盛,病在外,令人身熱而慮痼,為浸淫熱氣也。 不及者,脈不依中矩之象也,又卻減下其數,亦不洪數。其和氣不平正而少也,是來氣不及,令人短心也。上見嗽唾,不為氣泄,癖也。 秋肺脈合毛。毛多胃氣少,曰病。但毛無胃氣,曰死。 肺者,西方金也。其脈浮。胃輕毛軟虛,名曰浮而短,和平之氣也。其氣正中高下,如中衡之象也。正平象澀也。 太過者,不和之氣也。益盛於浮,浮盛而強虛輕,里堅者,是浮過也。令人逆氣而背慍痛也。自背痛而慍慍氣溫也。 不及者,應脈見輕虛而毛,又不減於常脈也。按之不應中衡之象,而輕虛也。氣虛故為氣弱也。人病喘而呼吸,少氣而嗽上氣,肺中聲鳴也。 冬脈者,腎也。冬腎合沉,沉多胃氣少,曰病。但沉無胃氣,曰死。蓋腎乃北方水也,冬之王氣也。其脈應中權之象。權者,秤錘也,遠於衡近於下也。沉者如石沉下,是和平而調氣也。 大過者,陽來以緊而不沉,又不象中權而沉營也。故此是不和之氣,過甚也。令人解㑊(㑊音亦;《素問》尺脈緩澀謂之解㑊;又病名,善食而瘦謂之食㑊),脊脈痛,而少氣不欲言也。解㑊者,四肢骨節疼痛,酸楚而難忍也。 不及者,其脈更沉下,不如中權,是不和之氣也。令人病心懸,肋中清,骨中痛,小腹滿,小便戀;病者心愁,如飢飢,如拘懸。(如心肋中清者,季肋近外空軟而動之處,當眇少;故肋中脊合,兩肋虛,即中痛。) 四時之王位,太過不及,病證脈候。在脾則為中央土也。寄王於四季,王灌四傍。常於四季旺氣同行,於旺和之和氣,則不見太過不及也。脾為孤臟,獨主四旁。如是病氣,乃是脾盛。無病則脈不見形也。 其脈來如水之流者,謂太過也。四季偏見。此氣遲不如常經也。其病四肢不舉,謂脾旺四肢也。 不及者,如鳴之。此為脾氣不及,令人病九竅不通,名曰重強。病見五臟不和,故九竅不利也。其里強者,氣重迭也。 此立四時五氣,並脾土,共五脈,外應旺氣,太過不及。其五色精明,見輕病少;見重者病,大故也。脈交色亂,大小不定,至數躍者危;至數亂交者,上如湧泉,下懸絕者。脈漸浮削。浮沉皆微者,無胃氣亦死。皆病候之由。 診療之法,當明此機樞之大要。至哉!勿誤。 神鏡玉櫃經終。
白話文:
脈象洪大又滑利,表示氣的運行正常,就像方形的規矩一樣有稜有角。如果脈象過於洪大,代表氣不調和。過於原本的洪大,反而更加強盛,代表病在體外,會讓人發熱而且擔心病情會纏身,這是邪熱之氣不斷侵入的現象。如果脈象不及洪大,就表示氣的運行不符合規矩,脈象會減少,而且不會洪大有力,代表氣不平和,屬於氣不足,會讓人感到心悸。如果出現咳嗽吐痰,不是因為氣外洩,而是身體的積聚所導致。秋天時,肺脈與毛髮相應,如果毛髮茂盛但胃氣虛弱,代表生病。但如果毛髮存在卻完全沒有胃氣,就代表快要死亡。肺屬西方金,脈象應該是浮的。如果胃氣虛弱,毛髮輕軟,脈象浮而短,這代表氣平和。氣的運行正常,高低起伏就像秤桿一樣平衡。脈象平穩,摸起來應該是澀的。如果脈象過於浮,代表氣不調和。如果浮脈過於強盛,卻感覺輕虛,體內堅硬,這是浮脈太過,會讓人感到氣逆而背部疼痛發熱。背痛發熱,表示體內有溫熱之氣。如果脈象不及,表示脈象輕虛而且毛髮軟弱,又比平常的脈象減弱,按壓時不符合秤桿平衡的標準,感覺輕虛。這是因為氣虛導致氣弱。如果人出現氣喘,呼吸困難,氣短咳嗽,胸悶氣喘,肺部會出現鳴響聲。冬天的脈象,對應的是腎。冬天的腎脈,應該是沉的,沉脈代表胃氣充足,但如果只有沉脈卻沒有胃氣,就代表快要死亡。腎屬北方水,是冬天的主氣。腎脈的脈象應該像秤錘一樣,遠離秤桿但靠近下方。沉脈就像石頭沉入水底,代表氣平和順暢。如果脈象過於沉重,陽氣反而變得緊張而不沉,不符合秤錘的標準,表示氣不調和,過於強烈,會讓人感到脊椎疼痛,氣短不想說話。「解㑊」是指四肢關節疼痛,痠痛難忍。如果脈象不及,會更沉,不符合秤錘的標準,代表氣不調和,會讓人感到心慌,肋骨內側發冷,骨頭疼痛,小腹脹滿,小便不暢,心情煩躁,像飢餓又像被束縛一樣。肋骨內側的發冷,指的是季肋骨附近空虛軟弱的部位。四個季節的王位(指肝、心、肺、腎),如果脈象太過或不及,都代表生病。脾臟屬於中央土,寄居在四季之中,滋養四方。它與四季的旺氣一同運行,如果氣平和,就不會出現太過或不及的情況。脾臟是孤臟,獨自掌管四方,如果有病,代表脾氣旺盛。如果沒有病,脈象就不會顯現出來。如果脈象像流水一樣,代表太過。四季都出現這種脈象,表示氣的運行遲緩,不符合正常規律,會導致四肢無力。如果脈象不及,像鳴叫一樣,代表脾氣虛弱,會讓人九竅不通,稱為「重強」。如果出現五臟不和,就會導致九竅不利。體內氣過於強盛,是因為氣堆疊在一起。這代表四時五氣,加上脾土,總共有五種脈象。外在對應旺盛的氣,如果太過或不及,都代表有問題。如果五種顏色都正常,表示病情輕微。如果顏色重,代表病情嚴重。脈象交雜,大小不定,跳動次數不規律,表示危險。如果脈象錯亂,像湧泉一樣向上,又像斷線一樣向下,表示脈象逐漸消失,無論浮沉都微弱,且沒有胃氣,就代表快要死亡。這些都是疾病的徵兆。診療的方法,一定要明白這個重要的關鍵。務必仔細,不要搞錯。「神鏡玉櫃經」結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