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訂正太素脈秘訣》~ 卷上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18)

1. 寸口上焦脈

寸部脈浮:主頭風而眼目虛浮,體重,風寒齒痛,口眼喎斜。

寸部脈沉:主氣胸滿,咳嗽痰,氣喘急,番胃隔氣,胸滿不食。

寸部脈遲:主冷嘔吐,痞滿腹脹,水穀不化,虛汗拘急,疼痛不已。

寸部脈數:主熱上壅,煩躁咽乾,客熱煩渴,頭疼口瘡。

白話文:

寸口脈上焦部位浮脈,主要表現為頭痛、眼睛浮腫、身體沉重、風寒引起的牙痛、口眼歪斜。

寸口脈上焦部位沉脈,主要表現為胸部氣滯滿悶、咳嗽痰多、氣喘呼吸急促、呃逆、胸悶食慾不振。

寸口脈上焦部位遲脈,主要表現為畏寒嘔吐、胸腹脹滿、消化不良、自汗、身體拘緊疼痛。

寸口脈上焦部位數脈,主要表現為上焦熱盛、煩躁不安、咽喉乾燥、口渴、頭痛、口腔潰瘍。

2. 關部中焦

關部脈浮,主風:兩脅疼痛,不能舉運,身體四肢疼痛。

關部脈沉,主氣:腹滿虛鳴,心腹疼痛,上下關格,不思飲食。

關部脈遲,主腹冷:痃癖脹疼,遊走不定,刺痛番胃,吐食。

關部脈數,主熱:小便不通,大便閉結,煩渴不已。

白話文:

關部脈搏浮腫,主症為風邪入侵,症狀包括兩側肋下疼痛、無法用力、全身肢體疼痛。

關部脈搏沉細,主症為氣虛,症狀包括腹部脹滿、腸鳴、心腹部疼痛、胸腹脹悶、食慾不振。

關部脈搏遲緩,主症為腹部寒冷,症狀包括腹部腫脹疼痛、疼痛遊走不定、胃部刺痛、嘔吐食物。

關部脈搏快速,主症為熱邪,症狀包括小便不通、大便秘結、口渴不止。

3. 尺部下焦

尺部脈浮,主腰痛踝痛,腿膝麻木,足脛腫痛,大便不利。

尺部脈沉,主腳腫痛疼,下重麻木,小便不利。

尺部脈遲,主小便急痛,外腎偏痛,大便泄瀉,小便頻數。

尺部脈數,主小便不通,大便秘結,或作腎癰,煩渴不止。

此源經略內出此一段。黃帝問岐伯上古後一編。

白話文:

尺脈浮,表示腰痛、踝痛、腿膝麻木、足脛腫痛、便秘。

尺脈沉,表示腳腫痛、下肢沉重麻木、小便不利。

尺脈遲,表示小便急痛、外腎(腰部)疼痛、腹瀉、小便頻數。

尺脈數,表示小便不通、便秘、可能患有腎癰(腎臟感染)、口渴不止。

這段文字摘錄自《黃帝內經》中岐伯回答黃帝關於上古醫術的部分。

4. 五臟六腑之位

五臟者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也。六腑者:小腸、大腸、胃、膽、三焦、膀胱也。肺最上,為諸臟之華蓋,六葉兩耳,主藏魄。心在肺下,其體半垂,如未放蓮花,上有七孔三毛,主藏神。心下為膈,膈下為胃,主藏水穀。左有肝,左三葉,右四葉,主藏魂。膽在肝之短葉間。

有精汁三合。右有脾,主藏意。胃下有餘肢。大腸當臍右四十六曲,主傳清便。二腸之下為臍。臍下有膀胱,主藏溺。背脊骨節第七椎下有腎。左而為腎,主藏志;右者為命門,主藏精。故曰:「藏者,臟腑是也。」

白話文:

五臟六腑的位置:

五臟是指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。六腑是指小腸、大腸、胃、膽、三焦、膀胱。肺位於最上方,如同所有臟器的華蓋,有六葉兩耳,負責收藏魄。心位於肺之下,形狀半垂,像未綻放的蓮花,上面有七個孔和三根毛,負責收藏神。心的下方是膈膜,膈膜下方是胃,負責貯藏水穀。胃的左側是肝,肝有左三葉、右四葉,負責收藏魂。膽位於肝的短葉之間,含有三合的精汁。胃的右側是脾,負責收藏意。胃下方有剩餘的器官(指胃的幽門部)。大腸位於肚臍右側,彎曲四十六處,負責傳送和排出糟粕。兩個腸道的下方是肚臍,肚臍下方是膀胱,負責貯藏尿液。脊椎骨第七節下方有腎臟,左側為腎,負責收藏志;右側為命門,負責收藏精氣。所以說「藏」指的是臟腑。

5. 五臟六腑之官

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 肺者,相傳之官,治節出焉。 肝者,將軍之官,謀慮出焉。 脾者,倉稟之官,五味出焉。 腎者,作強之官,伎巧出焉。 膽者,中正之官,決斷出焉。 胃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 小腸者,受盛之官,水化出焉。 大腸者,傳導之官,化物出焉。 三焦者,決瀆之官,水道出焉。 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。氣化則能出矣。

凡此十一官,不得相失。主明則下安;以此養生則壽,沒世不殆;以為天下者大昌矣。 主不明,則十一官危,使道閉塞不通。以此養生,以為天下者也,其宗大危。 戒之,戒之。 故曰:心者,一身之主宰,萬事之根本。

白話文:

五臟六腑之官

心是人體的君主之官,精神意識由此產生。肺是人體的傳輸之官,呼吸調節由此產生。肝是人體的將軍之官,謀劃決策由此產生。脾是人體的倉庫之官,吸收五味由此產生。腎是人體的強壯之官,技巧能力由此產生。膽是人體的中正之官,判斷決斷由此產生。胃是人體的臣僕之官,喜悅情緒由此產生。小腸是人體的吸收之官,水液代謝由此產生。大腸是人體的傳導之官,消化吸收由此產生。三焦是人體的排泄之官,水液運行由此產生。膀胱是人體的貯存之官,津液貯藏於此,氣機運行才能排出。

這十一種器官,都不能互相失調。君主之官(心)功能正常,則其他器官也安寧。用這種方法養生,就能長壽,終身沒有危險,治理天下也能大治興盛。如果君主之官(心)功能失常,則這十一種器官都處於危險狀態,使氣血運行阻塞不通。用這種方法養生,來治理天下,則國家將會面臨巨大危險。應當謹慎,應當謹慎!所以說,心是人體的主宰,是萬事萬物的根本。

6. 五臟之侯

目者,肝之外侯。氣通於目。目和則辨黑白矣。

鼻者,肺之外侯。氣通於鼻。鼻和則知香臭矣。

舌者,心之外侯。氣通於舌。舌和則知五味矣。

口者,脾之外侯。氣通於口。口和則知穀味矣。

耳者,腎之外侯。氣通於耳。耳和則知音矣。

白話文:

眼睛是肝臟的外在表現,肝氣與眼睛相通,眼睛健康就能辨別黑白。

鼻子是肺臟的外在表現,肺氣與鼻子相通,鼻子健康就能分辨香臭。

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,心氣與舌頭相通,舌頭健康就能分辨五種味道。

嘴巴是脾臟的外在表現,脾氣與嘴巴相通,嘴巴健康就能分辨食物的味道。

耳朵是腎臟的外在表現,腎氣與耳朵相通,耳朵健康就能分辨聲音。

7. 論評

陰陽變化百千般。酒病花愁最好看。指下推尋須仔細。乍看通曉作神仙。如神造化見千年。不用前言及後言。兩字之中分禍福。若人詳細古今傳。

白話文:

[論評]

陰陽變化多端,酒色財氣的病痛最容易讓人沉迷,診斷時必須仔細推敲。乍看之下似乎容易理解,彷彿能洞悉一切,如同神明創造的奧妙,歷經千年而不變。無需多言贅述,短短兩字就能判斷吉凶禍福。若能詳讀古今醫案,就能深刻領會其中道理。

8. 太素脈訣總論

太素脈者,以輕清重濁為的論。輕清為陽,為富貴。重濁為陰,為貧賤。

男子以肝木部為主,以決功名之高下。女子以肺金兌位為主,以決福德。

且如輕清者,如指摸玉,純粹溫潤,應指分明;六脈不克,如源之流長,不敢斷續;縱有小疾,直清不濁;主為人受性沖和,智識明敏。祿位高擢。此為輕清之脈。

重濁者,應指不明,如撒干砂,滿指皆論,前大後小,息數混雜,克歸本身,為重濁之脈。

下指詳審。萬無一失。

白話文:

太素脈訣總論:

太素脈的診斷,以輕清與重濁為主要依據。輕清屬陽,代表富貴;重濁屬陰,代表貧賤。男性以肝木為主,以此判斷功名的盛衰;女性則以肺金為主,以此判斷福德的多少。

輕清的脈象,如同觸摸玉石般,純淨溫潤,脈搏應指清晰分明,六脈和諧,像源頭之水般流暢綿延,沒有斷續。即使有些小病,脈象依然清澈不濁。這樣的人天性平和,聰明敏捷,官位也能步步高升,這就是輕清的脈象。

重濁的脈象,則應指不明,像撒落的沙粒般,滿指都感覺到脈象,而且脈象前大後小,呼吸頻率也雜亂無章,脈象停滯於自身。這就是重濁的脈象。 詳細診斷脈象的指法,必能準確無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