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訂正太素脈秘訣》~ 卷下 (6)
卷下 (6)
1. 下指輕重法
凡診脈須自寸口逐一部以中指頭按之為法。初指下輕按得脈之者。乃胃脈也。更倍深下。按將至骨。方可緩緩放起指頭。臟脈也。若浮中沉。三候六部皆然。故謂之三部九候也。或以數多為輕重。次第按者非也。脈有陰陽之法者。由呼出心與肺。吸入腎與肝。呼吸之間。脾受穀味。
故五臟之脈。皆為氣府為尺上關部見之而已。六部輕按得者。腑脈也。屬陽。次深按至中得之。乃胃脈。亦屬陽。陽重按之深。屬臟陰脈也。脾屬土名中州。故其脈在中。此名陰陽之法。三陰從天生。故以女關前為陰。關後為陽。女子陰盛而陽微。其脈在關下。
故寸沉而尺盛女子不可久吐。所以女得男脈為有餘。在左則左病。在右則右病。
遲(一息三至。應指輕緩。),氣血俱寒。癥瘕沉積。
浮(按之不足。舉之有餘。),陽實陰虛。
數(一息七至。去來促急。),陽盛陰虛。燥熱煩滿。浮短。喘滿不利。
虛(遲大而軟。按之而綿。),氣血耗亡。夏傷暑暍。浮長。風眩癲疾。
實(舉按有力。不遲不疾。),血氣壅實。痛熱帶下。浮弦。痰飲發熱。
緩(一息四至。去而帶軟。),濕流氣壅。或痹或痛。浮滑。停飲宿食。
緊(軟如細線。轉動緊搏。),正氣特弱。邪氣作痛。浮緊。寒邪淋閉。
洪(來之至大。去之且長。),榮衛壅塞。熱盛躁狂。浮數。大腑秘澀。
細(按舉往來。其重如絲。),著濕凝涎。脛痰髓冷。浮緩。風濕不仁。
滑(起而有力。見源如珠。),痰斂嘔吐。氣逆不和。浮洪。陽經發熱。
澀(三五不調。澀如削竹。),榮衛俱虛。或為濕癢。浮澀。積滯不消。
弦(如按琴絃。直氣由繞。),或寒或熱。拘急飲冷。浮弦。傷飲氣促。
弱(輕軟沉細。按之欲絕。),宿食不消。惡寒氣滿。代動而不來。復來更動。
結(來往急緩。時止更來。),痰飲積遏。迷悶病痛。代不損部位。隨應即死。
促(去來急緩。時止即來。),臟熱壅滯。痰飲不行。沉弱。虛勞客熱。
芤(中軟傍實。按無舉有。),陽實陰虛。氣奔失血。沉緩。重著不仁。
微(輕虛細軟。若有若無。),榮衛不足。氣痞虛寒。沉緊。不冷作痛。
動(胎肉如豆。動而不行。),虛榮驚悸。股痛肉攣。沉滑。涎飲穢逆。
伏(舉之雖無。而骨乃得。),積聚痰癖。痞結不磨。沉細。體軟無力。
長(過於本位。通流而長。),渾身壯熱。坐臥不安。沉澀。積冷不禁。
短(舉時有數。不及本位。),宿食不消。惡寒氣滿。沉濡。氣怯自汗。
濡(輕輕而軟。按之若無。),虛憊寒熱。痹弱羸怯。沉遲。虛寒痛冷。
牢(浮按有力。按之即無。),著濕作腫。筋骨疼痛。沉實。瘀血癖積。
散(舉按下時。散而無力。),淫邪脫泄。精血耗亡。沉微。榮衛耗亡。
革(沉伏實大。如按鼓皮。),邪氣固結。真脫病危。沉(舉之不足。按之有餘。),陰虛氣滯血凝。
白話文:
下指輕重法
診脈時,應從寸口脈位開始,逐一用中指指腹按壓。輕輕按壓,摸到脈象,這是胃脈,屬陽脈。再加倍深入按壓,幾乎觸及骨頭,然後慢慢抬起手指,這就是臟脈,屬陰脈。浮脈、中脈、沉脈三種情況,在三部九候中都可能出現。因此稱為三部九候。不能單純以脈搏次數的多少來判斷輕重,按壓的順序也不應該這樣。脈象有陰陽之分,呼氣時心肺之氣旺盛,吸氣時腎肝之氣旺盛,呼吸之間,脾臟吸收谷物之氣。
所以五臟的脈象,都通過氣府(尺上關部)表現出來。六腑的脈象,輕輕按壓就能摸到,屬陽脈;再深入按壓到中等深度,就能摸到胃脈,也屬陽脈。陽脈按壓較深,則屬陰脈(臟脈)。脾屬土,名曰中州,所以脾脈位於中間,這就是陰陽之法。三陰經脈從天生,所以以女關穴之前為陰,之後為陽。女子陰盛陽微,其脈位於關下。
因此,寸口脈沉而尺脈盛的女子,不宜久吐。女子出現男子般的脈象,表示氣血有餘。脈象在左側,表示左側有病;在右側,表示右側有病。
遲脈(一息三至,應指輕緩):氣血俱寒,癥瘕沉積。
浮脈(按之不足,舉之有餘):陽實陰虛。
數脈(一息七至,去來促急):陽盛陰虛,燥熱煩滿,浮短,喘滿不利。
虛脈(遲大而軟,按之而綿):氣血耗亡,夏傷暑暍,浮長,風眩癲疾。
實脈(舉按有力,不遲不疾):血氣壅實,痛熱帶下,浮弦,痰飲發熱。
緩脈(一息四至,去而帶軟):濕流氣壅,或痹或痛,浮滑,停飲宿食。
緊脈(軟如細線,轉動緊搏):正氣特弱,邪氣作痛,浮緊,寒邪淋閉。
洪脈(來之至大,去之且長):榮衛壅塞,熱盛躁狂,浮數,大腑秘澀。
細脈(按舉往來,其重如絲):著濕凝涎,脛痰髓冷,浮緩,風濕不仁。
滑脈(起而有力,見源如珠):痰斂嘔吐,氣逆不和,浮洪,陽經發熱。
澀脈(三五不調,澀如削竹):榮衛俱虛,或為濕癢,浮澀,積滯不消。
弦脈(如按琴絃,直氣由繞):或寒或熱,拘急飲冷,浮弦,傷飲氣促。
弱脈(輕軟沉細,按之欲絕):宿食不消,惡寒氣滿,代動而不來,復來更動。
結脈(來往急緩,時止更來):痰飲積遏,迷悶病痛,代不損部位,隨應即死。
促脈(去來急緩,時止即來):臟熱壅滯,痰飲不行,沉弱,虛勞客熱。
芤脈(中軟傍實,按無舉有):陽實陰虛,氣奔失血,沉緩,重著不仁。
微脈(輕虛細軟,若有若無):榮衛不足,氣痞虛寒,沉緊,不冷作痛。
動脈(胎肉如豆,動而不行):虛榮驚悸,股痛肉攣,沉滑,涎飲穢逆。
伏脈(舉之雖無,而骨乃得):積聚痰癖,痞結不磨,沉細,體軟無力。
長脈(過於本位,通流而長):渾身壯熱,坐臥不安,沉澀,積冷不禁。
短脈(舉時有數,不及本位):宿食不消,惡寒氣滿,沉濡,氣怯自汗。
濡脈(輕輕而軟,按之若無):虛憊寒熱,痹弱羸怯,沉遲,虛寒痛冷。
牢脈(浮按有力,按之即無):著濕作腫,筋骨疼痛,沉實,瘀血癖積。
散脈(舉按下時,散而無力):淫邪脫泄,精血耗亡,沉微,榮衛耗亡。
革脈(沉伏實大,如按鼓皮):邪氣固結,真脫病危。
沉脈(舉之不足,按之有餘):陰虛氣滯血凝。
2. 七表八里
〔心左寸部脈〕浮。則風濕熱多疾。芤。吐血衄血。滑。氣滿吐逆。緊。頭痛腦疼。實。腦熱下痢。弦。胸滿氣痛。洪。數。熱悶。微。心腹寒痞。沉。氣滯多痰。緩。皮膚不仁。澀。榮衛不足。遲。上焦寒。伏。上焦有積。濡。虛怯少力多汗,陽弱。眾困力少。
〔肝左關部脈〕浮。則腹脹胃虛。芤。則四肢緩。滑。氣目痛。實。則下痢。弦。目痛。緊。腸疼筋痛。洪。胃中有積。微。胃寒氣痞。沉。則內病氣滯。緩。結腹內風。澀。血少目昏。遲。中焦寒痞。伏。中腕有積。濡。氣虛少力。弱。倦怠無力。
〔脾右關部脈〕浮。胃虛食不化。芤。腸中有瘀血。滑。胃逆不食。實。大小腸痢。弦。四肢拘急。緊。心脾疼。洪。氣滯難便。微。氣痞疾。沉。氣攻腰痛。緩。火脾毒風。澀。腹中逆冷腸鳴。遲。脾寒胃冷。伏。脾積氣痛。濡。脾虛。弱。為脾勞。
〔肺右寸部脈〕浮大。感風受寒。芤。胸中有血。滑。氣逆吐痰。實。則腸結。弦。身背拘急。緊。背膊痛。洪。氣滿大熱。微。氣少力困倦。沉。為不治。緩。肺風不足。澀。則肺風。遲。則肺寒。伏。肺冷痰積。濡。則肺氣滯下痢。弱。則虛勞。
〔腎右尺部脈〕浮。耳鳴便秘。芤。積血小便赤。滑。下痢澀小便赤。實。小便難。弦。腹急。緊。腹下痛。洪。小便難熱。微。小腹積氣。沉細。腹肺弱。緩。下焦風濕陰癢。澀。亦冷腹鳴。遲。下焦寒。伏。水穀不化。濡。發虛熱惡寒。弱。骨節痿靡。
白話文:
七表八里
心脈(左寸):浮脈表示風濕熱盛多病;芤脈表示吐血、鼻出血;滑脈表示氣滿、嘔逆;緊脈表示頭痛;實脈表示腦熱、下痢;弦脈表示胸悶氣痛;洪脈、數脈表示發熱、煩悶;微脈表示心腹冷痛、痞症;沉脈表示氣滯、痰多;緩脈表示皮膚感覺遲鈍;澀脈表示氣血不足;遲脈表示上焦虛寒;伏脈表示上焦有積聚;濡脈表示虛弱、少力、多汗、陽氣不足;弱脈表示全身疲倦、無力。
肝脈(左關):浮脈表示腹脹、胃虛;芤脈表示四肢乏力;滑脈表示氣痛、眼痛;實脈表示下痢;弦脈表示眼痛;緊脈表示腸痛、筋痛;洪脈表示胃中有積聚;微脈表示胃寒、氣痛、痞症;沉脈表示內部疾病、氣滯;緩脈表示腹部脹滿、內有風邪;澀脈表示血少、眼花;遲脈表示中焦虛寒、痞症;伏脈表示中焦有積聚;濡脈表示氣虛、乏力;弱脈表示倦怠、無力。
脾脈(右關):浮脈表示胃虛、食物消化不良;芤脈表示腸中有瘀血;滑脈表示胃氣逆亂、不思飲食;實脈表示大小腸下痢;弦脈表示四肢拘攣緊急;緊脈表示心脾疼痛;洪脈表示氣滯、排便困難;微脈表示氣滯、痞症;沉脈表示氣衝擊腰部疼痛;緩脈表示脾胃有熱毒、風邪;澀脈表示腹部逆冷、腸鳴;遲脈表示脾寒、胃冷;伏脈表示脾臟積聚、氣痛;濡脈表示脾虛;弱脈表示脾勞。
肺脈(右寸):浮大脈表示感受風寒;芤脈表示胸中有血;滑脈表示氣逆、吐痰;實脈表示腸道阻塞;弦脈表示身體背部拘緊;緊脈表示背部疼痛;洪脈表示氣滿、發熱;微脈表示氣少、乏力、倦怠;沉脈表示病情嚴重、不治;緩脈表示肺氣不足;澀脈表示肺氣不足;遲脈表示肺寒;伏脈表示肺部寒冷、痰液積聚;濡脈表示肺氣滯塞、下痢;弱脈表示虛勞。
腎脈(右尺):浮脈表示耳鳴、便秘;芤脈表示積血、小便赤;滑脈表示下痢、小便澀赤;實脈表示小便困難;弦脈表示腹部緊急;緊脈表示小腹部疼痛;洪脈表示小便困難、發熱;微脈表示小腹積氣;沉細脈表示腹部、肺部虛弱;緩脈表示下焦風濕、陰部瘙癢;澀脈表示下焦寒冷、腹鳴;遲脈表示下焦虛寒;伏脈表示水穀消化不良;濡脈表示發熱、惡寒;弱脈表示骨骼痿弱、肌肉消瘦。
3. 損至呼
脈。一呼一至曰離經。二呼一至曰奪精。三呼一至名困。四呼一至曰命絕。
白話文:
脈搏的跳動。一次呼吸脈搏跳動一次,稱為「離經」。兩次呼吸脈搏跳動一次,稱為「奪精」。三次呼吸脈搏跳動一次,稱為「困」。四次呼吸脈搏跳動一次,稱為「命絕」。
4. 別貴賤
六脈輕清和滑者。姓名富貴壽康強。按之重濁兼粗澀。下賤愚蒙定不揚。
白話文:
六脈輕清和滑的人,將會富貴、長壽、健康、強壯。而脈象按之沉重、濁滯、粗澀的人,則註定地位低賤、愚昧無知且不得志。
5. 肝為臟·膽為腑
魂(象木。色青。春服。養筋。王候。絕秋。液泣。聲呼。音角。味酸。性喧。氣呼。不足悲。有餘怒。平脈弦。賊脈浮。臭膻。死於庚辛。)
白話文:
肝藏魂,其象屬木,顏色青,春天為其旺盛季節,負責滋養筋脈,與王侯將相相關。肝氣不順則易在秋天發病,其體液為淚,聲音為呼喊,發音屬角,味道偏酸,性格活躍,氣息舒暢。肝氣不足則容易悲傷,肝氣過盛則容易發怒,脈象平緩而弦細,如果肝病則脈象浮。肝的氣味像羊膻味,死於庚辛日(庚辛指干支紀日的庚日和辛日)。
6. 心為臟·腸為腑
神(象火。色赤。王夏絕冬。候舌養血。液汗。聲唉。音徵。味苦。性暑。氣呵。不足憂。有餘唉。平脈洪。賊脈沉。臭焦。死於壬癸。)
白話文:
心臟屬臟,腸道屬腑。心氣象徵著火,顏色赤紅,盛於夏季,衰於冬季。觀察舌頭的顏色可以判斷血的狀況,汗液也是心氣的表現。心臟的聲音是唉聲,音律屬徵。心的味道是苦的,性屬溫熱,氣息是呵氣。心氣不足則憂鬱,心氣有餘則唉聲嘆氣。脈象平和則脈洪大,脈象異常則脈沉細。心氣敗壞則有焦臭味,死期在壬癸(農曆十月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