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太素

《訂正太素脈秘訣》~ 卷下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6)

1. 下指輕重法

凡診脈須自寸口逐一部以中指頭按之為法。初指下輕按得脈之者。乃胃脈也。更倍深下。按將至骨。方可緩緩放起指頭。臟脈也。若浮中沉。三候六部皆然。故謂之三部九候也。或以數多為輕重。次第按者非也。脈有陰陽之法者。由呼出心與肺。吸入腎與肝。呼吸之間。脾受穀味。

白話文:

診脈時,一定要從寸口開始,依次用中指按壓。首先輕輕按壓,如果能摸到脈搏,那就是胃脈。然後再加深按壓,直到按到骨頭,這時才能慢慢地鬆開手指,這是臟脈。浮、中、沉三種脈象,在六部都有,所以稱之為三部九候。有人認為脈搏的數量可以區分輕重,但這種按壓方式是不正確的。脈搏有陰陽之分,呼氣時心與肺主事,吸氣時腎與肝主事,呼吸之間,脾臟接受穀物的營養。

故五臟之脈。皆為氣府為尺上關部見之而已。六部輕按得者。腑脈也。屬陽。次深按至中得之。乃胃脈。亦屬陽。陽重按之深。屬臟陰脈也。脾屬土名中州。故其脈在中。此名陰陽之法。三陰從天生。故以女關前為陰。關後為陽。女子陰盛而陽微。其脈在關下。

白話文:

所以,五臟的脈,都是氣府,在尺上關部就可以看到;六部輕按就可以得到的,是腑脈,屬於陽氣。進一步再深按,到達中部得到的,是胃脈,也屬於陽氣。陽氣的脈再深按,就屬於臟陰的脈了。脾臟屬於土,別名中州,所以它的脈位居中間。這就是陰陽之法的名稱。三陰之脈從天生。所以用關前代表陰脈,關後代表陽脈。女子陰氣盛、陽氣微,脈位在關下。

故寸沉而尺盛女子不可久吐。所以女得男脈為有餘。在左則左病。在右則右病。

遲(一息三至。應指輕緩。),氣血俱寒。癥瘕沉積。

浮(按之不足。舉之有餘。),陽實陰虛。

數(一息七至。去來促急。),陽盛陰虛。燥熱煩滿。浮短。喘滿不利。

虛(遲大而軟。按之而綿。),氣血耗亡。夏傷暑暍。浮長。風眩癲疾。

實(舉按有力。不遲不疾。),血氣壅實。痛熱帶下。浮弦。痰飲發熱。

緩(一息四至。去而帶軟。),濕流氣壅。或痹或痛。浮滑。停飲宿食。

緊(軟如細線。轉動緊搏。),正氣特弱。邪氣作痛。浮緊。寒邪淋閉。

洪(來之至大。去之且長。),榮衛壅塞。熱盛躁狂。浮數。大腑秘澀。

細(按舉往來。其重如絲。),著濕凝涎。脛痰髓冷。浮緩。風濕不仁。

滑(起而有力。見源如珠。),痰斂嘔吐。氣逆不和。浮洪。陽經發熱。

澀(三五不調。澀如削竹。),榮衛俱虛。或為濕癢。浮澀。積滯不消。

弦(如按琴絃。直氣由繞。),或寒或熱。拘急飲冷。浮弦。傷飲氣促。

弱(輕軟沉細。按之欲絕。),宿食不消。惡寒氣滿。代動而不來。復來更動。

結(來往急緩。時止更來。),痰飲積遏。迷悶病痛。代不損部位。隨應即死。

促(去來急緩。時止即來。),臟熱壅滯。痰飲不行。沉弱。虛勞客熱。

芤(中軟傍實。按無舉有。),陽實陰虛。氣奔失血。沉緩。重著不仁。

微(輕虛細軟。若有若無。),榮衛不足。氣痞虛寒。沉緊。不冷作痛。

動(胎肉如豆。動而不行。),虛榮驚悸。股痛肉攣。沉滑。涎飲穢逆。

伏(舉之雖無。而骨乃得。),積聚痰癖。痞結不磨。沉細。體軟無力。

長(過於本位。通流而長。),渾身壯熱。坐臥不安。沉澀。積冷不禁。

短(舉時有數。不及本位。),宿食不消。惡寒氣滿。沉濡。氣怯自汗。

濡(輕輕而軟。按之若無。),虛憊寒熱。痹弱羸怯。沉遲。虛寒痛冷。

牢(浮按有力。按之即無。),著濕作腫。筋骨疼痛。沉實。瘀血癖積。

散(舉按下時。散而無力。),淫邪脫泄。精血耗亡。沉微。榮衛耗亡。

革(沉伏實大。如按鼓皮。),邪氣固結。真脫病危。沉(舉之不足。按之有餘。),陰虛氣滯血凝。

白話文:

所以說,如果女子脈象寸關尺三部位的脈搏分別是沉、沉、盛,就不可久吐。因為女子得男脈象,說明氣血有餘。如果左手的脈象有病,就說明左邊有病;如果右手的脈象有病,就說明右邊有病。

遲脈,一息三至,脈象輕緩,說明氣血俱寒,癥瘕沉積在體內。

浮脈,按之不足,舉之有餘,說明陽氣實而陰氣虛。

數脈,一息七至,去來促急,說明陽氣盛而陰氣虛,體內燥熱煩滿,脈象浮而短,喘滿不利。

虛脈,遲緩而軟弱,按之綿軟,說明氣血耗亡,可能是夏季傷暑暍,脈象浮而長,容易出現風眩癲疾。

實脈,舉按有力,不遲不疾,說明血氣壅實,可能有痛熱帶下等症狀,脈象浮而弦。

緩脈,一息四至,去而帶軟,說明濕氣流注,氣血壅塞,可能會出現痹痛等症狀,脈象浮而滑。

緊脈,軟如細線,轉動緊搏,說明正氣特弱,邪氣作痛,脈象浮而緊。

洪脈,來之至大,去之且長,說明榮衛壅塞,熱盛躁狂,脈象浮而數。

細脈,按舉往來,其重如絲,說明著濕凝涎,可能有脛痰髓冷等症狀,脈象浮而緩。

滑脈,起而有力,見源如珠,說明痰斂嘔吐,氣逆不和,脈象浮而洪。

澀脈,三五不調,澀如削竹,說明榮衛俱虛,可能有濕癢等症狀,脈象浮而澀。

弦脈,如按琴絃,直氣由繞,說明可能是寒熱交替,拘急飲冷等症狀,脈象浮而弦。

弱脈,輕軟沉細,按之欲絕,說明宿食不消,惡寒氣滿,脈象代動而不來,復來更動。

結脈,來往急緩,時止更來,說明痰飲積遏,迷悶病痛,脈象代不損部位,隨應即死。

促脈,去來急緩,時止即來,說明臟熱壅滯,痰飲不行,脈象沉而弱。

芤脈,中軟傍實,按無舉有,說明陽實陰虛,氣奔失血,脈象沉而緩。

微脈,輕虛細軟,若有若無,說明榮衛不足,氣痞虛寒,脈象沉而緊。

動脈,胎肉如豆,動而不行,說明虛榮驚悸,股痛肉攣,脈象沉而滑。

伏脈,舉之雖無,而骨乃得,說明積聚痰癖,痞結不磨,脈象沉而細。

長脈,過於本位,通流而長,說明渾身壯熱,坐臥不安,脈象沉而澀。

短脈,舉時有數,不及本位,說明宿食不消,惡寒氣滿,脈象沉而濡。

濡脈,輕輕而軟,按之若無,說明虛憊寒熱,痹弱羸怯,脈象沉而遲。

牢脈,浮按有力,按之即無,說明著濕作腫,筋骨疼痛,脈象沉而實。

散脈,舉按下時,散而無力,說明淫邪脫泄,精血耗亡,脈象沉而微。

革脈,沉伏實大,如按鼓皮,說明邪氣固結,真脫病危。

沉脈,舉之不足,按之有餘,說明陰虛氣滯血凝。

2. 七表八里

〔心左寸部脈〕浮。則風濕熱多疾。芤。吐血衄血。滑。氣滿吐逆。緊。頭痛腦疼。實。腦熱下痢。弦。胸滿氣痛。洪。數。熱悶。微。心腹寒痞。沉。氣滯多痰。緩。皮膚不仁。澀。榮衛不足。遲。上焦寒。伏。上焦有積。濡。虛怯少力多汗,陽弱。眾困力少。

白話文:

  1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浮起:表示風濕熱較多,容易生病。

  2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芤大:容易吐血、流鼻血。

  3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滑利:容易肚子脹氣、嘔吐。

  4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緊:容易頭痛、腦痛。

  5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實:容易腦子發熱、腹瀉。

  6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弦:容易胸悶、氣痛。

  7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洪數:容易發熱、煩悶。

  8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微弱:容易心腹部位寒冷、胃脘痞悶。

  9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沉:容易氣滯、痰多。

  10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緩慢:容易皮膚麻木不仁。

  11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澀滯:容易氣血不足。

  12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遲緩:容易上焦(上半身)寒冷。

  13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伏藏:容易上焦(上半身)積有宿疾。

  14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濡軟:容易虛弱、不振、少力、多汗,陽氣衰弱。

  15. 心臟左側寸部脈搏眾困力少:容易疲倦、乏力。

〔肝左關部脈〕浮。則腹脹胃虛。芤。則四肢緩。滑。氣目痛。實。則下痢。弦。目痛。緊。腸疼筋痛。洪。胃中有積。微。胃寒氣痞。沉。則內病氣滯。緩。結腹內風。澀。血少目昏。遲。中焦寒痞。伏。中腕有積。濡。氣虛少力。弱。倦怠無力。

白話文:

【肝左關部脈】

浮:腹脹胃虛。

芤:四肢酸軟。

滑:氣目痛。

實:下痢。

弦:目痛。

緊:腸疼筋痛。

洪:胃中有積。

微:胃寒氣痞。

沉:內病氣滯。

緩:結腹內風。

澀:血少目昏。

遲:中焦寒痞。

伏:中腕有積。

濡:氣虛少力。

弱:倦怠無力。

〔脾右關部脈〕浮。胃虛食不化。芤。腸中有瘀血。滑。胃逆不食。實。大小腸痢。弦。四肢拘急。緊。心脾疼。洪。氣滯難便。微。氣痞疾。沉。氣攻腰痛。緩。火脾毒風。澀。腹中逆冷腸鳴。遲。脾寒胃冷。伏。脾積氣痛。濡。脾虛。弱。為脾勞。

白話文:

  1. 脾右關部脈浮。說明胃氣虛弱,食物不能消化。

  2. 脾右關部脈芤。說明腸中有瘀血。

  3. 脾右關部脈滑。說明胃氣上逆,不想吃飯。

  4. 脾右關部脈實。說明大小腸有痢疾。

  5. 脾右關部脈弦。說明四肢拘急。

  6. 脾右關部脈緊。說明心脾疼痛。

  7. 脾右關部脈洪。說明氣滯難以大便。

  8. 脾右關部脈微。說明氣痞發作。

  9. 脾右關部脈沉。說明氣攻腰痛。

  10. 脾右關部脈緩。說明火熱之邪侵犯脾臟,引發毒風。

  11. 脾右關部脈澀。說明腹中逆冷,腸鳴不止。

  12. 脾右關部脈遲。說明脾胃虛寒。

  13. 脾右關部脈伏。說明脾積氣痛。

  14. 脾右關部脈濡。說明脾氣虛弱。

  15. 脾右關部脈弱。說明脾臟勞損。

〔肺右寸部脈〕浮大。感風受寒。芤。胸中有血。滑。氣逆吐痰。實。則腸結。弦。身背拘急。緊。背膊痛。洪。氣滿大熱。微。氣少力困倦。沉。為不治。緩。肺風不足。澀。則肺風。遲。則肺寒。伏。肺冷痰積。濡。則肺氣滯下痢。弱。則虛勞。

白話文:

〔肺右寸部脈〕

浮大:感冒受寒。

芤:胸中有血。

滑:氣逆吐痰。

實:則腸結。

弦:身背拘急。

緊:背膊痛。

洪:氣滿大熱。

微:氣少力睏倦。

沉:為不治。

緩:肺風不足。

澀:則肺風。

遲:則肺寒。

伏:肺冷痰積。

濡:則肺氣滯下痢。

弱:則虛勞。

〔腎右尺部脈〕浮。耳鳴便秘。芤。積血小便赤。滑。下痢澀小便赤。實。小便難。弦。腹急。緊。腹下痛。洪。小便難熱。微。小腹積氣。沉細。腹肺弱。緩。下焦風濕陰癢。澀。亦冷腹鳴。遲。下焦寒。伏。水穀不化。濡。發虛熱惡寒。弱。骨節痿靡。

白話文: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浮起:耳鳴、便祕、腫脹、積血、小便發紅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滑動:腹瀉、澀痛、小便發紅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實:小便困難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弦:腹腔急促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緊:小腹疼痛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洪:小便困難且發熱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微弱:小腹積氣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沉細:腹部、肺部虛弱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緩慢:下焦風濕、陰部發癢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澀:也包括腹部冰冷、腹鳴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遲:下焦寒冷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伏藏:水穀不化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濡濕:發虛熱、畏寒。

  • 腎臟右側脈象弱:骨節痿軟。

3. 損至呼

脈。一呼一至曰離經。二呼一至曰奪精。三呼一至名困。四呼一至曰命絕。

白話文:

脈搏。呼吸一次跳動一次稱為離經。呼吸兩次跳動一次稱為奪精。呼吸三次跳動一次稱為困。呼吸四次跳動一次稱為命絕。

4. 別貴賤

六脈輕清和滑者。姓名富貴壽康強。按之重濁兼粗澀。下賤愚蒙定不揚。

白話文:

六脈平和滑順的人,名字、財富、地位、健康都好;如果脈象沈重混濁且粗糙,則此人地位低下、愚昧,沒有出息。

5. 肝為臟·膽為腑

魂(象木。色青。春服。養筋。王候。絕秋。液泣。聲呼。音角。味酸。性喧。氣呼。不足悲。有餘怒。平脈弦。賊脈浮。臭膻。死於庚辛。)

白話文:

魂(屬性為木。顏色為青色。春季旺盛。養護筋。帝王之氣。秋季衰弱。體液為淚。聲音為呼喊。音調為角音。味道為酸。性情開朗。氣息為呼氣。不足時悲傷。過剩時暴怒。正常脈象為弦脈。病脈為浮脈。氣味為腥羶。於庚辛日死亡。)

6. 心為臟·腸為腑

神(象火。色赤。王夏絕冬。候舌養血。液汗。聲唉。音徵。味苦。性暑。氣呵。不足憂。有餘唉。平脈洪。賊脈沉。臭焦。死於壬癸。)

白話文:

神像火。顏色、火熱紅色。屬於夏天,冬天不出現。應於舌診,養血。津液是汗。聲音是嘆息。音徵。味道是苦。性質是炎熱。正氣不足,則憂鬱。正氣過剩,則悲嘆。正常的脈是洪大。邪氣傷及的脈是沉伏的。氣味焦臭。死於壬癸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