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急救良方》~ 卷之二 (7)
卷之二 (7)
1. 諸瘡第三十六
治瘰癧,用蓖麻子炒熟去皮爛嚼,臨睡服三二枚,漸加至十數枚,甚效。
又方,將臘月貓屎,用新瓦二片合在內,外用鹽泥封固,燒成灰,以少油調塗瘡口上。
又方,治瘰癧已潰未潰,用蝸牛不拘多少,以竹絲串尾上,曬乾,燒存性,入輕粉少許,豬骨髓調,用紙花量瘡大小貼之。一法:以帶殼蝸牛七個,生取肉,入丁香七粒於殼內,燒存性,與肉同研成膏,用紙花貼之。
又方,用大田螺並殼肉燒存性,為末,破者干貼,未破者清油調敷。
又方,用不蛀皂莢不拘多少,每三十條作一束,以棕櫚裹之。縛定於冷糞缸內,浸一月取出。卻於長流水內再浸一月,死水不能浣洗,不可用。去棕櫚曬乾,不得焙,搗為末。每一兩入麝香半錢,全蠍七個,研細拌勻。每服一二錢,溫酒或飲湯調下。
又方,用乾薑不拘多少,為末。用薑汁打糊和作劑子,用黃丹為衣,每日一次,隨瘡大小入藥在內,追膿盡生肉為度,瘡口合則已。如瘡口不斂,用大黃末以蔥白汁調搽即愈。仍日服十宣內托散二服。如瘡腫不破者,用野菊花擂爛煎溫服,仍將菊花根為末,貼瘡上自消。或不消瘡口亦自破,依前用藥劑。
又方,以手仰置肩上,微舉肘取之,肘骨尖上是穴。隨患處左即灸左,右即灸右,艾炷如小箸頭大。再灸,如前不過三次,永無恙,所感稍深,三灸平安。
又方,以蒜片貼著癧上,灸七壯,如蒜熟易蒜,多灸取效。
治項後生疙疽,不論大小及日月深遠,或有赤硬腫痛用生山藥一挺去皮,蓖麻子二個,研勻攤帛上貼之,如神效。
治瘤贅,凡皮膚或頭上生瘤,大者如拳,小者如慄,或軟或硬,不疼不痛者,用天南星一枚,細研稠黏,用米醋五七滴為膏。如無生者,用乾者為末,醋調如膏。先將小針刺患處令氣透,卻以藥膏攤紙上,象瘤大小貼之。
又方,治瘤贅兼去鼠奶痔,用芫花根淨洗帶濕,不得犯鐵器,於木石器中搗,取汁。用線一條,浸半日或一宿,以線系瘤,經宿即落。如未落,再換一二次自落。後以龍骨、訶子末,敷瘡口即合。用之累效。如無根,只用花泡濃水,以浸線。
又方,用蜘蛛絲勒瘤子根,三二日自然退落。
治反花瘤,用馬齒莧一斤,燒灰研細,豬脂調敷。
治臁瘡,用黃蠟,煉,攤冬青葉上貼縛定,日周又換一葉,至七日換七葉,愈。
又方,用黃蠟熔化,油紙攤成膏藥十二個,半日一換,換時以先貼者加其上,不待盡而愈。
又方,用韭菜地上蚯蚓泥,干為末,入輕粉清油調敷。
又方,用白墡土不拘多少,火煅通赤,研細,生油好粉調塗。或用真百藥煎填之,或以五倍子末糝之,亦妙。
治冷臁瘡,用鹿角灰、發灰、乳香為末,清油調敷。
又方,治臁瘡成臼,累月不幹,用上等好砂糖,先用鹽湯淋洗,後絹帛拭乾,以津唾塗,卻以此敷上,三日愈。
白話文:
治療瘰癧,可用蓖麻子炒熟去皮,嚼爛後睡前服用,從二三枚開始,逐漸增加到十幾枚,效果很好。
另一方,將臘月貓屎用兩片新瓦片包好,外面用鹽泥封固,燒成灰,用少量油調和後塗在患處。
另一方,治療瘰癧潰爛或未潰爛,可用蝸牛若干,用竹絲穿過蝸牛的尾部,曬乾後燒成灰,加入少量輕粉,用豬骨髓調和,用紙剪成患處大小貼敷。另一方法:取帶殼蝸牛七個,取其肉,放入丁香七粒於殼內,燒成灰,與肉一起研磨成膏,用紙剪成患處大小貼敷。
另一方,將田螺連殼帶肉一起燒成灰,研磨成粉,潰爛的患處直接貼敷,未潰爛的患處則用清油調和後敷用。
另一方,取未蛀蝕的皂莢若干,每三十條紮成一束,用棕櫚葉包裹,綁在冷糞缸中浸泡一個月取出,再在長流水中浸泡一個月(死水不能清洗,不可使用),去除棕櫚葉曬乾(不可烘烤),搗碎成粉。每兩皂莢粉加入半錢麝香、七個全蠍,研磨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一至二錢,溫酒或溫湯送服。
另一方,取乾薑若干,研磨成粉,用薑汁調成糊狀製成藥丸,用黃丹做外衣,每天服用一次,根據瘡瘍大小調整藥量,直至膿液排盡,長出新肉,瘡口癒合為止。如果瘡口不癒合,可用大黃粉和蔥白汁調和後塗抹即可痊癒。同時每日服用十宣內托散兩次。如果瘡瘍腫脹未破,可用野菊花搗爛煎溫服用,並將野菊花根研磨成粉,貼敷在患處,使其自行消散。如果未消散,瘡口也會自行破潰,再按上述方法用藥。
另一方,將手反放在肩膀上,稍微抬起肘部,肘骨尖處即為穴位。根據患處,左側患處灸左側,右側患處灸右側,艾炷大小如小筷子頭。灸三次,即可痊癒。如果病情較深,灸三次也能痊癒。
另一方,用蒜片貼在患處,灸七壯,如果蒜熟了就換新的蒜片,反覆灸治直到見效。
治療項後生長的疙疽,不論大小、病程長短,或有紅腫熱痛,可用生山藥一根去皮,蓖麻子兩個,研磨均勻後攤在布上貼敷,療效神奇。
治療瘤贅,凡皮膚或頭上生長的瘤,大小不一,軟硬不一,不痛不癢,可用天南星一個研磨成稠黏膏狀,加入五到七滴米醋。如果沒有新鮮的天南星,可用乾的天南星研磨成粉,用醋調成膏狀。先用細針刺破患處使氣血流通,再將藥膏攤在紙上,根據瘤子大小貼敷。
另一方,治療瘤贅和鼠奶痔,用芫花根洗淨後保持濕潤(不可接觸鐵器),在木質或石質器皿中搗碎,取汁。取一條線,浸泡半日或一夜,用線綁在瘤子上,一夜之後即可脫落。如果未脫落,再換一到兩次即可脫落。然後用龍骨和訶子末敷在傷口上,即可癒合。多次使用療效累積。如果沒有芫花根,只用芫花泡濃水浸泡線即可。
另一方,用蜘蛛絲勒緊瘤子的根部,一到兩天自然脫落。
治療反花瘤,用馬齒莧一斤,燒成灰研磨成細粉,用豬油調和後敷用。
治療臁瘡,用黃蠟煉製後,攤在冬青葉上貼敷固定,每天換一片葉子,連續七天換七片葉子即可痊癒。
另一方,將黃蠟熔化,用油紙攤成膏藥十二個,每半日換一次,換藥時將之前的膏藥疊加其上,不必等完全癒合即可痊癒。
另一方,用韭菜地上的蚯蚓的泥土曬乾研磨成粉,加入輕粉和清油調和後敷用。
另一方,取白墡土適量,用火煅燒至通紅,研磨成細粉,用生油和好粉調和後塗抹。或者用真百藥煎熬後填入患處,或者用五倍子粉撒在患處,也很有效。
治療冷臁瘡,用鹿角灰、頭髮灰、乳香研磨成粉,用清油調和後敷用。
另一方,治療臁瘡形成潰瘍,經久不愈,用上等好砂糖,先用鹽水清洗,然後用絹帛擦乾,塗上唾液,再將砂糖敷在患處,三日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