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急救良方》~ 卷之二 (6)
卷之二 (6)
1. 癰疽疔毒第三十五
又方,用胡桃仁七個,燒過,陰乾為末,酒調服之,不過三服。或用生蜜米粉調服。休吃飯,利小便,效。
治男子陰頭癰用鱉甲為末,雞子清調敷。
治疔瘡,用蒼耳子根梗苗,但取一色,燒灰,和醋澱如泥,塗,干再換上,不過十次,即拔出根。
又方,用生蜜與隔年蔥,一處研成膏,先將瘡周圍以竹錍刺破,然後用藥於瘡上攤之,用緋帛蓋覆,如人行二十里,覺疔出,然後以熱醋湯洗之。
又方,用白梅肉、荔枝肉同搗成膏,捻作餅子,依瘡大小安上,根即除。
又方,治疔瘡垂死者,用甘菊花葉一把,搗汁一盞入口即活。冬月用根,此方神效。
又方,用蟬蛻、殭蠶為末,酸醋調塗四畔,留瘡口,根出稍長,然後拔去,再用藥塗瘡上。
又方,取蟾酥,以白麵黃丹搜作劑,丸如麥粒狀,用指甲扯動瘡上插入。重者針破患處,以一粒納入,仍以水沉膏貼之。取蟾酥法:用癩虼蚾(即蛤蟆)於眉刺破,把手按出酥於油紙上或桑葉上,然後插在背陰,經宿則自乾白,於鵝翎筒內盛之。水沉膏法:用白芨末半錢,水盞內沉下,澄去水,卻於皮紙上攤開貼瘡上。
治魚臍疔瘡,用絲瓜葉、連須蔥、韭菜,同入石缽內,搗爛如洗。以酒和服。初貼腋下。如病在左手,貼左腋下,在右手貼右腋下,在左足貼左胯,在右足貼右胯,在中則貼心臍。並用帛包住,候向下紅絲皆白則愈。如有潮熱亦用此法,卻令人抱住,恐其顫倒,則難救矣。
又方,治魚臍瘡頭黑皮破,黃水出四畔浮漿,用蛇蛻燒存性,細研,雞子清調敷。
白話文:
癰疽疔毒的治療方法
另一個方法,使用七個胡桃仁,燒過後陰乾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服用,不超過三次。或者用生蜂蜜和米粉調和服用。服用期間不要吃飯,要利小便,就會有效。
治療男子陰莖頭長癰,用鱉甲磨成粉末,用雞蛋清調和敷在患處。
治療疔瘡,用蒼耳子的根、莖、葉,只取其中一種,燒成灰,用醋和澱粉調成泥狀,塗在患處,乾燥後再換上,不超過十次,就能把瘡根拔出來。
另一個方法,用生蜂蜜和隔年的蔥,一起搗成膏狀,先將瘡周圍用竹片刺破,然後將藥膏敷在瘡上,用紅色的絲綢蓋住,大約走二十里路的時間,感覺疔瘡冒出來,然後用熱醋水清洗。
另一個方法,用白梅肉和荔枝肉一起搗成膏狀,捏成餅狀,根據瘡的大小敷在患處,瘡根就會被去除。
另一個方法,治療疔瘡病情危急的人,用甘菊花葉一把,搗汁一杯喝下就能活命。冬天用菊花根,這個方法效果非常好。
另一個方法,用蟬蛻和殭蠶磨成粉末,用酸醋調和塗在瘡的四周,留下瘡口,等瘡根稍微長出來,然後拔掉,再用藥塗在瘡上。
另一個方法,取蟾蜍的毒液(蟾酥),用白麵和黃丹調和成藥劑,做成麥粒大小的丸子,用指甲撥動瘡面,將藥丸塞入。病情嚴重的人,要用針刺破患處,將藥丸放入,再用水沉膏貼住。取蟾酥的方法:用刺破癩蛤蟆的眉心,用手擠出毒液在油紙或桑葉上,然後放在陰涼處,過一夜就會自然乾燥變白,裝在鵝毛管中保存。水沉膏的做法:用白芨粉末半錢,放在水杯中沉澱,倒掉水,然後攤在皮紙上貼在瘡上。
治療魚臍疔瘡,用絲瓜葉、連須蔥、韭菜,一起放入石臼中搗爛,像洗東西一樣。用酒調和服用。剛開始貼在腋下。如果病在左手,就貼在左腋下,在右手就貼在右腋下,在左腳就貼在左胯,在右腳就貼在右胯,在中間就貼在心口。都用布包住,等到向下的紅絲都變成白色就好了。如果發燒也可以用這個方法,要讓人抱住,防止他顫抖摔倒,這樣就很難救治了。
另一個方法,治療魚臍瘡頭破裂、流出黃水、四周腫脹的,用蛇蛻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,用雞蛋清調和敷在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