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自明

《外科精要》~ 卷上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3)

1. 蒜餅施用分其輕重第七

伍氏曰:凡用蒜餅灸者,蓋蒜味辛溫有毒,主散癰疽,假火勢以行藥力。有隻用艾炷灸者,此可施於頑疽痼發之類。凡赤腫紫黑毒甚者,須以蒜艾同灸為妙。

白話文:

伍氏說:凡是用蒜餅灸的人,都因為蒜味辛溫有毒,可以散腫去毒,用灸火的熱力來增強藥力。有人只用艾炷灸,這種方法可以施加於頑固的膿瘡、毒瘡等疾病。凡是腫脹發紅、紫黑,毒氣嚴重的,都要用蒜和艾葉同時灸,這樣效果纔好。

愚按:,前法誠有回生之功。若頑瘡痼疾,脾胃虛弱,營氣不能滋養患處,以致寒邪內襲而不愈,宜用小艾炷頻灸瘡口,以祛寒邪,補接營氣。其內補之法說,見首論及三十二論。

白話文:

我愚見:上述方法確實有起死回生的功效,但如果是頑強的舊病、脾胃虛弱、氣血不足無法滋養病竈,導致寒邪入侵而無法痊癒,則應選用小艾柱頻繁灸烤傷口,來祛除寒邪、補充氣血,而補益內在的方法,請參考第一篇論述以及第三十二篇論述。

2. 灸法要論第八

伍氏方論曰:夫癰疽發背,皆有所困,前篇言之詳矣。凡初覺赤腫,先從背脊骨第二陷中兩傍,相去同身寸各一寸五分,名熱腑穴,二處各灸七壯,此能疎泄諸陽熱氣,永無癰疽之苦。或隔蒜灸,不論壯數,則邪無所容,而真氣不損。但頭項見瘡,宜用騎竹馬法及足三里灸之。

愚按:,前論誠為良策,其調理之法,當求首論。史氏引證

白話文:

伍氏方論中說:背部的癰疽發作,都是因為受到某些因素的困擾,在前文中有詳細說明。凡是剛開始感到局部紅腫發熱時,就在背脊骨第二個陷中,兩旁相距同身寸(即身寸的等分)各1寸5分的地方,找到穴位,名叫「熱腑穴」,在兩個穴位上各灸7壯,這樣就能疏泄諸陽的熱氣,從此以後就不會再有癰疽的痛苦了。或者隔著蒜泥灸,不用計算灸壯的數目,那麼邪氣就沒有容身之處,而人體的真氣也不會受到損傷。但如果是頭部和頸部出現了瘡瘍,則應該用「騎竹馬法」和灸足三里穴的方法來治療。

甲戌年,瘍醫常器之,診太學史氏之母云:內有蓄熱,防其作疽。至辛巳六月,果背胛微癢,瘡粒如黍,灼艾即消,隔宿復作。用膏藥覆之,暈開六寸許,痛不可勝,歸咎於艾。適遇一僧,自云病瘡甚危,嘗灸八百餘壯方蘇。遂用大艾壯如銀杏者,灸瘡頭及四傍各數壯,痛止,至三十餘壯,赤暈悉退。

白話文:

甲戌年,有一位叫做常器的醫生,他經常給人治病。有一天,他給一個太學生的母親看病,他說太學生的母親體內有熱毒積聚,很容易發成瘡疽。到了辛巳年的六月,太學生的母親背上果然開始發癢,長出一些像小米粒一樣的小瘡。常器用艾灸的方法治療,瘡消下去了,但第二天又復發了。常器用膏藥敷在瘡口上,結果瘡口周圍紅腫擴散到六寸左右,疼痛難忍。太學生的母親把這一切罪過都歸咎於艾灸。剛好遇到一位僧人,他說他自己的瘡病很危險,曾經灸了八百多壯才治好。於是,常器就用大艾炷,像銀杏葉一樣大小,在瘡口和周圍灸了幾壯,疼痛就停止了。灸了三十多壯後,紅腫全部消退了。

又以艾作團,如梅杏大者四十壯,乃食粥安寢,瘡突四寸,小竅百許,患肉俱壞而愈。

愚按:,灼艾之法,必使痛者不痛,不痛者痛,則其毒隨火而散。否則,非徒無益,而又害之。附治驗

白話文:

然後用艾草做成像梅子或杏子大小的艾團四十個,灸完後就喝點粥安睡。結果瘡口突起四寸高,上面有上百個小孔,壞死的組織脫落之後就好了。

愚者認為:使用艾灸的方法必須讓原本痛的地方不再痛,不痛的地方感到痛,這樣毒素才能隨著熱力散去。否則,不僅沒有好處,反而會有害。附上治療有效的案例。

秋官高竹真,患背疽,色黯堅硬,重如負石,神思昏憒可畏。其親廷評鄭沙村請同往治。鄭云:竹真先任湖廣某縣時,以某河涉險不便,竹真為整治有功。其民為立生祠,凡渡河者,無不禱祭。竹真患此,悉疑立祠致祟。余曰:不然,病因元氣虛寒,積毒熾盛所致。遂以杵蒜攤患處,用錢大艾炷灸二十餘壯,尚不知。

乃攤蒜補艾灸,亦不知。乃著肉灸,良久方知。再灸方痛,內服參附大補之劑而起。

白話文:

秋官高竹真,患了背疽,顏色昏暗、堅硬,沉重得像背著石頭,精神恍惚,令人擔心。他的親屬們請鄭沙村和他一起去看病。鄭說:竹真以前在湖廣某縣任職時,因為某條河涉險不便,竹真整治有功。當地百姓為他立了生祠,凡是渡河的人,沒有不禱告祭拜的。竹真患了這個病,都懷疑是立祠造成的祟。我說:不是這樣,這個病是元氣虛弱、積毒熾盛引起的。於是,我用杵蒜搗碎敷在患處,用錢幣大的艾炷灸了二十多壯,竹真還不知道。

3. 癰疽灼艾痛癢論第九

伍氏曰:凡治癰疽發背疔瘡,不痛者,必灸使痛,痛者,必灸使不痛。若初灸即痛者,由毒氣輕淺,灸而不痛者,乃毒氣深重,悉宜內服追毒排膿,外敷消毒之藥。大抵癰疽不可不痛,又不可大痛,悶亂不知痛者,難治。

白話文:

伍氏說:凡是治療癤瘡、背瘡和疔瘡,如果沒有疼痛的話,一定要用艾灸讓它疼痛;如果疼痛的話,一定要用艾灸讓它不疼痛。如果第一次灸就會疼痛,那是因為毒氣輕微;如果灸了也不疼痛,那是因為毒氣很深重,這兩種情況都應該服用中藥來追逐毒氣、排出膿液,然後在外面敷上消毒的藥物。總的來說,癤瘡等疾病不能不疼痛,但也不能疼痛得太厲害。如果悶亂得感覺不到疼痛,那很難治療。

愚按:,前論惟疔瘡一症,其狀不一,其色不同,或如小瘡,或如水泡,或作痛,或麻木,或有紅絲,或寒熱頭疼,或嘔吐噁心,或肢體拘急,其候多端。非前灸法並解毒之劑,卒難濟事。若不省人事,或牙關緊急者,即以奪命丹為末灌之。若生兩足,多有紅絲至臍;生於兩手,多有紅絲至心;生於唇面,多有紅絲入喉。俱難治。若針其紅絲出血,多有生者。若患於肢末之處,毒愈凝滯,藥難導達,艾灸之功為大。如妄服疎利之劑,耗損真氣,不惟無以去毒,而害反隨之矣。

附治驗

白話文:

愚按:

前面提到疔瘡的症狀,不論其狀如何、顏色如何,有如小瘡、有如水泡,或疼痛、或麻木、或有紅絲、或寒熱頭疼、或嘔吐噁心、或肢體拘急,症狀千變萬化。不能僅憑灸法和解毒的藥劑,就能迅速解決問題。如果病人意識不清,或牙關緊閉,就以奪命丹研成粉末灌服。如果長在雙腳,通常有紅絲延伸至肚臍;長在雙手,通常有紅絲延伸至心臟;長在脣面,通常有紅絲侵入喉嚨。這些都很難治癒。如果用針刺破紅絲出血,很多人都能存活。如果長在四肢末端,毒氣就會凝滯難化,藥物難以進入,這時艾灸療法就非常重要了。如果隨意服用瀉下的藥物,耗損了真氣,不但無法去除毒素,反而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。

操江都憲張恆山,左足次指患之,痛不可忍。急隔蒜灸三十餘壯,即將舉步。彼欲速愈,自敷涼藥,遂致血凝肉死,毒氣復熾。再灸百壯,服活命飲,出紫血,其毒方解。腳底通潰,腐筋爛肉甚多,將愈,予因考績北上。又誤用生肌藥,反助其毒,使元氣虧損,瘡口難斂。予回,用托裡藥補之,喜其稟實且客處,至三月餘方瘥。

白話文:

江都地區的張恆山先生,他的左腳次指患了疽病,疼痛難忍。我趕快隔著蒜灸了三十多壯,當即可以走路了。他想快速痊癒,自己敷了涼藥,導致血液凝固、肌肉壞死,毒氣又開始發作。我再次灸了百壯,讓他服用活命飲,排出紫色的血,毒氣才消除。腳底全部潰爛,腐爛的筋肉很多,快要痊癒時,我因為要考覈成績而北上。他又誤用了生肌藥,反而加重了毒氣,導致元氣虧損,瘡口難以收斂。我回來後,用補益裡氣的藥物治療,還好他的體質好,又是在別處養病,經過三個多月才治癒。

表甥居富,右手小指患之。或用針出血,敷以涼藥,掌指腫三四倍,六脈洪大,此真氣奪則虛,邪氣勝則實也。先以奪命丹一服,活命飲二劑,勢稍緩,余因他往。或又遍刺出血,腫延臂腕如大瓠,手指腫大數倍,不能消潰,乃真氣愈虛,邪氣愈盛。余回,用大劑參耆歸術之類,及頻灸遍手,腫勢漸消。

白話文:

我的表外甥住在富庶的地方,他的右手小指患了病。有人用針刺破手指,並且用涼藥敷上去,結果手掌和手指腫了三、四倍大,六脈洪大。這是因為正氣受到傷害而變虛,邪氣勝過正氣而變實。我首先給他服了一劑奪命丹,又服了兩劑活命飲,病情稍微緩和了一些。後來我因為有事離開了。有人又用針刺破手指,並且讓血不斷流出,腫脹蔓延到手臂和手腕,就像大葫蘆一樣大,手指也腫大了好幾倍,而且無法消退。這說明正氣更加虛弱,邪氣更加旺盛。我回來後,用大量的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術等藥物治療,並且經常灸遍他的手,腫勢才逐漸消退。

後大便不實,時常泄氣,此元氣下陷。以補中益氣湯加補骨脂、肉豆蔻、吳茱萸、五味子,又以生脈散代茶飲,大便漸實,手背漸潰,又用大補藥五十餘服漸愈。

白話文:

後來出現排便稀溏,經常腹瀉,這是元氣下陷的症狀。服用補中益氣湯,並加入補骨脂、肉豆蔻、吳茱萸、五味子,又用生脈散代替茶飲,大便逐漸恢復正常,手背的瘡口也逐漸癒合,又服用大補藥五十多劑才逐漸康復。

一男子唇患之,有紫脈自瘡延至口內。余曰:此脈過喉,則難治矣,須針紫脈並瘡頭出惡血,以泄其毒則可。不信,乃別用解毒之劑,頭面俱腫。復請治,脈洪數,按之全無,惡症悉具。余曰:無能為也。彼求治甚篤、時口內腫脹,針不能入。為砭腫處出血,勢雖少退,終至不起。

白話文:

有一名男子患有脣瘡,從瘡口延伸到口內的紫脈。我說:「如果這條脈過喉嚨,就難以治療了,必須針刺紫脈並從瘡口排出惡血,以祛除毒素,才能治癒。」他不相信,便使用其他解毒劑,結果頭面腫脹。又來請我看病,脈洪大且數,一按就沒有了,所有惡劣的症狀都已出現了。我說:「我也無能為力了。」他懇求我一定要治好,當時他的口內腫脹,針灸無法進行。我為他砭灸腫處以出血,病情雖然稍有緩解,但最終還是沒能救活。

4. 腦疽灸法第十

李氏云:腦疽及頸項有疽,不可用隔蒜灸,恐引毒上攻,宜灸足三里穴五狀,氣海穴三七壯,仍服涼血化毒之藥,或以騎竹馬穴法灸之。凡頭項咽喉生疽,古法皆為不治,若用此法,多有生者。如五香連翹漏蘆等湯,國老膏、萬金散,皆可選用。

白話文:

李氏說:腦膿瘍和頸部有膿腫,不能用大蒜隔開灸,以免毒氣上攻。應灸足三里穴五壯,氣海穴三七壯,再服涼血解毒藥,或用騎竹馬穴法灸之。凡是頭項咽喉生膿腫,古法都認為無法治癒,若用此法,多數能生還。如五香連翹漏蘆等湯、國老膏、萬金散,皆可擇用。

愚按:,前症屬膀胱經,或濕熱上壅,或陰火上炎。若因濕熱,則病氣有餘,元氣不足,當用黃連消毒散以除濕毒,用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。若因陰火,則元氣病氣俱不足,當用補中益氣湯及六味地黃丸,以滋腎水。若腎水乾涸,中傳末症,急用加減八味丸及補中益氣湯,以固根本,引火歸源。若色黯不潰,或潰而不斂,名曰腦爍,不治。大凡腫焮痛甚,宜活命飲,隔蒜灸之,解散瘀血,拔引郁毒,但艾炷宜小而少。若欲其成膿腐潰,生肌收斂,並用托裡為主。

附治驗

白話文:

我認為:上述症狀屬於膀胱經,可能是濕熱上行,也可能是陰火上炎。如果是因濕熱,則病氣旺盛,元氣虛弱,應該使用黃連消毒散來清除濕毒,並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滋補身體。如果是因陰火,則元氣和病氣均不足,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來滋補腎水。如果腎水乾涸,引起晚期症狀,必須立即使用加減八味丸和補中益氣湯,以固本培元,引火歸源。如果患處顏色暗淡不破潰,或破潰不癒合,稱為腦爍,無法治癒。一般來說,腫脹、發熱、疼痛劇烈時,應該使用活命飲,隔著蒜灸灸,可以化解瘀血,拔除毒素,但艾炷應該小而少。如果想要膿瘡成膿、潰爛、生肌收口,應該以託裡為主。

一婦人患頭項俱腫,痛不可當,發熱作渴,喜冷。內服清熱,外敷寒涼,色黯不焮,胸中氣噎,此陽氣虛寒。彼泥素有痰火,不受溫補。余用參、耆各五錢,薑、桂各二錢,一劑腫頓起而潰,又用大補藥而愈。凡瘡疽腫高痛甚,煩渴飲冷,此病氣元氣俱有餘,宜用清熱消毒散、仙方活命飲為主。

白話文:

一位婦女患有頭頸部腫脹,疼痛難忍,發熱口渴,喜歡寒冷的東西。服用清熱藥物,外敷寒涼藥物,但病情沒有改善,反而面色晦暗,胸中氣噎,這是陽氣虛寒的表現。但是,她以前就有痰火的問題,不適合服用溫補藥物。我使用參、耆各五錢,薑、桂各二錢的藥方,服下一劑後,腫脹立刻消退並潰爛,再服用大補藥物後痊癒。凡是瘡疽腫脹疼痛劇烈,煩渴飲冷,這是病氣、元氣都過盛的表現,宜使用清熱消毒散、仙方活命飲為主。

若腫高痛甚,口乾飲熱,此病氣有餘,元氣不足,宜用托裡消毒散、參耆四補散為主。若漫腫微痛,食少體倦,此病氣元氣俱不足,宜用六君、補中二湯壯其脾胃,則未成者消,已成者潰,已潰者斂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腫脹疼痛嚴重,口乾想喝冷飲,這是病邪過多,正氣不足,宜以託裡消毒散、參耆四補散為主。如果腫脹輕微疼痛,食慾不振,身體疲倦,這是病邪正氣俱不足,宜用六君、補中二湯來增強脾胃,那麼還沒形成的腫脹會消失,已經形成的會潰散,已經潰散的就會癒合。

儒者胡本中之內,冬患之,腫痛熱渴,脈洪數實,用清熱消毒之藥,潰膿而愈。次年三月,其舌腫大,遍身患紫疔如葡萄,不計其數,手足尤多,各刺出黑血,此脾胃受毒。先服奪命丹七粒,出臭汗,瘡熱益甚,便秘。二日,與大黃、芩、連各三錢,升麻、白芷、山梔、薄荷、連翹各二錢,生甘草一錢,水煎三五沸服之,大小便出臭血甚多,下體稍退。乃磨入犀角汁再服,舌本及齒縫出臭血,諸毒頓消,更用犀角地黃湯而愈。

白話文:

儒者胡本忠,內患冬症,腫痛、發熱、口渴,脈象洪數實大,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,膿瘡潰爛後痊癒。第二年三月,他的舌頭腫大,遍身患上葡萄大小的紫瘡,數不清有幾個,手腳上尤其多,各個瘡口刺出黑血,這是脾胃受到毒邪所致。先服下奪命丹七粒,出了很多臭汗,瘡熱更加嚴重,大便祕結。過了兩天,給他服用大黃、黃芩、黃連各三錢,升麻、白芷、山梔子、薄荷、連翹各二錢,生甘草一錢,水煎三五沸服下,大小便排出了很多臭血,下體的瘡稍有消退。於是再磨入犀角汁服用,舌根部和牙縫裡排出臭血,各種毒邪頓時消除,再服用犀角地黃湯而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