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自明

《外科精要》~ 卷上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2)

1. 癰疽備論第二

初虞世云:凡癰疽始作,須以大黃等藥亟轉利之,勿以困苦為念。若與其潰爛而死,不若利之而死,況有生道哉。古人立法,率用五香、連翹漏蘆等藥,貧乏者單煎大黃湯以利之。至於膿潰,乃服黃耆等藥以排膿,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備矣。世以瘡發於外,不行轉利而死者多矣,悲夫!

白話文:

初虞世雲:凡是癰疽剛開始,必須用大黃等藥物急轉下利,不要擔憂會痛苦辛苦。與其讓它潰爛而死,不如利下而去,況且還有生還的機會呢。古人立法,大都採用五香、連翹、漏蘆等藥物,貧窮的只煎服大黃湯來利下。等到膿潰了,才服黃耆等藥物來排出膿,紫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都記載得很詳細。世人因為瘡發於體外,不去轉下利而死的人很多,悲哀啊!

愚按:,前症若腫高焮痛,臟腑閉結,屬內外俱實,當用前藥瀉之。若漫腫微痛,臟腑不實,屬內外俱虛,當用內托補之。若患腫無頭,肉色不變,當助胃壯氣,令其內消。若疼痛不止,焮腫不消,當用人參黃耆散以托裡排膿。若飲食少思,肌肉不生,當用參耆托裡散以補養脾胃。丹溪云:癰疽因積毒在臟腑,當先助胃壯氣,使根本堅固,次以行經活血藥佐之,參以經絡時令,使毒氣外泄。治之早者,可以內消,此內托之旨也。又云;腫瘍內外皆壅,宜以托裡表散為主,如用大黃,寧無孟浪之非;潰瘍內外皆虛,宜以補接為主,如用香散,未免虛虛之失。此蓋古今氣稟不同,治宜審之。

白話文:

我的看法是:前面的症狀如果腫脹高隆,灼熱疼痛,臟腑閉結,屬於裡證、外證都實,應該用前面的藥物瀉下。如果腫脹微痛,臟腑不實,屬於裡證、外證都虛,應該用內部託補的藥物。如果患處腫脹沒有頭,肉色不變,應該幫助胃氣強盛,讓腫脹自行消散。如果疼痛不止,腫脹不消,應該用人參、黃耆散來託裡排膿。如果飲食少思,肌肉不生長,應該用參耆託裡散來補養脾胃。丹溪說:癰疽是因為積聚的毒素在臟腑,應該先幫助胃氣強盛,讓根本堅固,然後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輔助治療,參合經絡、時令,讓毒素排出體外。在早期治療,腫脹可以自行消散,這就是內託的旨意。又說:腫瘍裡證、外證都壅塞,應該以託裡、表散為主,如果用大黃,難免有孟浪的錯誤;潰瘍裡證、外證都虛,應該以補益接合為主,如果用香散,就會有虛虛的失誤。這可能是因為古今氣稟不同,治療應該慎重考慮。

2. 癰疽灸法論第三

陳無擇云:癰則皮薄腫高,疽則皮厚腫堅,初發並宜灼艾。惟癰膿成則宜針,疽膿成則宜烙,當審察其症,疎利其毒,補托其里。然癰疽冠於雜病之首,治失次序,多致枉夭,故集得效灸法,以貽學者,庶不致妄投也。

白話文:

陳無擇說:癰的皮膚薄、腫高,疽的皮膚厚、腫硬,患病初期都宜灼艾灸。如果癰的膿液已經形成,就應該針灸;如果疽的膿液已經形成,就應該烙灸,根據症狀,疏通治療,並補益托住其內臟。癰疽是各種疾病中最嚴重的,如果治療順序不正確,很容易導致死亡,所以收集了有效的灸法,留給後學者,希望不要亂用藥方。

愚按:,前症若發熱煩渴,大便秘結者,由邪蓄於內,宜黃連內疎湯,以泄內毒。若頭痛拘急,發熱惡寒者,由邪客於外,宜人參敗毒散,以散表邪。若腫痛焮赤,發熱作渴,此毒氣凝於肉裡,宜仙方活命飲解散其毒。若食少體倦,發熱惡寒,此中氣虛弱,宜六君子湯,以補脾胃。

白話文:

依據我的愚見:

  • 如果前面這幾種症狀伴隨著發熱、口渴、大便祕結的情況,那是由於邪氣積聚在體內,應該服用黃連內疏湯來排出體內的毒素。
  • 如果出現頭痛、拘急、發熱怕冷的情況,那是由於邪氣侵犯了體外,應該服用人參敗毒散來驅散表面的邪氣。
  • 如果出現腫痛、發紅、發熱、口渴的情況,那是因為毒氣凝聚在肌肉裡,應該服用仙方活命飲來化解毒氣。
  • 如果出現食慾不振、身體疲倦、發熱怕冷的情況,那是因為中氣虛弱,應該服用六君子湯來補益脾胃。

3. 騎竹馬灸法第四

治一切瘡瘍,即用此法,無有不愈。其法令病人以肘憑几,豎臂腕要直,用篾一條自臂腕中曲處橫紋,男左女右,貼肉量起,直至中指尖盡處截斷為則,不量指甲。卻用竹槓一條,令病人脫衣,正身騎定,前後用兩人扛起,令病者腳不著地,又令二人扶之,勿令傴僂。卻將前所量臂篾,從竹槓坐處,尾骶骨盡處,直貼脊背,量至篾盡處為則,用墨筆點定,此只是取中,非灸穴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任何的開放性傷口,就使用這種方法,沒有治不癒合的。具體做法是讓病人以手曲臂平放在桌上,直立手部,用草蓆條,圈住手部異常生長肉的位置男左女右,從肉食生長點到中指尖端,把多餘部分剪掉,不計算手指甲。然後用一隻竹杆,讓病人光著上身,讓病人騎著竹杆,讓兩個助手把病人(竹杆也一起)抬起來,讓病人的雙腳不著地,讓病人扶著(竹杆),避免病人左右傾斜。再將剪好的草蓆條,從竹杆停止的地方,也就是病人屁股骨的頂點到背部最低點,量到草蓆條停止的地方,把這個地方用墨筆做記號,這個地方就是中點,不是要針刺的位置。

卻用薄篾作則子,量病人中指節,相去兩橫紋為則,男左女右,截為一則,就前所點記處兩邊,各量一則,盡處即是灸穴。兩穴各灸五七壯。疽發於左則灸右;疽發於右則灸左;甚則左右皆灸。蓋此二穴,心脈所過之處,凡癰疽皆心火留滯之毒,灸此則心火流通,而毒散矣。

白話文:

取薄竹篾做成量度尺,以病人的中指關節為基準,相隔兩橫紋的距離為一個單位,男子用左手,女子用右手,將尺子截成一段,然後以先前標記的地方為中心,左右各量取一段距離,盡頭處就是灸穴。每個穴位灸五七壯。如果腫毒長在左側,就灸右側;如果腫毒長在右側,就灸左側;如果腫毒嚴重,左右兩側都灸。這兩個穴位是心脈經過的地方,所有的癰疽都是心火停滯的毒素,灸這個穴位,心火就會流通,毒素就會散去。

起死回生之功,屢試屢驗。

愚按:,前症若毒既解,而肌肉不生,當求其屬而補之。

男以左手,女以右手,先屈中指,用薄篾量取中一節,兩橫紋盡處為同身一寸為則子。

先從男左女右臂腕中曲橫紋起,用薄篾一條量至中指齊肉盡處,不量指爪為則,剪斷。

先令病人脫去衣服,以大竹槓一條跨定,令兩人徐徐扛起,足要離地五寸許,兩傍更以兩人扶

定,毋令動搖不穩。卻以第一圖則子貼定竹槓,從尾閭起,貼脊量至則子盡,以墨點定記之,非,灸穴也,此是取中穴止處。卻以第二圖取同身寸則,取兩寸平摺,自中穴量之,以中分取兩傍各,一寸,方是灸穴也。

白話文:

固定它,不要讓脊骨晃動搖擺不定,用第一個圖則從尾閭開始,順著脊骨丈量到尺子結束,以墨點做記號。注意,不是灸穴,而是確認止穴位置。然後用第二個圖則,測量同一人的寸尺,取出同樣兩寸、平整摺疊的尺子,從止穴位置丈量,平分取左右兩邊各一寸,這纔是灸穴位置。

4. 論隔蒜灸得效第五

李氏云:治疽之法,灼艾之功勝於用藥,蓋使毒氣外泄。譬諸盜入人家,當開戶逐之。不然,則入室為害矣。凡瘡初發一二日,須用大顆獨蒜切片三分厚,貼疽頂,以艾隔蒜灸之,每三壯易蒜,痛者灸令不痛,不痛者灸之令痛,瘡潰則貼神異膏。如此則瘡不開大,肉不敗壞,瘡口易斂,一舉三得。

白話文:

李氏說:治療癰疽的方法,艾灸的作用比用藥更勝一籌,因為它可以使毒氣向外發散。就像盜賊闖入家中,應該打開門將它趕出去。否則,它就會在室內作惡。凡是瘡瘍初發一兩天,必須使用大顆的獨蒜切片,厚度約三分,貼在癰疽的頂部,用艾條隔著蒜灸,每三壯換一次蒜。感到疼痛的,灸到不痛為止;不痛的,灸到疼痛為止。瘡瘍潰爛後,貼上神異膏。這樣,瘡瘍就不會擴大,肉也不會腐敗,瘡口容易收斂,一舉三得。

此法之妙,人所罕知。若頭項見疽,則不可用此法(五府極觀碑載)。

愚謂瘡瘍之症,有諸中必形諸外,在外者引而拔之,在內者疎而下之。苟或毒氣鬱結,瘀血凝滯,輕者藥可解散,重者藥無全功,是以灼艾之功為大。凡灸法,未潰則拔引郁毒,已潰則補接陽氣。每治四肢患瘡,氣血無虧者,祗以前法灸之皆愈。若中氣虛弱,不灸而服敗毒之藥,復傷中氣,未有不敗者也。其頭項患者,亦宜灸之,但艾炷宜小,而少其壯數為善。

白話文:

愚見瘡瘍之症,由內在的內臟造成的,一定會在身體外部顯示出來。在身體外部的,可以用拔火罐或是刮痧的手法引出毒氣,在內部的,可以用瀉下的方法引導毒氣。假如毒氣鬱積,瘀血凝結,病情較輕的,可以用藥物化解,病情較重的,藥物就不一定奏效,因此灸法的功效就顯得非常重要。凡是灸法,瘡瘍在未潰爛時,可用灸法拔出鬱積的毒氣,瘡瘍潰爛以後,可用灸法補充陽氣。一般治療四肢的瘡瘍,氣血充足的病人,只要用上述的灸法,都能夠治癒。如果病人的中氣虛弱,不灸而是用藥物排除毒氣,反而會損傷中氣,沒有不敗的道理。凡是頭部和頸項的瘡瘍,也應該用灸法治療,但艾柱要小一點,並且少壯燒灸的次數。

5. 背疽腫漫尋頭灸法第六

李氏云:凡患背疽,漫腫無頭者,用濕紙貼腫處,但一點先干處,乃是瘡頭。可用大蒜十顆,淡豉半合,乳香錢許,研爛置瘡上,鋪艾灸之,痛否皆以前法為度。

白話文:

李氏說:凡是患了背疽,腫脹沒有膿腫的,用濕紙貼著患處,冒出第1個乾燥的地方,那就是膿腫的部位。可以用十顆大蒜、半合淡豉、適量的乳香,研磨後放在患處,用艾草灸之,不管疼痛不疼痛,都要以前面的方法為準。

愚按:,前症或附骨疽,及臀腿諸毒初起未明者,尋頭用灸,多自內消。其毒熾盛,更服活命飲,其功尤捷。若氣血虛弱,必以補托為主。若背疽大潰,欲驗穿透內膜者,不可用皂角取嚏法,但以紙封患處,令病者用意呼吸,如紙不動者,未穿透也。倘用取嚏,鼓動內膜,反致穿透,慎之慎之。

白話文:

我認為:在前面提到的症狀中,或者附骨疽,以及臀部和腿部的毒瘡在最開始還不清楚的階段,尋找頭部的穴位並用火針燻灸,毒瘡大多可以自行消退。如果毒瘡的勢頭很盛,再服用活命飲,效果更加迅速。如果氣血虛弱,一定要以補益和扶助為主。如果背上的毒瘡已經潰爛,想要檢查是否穿透了內膜,不能使用皁角取嚏的方法。只要用紙封住患處,讓病人用心呼吸,如果紙不移動,說明沒有穿透。如果使用取嚏法,會使內膜鼓動,反而導致穿透,所以一定要謹慎小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