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四帙 (21)

回本書目錄

第四帙 (21)

1. 牛角腮

山海經云:稷後曰叔均,是始耕。郭氏云:用牛犁也。許叔重以為牛者所植谷,谷者民之命,是以王法禁殺牛,民犯禁,殺之者誅。周官牛人掌國之公牛,以待政令;祭祀供享牛、求牛;賓客供㹄牛、膳牛,饗食供膳羞牛;軍士供犒牛;喪事供奠牛;軍旅供兵軍之牛。祭禮云:一元大武,祭天地之牛,角繭栗。

宗廟之牛,角握;賓客之牛,角尺;帝牛不吉,以為㹄牛,帝牛必在滌三月,稷牛唯具也。又云:天子以犧牛,諸侯以肥牛,大夫以索牛。周禮云:牧人掌六牲,凡陽祀用𫜚牲,陰祀用𫜚牲,望祀各以其方之色,外祭毀事用牻可也。周禮疏云:牛宜稌。稌,土谷,牛土畜,故牛宜稌。

藏器云:牛自死者,血脈已絕,骨髓已竭,不可食。病死者,令人痃癖洞下。白首者、獨肝者,有大毒。啖蛇者殺人。仲景云:啖蛇牛,毛髮白而後順者是也。時珍云:角腮,角內堅骨也。角為筋之精,骨之餘,腮為角之粹也。故腮在角中,一名角胎。

【叅】曰:牛者,稼穡之資,五畜之土,脾藏之畜也。律書冬至曰牽牛,言陽氣牽同萬物出之也。故本經取用在角,腮則又為角木之胚兆耳。蓋土爰稼穡,稼穡作甘,所以俾全土化之體用者也。經云:脾統血,閉瘀,則具體失用,帶血,則顯用無體,咸忘所統,而體用分之。

燔之以火,轉藉母氣,功力始備。髓填髓者為象形;膽丸藥者,為十一臟,皆取決於膽也。

白話文:

牛角腮

古代典籍記載,稷官叔均始創耕種,使用牛耕田。牛的重要性在於牠們耕作穀物,穀物是人民的命脈,因此殺牛是違法的,犯禁者會被處死。周朝官府設有牛人,負責管理國家的公牛,用於各種場合:祭祀、宴請賓客、犒賞軍隊、喪葬等等。祭祀時所用公牛的角的形狀也有規定,天子用犧牲的牛,諸侯用肥牛,大夫用瘦牛。 牧人則負責管理六畜,祭祀所用的牲畜種類和顏色也有明確規定。

死牛的處理也有講究,自然死亡的牛血脈骨髓已盡,不可食用;病死的牛會讓人患病;白毛或只有一肝的牛有毒;吃過蛇的牛也含劇毒。

牛角腮,指的是牛角內部的堅硬骨骼,是牛角精華所在,也稱作角胎。

牛是農業生產的根本,是五畜中的土性之物,與脾臟相關。冬至時節稱為「牽牛」,象徵著陽氣牽引萬物生長。本草經記載的牛角入藥,而牛角腮則是牛角的胚胎雛形。 牛角腮的藥用,與脾臟統血的功能有關,若脾臟功能失調,則藥效有所影響。

將牛角腮用火燒烤,使其藥效更佳。 其藥理作用與人體臟腑密切相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