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四帙 (19)
第四帙 (19)
1. 雄黃
(本經中品)
非將軍不能功勝五兵,非將軍亦不能開闢土地,不唯盡雄黃功績,並顯大黃威武矣。
【氣味】苦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主寒熱,鼠瘻,惡瘡,疽痔死肌,殺精物惡鬼邪氣,百蟲毒,勝五兵。煉食之,輕身神仙。
【核】曰:出武都山谷、敦煌山之陽。武都,氐羌也,是為仇池。宕昌亦有,但小劣耳。敦煌在涼州西北千里,近用石門、始興石黃之好者。純而無雜,色如雞冠,光明燁燁者最勝。階州接西戎界,出一種水窟黃,生山岩有水處,其石曰青煙石,曰白鮮石。雄黃出其中,有孔竅,色深紅微紫,體極輕虛,而功用更勝。
水經注云:黃水出零陵縣西北,連巫山之溪,出雄黃,頗有神異。嘗以冬月祭祀,鑿石深數丈,方採得,但凡雄黃色純黃,似雌黃色而無光明,或青黑而堅者,曰熏黃。氣臭者曰臭黃,並不堪服。修治,每雄黃三兩,用甘草、紫背天葵、地膽、碧稜花各五兩,細銼,以東流水,入坩鍋中,煮三伏時,取出,搗如粉,水飛,澄去黑者,曬乾,再研用。其內有劫鐵石,又號赴矢石,能劫於鐵,並不入藥用。
【叅】曰:雄,大也,武也,以將群也;黃,中色,男女之始生也。雄而黃,純而健者也。千金云:婦覺有妊,作絳囊盛佩,易女為男,此轉陽精旋於地產耳。鼠瘻曰寒熱病;惡瘡疽痔,皆名死肌;百骸焦府,悉屬地大故也。陰凝堅而黃中失,安能通理,雄力含弘而光大之,可稱大黃,大黃賦名將軍,此足當之矣。
故功勝五兵,殺精物惡鬼邪氣,百蟲毒為害也。煉食之輕身神仙,地仙類耳。
白話文:
雄黃
雄黃這種藥物,就像將軍一樣,能夠克敵制勝,開疆拓土。它的功效就像大黃一樣,具有威猛的力量。
【氣味】味道苦澀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
【主治】主要治療寒熱病、瘰癧(淋巴結核)、惡瘡、癰疽、痔瘡、壞死組織。還能殺滅精怪、消除鬼邪之氣,解百蟲毒,能抵抗各種武器的傷害。如果經過煉製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,如同神仙一般。
【產地】產於武都山谷和敦煌山南面。武都,是古代氐羌族的居住地,也就是仇池這個地方。宕昌也有產雄黃,但品質稍差。敦煌在涼州西北千里之外,現在多用石門、始興一帶產的石黃,品質比較好。純淨沒有雜質,顏色像雞冠一樣鮮紅,光澤明亮的最好。階州靠近西戎邊界,有一種產於水窟的雄黃,生長在山岩有水的地方,那裡的石頭叫青煙石或白鮮石。雄黃就產在這些石頭之中,帶有孔洞,顏色深紅略帶紫色,質地非常輕而且空虛,但功效更強。
《水經注》記載:黃水出自零陵縣西北,與巫山的溪水相連,那裡產出的雄黃,頗具神異。曾經在冬天祭祀的時候,鑿開數丈深的岩石才能採到。一般來說,雄黃顏色純黃,像雌黃但沒有光澤,或是青黑色且堅硬的,叫做熏黃。有臭味的叫做臭黃,這些都不適合服用。炮製雄黃的方法是,每三兩雄黃,加入甘草、紫背天葵、地膽、碧稜花各五兩,切碎,用東流水,放入坩鍋中,煮三天,取出,搗成粉末,用水飛法去除黑色的雜質,曬乾,再研磨成粉使用。其中含有的劫鐵石,又叫做赴矢石,能夠吸附鐵器,但不入藥。
【解釋】雄,有大的意思,也有威武的意思,是統率群眾的;黃,是中間的顏色,也是男女生命開始的顏色。雄而且黃,是純淨而健壯的象徵。《千金方》說:婦女感覺懷孕後,用絳色布袋裝著雄黃佩戴,可以使懷女孩轉變成懷男孩,這是把陽氣轉化到胎兒身上的緣故。瘰癧叫做寒熱病;惡瘡、癰疽、痔瘡,都屬於壞死的肌肉;百骸和臟腑功能失常,都屬於地氣失調的緣故。陰氣凝滯,導致身體不健康,雄黃的陽剛之氣能夠調暢氣機,使身體恢復健康,這也是雄黃被稱為「大黃」的原因。「大黃」又被賦予「將軍」的稱號,是很恰當的。
所以說,雄黃能夠抵禦各種武器的傷害,殺滅精怪,消除鬼邪之氣,解除百蟲的毒害。如果經過煉製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,如同地仙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