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九帙 (1)

回本書目錄

第九帙 (1)

1. 鯪鯉甲

(別錄下品)

【氣味】咸,微寒,有毒。

【主治】主五邪驚啼悲傷,燒灰服,方寸匕。

【核】曰:鯪鯉,即龍鯉、石鯪魚穿山甲也。形似鼉而小,背似鯉而闊,首似鼠而大,胸腹有毛,口中無齒,尖喙長舌,四足五爪,尾與身等。腑臟俱全,其胃獨厚。穴陵而居,以蟻為食,日中張甲若死狀,漏氣最腥,誘蟻入其中。函甲沒水,出而啖之。肉理美好,閩人用以供饌。

白話文:

核(翻譯者按:指典籍中的條目)中說:鯪鯉,就是龍鯉、石鯪魚、穿山甲。

它的形狀像鼉(一種鱷魚)但比較小,背部像鯉魚但比較寬,頭部像老鼠但比較大,胸腹有毛,嘴裡沒有牙齒,嘴巴尖長,舌頭很長,四隻腳有五個趾,尾巴與身體等長。

它有齊全的內臟器官,但胃壁特別厚。它住在洞穴裡,以螞蟻為食。在中午時分,它會張開甲殼像死了一樣,散發出極其腥臭的氣體,誘使螞蟻進入其中。然後它會閉合甲殼潛入水中,出來後再吃掉螞蟻。

鯪鯉的肉質鮮美,福建人會用它做菜。

永州記云:殺之勿近堤岸,恐血入土,遂令滲漏。多能鄙事云:凡油籠滲漏,剝甲里肉靨投之,自至漏處補住。修事,燒灰,或炙以酥,以醋,以便,或煎以油,或炒以土,以蛤,各隨方制。取用尾甲,尾甲三稜,力最勝也。

白話文:

《永州記》中記載:殺烏龜時不要靠近堤岸,因為烏龜血滲入土壤會導致堤岸滲漏。

《多能鄙事》中說:凡是油燈漏油,可以用烏龜尾部的甲殼,連同甲殼內部的肉,扔進油燈裡,它會自動跑到漏油處把洞補住。

修理油燈時,可以用火燒成灰,也可以用酥油或醋炙烤,或者用油煎,或者跟泥土一起炒,或者跟蛤蜊一起搗碎,具體方法根據情況而定。

建議只取烏龜尾部的甲殼,因為尾甲呈三稜形,強度最高。

【叅】曰:皮表甲冑如蓤,脊中介道如鯉,因名鯪鯉。似獸穴居,山陵可穿,江河可越,介甲之有神者。別有吞舟之鯪為鱗屬焉。肺蟲曰介,介者肝之榮,筋之餘。此木秉金制,金互木交,是以勁毛堅甲,專箸皮表。皮表者肺之合也,當入手太陰肺,足厥陰肝;以太陰肺為注經之始,厥陰肝為環經之終。

白話文:

  • 《叅》中記載:它的皮膚像甲冑一樣堅硬如藤蔓,脊椎中空,像鯉魚的魚腸,所以得名為「鯪鯉」。它像野獸一樣住在洞穴裡,可以在山陵中穿行,越過江河,是介甲中最有靈性的。另有一種能吞舟的鯪魚,屬於鱗片類。
  • 肺中的蟲子叫「介」,介是肝的精華,筋的餘氣。這種生物以木性為主,受金性制約,金屬性和木性相交匯,因此皮毛粗硬,甲殼堅固,主要生長在皮表。皮表是肺臟的區域,所以要從手太陰肺經入手,足厥陰肝經為環繞的終點。太陰肺經為注經之始,厥陰肝經為環經之終。

故可出陰入陽,穿經絡、入臟腑,達病舍之所在。閉塞者瀉之,滲漏者補之。如利,如泣,如漏,如崩中,滲漏之為患也;如痹,如癰,如瘻,如乳汁不通,閉塞之為患也;如五邪驚啼悲傷,此屬肺輸化薄,致金聲妄泄,肝無乘制,致魂失奠安,在形藏歸滲漏,在五邪屬閉塞,瀉之以補之,補之以瀉之,有故而施者,交互乘制,兩無礙矣。

白話文:

因此,針炙治療可以使陰變陽,打通經絡,進入臟腑,到達病竈所在。對於閉塞的地方可以疏通,對於滲漏的地方可以補救。像腹瀉、腹脹、漏尿、崩漏等,都是滲漏的症狀;而像麻痺、膿腫、瘻管、乳汁不通等,都是閉塞的症狀。像精神受到驚嚇而發出的啼哭悲傷,這是肺氣化能力不足,導致金性過度發泄,肝臟不能控制,導致魂魄不安定,對身體來說屬於滲漏,對五邪來說屬於閉塞。對於滲漏的,用瀉法補救;對於閉塞的,用補法疏通。根據不同的情況施用針炙,互相配合,兩者相互制約,就不會產生障礙了。

2. 五靈脂

(別錄下品)

古者稱糞為遺。趨勢附炎,暫假冠裳,不得不自先喝彩。附炎未幾,冷落遂至,如此自道,恰象審時,恰象知止。餐以柏實,何等芳潔。遺復可餐,何等本分。此輩亦有熱腸,唯真小人,做得假君子。

白話文:

【考證】中醫典籍記載:五靈脂是寒號蟲留下的東西。寒冷的冬天發出叫聲,因此得名寒號。在《說文解字》中記載:有腳的稱為蟲,泛指沒有毛、羽、鱗等外覆物者,因此稱之為五靈。五靈脂是指它的形狀而得名。它又名鶡鴠,主要生長在極其寒冷的北方,尤以五臺山最多。形狀像只小雞,有肉翅和四條腿,夏季時毛羽有五種顏色,常自鳴說:「連鳳凰都不如我。」初冬時毛羽脫落,裸露的身體就像雛鳥,在寒冷中發出叫聲,夜晚啼叫說:「明天早點來搭個窩」,清晨啼叫說:「得過且過吧」,日出後覺得暖和了就不叫了。 【氣味】甘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心腹冷氣,小兒五疳,闢疫氣,治腸風,通和氣脈,療女子血閉。

【核】曰:五靈脂,寒號蟲所遺也。寒冬號呼,因名寒號。說文云:有足之謂蟲,裸毛羽鱗介之總稱,故曰五靈。脂則以形舉也。一名鶡鴠。生北地極寒處,五臺山中最多。狀似小雞,肉翅四足,夏月毛羽五采,自鳴曰:鳳凰不如我。初冬毛羽脫落,裸形如雛,忍冬而號,夜鳴曰,來朝造個窠,旦鳴曰得過且過,日出暖和。

月令云:仲冬鶡鴠不鳴,夜不號矣。故寒號而陰剝,號息而陽復,夜號以待日出之為旦也。餐以柏實,先冬噙集,穴居南向;餐已而遺,遺已而餐,轉展化道,形若凝脂,氣甚臊惡。修事:取中心黑潤者佳,雜砂石,及未化者不堪入藥。用酒研細,仍用酒飛去砂土,曬乾收用。

白話文:

《月令》中記載:隆冬時節,寒號鳥不再鳴叫,夜晚也不啼鳴了。這是因為寒冷導致陰氣衰弱,陽氣逐漸恢復,寒號鳥停止鳴叫就表示陽氣回升,夜間鳴叫是為了迎接日出的到來。寒號鳥以柏子為食,在初冬時便開始收集貯藏,並居住在朝南的洞穴中;吃完柏子後又會把柏子遺棄,然後再進食,如此反覆循環,身體逐漸變得像凝結的油脂一樣,氣味特別惡臭。

藥材炮製方法:取用中心黑色且油潤的柏子,剔除沙石和其他未轉化的部分,不能入藥。用酒研磨成細末,再用酒蒸餾去除沙土,曬乾後即可收貯備用。

主治功力,先人博議甚詳,頤不更叅,謹錄於左。

先人博議云:陽出陰入,夏長冬藏,寒號毛羽似之,冬既無表,旋歸於內,裸不能飛,用遺作食,出入數數,實彼脂膏。又云顧毛之有無,為鳴之謙傲,求明處穢,自所不知,固候時之物,實警世之鑑。又云:裸形可冬,腹心無冷矣。疳是食氣所積,疫乃天時所致,五靈出入化導,形與時違,唯知通利,寧從閉塞乎。

白話文:

古人有句名言說:陽氣升起,陰氣退縮;夏季生長,冬季收藏。這就像寒冬時鳥獸的羽毛一樣,由於冬天沒有草木遮擋,所以它們就會躲回洞穴,因為體無羽毛而不能飛翔,只好靠積蓄的脂肪來度過冬天。又說,觀察鳥獸的羽毛有無,可以瞭解它們鳴叫的傲慢或謙虛。它們尋求光明的地方,卻不知道自己身上帶有污穢。鳥獸是適應時令而生的,它們的故事可以警示世人。再說,裸露的身體可以抵禦寒冬,腹心就不會寒冷了。疳病是由於食物積滯而引起的,疫病則是由於天時變化所致。天地萬物相互運行變化,但人的身體卻與時令不一致,只知道疏通暢達,難道可以閉塞不通嗎?

3. 人尿

(別錄下品),

【氣味】鹹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寒熱,頭痛,溫氣。童男者尤良。

【核】曰:擇無病潔淨童子,先飲米飲數碗,去其濁穢,俟清白無臭者取用之。自溺亦可久服,形藏大受其益,故一名還元湯,一名輪迴酒。

白話文:

【正文】中說:選擇沒有疾病、乾淨的童子,先喝幾碗米飲,去除體內的濁穢,等到米飲清白無臭時再取用。自溺也可以長時間服用,身體和精神都會因此受益,所以又稱為「還元湯」或「輪迴酒」。

【叅】曰: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;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;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。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固屬遺物,仍可本其所自有,益其所自無也。必擇陰平陽秘之童,乃得必清必靜,不則難轉清涼地,反作熱腦場矣。

白話文:

原文意思:

食物進入胃後,它的精氣流動散發,上升到脾臟;脾臟的能量將精氣分佈,上升到肺部;貫通水液的通道,下降到膀胱。膀胱是水液儲藏的地方,精氣化生後才能排出體外。這是大自然的規律,仍然可以根據它的來源,補充它所缺乏的部分。必須選擇陰氣平和、陽氣閉藏的童子,這樣才能確保氣息清靜,否則難以轉化為清涼之地,反而會變成熱腦的場所。

4. 木瓜

(別錄下品)

【氣味】酸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濕痹腳氣,霍亂大吐下,轉筋不止。

【核】曰:木瓜處處有之,西雒者最勝,宣城者亦佳,山陰蘭亭尤多也。可種可接可就,亦可枝壓,木類之易生者。狀似奈而材極堅。廣志云:枝一尺有百二十節,可為數號。葉厚而光,春末開花深紅色。入夏綴實,如小瓜而有鼻,乃花脫處,非臍蒂也。黃赤薄皮,如著脂粉,香松津潤,甘酸不澀。

白話文:

《核》一書中說:木瓜到處都有,西雒地區的木瓜最為優良,宣城地區的木瓜也很不錯,山陰蘭亭地區的木瓜數量特別多。木瓜既可以種植,也可以嫁接,還可以扦插,甚至可以用壓條法繁殖,是木本植物中很容易生長的品種。木瓜的果實形狀像梨,但是果肉卻很堅硬。《廣志》中說:一尺長的木瓜枝上有一百二十個節,可以做成算盤上的珠子。木瓜的葉子厚實而光亮,春天末期開出深紅色的花朵。夏季時結出果實,形狀像小南瓜,有蒂頭,那是花托脫落的地方,而不是果臍。木瓜果皮呈黃紅色,很薄,像是塗了一層脂粉,果肉香甜多汁,味道酸酸甜甜,不澀。

實中之子,向里頭銳而面方者,木瓜也。形圓而小,味木酸澀者,木桃也。大於木桃,似木瓜而無鼻,蒂粗味苦澀者木李,亦曰木梨,即榠楂及和圓子也。一種顆小微長,味極澀者曰蔓子。一種實中之子如大麻,味絕苦澀者曰土伏子,餌之令人目赤筋痛,不可不辨。故宣城人種蒔尤謹,始成實時,剪鏃紙花黏貼其上,霜後摘取,花紋如生,以充土貢,因有花木瓜之稱焉。

白話文:

長得很像桃子的水果中,果肉朝內尖銳,果皮四方的,是木瓜。果形渾圓小巧,味道酸澀的是木桃。比木桃大,像木瓜但沒有尖頂,果蒂粗大,味道苦澀的是木李,也叫木梨,就是山楂和圓棗。還有一種個頭小、稍長,味道極其苦澀的,叫蔓子。還有一種果實的種子與大麻子一樣,味道非常苦澀,叫土伏子,吃多了會引起眼睛發紅、肌肉疼痛,一定要分辨清楚。所以在宣城,人們種植這種果樹時特別小心,在果實剛形成時,剪下箭鏃形狀的紙花,粘貼在果實上。霜降後摘取果實,果實上會出現紙花留下的花紋,好像天生的一樣,用來進貢朝廷,因此有了「花木瓜」的稱呼。

修事,勿犯鐵器,銅刀削去硬皮並子,切片曬乾,黃牛乳汁拌蒸,從巳至未,俟如膏煎,乃曬用也。今唯切片曬乾,力少味不全矣。按大明會典,宣城歲貢烏爛蟲蛀木瓜,入御藥局。或取其陳久無木氣耳。

白話文:

要加工烏爛蟲蛀木瓜,不要碰觸鐵器,用銅刀去掉硬皮和籽,切成片後曬乾。用黃牛乳汁拌勻後蒸煮,從巳時到未時,等到如同膏狀,再曬乾後就可以使用了。現在只會切成片後曬乾,藥力變弱,味道也不夠。根據《大明會典》記載,宣城每年進貢烏爛蟲蛀木瓜給皇宮藥局。可能是因為陳放許久,味道中已沒有木頭氣味吧。

繆仲淳先生云:木瓜得春生之氣,稟曲直之化,味酸氣溫,氣薄味厚。降多於升,陽中之陰,為足太陰陽明,足厥陰肝經之體用藥也。通行互斂,有並行不悖之功焉。

白話文:

繆仲淳先生說:木瓜吸收了春生之氣,具有生長和彎曲的性質。它的味道酸、氣息溫暖,氣息淡薄、味道濃鬱。滋陰的作用多於助陽的作用,是陽中帶陰的藥物。它適用於足太陰脾經、足陽明胃經和足厥陰肝經。它既能疏通經氣,又能斂氣,同時具有疏通和收斂兩種作用。

先人云:木實曰果,草實曰蓏,木瓜類蓏,稟草木之全氣者也。性專甲拆,而真氣從之,故主諸痹腳氣,濕傷於下者,取效甚捷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:樹上的果實叫果,草上的果實叫蓏,木瓜雖然外形像蓏,但同時擁有草與木的特性。它的性質能針對甲錯風濕的病症,而且能引導正氣,因此對於腳氣或濕氣在身體下半身造成的疾病,治療效果非常顯著。

【叅】曰:木瓜,果蓏也。綴本之瓜曰蓏。蓏,小瓜也。釋木云:葉似奈,實似蓏,其枝可數,一尺百二十節,味酢,善療筋轉。陶隱居云:如轉筋時,但呼木瓜名,或指畫作木瓜字,病輒愈。爾雅翼云:枝堅可作杖策,頗利筋膝,根莖煎湯淋足脛,可以已蹶。蓋望說酢梅而蠲渴,呼濯木瓜而緩筋,理固有相感,則心之所向,氣即交通矣。

白話文:

《叅》中說:木瓜是一種果實,長在藤蔓上的瓜稱為「蓏」。蓏是一種小瓜。在《釋木》中提到:木瓜的葉子像奈草,果實像蓏瓜,它的枝條可以清楚地數數,一尺長有120個節,味道酸,擅長治療筋骨痙攣。陶隱居說:如果發生痙攣時,只要呼喚「木瓜」這個名字,或畫出木瓜這個字,疾病就會痊癒。《爾雅翼》中說:木瓜的枝條堅固,可以製成手杖或柺杖,對筋骨膝蓋很有益處。用木瓜的根莖煎湯淋洗小腿,可以緩解抽筋。就像人們看到酸梅就會感到解渴,呼喚木瓜就能緩解筋骨痙攣一樣,理應有所感應。因此,心之所向,氣息就會相通。

如磁運鐵,珀拾芥,雖凌空物障,猶互為噓㶸,況無情及諸有情者乎。經云:東方生風,風生木;木生酸,酸生肝,肝生筋也。木瓜枝節比筋,酸津肝木,達春升之自下而上。行痹閉,下腳氣,定霍亂,止筋轉,為象形從治法也。系云艮為山,為果蓏,其於木也,為堅多節。

白話文:

就像磁石吸鐵,琥珀拾芥,雖然相隔著空間的障礙,它們還是互相吸引著。何況是沒有感情的物品,以及有感情的人呢?經書上說:東方生風,風生木;木生酸,酸生肝,肝生筋。木瓜的枝節就像筋,酸味滋養肝膽,符合春天向上生長的特性。可以治療痹痛不通、腳氣下垂、霍亂腹瀉、筋脈痙攣,是因為它的形狀與治療方法相符。卦系傳說艮卦象徵山,也代表堅果和果實,與木的關係是堅實且節多的。

(爾雅名楙。郭璞云:木實如小瓜,酢而可食。得木氣之正者,故名楙。從林從矛,諧聲也。繼本之瓜,亦曰瓞。爾雅云:其紹瓞。郭璞云:繼本曰紹,形小曰瓞,亦曰蓏。故近本之瓜嘗小,近末之瓜轉大也。)

白話文:

這種植物在《爾雅》中稱為「楙」。郭璞解釋說:它的果實像小瓜,味道酸澀可以食用。由於它吸收了木頭的精氣,所以取名為「楙」。「楙」字從「林」和「矛」兩個字組成,是諧音。

這種果實連著瓜藤,也稱為「瓞」。《爾雅》記載:「它的果實叫紹瓞。」郭璞解釋道:「連著藤的稱為紹,果實較小稱為瓞。」所以離根部近的瓜比較小,離末端越遠的瓜越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