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之頤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~ 第四帙 (6)

回本書目錄

第四帙 (6)

1. 竹葉

又有似竹而異名者曰楝,曰棕,蓋別類也;品類雖繁,入藥宜用䈽竹,次用淡苦二種,又有一種薄殼者,曰甘竹,其葉最良。

先人博議云:易生易長,虛中有節,性質疏暢,映芘幽獨,歲寒不凋,春滎自若,真隱君子,真林下友。

又云:秋深引根,冬半孕筍,然以偶生,略分先後發也。春分出十成竹,枝必偶,葉必三,空中直上,具木中有火之象。故筍可發瘡,瀝通經脈,茹主嘔噦,葉清煩熱,皆透達木火之所不及者也。

又云:去外皮一重,取青白之交曰茹,此竹氣通上徹下,透表及里之所,用之可通上下,而使氣清,達表裡,而不致驟急者也。

又云:直達中空,抽水土之力迅捷,瀝即竹中之水,顧理文如腠,而界節似經,則通中之節,固非往而不返者矣。如病久渴,即節而不通;心煩,為通而不節;竹瀝之力,通節交互,故渴可解,而煩可息。但竹瀝行中有節,直達之力居多,須佐以薑汁,便可橫遍,且得盡木火之體用也。

【叅】曰:竹者,物之有筋節者也。故筋節字皆從竹,又竹從兩個,枝必二,葉必三,即火二木三之象也。性喜東南,故九河鮮有,以卦推之,爾雅翼云:巽為竹。易系云:震為篬筤竹,𥫴筤,幼竹也。可見方以類聚矣。莖有節,節有枝,枝必三枝復有節,若三候成節也。

故主候失符節,致令氣逆氣溢,或若霜露不下,則菀藁不榮,致令筋急焦渴也。實通神明,輕身益氣者,竹六十歲始華,窮歷支幹變化故也。客曰:吾見竹葉一歲成,二歲茂,三歲密,至四歲則細,五歲疏,六歲瘁矣。未見有至六十歲而華者。頤曰:古人蓋指疏理得宜,根歷一元而言,不但舉一莖之榮枯已也。

客曰:竹節生時已具,安見其與四時合耶。頤曰:冬半而孕,春半而生,夏半而代葉,秋半而引根,四氣歷然,非獨以出土之時為生也。

(述異記云:衛有淇園出竹,在淇水之上。埤雅傳云:淇園箘簬,下淇園之竹以為𣓉,伐淇園之竹以為矢,淇園,殷紂竹箭園也。蓋淇之產竹,土地所宜,故風人以此美衛武之德也。)

(謝莊云:直而不介,弱而不虧,香裊人圃,簫瑟云岩,推名楚潭,美質良池。)

(江逌云:有嘉生之美竹,挺純姿於自然,含虛中而象道,體圓質而儀天,托宗爽㨟,列族圃田。)

(劉寬夫云:堅可以配松柏,勁可以凌霜雪,密可以泊晴煙,疏可以漏梢月,嬋娟可玩,勁拔不回,擅孌風生,韻合宮徵。)

(白居易云:竹似腎,何哉?竹本固,固以樹德,君子見其本,則思善建不拔者。竹性直,直以立身,君子見其性,則思中立不倚者。竹性空,空以體道,君子見其思則思應用虛受者。竹節貞,貞以立志,君子見其節,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。夫如是故君子多樹之為庭實焉。

白話文:

竹葉

有些植物看似像竹子卻有不同名稱,例如楝樹和棕櫚,它們其實是不同種類的植物。竹子的種類繁多,入藥以篼竹最好,其次是淡竹和苦竹,還有一種薄殼的甘竹,其葉子品質最佳。

古人對竹子有許多讚譽,認為它容易生長,虛心有節,性格疏朗,清雅脫俗,歲寒不凋,春榮如故,是真正的隱逸君子,真正的山林之友。

竹子在深秋時扎根,冬至時孕育新筍,但生長速度略有先後。春分時竹子長成,枝幹一定是雙數,葉子一定是三片,筆直向上生長,具有木中有火之象。因此,竹筍可以治療瘡瘍,竹瀝可以疏通經脈,吃竹筍可以治嘔吐,竹葉可以清熱解煩,這些功效都達到了木火之氣所不能達到的部位。

取下竹子外層表皮,取其青白相接的部分稱為“竹茹”,竹茹的氣息可以上達頭頂,下達腳底,通達表裡,因此可以使氣血通暢,表裡調和,不會太過急促。

竹子中空,能迅速吸收水土的精華,竹瀝是竹子裡面的汁液,它的紋理像皮膚的毛孔,節間像經絡,因此可以通達身體的經絡,不會只是單向流動。如果久病口渴,是因為經絡不通;如果心煩,是因為經絡太通。竹瀝可以使經絡通而不堵,堵而不塞,所以可以解渴止煩。但竹瀝單獨服用,直達之力較強,需要佐以薑汁,才能使藥力橫向擴散,發揮木火之氣的全部功效。

有人說:竹子是具有筋節的植物。所以筋和節的字都從竹字旁,而且竹字是由兩個豎筆組成,竹枝一定是雙數,葉子一定是三片,正是火二木三之象。竹子喜歡生長在東南方向,所以黃河以北很少見到。根據八卦推測,《爾雅翼》說:巽卦代表竹子;《易經繫辭》說:震卦代表篬筤竹(筤筤是幼竹)。由此可見,萬物都是按類聚合的。竹子的莖有節,節上有枝,枝一定是三枝,三枝上還有節,就像三候成節一樣。

所以,竹子可以治療因為經絡失調而導致氣逆氣溢,或如同霜露不降,草木不榮,引起筋急口渴等症狀。竹子通達神明,輕身益氣,因為竹子要六十年才開花,這是它經歷了無數枝幹變化後才有的結果。

有人說:我看見竹葉一年長成,二年茂盛,三年繁密,到四年就變細,五年稀疏,六年就枯萎了,從未見過六十年開花結果的竹子。有人回答:古人所說的六十年開花,是指其根莖的生長完善,歷經一元,並非指單一竹莖的榮枯。

有人問:竹節在竹子生長時就已經形成,怎麼說它與四時相合呢?有人回答:竹子在冬至時孕育,春分時生長,夏至時更換葉子,秋分時扎根,四氣循環,並非只以出土的時間為生長標準。

(《述異記》記載:衛國有淇園,盛產竹子,位於淇水之上。《埤雅》記載:淇園用竹子做成籬笆,用竹子做成箭,淇園是殷紂王射箭的園子。淇園盛產竹子是因為那裡的土地適合竹子生長,所以人們以此讚美衛武公的德政。)

(謝莊說:竹子正直而不僵硬,柔弱而不屈服,香氣瀰漫在園圃,聲音迴盪在山岩,被譽為楚潭的美質良池。)

(江逌說:有美好的竹子生長茂盛,挺拔的姿態展現在自然之中,虛心空明,體現了道的法則,圓潤的形體,儀態端莊,寄託著高潔的情懷,生長在園圃田野。)

(劉寬夫說:竹子堅韌可以比擬松柏,勁挺可以傲立霜雪,茂密可以遮擋晴朗的煙霧,稀疏可以讓月光灑落,婀娜多姿,挺拔不屈,風姿優雅,聲音清脆悅耳。)

(白居易說:竹子像腎臟,為什麼呢?竹子的根部牢固,堅固的根基用來樹立品德,君子看到它的根基,就會想到要建立堅定不拔的品德。竹子的品性正直,正直的品性用來立身處世,君子看到它的品性,就會想到要做到正直無私。竹子是空的,空虛的內心用來體悟天道,君子看到它的空心,就會想到要虛心接受。竹子的節間堅貞,堅貞的節操用來立志,君子看到它的節間,就會想到要磨礪自己的名節,使之在順境和逆境中都保持一致。所以君子大多種植竹子在庭院中。)